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脉压差,对高血压是否有诊断意义?

格律常识分享


脉压差是指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差值,正常值约为40毫米汞柱,一般大于 60 mmHg ,称为脉压增大,小于 20 mmHg 称为脉压减小。

理想的血压是120/80mmHg或110/70mmHg。但那是理想而不是现实。凡可引起(1)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固不变,(2)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3)收缩压固定而舒张压明显降低都会引起脉压差增大。

1.从常见的高血压患者疾病演变的过程中往往有明显的脉压差变化:

青壮年原发性高血压早期;由于动脉硬化不明显收缩压很少超过140,而因交感兴奋、工作压力、紧张、肥胖导致外周中小动脉长期处于收缩状态,左心室舒张期动脉对血流回缩力减小,出现以单纯舒张压升高的特点低压大于往往在95-110mmHg一这样脉压差会变小。

随年龄增长动脉硬化加重,收缩压会越来髙,脉压差不变或加大。

随着老龄化后高血压患者主动脉和中小动脉弹性变差了,收缩压会居高不下(左心室射血时主动脉的缓冲差了),而中小动脉硬化也加重了,无论心脏收缩和舒张时弹力变小,舒张压反而上不去,甚至越来越低。这时收缩压大于160,而舒张压反而低于60-70以下,脉压差更大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差可反映出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预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所以通过年龄、高血压病史、脉压差大小与收缩压或舒张压的关系可以邦助判断高血压的病程及治疗方案。舒张压高的应以扩张血管类药物:鈣结抗剂、沙坦类、普利类为主。交感兴奋类型以β受体阻滞剂为主。收缩压过高可联合利尿剂,效果较好。强调降压治疗中一定要保护舒张圧不能太低,因为它是心、脑、肾重要脏器的灌注压,追求收缩压降到140以下而牺牲舒张压的后果更惨。

2.其他病变引起的脉压差变化的病因:

(1)脉压差变大主要由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见于动脉瓣膜鈣化性心脏病,往往有长期高血压或缺血山生心晒性心脏病基础,多见于六、七十岁老年人。听诊器(可惜现在心血管科医生很少在门诊时用了),心脏超声波检查立即可以发现。如此病一旦发现一脉压差变得很大,重的早期必须通过手术治疗糾正,否则很容易发展成心力衰竭,严重影响到生活质量,危及生命。

(2)脉压差缩小的疾病: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心包积液或限制性心肌病等。

2019.8.21



我想说点真话


脉压差就是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压和低压之间的差值。正常脉压是30~40mmHg。

脉压差对高血压是没有诊断意义的。但脉压过大或过小,往往提示一些疾病。

如果脉压大于40,考虑脉压增大,常见于甲亢、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粥样硬化等患者。记得徐医生在读博士时,我的导师给我出过一道题,他说,早年没有先进的检查仪器,全凭医生的基本功,如果一个病人只允许你视诊来判断他是什么疾病,这个病人坐在那里,不停的点头,你考虑什么疾病。当时徐医生思索了一下,想到在学《内科学》瓣膜疾病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会引起脉压增大,故而有一个与脉压增大相关的体征就是“点头征”。于是说出了答案“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我的导师笑着点了点头,继续说,医疗检查手段是越来越多了,但是医生基本的视触叩听这些基本功不能丢啊!徐医生对导师的谆谆教诲至今记忆犹新,也一直践行着。

如果脉压小于30,考虑脉压减小,多见于年轻的舒张期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心包积液、严重的心力衰竭等患者。

最后简要跟大家谈一下高血压的诊断,一般来说有三个诊断标准:第一个标准就是诊室血压,≥140/90;第二个标准就是家庭自测血压,≥135/85;还有第三个标准就是动态血压监测,24h平均≥130/80和(或)白天≥135/85和(或)夜间≥120/70。其中,诊室血压影响因素多,鼓励家庭自测血压和24h动态血压监测。

关注健康,关注心血管徐医生!


