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徐志摩、王小波還會寫情書的男人,一生只做兩件事

說到寫情書,人們總是會想到徐志摩、王小波。

為了追求心上人,徐志摩、王小波沒少寫情書。但相較於徐志摩的熱情,王小波的浪漫,民國時期著名的翻譯家朱生豪寫給妻子宋清如的情書,簡單質樸,帶著七分稚氣,三分成熟,字裡行間都是為著宋清如,哪怕一開始宋清如並不中意於他。

“尺素託寸心”,才子佳人的浪漫故事照進了現實

1929年,杭州之江大學迎來了一名叫朱生豪的男學生,文采斐然,被譽為“之江才子”。

1933年,才子在之江詩社認識了剛剛上大一的校花宋清如,金風玉露,一見傾心。

此後,他們展開了長達10年的愛情長跑,朱生豪為宋清如手寫了540多封情書,終於抱得佳人歸,後來這些情書被宋清如整理出版為書籍《醒來覺得甚是愛你》

比徐志摩、王小波還會寫情書的男人,一生只做兩件事

書籍封面

這是戲本中典型的才子佳人故事。

朱生豪出生於一個沒落的商人家庭,父母早逝,由親戚撫養長大。但他很有才華,1929年中學畢業後,就被中學校長推薦,保送進了杭州之江大學深造,並享受獎學金待遇。他參加大學的之江詩社,才華盡展,之江詩社的社長夏承燾老師更是評價他見解獨特、才華橫溢、人才難得:“之江辦學數十年,恐無此不易之才也。”

宋清如則出生在常熟的一個書香之家,家境富裕,相貌可人。初中畢業後,家人本想讓她回家結婚,奈何她表示“不要嫁妝要讀書”。於是在1932年完成高中學業後,她如願以償進入之江大學,成為了朱生豪的師妹。兩人在之江詩社因詩結緣,由此開啟了一段絕美愛情。

比徐志摩、王小波還會寫情書的男人,一生只做兩件事

宋清如畢業照

宋清如有才有貌,愛讀書,更愛寫詩。聽聞朱生豪是之江詩社的靈魂人物,於是她大膽地將自己作的詩遞給他鑑賞點評。那一天,朱生豪對這個橫衝直撞的漂亮小師妹紅了臉。

不久後,宋清如收到朱生豪的一封來信,隨信附了一首新詩,請宋清如提一些意見。一來二去,兩個年輕人逐漸熟悉,朱生豪也對宋清如生出了愛慕之意。

面對朱生豪的表白,宋清如是拒絕的。面對宋清如坦言的“不喜歡”、“不合適”,朱生豪卻從未感到灰心,反而愈挫愈勇,哪怕佳人無意,情書依然一封一封地寫,雪花般寄到宋清如手上。

當時人人都道朱生豪是位不好接近的君子,誰曾想這位“之江才子”表面看起來冷淡木訥,待人疏離,給心上人寫起情書來盡是滿紙熾熱,少年意氣透過字句撲面而來。

不說最普通的“我愛你”、“我喜歡你”,從出現頻率最高的“我待你好”

,到撩動後世萬千少女的“醒來覺得甚是愛你”,再到“我是宋清如至上主義者”,朱生豪竟是有種將宋清如視為生命重中之重的架勢。

眼見著這麼一位相貌堂堂的大才子,對自己展開真摯而猛烈的追求,宋清如也漸漸打開了心門,從一開始對收到情書的概不回信,到偶爾回一兩封,後面在朱生豪的懇求下寄了照片,再後來兩人約會,漸漸地,兩人生氣了會拌嘴,生病了會安慰,越來越像是一對小情侶。最終,宋清如感動於朱生豪想與她共度餘生的真誠,接受了他的追求,兩人談起了甜甜的戀愛。

比徐志摩、王小波還會寫情書的男人,一生只做兩件事

朱生豪與宋清如

1942年5月,兩人借了兩身新衣服,請了夏承燾、陸高誼為介紹人,黃式金為證婚人,在上海舉行了簡樸的婚禮。夏承燾為這對佳偶題詞:“才子佳人,柴米夫妻”,寥寥數字,表達了對這對新人最美好的祝願。

“我不喜歡這個世界,我只喜歡你”

不同於王小波對李銀河“愛你就像愛生命”般的愛情,朱生豪對宋清如的感情,更多偏向於“我不喜歡這個世界,我只喜歡你”的單一執著。

朱生豪是厭世的,人生是如此寂寞,生活沒有憧憬,也不知道生命應該有怎麼樣的意義,在給宋清如的情書中,他曾寫道:

“跟別人在一起的時候,我總是格外厭世。”

是宋清如,給了他一個生活下去的滾燙理由。

他在情書中寫道:

“為了你,我也有走向光明的熱望,世界於我不會太寂寞。”

在世人看來,他一封又一封地寫著不知是否有回信的情書,未免太過卑微。然而在他看來,給宋清如寫信,是他枯燥生活中,頂頂有趣的事情。“來信與詩,都使我快話。”

