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求將患者的胸部影像畫在病史上,並在旁邊描述影像特點


他要求將患者的胸部影像畫在病史上,並在旁邊描述影像特點


推薦語

每一個從醫的人都希望自己成為醫學大家。在從一個菜鳥醫生到業界專家的成長曆程中,都會有一個重要的學習經歷,那就是跟著老師出門診或查房。在這個過程中,不同的老師傳授不同的東西,不同的學生也會汲取不同的營養。《呼吸界》已推出「跟著大咖……」系列報道,和您分享數位醫生與恩師一起出門診、一起查房的故事和感悟,特別是對他們職業生涯的深刻影響。也許這裡的某一個故事、案例或情節會深深的觸動你,並且讓你對職業和人生有了新的思考和認知。

他要求將患者的胸部影像畫在病史上,並在旁邊描述影像特點

鄧偉吾教授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終身教授,曾擔任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副主委,上海市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主任。他是我的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導師,畢業留院後,又作為他的同事,有幸追隨鄧老師近30年,鄧老師的一言一行一直影響著我。今天就我印象最深刻的事給大家分享。

首先說優雅吧,鄧偉吾教授骨子裡有著一種與生俱來的優雅氣質。頭髮永遠梳妝得一絲不苟,衣服永遠穿著得體,講話永遠溫文爾雅,辦公室永遠整理得乾乾靜靜,處處都透露著一派掌門人的風範。這就是上海人經常講的老克勒吧。

鄧偉吾教授能成為全國知名的專家,離不開他自身的勤奮和自律。鄧老師認為,認真學習臨床理論、努力提高臨床能力,更好地為患者服務,什麼時候都是一位臨床醫師的本職。因此他能在混亂的環境下,潛心下來,學英語、讀文獻、閱胸片、寫臨床總結等等,因此,他迅速從眾多的科室醫師中嶄露頭角,擔任科室、上海市、甚至全國的學科帶頭人。

將患者的胸部影像畫在病史上,並在旁邊描述影像特點

他要求將患者的胸部影像畫在病史上,並在旁邊描述影像特點

鄧偉吾教授大醫精誠,真正作到一切以病人為中心。早年他出專家門診時,當時我讀碩士研究生,經常幫他門診抄方,既學到了醫學知識和技能,更體察到了鄧老師的「仁心仁術」。下午的專家門診應當是1:30開診,由於掛鄧老師的號特別多,他經常在1:00甚至12:30就到門診開診,到晚上7~8點結束門診是常事。對每位患者他都是仔細地詢問病史和體檢,精心地制定診治方案,耐心地解釋病情。診療間期,他還為我們青年醫師現場教授閱讀胸片、教授臨床思維。

鄧偉吾教授精於胸部影像的診斷,這與他從青年醫師開始就非常重視讀胸片的基本功有關。他在我們科的奠基人孫桐年教授的指導下,負責全科的肺部影像的收集、整理和分析,雖然耗費了他大量的時間,但也訓練了他的胸部影像診斷水平。等鄧老師擔任呼吸科主任後,他也要求我們青年醫師重視胸部影像這一基本功,每週一次胸腔疑難病例討論和教學查房,他都要我們青年醫師先讀片,然後他予以指導糾正;他還放棄週六的休息時間,開通了每週六上午的培養性讀片專場,這大大增強了我們科青年醫師的臨床能力。鄧老師還要求我們將患者的胸部影像畫在病史上,並在旁邊描述影像特點。

教學查房一定要緊密結合臨床,不能淪為一場小講課

跟鄧偉吾教授接觸過,特別是跟他一起查房疑難病例討論的人都知道,鄧老師的臨床思維條理非常清晰。有時候患者的病史資料看起來雜亂無章,我們說不出所以然來,經過鄧老師逐一梳理,我們馬上清楚了疾病診治的方向,有種抽絲剝繭的感覺

;同時鄧老師非常強調每個臨床現象的病理生理基礎,聽完他的教學查房,我們不僅學習到了臨床知識,相關專業的知識的也得到了更新。

我們科每週二上均有教學查房,在教學查房前,鄧老師都會提前精心準備。每次我們認為可能很簡單的病例,經過他的點評,發現居然可以學習很多知識;很多病例過於疑難,我們一頭霧水,鄧主任總能發現疑點,為我們指點迷津。同時,他會針對整個教學查房的質量進行點評,誰講得好,誰需要改進,如何改進等等。他特別強調,教學查房一定要緊密結合臨床,不能淪為一場小講課。我們科有段時間教學查房質量有波動、有滑坡,他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專門手寫了有關如何提高教學查房質量的建議。

他要求將患者的胸部影像畫在病史上,並在旁邊描述影像特點

「我站在淮海路沒人認識我,但我說是瑞金醫院的別人都會找我」

鄧偉吾教授不僅嚴以律己,更是寬以待人。鄧老師對每位青年醫師非常嚴格,但嚴格不等於嚴厲。如果他發現你的工作存在瑕疵,他首先會肯定你在這項工作的成績,作得好的部分,然後提出,如果你注意將某些不足予以改進,那一定會更完美,完全是帶著一種激勵的方式。我們青年醫師聽完後,馬上明白需要我們改進的地方,同時也非常感激鄧老師的寬容和肯定。

鄧偉吾教授雖然是全國知名的大教授,但特別尊重實習醫師。我們經常叫實習醫師為「大學生」、「同學」、「實習生」,他說這個不對,這些稱呼不能體現他們的身份,也是對實習醫師的不尊重。叫「大學生」、「同學」、「實習生」,首先不能體現他們是醫學生;同時,因為這些醫學生已經進入臨床一線,在上級醫師的指導下診治患者,就應該稱為醫師,只是沒有獨立處方權,因此叫「實習醫師」,他們跟我們一樣為患者的健康服務,我們要尊重他們

鄧偉吾教授非常強調我們要愛護瑞金醫院這個大集體。在一次科室會議上,他說如果我站在淮海路(上海市的一條著名商業街,鄰近瑞金醫院)上,誰也不認識我,誰也不會找我。但如果我說我是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現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的醫師,別人都會找我看病。我們能有今天,是因為瑞金醫院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平臺。因此,我們一定要維護瑞金醫院的聲譽,不能因為我們的過失給瑞金醫院抹黑;更希望我們為提升瑞金醫院的形象貢獻我們的一份力量。

鄧偉吾教授雖已年過八旬,但他的工作一點也沒有減輕。每週二的教學查房,每週三的胸腔疑難病例討論(MDT),醫院內的各種會診,還要定期到華東醫院、瑞金醫院盧灣分院查房。

我們衷心祝願鄧老師天天快樂!健康長壽!

他要求將患者的胸部影像畫在病史上,並在旁邊描述影像特點

專家介紹

他要求將患者的胸部影像畫在病史上,並在旁邊描述影像特點

時國朝

主任醫師,博士和博士後研究生導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呼吸病研究所常務副所長。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菸草病組副組長 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