心血管徐医生


高血压患者在测量血压时,不光要关注血压的高压值和低压值,也应该关注我们高压和低压值之间的差值,这个差值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脉压差”。一般我们的血压有一定的波动范围,一般我们将压差范围在20~60之间规定为正常的压差值。

实际上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虽然血压偏高,但压差值往往也是在正常范围内的,但有些时候,也有很多高血压患者会出现压差过小或压差过大情况,但需要明白的时,高血压的压差,也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的病程发展而逐渐发生变化,压差小逐渐发展成压差大的情况,其实也并不少见。

压差小通常发生在中青年身上较多

很多中青年朋友,当血压出现问题时,首先出现的就是单纯低压升高的情况,血压120/105这样的情况,就属于脉压差偏小的情况,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看压差值,切忌死板,120/105固然是压差小的问题,但实际上如果血压到了130/100,虽然压差值正常,但低压偏高,已经超过90的情况,也同样应该引起重视。

出现这样低压高,高压不高,压差小的情况,往往是发展成高压高,低压也高的高血压的前期阶段,如果不注意调理和控制,很快就会高压也上去了。出现低压高问题的中青年朋友,不妨先问一下自己,低压这么高,自己有没有这些方面的问题或不良习惯:肥胖吗?腰围到多少了?平常抽烟喝酒吗?量大不大?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大不大?有没有经常熬夜?是不是经常吃外卖,高盐高脂高糖饮食?有没有血脂高,血液粘稠的问题?这些方面,都可能会影响我们的血压水平,特别是低压水平。

有朋友说,低压高是血管弹性好的表现,这种说法其实是不够准确的,只能说相对于血管硬化严重的情况来说,低压能高上去,确实是血管弹性还没有太差的一种情况,但之所以出现低压高,正是因为我们的血管弹性和顺应性出现减退的标志,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与血管内壁下方脂质钙质的沉积,导致血管平滑肌增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出现压差高,千万别仅仅是认为自己的血管弹性还不错,这正是血管弹性还不错,走向血管弹性逐渐丧失硬化的初期阶段,这时候如果能够积极的调整生活方式,控制肥胖,戒除焦虑,戒烟限酒,甚至通过合理用药把低压控控制下来,控制在90以下甚至80以下的健康水平,才是真正的保证心血管健康的正确做法。

压差大又是怎么回事?

通常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会有一部分患者出现这样的情况,收缩压高,但舒张压不高,这种单纯收缩压高的问题,往往伴随的就是较大的压差值,比如有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在150/85这样的水平,压差达到了65这么大,这就是压差大的问题了。

多数的压差大都发生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身上,在长期的高血压以及年龄,高血脂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下,老年人,特别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血管往往硬化程度比较严重,当心脏舒张时,血管保持弹性压力,为身体各个脏器供应血液的能力较差,舒张压自然也就上不去了。除此之外,还有些老年朋友,长期的高血压控制不好,对心脏形成较大影响,逐渐的形成了心室肥厚,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问题,同样也会导致单纯收缩压高,压差大的问题出现。

还有一些情况,比如说一些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同样可能存在动脉瓣关闭不严的情况,也会出现血压压差大的问题,另外,甲亢、重度的贫血,同样可能导致压差变大的情况出现。

对于相关疾病引起的压差大的情况,积极的对相关问题进行干预和改善,有时候能够使压差大的问题得到改善,但对于血管硬化导致的压差大的问题,在控制高血压时,虽然应该是以降低收缩压(高压)为主,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要把低压降的过低,通常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特别是存在单纯收缩性高血压的朋友,建议把收缩压降低到140以下,130以上就是很理想的,如果能够保证低压在60以上,就是很好的血压控制了,而对于某些高龄的老年人,为了保持好低压水平,这个范围还可适度放宽,高压控制在150以下,也是可以的。


李药师谈健康


所谓脉压差,就是高压和低压之间的差值。它不能作为诊断高血压的依据,但若本身存在高血压,其差值大小能够帮助判断高血压的类型。

主要来看,脉压差分为脉压差过大、以及脉压差减少这两种情况。脉压差过大,多出现在中老年身上,而脉压差小则主要出现在中青年人身上。


脉压差过大

在高血压中,最危险的类型是高压高、低压低的类型,即二者相差比较悬殊(脉压差增大)。这种类型的血压被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出现在血管健康状态较差的中老年患者身上。

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脉压差过大的最主要原因。

高压为心脏射血时对血管内壁产生的压力,而低压为动脉血管弹性回缩时产生的压力。若动脉粥样硬化、弹性降低,会直接影响高压和低压:

  • 高压更高:心脏射血时,动脉无法及时扩张使血液进入,所需压力就更大,就像吹一个硬化的气球。
  • 低压更低:由于心脏射血时,血管扩张有限,加上血管硬化没有足够的弹力回缩,在心脏舒张时就表现为低压降低。

一旦动脉粥样硬化到达一定程度,引发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则会进一步加剧血管损害,使动脉硬化程度加深、冲落斑块,形成恶性循环。