比徐志摩、王小波還會寫情書的男人,一生只做兩件事

宋清如

信中,朱生豪給宋清如起了各式各樣的暱稱:好人、愛人、小姐、宋兒、宋先生、哥兒、寶貝、姊姊、小妹妹……

與之對應的是他自己的落款:朱兒、朱大叔、鴨子、朱、朱生、豬玀、伊凡叔父……花樣百出,也不知少女宋清如看到這些千奇百怪的稱呼,會不會想衝過去揍他一頓。只不過,收到這樣的信,心裡總歸還是有幾分甜甜的吧。

在宋清如面前,朱生豪可以肆無忌憚地做個孩子,說著情情愛愛的甜言,也時常唸叨一些冒傻氣的話語:

“我歡喜你,我歡喜你,我歡喜你,而且我歡喜你。”

“我想在茅亭裡看雨,假山石邊看螞蟻,看蝴蝶戀愛,看蜘蛛結網,看水,看船,看雲,看瀑布,看宋清如甜甜地睡覺。”

“不許你再叫我朱先生,否則我要從字典上查出世界上最肉麻的稱呼來稱呼你,特此警告。”

苦於宋清如不回信,朱生豪還學會了扮可憐:

“弟怨不欲生,阿姊是否被大狼銜去了乎?

紙上灑了幾滴水,當作眼淚。”

彷彿宋清如不回信真的是因為被狼叼走了一般,真是叫人笑也不是、惱也不是。

與此同時,朱先生也知道他的心上人不是完美無缺的,她有缺點,不大,但也不少。然而正是因為這些缺點,反倒讓朱先生更加喜愛她:

“我一天天明白你的平凡,同時卻一天一天愈深切地愛你。”

朱生豪看人看事通透,他知道世上許多道理,也明白世道艱辛,但仍義無反顧地奔向宋清如,因為他明白,有宋清如在的地方,才是溫暖安心的所在。

比徐志摩、王小波還會寫情書的男人,一生只做兩件事

朱生豪

是追求者,是益友,更是良師

除了是個孩子氣的追求者,朱生豪在宋清如的生命中,還充當著良師益友的角色。

二人經常寫信探討詩作,朱先生會不遺餘力地幫助指導宋清如,在一如既往地表白的同時,也會寫下催人奮進的語句:

“對於你,我希望你能鍛鍊自己,成為一個堅強的人,不要甘心做一個女人,總得從重重的桎梏裡把自己的心靈解放出來,時時有毀滅破舊的一切的勇氣,耐得了苦,受得住人家的譏笑與輕蔑,不要有什麼小姐式的感傷,只時時向未來睜開你的慧眼,也不用擔心甚麼恐懼甚麼,只努力使自己身體感情各方面都堅強起來,我將永遠是你的可以信託的好朋友,信得過我嗎?”

勸導她讀書:

“如果要讀書,倘使目的是為趣味,那麼可以讀讀子書、筆記和唐宋以後的詩詞、英文的小說戲曲;倘使要使自己不落伍,則讀些社會科學的書,但不必成為社會主義者。”

宋清如雖是朱生豪的師妹,但在年齡上還大他半歲,有時會在兩人的年齡問題上糾結。對於衰老,朱先生也有自己的解讀:

“不要愁老之將至,你老了一定很可愛。而且,如果你老了十歲,我當然也同樣老了十歲,世界也老了十歲,上帝也老了十歲,一切都是一樣。”

比徐志摩、王小波還會寫情書的男人,一生只做兩件事

在他的眼裡,宋清如與他是平等的,他們是愛人,更是朋友知己。他們互相扶持、互相成就。

宋清如的理想是做一名教師,朱生豪支持她,在長達十年的通信中為她出謀劃策、排遣煩悶;朱生豪一生的主要工作,是翻譯莎士比亞的著作,在艱苦的時候,宋清如便充當他的助手,朱先生翻譯出第一稿,她便幫他校對調整。

1944年12月,朱宋結婚剛過2年,困頓的生活以及超負荷的工作終於拖垮了朱生豪的身體,帶著遺憾與不捨,他留下了深愛的妻子與剛滿一歲的兒子,與世長辭。

朱先生走後,宋清如一度生無可戀。但看著丈夫遺留下來的莎士比亞著作翻譯文稿以及年幼的兒子,她強忍住悲痛,在照顧幼子之餘,將生活的餘力投入到朱生豪一稿的整理校勘工作中。

比徐志摩、王小波還會寫情書的男人,一生只做兩件事

晚年宋清如

1948年,宋清如獨自完成了180萬字遺稿的全部整理校勘工作,寫下譯者介紹,交由世界書局出版為《莎士比亞戲劇全集》,一雪因中國沒有莎士比亞譯本而遭到日本人譏笑的前恥,完成了朱生豪畢生所願。

比徐志摩、王小波還會寫情書的男人,一生只做兩件事

世界書局出版海報

在短暫的一生中,朱生豪只做了兩件事,一件是翻譯莎士比亞著作,另一件就是愛宋清如。他將這兩件事都做到了極致,表面冷淡木訥君子氣,內心熾熱如火少年郎。他心中的這團火,滾燙了他為世人稱道的事業,滾燙了他從一而終的愛情,最終,照亮了人間理想。


[3] 《醒來覺得甚是愛你》 朱生豪著

[4] 《走進嘉興地方文化專題——朱生豪》

[5] 《續譯“莎劇”的才女宋清如 》 曹乾石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