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冠心病的发展?

程文顺


我们的心脏是维持全身供血的重要器官,而冠状动脉正是为心脏这台永动机提供血液和养分的重要血管,当冠状动脉出现硬化狭窄的问题,狭窄程度超过50%以上时,会明确影响心脏供血,如果不积极的进行控制和改善,还会引起心脏功能的逐渐衰退或急性的心肌梗塞等急慢性冠脉综合征问题,因此,如果发现已经出现了冠状动脉狭窄,确诊为冠心病的问题,积极的予以应对,控制好冠心病的发展进程,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如何控制冠心病的发展呢?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说它简单,是因为如果对于已有冠心病的患者,如果能够严格的遵医嘱用药,坚持长期的疾病预防,同时又能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调理身体,往往就能够有效的控制冠心病的发展;而做到严格遵医嘱用药和严格自律的健康生活方式,对于很多朋友来说,因为没有感觉,因为不严重,却一直都很难做到,正是因为这些不注意和没关系,导致了很多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生。

控制冠心病发展,首先要控制好相关慢病影响

冠状动脉出现了超过50%以上狭窄的情况,如果经过医生评估判断,不需要进行手术如冠脉支架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等方式来改善冠脉血流的情况,对于相关疾病的控制和预防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疾病的控制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控制,这些慢性病都是不易治愈,往往需要长期用药,而控制不好会对心血管健康形成重大影响的风险因素。很多时候,不管是高血压,还是高血脂,还是血糖的升高,即使是确认冠心病的情况下,也会有很多时候没有什么感觉,但没感觉并不代表这些疾病没有发生,没有危害您的健康,因此,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糖水平,在生活调理不能有效控制相关指标的情况下,合理用药物来控制好这些慢性疾病,对于减缓和控制冠心病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药物选择上,降压药中的普利类或沙坦类降压药、地平类降压药,都是具有保护心脏,预防冠心病心室重构的降压药,而如果存在心绞痛,心率快等问题的朋友,则可以考虑选择高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索他洛尔等药物来缓解心绞痛,控制心率,改善心肌供血;如果对于有糖尿病问题的冠心病患者,目前有明确心脏获益作用的药物包括二甲双胍,SGLT-2抑制剂类(达格列净,卡格列净等列净类药物),GLP-1受体激动剂(如利拉鲁肽、艾塞那肽等),可以结合自身血糖控制情况和用药耐受性情况,选择使用,降糖的同时,还会保护心血管,控制冠心病发展的获益。

控制冠心病发展,应该服用相关药物来进行二级预防

除了控制好相关慢病影响以外,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积极的服用药物对急性冠脉疾病进行预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目前看来,最重要的两类药物,还是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控制血脂水平的同时,还能够减缓动脉的硬化进程,研究证明,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到2.1mmol/L以下时,就可以使动脉硬化斑块稳定,不会进一步进展,但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如果能够把这个指标控制到1.8以下,同时控制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达标,将会是更好的控制。

另一个重要的二级预防药物,就是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的作用不是控制血脂,也不是控制血液粘稠,而是发挥其对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理作用,在冠状动脉斑块出现不稳定破裂时,起到预防血小板聚集,减少形成血栓的风险。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本身就有较大的血栓风险,如果没有用药禁忌的前提下,应该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

我们说的他汀和阿司匹林,是目前最常见的二级预防药物,但用药也要注意身体对于药物的耐受性和药物的疗效。就拿他汀来说吧,目前还是最重要的具有血脂调节作用的二级预防药物,如果服用他汀身体耐受性良好,也能调节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全面达标,当然可以坚持吃下去;但如果出现转氨酶升高,肌肉痛等身体不耐受的情况出现,就应该酌情的考虑调整减少用药剂量或停服药物,选择其他类型的降血脂药物来控制好血脂水平,做好心血管疾病的预防;阿司匹林也是一样,除了阿司匹林以外,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抗血小板药物,也是可以选择用来预防血栓的预防药物,可根据身体情况和用药经济承受能力,合理选择即可。

控制冠心病发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很重要

前面谈了一堆药物,但任何药物,都没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来的更重要,健康获益更大,但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往往却也是最难做到的!