脉压差过小

脉压差减小通常是由舒张压异常升高引起的,这种现象多出现在中青年人身上。

繁重的生活负担使很多中青年人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睡眠不好、没时间运动、肥胖的大肚腩几乎成为他们的标配。长期如此,很多人会出现心律加快、血压升高的问题,尤其是低压偏高(舒张压高)。

长期脉压差过小、血压一直处于高位,再坚强的血管也抵挡不住进而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出现不可逆转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到那时,高血压就变得不可治愈了。

想要理解这点,我们先得了解高压和低压是怎么来的。

(1)心脏收缩时,大量血液瞬间排进血管,挤压大动脉壁产生压力,此时的血压即高压。

(2)当心脏舒张时,心脏不再向血管内射血,之前扩张的血管因为弹性而回缩,继续挤压血液向前流动,所以血管内仍然保持一定的压力,此时的血压就是低压。


若心率太快,心脏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大动脉刚承受完一次射血带来的高压,刚想弹性回缩,又来一次射血,导致里面的血压总是处于高位,舒张压就会升高。精神压力过大、睡眠不足等问题会使控制心律的交感神经兴奋,从而使心律增加。

此外,若外周血管阻力增大,也会导致舒张压偏高。外周血管阻力增大,心脏收缩时血液向全身传输的难度增加,使得到了舒张期时,大动脉内仍滞留较多血液,舒张压也会随之增加。

血液粘稠、血管被堵塞是导致外周血管阻力增大的主要原因,肥胖、抽烟、饮酒都会加剧这一问题。

总之,焦虑不安、精神紧张、肥胖少动、睡眠不足、抽烟饮酒等中青年人常存在的问题,会使心率加快或外周血管阻力增大,最终导致舒张压升高。


“问上医”-来自古城西安的医生团队,为您分享科学实用的健康知识。



什么是脉压差呢?

正常成人收缩压90~139 ( mmHg ) 舒张压60~89 ( mmHg ),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压差值称为脉压差,正常值约为40毫米汞柱。

高血压是怎么诊断的呢?



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按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 ,2, 3级。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单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亦应该诊断为高血压。


脉压差到底有什么意义?

脉压差是反映大动脉弹性的一项重要指标,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会逐渐失去弹性,结果是收缩压明显增高,舒张压明显降低,脉压差明显加大。

脉压差增大又说明什么呢?

脉压差大是血管硬化的表现,脉压差增大说明动脉弹性差,即动脉壁的结构和功能受损,管壁变硬。脉压差等于85mmHg要比脉压差等于65mmHg发生心肌梗死和 中风的危险性增长10%以上,前者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几率显著大于后者。

哪些原因会导致脉压差增大呢?



  1. 患高血压及动脉硬化,致使动脉壁弹性减弱,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降低;
  2. 长时间患高血压,致使心肌超负荷运,造成心脏扩大或动脉瓣关闭不全;
  3. 患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或严重贫血。

总结:综合以上所述,脉压差对高血压的诊断并没有确诊的作用。

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觉得写得不错的话,记得点个赞哦!如果还想了解其他健康知识,关注我,私信为你解答!


医疗工作者张


血压,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侧壁的压力。是人们生命活动中最引人关注的一个指标。

我们一般关注的是动脉压,只有在病人危重,需要抢救时,我们就会监测病人的静脉压。所以,我们今天只讨论动脉压。

我们的动脉血压,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就是高压,是心脏收缩时候,动脉血压升高达到的最高值。舒张压就是低压,当心脏舒张末期,血压逐渐下降,当动脉里的血压下降达到最低值时就是舒张压。

收缩压和舒张压,体现了一个完整的心动周期的血压变化。一个心动周期循环中,血容量是形成血压的前提条件,心脏的收缩力、血管的外周阻力是血压形成的重要因素。大动脉的弹性也是影响脉压差的重要原因。

脉压差,就是收缩压和舒张压之间的相差值。比如,收缩压为110mmHg,舒张压为70mmHg,则脉压差就是40mmHg。脉压差的正常值约为40毫米汞柱,一般大于 60 mmHg ,称为脉压增大,小于 20 mmHg 称为脉压减小。

当血容量增加,或者心脏收缩力增强时,每搏输出量就会增加,体现为收缩压升高,此时舒张压变化较小,导致脉压加大;反之,当血容量减少,或者心脏收缩力减弱时,则每搏输出量就会减少,表现为收缩压下降,脉压减小。

