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別嘌醇片引起的重症藥疹

藥品存在兩重性,它具有治療疾病的作用,但也存不良反應。無論是藥品上市前審評還是上市後再評價,都需要衡量治療人群使用藥品獲得的治療收益和可能面臨的風險。

別嘌醇(Allopurinol)為次黃嘌呤的異構體,是黃嘌呤氧化酶(XO)的抑制劑,可阻止次黃嘌呤和黃嘌呤代謝為尿酸,從而減少尿酸的生成,能抑制尿酸合成的藥物。臨床主要用於:①原發性和繼發性高尿酸血癥,尤其是尿酸生成過多而引起的高尿酸血癥;②反覆發作或慢性痛風者;③痛風石;④尿酸性腎結石和(或)尿酸性腎病;⑤有腎功能不全的高尿酸血癥。

警惕別嘌醇片引起的重症藥疹

目前,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病例報告數據庫數據顯示,別嘌醇片導致的嚴重不良反應以及臨床的不合理使用情況仍較為突出,為使醫務人員、藥品生產經營企業以及公眾瞭解別嘌醇片的安全性問題,現對該藥品的重症藥疹情況予以通報。

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病例報告數據庫共收到別嘌醇片不良反應/事件病例報告485例,嚴重不良反應/事件病例報告140例。嚴重不良反應/事件累及系統排名前三位的依次為:皮膚及其附件損害、胃腸道損害、全身性損害,三者合計佔總例次的81.11%。

一、別嘌醇片的嚴重皮膚及其附件損害

別嘌醇片嚴重皮膚及其附件損害主要表現為重症藥疹,如:剝脫性皮炎(24例)、重症多形紅斑型藥疹(6例)、中毒性表皮壞死鬆解症(1例)。

二、不合理用藥問題

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病例報告數據庫病例報告分析顯示,該產品存在臨床不合理使用現象,而不合理用藥增加了用藥風險。不合理用藥主要表現為:

警惕別嘌醇片引起的重症藥疹

1、禁忌症用藥

部分說明書中指出“對本品過敏、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和明顯血細胞低下者禁用。”數據分析顯示,有“對本品過敏、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別嘌醇片的病例。

2、存在藥物相互作用

老年人的基礎疾病相對較多,從而聯合用藥、合併用藥比率較高,發生藥物相互作用的情況也較常見。從別嘌醇片病例分析中可以看出,別嘌醇片合併用藥的現象較多。合併使用的藥品主要有抗高血壓藥、血脂調節藥、利尿藥、降糖藥、抗感染藥物等,具體品種有秋水仙鹼片、阿司匹林腸溶片、吡嗪酰胺片、卡託普利片、辛伐他汀片等。其中還有一些病例使用了說明書明確提示與別嘌醇片存在相互作用的藥物:如氨苄西林、華法林。

三、相關建議

1、鑑於別嘌醇片的嚴重不良反應較多,除與藥品本身特性有關外,還與多種因素如患者個體差異、超劑量使用、不當配伍用藥、給藥時機等有關,建議臨床醫生在使用別嘌醇片時,需注意劑量、特殊人群,避免超適應症用藥,嚴禁禁忌證用藥;過敏體質患者、高敏狀態患者慎用;注意合併用藥,防止發生藥物相互作用;服用後,如果出現任何皮膚反應或其他超敏反應體徵應當立即停藥,及時到皮膚科診治。

2、藥品生產企業應修改完善藥品說明書相關內容,加強藥品上市後不良反應監測並積極開展質量和工藝方面的研究,同時做好別嘌醇片安全用藥宣傳和培訓,指導臨床合理用藥,保障公眾用藥安全。

配發問答

1. 別嘌醇是什麼藥品,主要用於治療何種疾病?

別嘌醇(Allopurinol)為次黃嘌呤的異構體,是黃嘌呤氧化酶(XO)的抑制劑,可阻止次黃嘌呤和黃嘌呤代謝為尿酸,從而減少尿酸的生成,是目前唯一能抑制尿酸合成的藥物。臨床主要用於:①原發性和繼發性高尿酸血癥,尤其是尿酸生成過多而引起的高尿酸血癥;②反覆發作或慢性痛風者;③痛風石;④尿酸性腎結石和(或)尿酸性腎病;⑤有腎功能不全的高尿酸血癥。劑型為片劑。

2. 別嘌醇片嚴重皮膚及其附件損害主要有哪些?

別嘌醇片嚴重皮膚及其附件損害主要表現為重症藥疹,如:剝脫性皮炎、重症多形紅斑型藥疹、中毒性表皮壞死鬆解症。

3. 臨床使用別嘌醇片應注意什麼?

臨床醫生在使用別嘌醇片時,需注意劑量、特殊人群,避免超適應症用藥,嚴禁禁忌證用藥;過敏體質患者、高敏狀態患者慎用;注意合併用藥,防止發生藥物相互作用;服用後,如果出現任何皮膚反應或其他超敏反應體徵應當立即停藥,及時到皮膚科診治。

4. 何為重症藥疹?

藥疹是最常見的藥物過敏反應之一,是通過注射、口服、吸入等途徑使用藥物,引起的多種類型的皮膚粘膜反應。大多數的藥疹表現比較輕微,可以通過停藥相應治療好轉。重症藥疹是指病情危重、可能危及生命或者需要入院治療的藥疹,如重症多形性紅斑型藥疹、中毒性表皮壞死鬆解症、剝脫性皮炎等。這種藥疹發病率非常低,但死亡率比較高;常常表現為泛發全身的皮疹,皮疹形態多樣,如紅斑、靶樣損害、大皰、膿皰等;除皮疹,患者還會出現粘膜損傷,如口腔、眼部、生殖器等部位粘膜損傷,此外,患者還會伴有發熱、肝、腎功能損傷。

警惕別嘌醇片引起的重症藥疹

5. 哪些藥物可能導致重症藥疹?

文獻稱可致敏藥物有100多種,常用藥物有抗菌藥、解熱鎮痛藥、抗驚厥藥等,已知可以導致重症藥疹的藥物有別嘌醇、卡馬西平、拉莫三嗪、苯巴比妥、苯妥英鈉、美洛昔康、吡羅昔康、替諾昔康、奈韋拉平、磺胺嘧啶、磺胺多辛、磺胺異惡唑、磺胺甲基異惡唑及柳氮磺胺吡啶等。國外已有研究提出某些藥品(如卡馬西平)引起的重症藥疹與某些基因類型相關。

6. 應該如何做減少重症藥疹的損害?

使用了已知可以導致重症藥疹的藥物出現皮疹後應立即停藥並就醫。儘量避免同時使用高風險的品種。科學合理的使用藥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