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意味着,你要改变高盐高糖高脂的重口味,吃的清淡一些;

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意味着,你要少吃原来爱吃的大鱼大肉,多吃些寡淡但更营养健康的果蔬、杂粮;

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意味着,你要严格自律,控制好自己的体重和腰围,把自己的肥胖问题彻底解决;

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意味着,你要跟抽了20年的香烟告别,爱喝几杯的朋友也要加强控制;

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意味着,你要从习惯了的“葛优躺”状态爬起来,每天坚持合理的运动锻炼;

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意味着,你要不再熬夜看电视玩手机,保持规律良好的作息;

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意味着,你要克服自己的坏脾气,少焦虑,少紧张,少抑郁,保持平和乐观良好的心态……

种种这些,想要去改变,真的不是很容易,但如果是已经有了冠心病问题的朋友,如果能够对健康存着敬畏之心,针对性的去改变这些影响心血管健康的不良习惯,不但能够更好的控制冠心病的发展,对于相关慢病的控制,减少心血管的整体发病风险,都将是非常重要的,而如果真的能够做到按健康的生活方式去生活,整个身体的健康获益也将是最安全的,也是最有效的。


李药师谈健康


明天就国庆了,本打算处理完手头的事情,好好休息3天;下午4点,本打算提前离场,早点回去,这时候电话响了,徐医生打来的,说他现在难受,胸痛、出汗,问我怎么办?

徐医生是一位诊所的医生,3年前因为冠心病找我看过。

虽然徐医生也是医生,但徐医生毕竟不是心血管专业,王医生给出了专业的建议,后来徐医生也不联系了,本以为他自己也是医生,应该能控制得不错。

可是,今天电话就来了,随后120传来心电图,提示:急性心肌梗死;我们马上启动胸痛中心绿色通道,启动导管室;120给了300mg阿司匹林,180mg替格瑞洛,肝素3000U直接送他进了导管室。造影显示:心脏一根血管完全闭塞,后打通血管,植入支架一枚。

等做完手术,已经5:40,送他回监护室,随后和他妻子聊了几句,才直到:

徐医生3年前经王医生的治疗,坚持服药大概一年,健康管理不到半年,觉得自己没事了,停了所有的药物,又开始自己的不健康生活。

3年前王医生给出徐医生的建议是长期口服阿司匹林+他汀;并且监测三高,血压控制在120/70,血糖正常,血脂低密度脂蛋白1.8以下;除了长期规律的吃药,还需要定期复查。更重要的还必须坚持长期的健康生活,戒烟戒酒,低盐低脂低糖饮食,控制体重,坚持有氧运动,减少压力等等。

可是不到一年,徐医生把这些都抛在九霄云外,把药戒了,把烟酒捡起来,该吃吃,该喝喝,医生首先是人,才是医生,在疾病面前人人平等。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病例,一个还是医生的人,也会觉得冠心病没有什么不舒服,就不用吃药,就不用健康生活。最终徐医生为此付出了代价,差点丢了性命。

我们一直说冠心病是可以控制的,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这些心血管疾病都是能控制的,都可以与这些疾病和平共处。大多数冠心病最终发生为心肌梗死或心衰的患者,都是没有管理好自己的冠心病。

那么到底如何控制冠心病的发展?

1、确诊的冠心病,必须正规的药物治疗,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聚集的,预防血栓的,预防心肌梗死的‘他汀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稳定斑块,防止斑块加重,防止斑块破裂,预防血栓的;所有这两个药物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石,我们在监测副作用的前提下,必须长期服用。除了这两种基础药物,根据个人具体情况还必须控制好血压、控制好血糖、控制好心率、控制好血脂低密度脂蛋白1.8以下。

2、冠心病的药物治疗,只是冠心病一个方面,冠心病控制的另一个方面是健康生活方式,也就是我们每天科普的重点:戒烟戒酒,控制体重,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坚持有氧运动,减少熬夜,减少压力,开开心心。这些是健康的基础。

