灵石:“互联网+”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

工人师傅们正在流水线上娴熟操作着,进行农产品的筛选、打包、检测、包装、发货……这是记者近日在灵石县电子商务产业园的物流仓储基地看到的场景。

“这些产品都是年前公司从县里农户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手中购买回来的,产品有黄小米、黑米、燕麦米等23种杂粮,这些产品之前都已经在公司线上平台交易成功,现在根据交易成功的记录和订单销往全国各地。”灵石县电子商务产业园的物流仓储基地工作人员李晓宇告诉记者。

据了解,随着企业复工复产的全面铺开,灵石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内忙碌了起来,凭借电子商务成熟运营的优势,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这一销售模式,带动全县农特产品上线,特别是有效解决了广大农户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农副产品产销难的问题。

该产业园运行总监张泽晓告诉记者,平台在运行过程中,优先考虑销售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农产品。2019年,灵石县电子商务产业园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销售模式,为广大农户及95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销售青皮核桃102吨、干核桃575吨、黄小米352吨、五谷杂粮273吨,销售总额达到1500万元,解决了750人的就业问题,其中贫困户及其子女300余人,有力激发了建档立卡贫困户依靠产业发展脱贫增收的内生动力,带动了全县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发展。

目前,与灵石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具有供应链上游合作关系的企业、合作社、农户达1000余家,涉及的产品有水果蔬菜、肉类、米面粮油、酒水饮料等,涉及的产品有蜂蜜、杂粮、小米、谷类、冰酒等;与该产业园合作的加工企业达100余家,供应链下游的合作企业达600家,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这一逐渐运行成熟的先进销售模式,有效推动农产品企业与供应商、农业合作社实现系统对接,切实解决农村土特产品产销难的问题,实现了供应商、供应链的需求,库存、物流的共享。

本报记者王佳 通讯员徐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