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和長城有個約定:山西省朔州市長城學會成立側記

我們和長城有個約定:山西省朔州市長城學會成立側記

(中視新聞觀察員 鄭志東)山西報道:

遇見長城,朔州有約。恰逢書香詩意的金秋,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之際。2019年10月17日朔州市長城學會在該市慧源創新科創園正式掛牌成立並召開第一屆會員代表大會。

會議彙報了籌備工作情況,並通過《朔州市長城學會章程》。大會選舉產生朔州市長城學會第一屆領導機構,劉恆山當選為會長,楊建民為常務副會長。趙建松、高步科、鄭志東、韓君濤、邊海友、柳雁永、孟澤平、吳永春、許衛東、王寶國、王晉飛、王茂盛、師善教、尹成武等同志為副會長,劉憲為秘書長,蘇建成、閆麗生、董娟、張清軍等同志為副秘書長、常務理事、理事。聘任嶽福豹、蘇鐵熊、楊仁國為朔州市長城學會第一屆名譽會長。

新當選的會長劉恆山致辭,他說學會的成立,標誌著朔州市長城研究、宣傳、保護、開發工作將進入一個嶄新的歷史階段。學會機構由朔州市各界包括文化、高校及科沿機構、新聞媒體、企業、自然資源、長城沿線各區、縣等部門及熱心於長城保護事業和研究長城文化的專家、學者、長城志願者及社會團體等自願組成,具有專業性、學術性、地方性的非盈利社會團體組織。學會將積極響應“愛我中華,修我長城”號召,並克服困難負重前行。逐步把長城學會建設成全市長城學習、科研、教育、規劃、設計、保護、修繕、開發的“指揮部”、“資料庫”、和“活地圖”。有效助力塞上綠州,美麗朔州文化旅遊事業的繁榮和發展。

我們和長城有個約定:山西省朔州市長城學會成立側記

山西省長城保護研究會會長李太祥講話,他指出山西省近年來把打造長城、黃河、太行3條旅遊風景帶作為拉動全省經濟文化大發展的戰略規劃,全省長城研究保護與旅遊開發正進入前所未有的大好時機。他希望朔州市長城學會立足資源,結合《長城保護條例》和《長城保護總體規劃》借大勢大謀劃大發展,弘揚長城文化,傳承長城精神,使中華民族文化遺產發揚光大,閃耀千秋。

目前,學會已發展長城文化研究和保護專家、長城攝影愛好者、長城旅遊體驗者100多名會員,中北大學朔州校區、朔州市人民醫院、朔州市第二中學、山西中大科技有限公司、慧源智業投資集團等50多個會員單位。

記者獲悉,山西長城總長度累計3500多公里,現存較完整的1500多公里。朔州竟有300多公里的內外長城遺址,是研究中國山西長城歷史的重要區域。這些遺存有著綿延不斷、浩如雲煙的歷史積澱,有著烽火狼煙、殺戮征伐的戰爭遺痕,有著馬市商道、民族融合的貿易記憶。可以說佔盡廣武雄風、西口繁榮的優越,佔盡雁門蒼翠、古堡滄桑的風韻,佔盡民風古樸、生生不息的秉承。資源豐富獨具特色。

說起朔州長城,必然要提廣武明長城。因為聞名天下的月亮門長城古址就在這個地方。

我們和長城有個約定:山西省朔州市長城學會成立側記

記者會後走近廣武尋古。廣武明長城位於山陰縣境內,於明洪武七年(1374)修建,萬曆三年(1575)重建。始於山陰縣新廣武村,到代縣白草口村,是如今保存較好的10公里長城。

廣武明長城之因何聞名,主要是其保持了明朝的原貌,未經人工修葺。廣武明長城全長10000米,城高6—8米,底寬5米,頂寬3米,沿山脊緩行,全部為磚石結構,上面有敵樓16座,其中5座完整,並築有易守利攻的腰門等建築,是山西省境內明代長城的代表作,是國內長城之珍品,極具軍事科學研究和旅遊觀賞價值。

恢弘綿延的長城,承載了兩千多年的歷史與文化,它已不再是簡單的軍事防禦工程,而成為中華文明延綿不絕的象徵。

山西自古以來就是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衝突與融合的前沿,從戰國到明清的兩千多年時間裡,山西境內的長城總長度累計3500多公里,屬長城分佈較多的省份之一,最早的長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69年三家分晉之後。現存較完整的城牆和遺蹟有1500多公里,按朝代可分為戰國長城、東魏長城、北齊長城、北周長城、隋長城、宋長城、明長城。其中以明代修築的長城規模為最大,前後共修築了154年。

朔州段的長城記錄著歷史,它們或騰躍於崇山峻嶺,或匍匐在高山草甸,或隱伏於茫茫林海,或伴著麥浪徜徉於河流岸畔、黃土高坡,或迎著朔風疾馳過關城隘口、軍鎮堡寨。

隨著滿清入關、民族融合、版圖延展,明代以後,長城徹底失去了軍事價值,逐漸為人所廢棄,成為橫亙于山川的歷史遺蹟。廣武明長城,作為中華長城的最後輝煌,安靜地守望著寒來暑往、晨暮交替,以風雨侵蝕下的殘破身軀,傲然挺立在山西大地,守衛著長城最後的榮光。使之成為文明的座標而光耀古今。

新廣武城背靠恆山山脈,面向巨川大漠,自古為胡漢相爭的古戰場。戰國時始築城池,西漢設縣,東漢置郡,漢代以後因中原動盪而廢棄。明初築內邊長城,在原城舊址重建城防。因附近又有遼金古城舊廣武城,新築之城便得名新廣武城。又因新廣武城的歷史更為悠久,當地人又有“新城不新,舊城不舊”的說法。清代以降胡漢之間再無征戰,此城再度廢棄,至今只留下一片殘垣斷壁,依稀可見往日風華。

修復“月亮門”長城地標已列入新一屆朔州市長城學會近期的工作重點,學會借鑑右玉殺虎口和雁門關長城的修繕經驗,充分通過多種途徑,建議、督促、參與、力爭使已經坍塌的“月亮門”重新保持原貌早日現世,成為朔州長城人的新驕傲。

我們和長城有個約定:山西省朔州市長城學會成立側記

生在長城邊,長在長城下,今天一些朔州人因長城相約,為長城書寫,給長城代言,他們依託邊塞長城所蘊含的深厚歷史文化內涵,為塞上綠州、美麗朔州再唱文旅新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