只有做好这两点,才能有效的控制冠心病,预防冠心病加重,预防心肌梗死。


心血管王医生


如何控制住冠心病的发展,这的确是一个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在每天的临床工作中也会有很多冠心病患者本人和冠心病患者家属会问起这个问题。其实,想要控制住冠心病的发展,就是想办法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最通俗的讲,我个人觉得有有以下3个办法:

1、改善生活方式

现阶段,冠心病之所以发病率很高,就是因为生活方式不健康闹得。想一想近4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大发展,我们大家的生活方式变化多大。从40年前不能温饱、粗茶淡饭变成了现在食物和营养过剩;从40年前大部分人体型消瘦变成了现在大部分人体重超标,每个人肚子上都有赘肉;从出门靠走或者骑自行车变成了出门就开车,很少运动。

说实话,生活方式的每个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转变,总体说来就是日子太好了,随之而来的就是以冠心病为首的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心脑血管疾病成了比肿瘤还可怕的魔鬼,每年夺取大量人的生命。

2、服用药物

对于冠脉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很多患者来说,除了改善生活方式,很多人还需要口服各种药物来控制冠心病病变不再进展。这里面大多数冠心病患者需要口服的药物就是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除此之外,不同患者还要根据自己的病情吃一些其他的药物,比如说降压药、降糖药等等。

3、做手术

对于一些冠心病患者,尤其是冠脉病变严重的冠心病患者来说,可能吃了坚持改善生活方式和吃药,还需要进一步做手术,比如说支架植入手术或者搭桥手术。做手术的目的从某些层面上也是为了延缓病变进展到心肌梗死等严重阶段。

以上是张大夫能够想到的,同时大家也能够最通俗的理解的一些知识,希望能够帮到手机前面的你。


张之瀛大夫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控制自身病情的发展,延缓狭窄程度的加剧,是一直到死的长期任务,这是源于冠心病的特点所致,绝大多数患者一旦确诊,必须长期服药稳定病情,防止病情迅速恶化。

冠心病早期,必须及时控制!

所谓的控制泛指多种手段,并不是单指某一方面,所有患者必须摆正自己的心态,切勿消极避医,任何疾病在早期的治疗难度都是最低的,一旦病情发展到晚期,那么除了其本身的威胁,更可能引起其他相关疾病,比如说冠心病晚期患者最可能出现的“心力衰竭”,这也是医生强调控制的原因,虽然说以下方式都不能治疗冠心病,甚至病情依然会慢慢加重,但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这种控制是最基础的应对手段,不仅操作简单,费用还相对廉价。


1,服用药物:对于药物,大家都不陌生,毕竟得病就得吃药,而冠心病患者最基础的两种药物是阿司匹林和他汀,前者可以抑制血小板凝聚,后者不仅能调节血脂,更可稳定斑块,二者互相搭配可称为冠心病控制过程中的半壁江山,以此为基石,再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增加药物,比如说高血压、糖尿病等。

2,生活干预:“病从口入”是非常古老的话,也确实很有道理,作为所有生物每日必做的事情,饮食是我们无法避免的话题,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是必不可少的,但绝非极端饮食,比如有些人说吃洋葱好,就天天吃洋葱,这是不现实的,要知道我们人体需要多种营养成分,饮食必须均衡全面,最多是注意摄入量的问题,除了吃的方面,我们还需要注意运动,生命在于运动绝非假话,这样可以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帮助我们控制病情的恶化速度。

冠心病晚期,需要随时急救!

冠心病的一切病理、机理、发展、后果都离不开血液的供需,由于冠脉狭窄程度的逐渐加剧,所能流通的血液量也在逐渐减少,当供应的血液远远小于患者的日常所需,就会出现异常症状(胸痛、胸闷等),更会出现不良事件(急性心肌梗死)。

由于其发作较为突然,即危且急,所以需要患者家属立刻采取急救行动,也就是拨打120进行急救,为患者迅速开通血运循环,这里面涉及两个问题:

1,时间:由于心梗的特点,患者可以说是半只脚踏入了鬼门关,对于这名患者而言,抢救的时间与其生存希望紧密相关,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抢救,患者很可能会因此丧生。

2,支架:支架并不是唯一的急救手术,外科搭桥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但由于支架的普及性,就拿它为例,在心梗患者的急救和冠心病狭窄严重患者的治疗中,支架都占据重要位置,虽然其不能对疾病本身的恢复及程度有任何改变,但却有着快速开通血运循环的作用,患者哪怕因此而使症状消失,依然不可放松警惕,仍然需要长期服药,生活干预进行控制,以免很快就需要二次三次支架,

冠心病患者,部分可以恢复!

我既然说了控制和急救,就不能不谈谈治疗,对于冠心病这种慢性疾病来说,其实并没有完美的治疗办法,绝大多数患者终身都需要进行控制,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总说“一旦患有慢性病,就需要终身服药”的原因。

但任何疾病都需要因人而异,人类对抗疾病的历史从来不是一成不变,可能同一种疾病,治疗的方式却不同,作为冠心病大家庭的成员,每一个人患有冠心病的原因都不同,有些人是因为高龄、有些人是因为饮食、有些人是因为相关疾病等,其致病因素不同,我们需要治疗的侧重点就不同,而我下面要说的可以恢复的冠心病与其他病友的区别就在于此。

冠心病确诊的金标准在于冠脉造影,血管内的狭窄程度与血流量成反比,但这也与血管本身大小有直接关系,要知道斑块存在于血管壁下,如果其体积过大,确实可以阻碍血流量,但如果血管本身发生了痉挛收缩,那么受影响的是血管的整体,已经痉挛收缩的血管会有明显的褶皱,这样会更易形成斑块,更会减少内部容积,同等大小的斑块在正常的血管和痉挛收缩的血管中所占据的比例是完全不同的,狭窄和痉挛是存在支架关系的。

而这个可以导致血管发生痉挛的“凶手”,就是紊乱兴奋的神经支配系统,由于其长期受到压迫和刺激,这种紊乱状态会持续存在,其造成的胸痛、胸闷现象会因为血管痉挛狭窄,而被认为是冠心病,进行消极的控制,病情治疗方向发生偏差,就会使病情一拖再拖,造成患者病情复杂却真实存在的现实。

由于神经的复杂性,很多医生都难以进行确诊,所以此类患者很难发现自身病因,进行对因治疗,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对错、更没有误诊,只能说认知的缺失,实际上,这类冠心病患者只要治疗及时,完全可以在经过系统治疗后,告别胸痛、胸闷,杜绝支架手术的威胁,恢复健康正常的人生。


罗民教授


  冠心病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治疗的话,会越来越严重,为了控制疾病的发展,作为冠心病患者,应该从多方面做好护理的工作,下面就是一些要注意的地方。

  控制冠心病还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早睡早起,按时吃饭,饮食规律,睡眠要充足,不经常熬夜,还有就是睡觉前让心脏别做太为激烈的活动,例如看恐怖片什么的,要时刻保持一个轻松愉悦的心情。控制冠心病还应该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禁止不吃或者少吃油脂类等油腻的东西,而且饮食要清淡,要容易消化,对于控制冠心病非常管用。

必须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膳食结构要合理,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和大量的甜食,加强体育锻炼,预防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生。超重和肥胖者更应主动减少热量摄入,并加强运动量。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患者,除重视危险因素干预外,更要积极控制好血压、血糖和血脂。

  如患有高血压,应服降压药控制血压,使血压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乎,如有高脂血症,应减少高脂肪、离热量食物的摄入,肥胖者应严格控制热量的银人,并通过各种措施积极减巴,如患有糟尿病,则应及时控制血糖,吸烟者一定要戒姻,嗜酒者要戒酒;要合理安拌工作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与惰绪激动,还要注意季节和气候的变化,尤其是温度和湿度急剧变化时要提高警惕。


益安宁


冠心病是危害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这与我国近20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膳食结构不合理、体力活动减少、体重指数升高、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心理压力加重等因素有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逐渐认识到冠心病与年龄、环境、不良行为以及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因此,针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控制与预防就显得日益重要。

如何控制冠心病的发展?

控制高血压

高血压既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控制高血压的主要措施包括:

1.戒烟:吸烟是心血管病的一个强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应避免任何形式的烟草;

2.降低体重:体重降低4.5公斤,大部分超重的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

3.限制饮酒:男性每天乙醇的摄人量不超过10~30毫升,女性每天乙醇的摄入量不超过10 ~20毫升;

4.有氧健身锻炼:例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车等运动,每周5天,每天至少30分钟,强度适中,能减轻体重,降低血压并降低心血管病危险;

5.减盐:对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钠盐摄人量每天低于5克,可降低血压,对老年人和血压水平较高者效果更好。几个研究都表明,限制钠盐摄人还能减少利尿药引起的钾损耗。

6.补钾:当每天自然食物,如水果、蔬菜和豆类中的摄钾量达到75毫摩尔或以上时,就能减少对抗高血压药物的需要量;如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人量,其降压效果更好。

饮食调节控制高脂血症

通过药物和饮食调节方法降低血脂能够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总死亡率也随之下降,这在冠心病患者中表现尤为明显。饮食上应遵循二个主要原则,第一,通过限制热能摄人,纠正即使是轻微的超重;第二,改变饮食质量。具体有:

1.通过减少饱和脂肪的摄人,减少总脂肪的摄人。饱和脂肪不超过总能量的7%~10%,总脂肪不多于总能量的30%;

2.适当增加对单不饱和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及其产品的摄人。单不饱和脂肪酸不超过总能量的10%~15%,多不饱和脂肪酸不超过总能量的7%一8%;

3.增加复合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特别是可溶性纤维的摄人。碳水化合物大于总能量的50%,膳食纤维量每天大于25克;

4.降低膳食胆固醇,每天低于300毫克。食物可分为三大类:推荐食物、适量应用食物、尽量减少用的食物。脂肪含量低和/或纤维含量高的食品应作为每日膳食的主要成分而被推荐。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或少量的饱和脂肪酸的食品要限量食用,含有较多饱和或还原性脂肪和/或胆固醇的食品,应尽量少用。同时要避免富含糖类的食品。低胆醇膳食包括:蔬菜(如卷心菜、芹菜、菜花等)。

水果和豆类

非氢化蔬菜油应作为脂肪的主要来源,尤其是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油类,如橄榄油、低脂或脱脂奶制品、鱼和低脂肪的禽类(如去掉表皮)、少量的精瘦肉和蛋类。

控制血糖

对轻型糖尿病患者,在开始药物治疗前,应进行2~4个月改善生活方式的尝试。认真控制血糖非常重要,目标是保证空腹血糖3.5~5.5毫摩尔/升,餐后血糖5.5~7.0毫摩尔/升。主要措施包括:

1.通过限制热能和适当的有氧锻炼,纠正超重和肥胖。这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对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氧锻炼还能提高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循环甘油三醋的水平。

2.低脂饮食。摄人的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5%,主要是复合碳水化合物、蔬菜、水果和可溶性纤维;要严格限制精制单糖的摄人;总脂肪的摄入量应小于每日能量30%;饱和脂肪酸的摄人量应小于每日摄人能量的7%;适当摄人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要鼓励多摄人单不饱和脂肪酸(橄榄油);总胆固醇摄人应限制在每天小于300毫克。

3.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其他危险因素:戒烟。血压、血脂的目标水平均要低于非糖尿病患者的控制水平。


黄志艳大夫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写,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痉挛引起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进而导致心肌细胞缺血、缺氧和坏死发生的心脏病。随病情进展,后期可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乃至心源性休克、猝死等严重后果发生,需要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


冠心病包括无症状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型五大类,所以冠心病应注意早期检查、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一经诊断,即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化治疗,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并规律服药,必要时可行支架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冠心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做到合理饮食,低盐、低脂、低糖为主;要戒烟限酒,最好不饮酒,难以戒酒者可适当饮红酒;要适当运动、控制体重,避免剧烈运动,肥胖者注意减肥;要规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熬夜、劳累及情绪激动。


我们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要注意监测病情变化和定期复查,对于冠脉狭窄程度超过75%或频道心绞痛发作或急性心肌梗死等患者,建议行支架介入治疗。而对于病变复杂,支架后再发狭窄的人群,可考虑行冠脉搭桥等外科手术治疗。

本文由全科扫地僧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不足之处,敬请指正,文章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疗建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