当心率减慢时,舒张期射血时间就会延长,舒张末期动脉内的残余血量就会少,舒张压降低,导致脉压加大;当心率加快时,则舒张压升高,脉压减少。

当大动脉弹性比较好时,一般脉压差比较均匀;当大动脉硬化,弹性比较差,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下降,脉压差就会增大。所以,一般情况下,年龄越大,脉压差越大。

另外,引起脉压差过大的常见情况还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状腺机能亢进、严重贫血、风湿性心脏病、部分先天性心脏病与高血压心脏病等等。

长期患高血压,致使心肌超负荷运转,造成心脏扩大,造成相对性心脏瓣膜关闭不全,有效射血减少,脉压差减小。

所以,能够影响收缩压或者舒张压的因素,都可以影响到脉压差。 反过来,脉压差的改变,可以反应血压的变化、血容量的变化、血管弹性的变化、心脏功能的变化等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肾病追踪


脉压差是一个医学名词,我就引用医学教材上的原话对其解释。脉压差是指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差值,正常范围在20毫米汞柱——60毫米汞柱之间,大于60毫米汞柱称脉压增大,小于20毫米汞柱称为脉压减小。

它虽然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但是和高血压诊断没有特殊关联,对诊断高血压无特殊意义。

它的大小反应心血管方面出现疾病,当测血压时出现脉压增大或者减小,并伴随一些其它症状时,比如呼吸困难、心慌、胸闷、胸痛,都提示你心脏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特别提示当脉压减小时并且没有任何伴随症状,可以观察先不用就医。

以上仅个人观点喜欢的加关注及下方评论留言!!!!





影像科医生大海


脉压差是指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差值,正常性的脉压差是波动在20-60mmHg,大于60mmHg的为脉压差增大,小于20mmHg的为脉压差减少。

一般大于60mmHg,称为脉压增大,小于20mmHg称为脉压减小。不管是脉压差增大还是减少都属于不正常的。

哪些原因影响脉压差?

血压主要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成为血压,心室收缩,血液从心室流入动脉,此时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最高,称为收缩压,也称为高压。心室舒张,动脉血管弹性回缩,血液仍慢慢继续向前流动,但血压下降,此时的压力称为舒张压,也称为低压。

凡是能影响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因素,都可以影响到脉压。

当每搏输出量增加的时候,也就是每次射血量增加时,收缩压很高,而舒张压变化较小,结果脉压加大;反之,当每搏输出量减少时,收缩压下降,脉压减小。

当心率减慢,舒张期射血时间延长,舒张末期动脉的残余血量少,舒张压降低,脉压加大;反之,心率加快,则舒张压升高,脉压减少。

那脉压差的大小对高血压有什么意义呢?

一般对于一个高血压患者不仅要观察其高压和低压的值,还需要了解脉压差,以便及早的发现患者是否伴有其他疾病,如:

导致脉压过大的常见疾病: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硬化、甲状腺机能亢进、严重贫血、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与高血压心脏病等。常见的有老年人由于主动脉及其他大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壁的弹性和伸展性降低,出现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舒张压正常, 脉压增大。

导致脉压减小的疾病有:心包大量积液、 缩窄性心包炎、严重的二尖瓣狭窄、 主动脉瓣狭窄、重度心力衰竭、 末梢循环衰竭、休克以及由于肥胖、血液粘稠度增高或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小晓医生


脉压差是高压与低压之间的差值,是老百姓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经常在门诊碰到患者咨询:楠医生,我的脉压差很大,该怎么办?



脉压差对于高血压诊断并无意义,但是在其他方面却很有提示意义,今天我们一起讨论学习脉压差的原因和意义。

脉压差大的原因和意义

脉压增大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动脉硬化,多见于老年人。因为动脉硬化使血管弹性下降,不能正常的收缩、舒张。当心脏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就是收缩压,为避免压力过高,血管就相应的舒张,但动脉硬化使血管舒张程度下降,因此收缩压就会升高。反之,心脏舒张时,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就是舒张压,这时正常血管收缩,以避免血压过低,而动脉硬化的血管收缩能力下降,导致舒张压下降。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下降,引起脉压增大。

脉压增大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主动脉瓣膜关闭不全,多因风湿或老年性瓣膜钙化所致。主动脉瓣膜是心脏的一扇大门,这扇大门打开时,心脏收缩才能把血泵出至主动脉这个大血管,继而血液被输送到全身各脏器。当心脏舒张时,这扇门是关闭的,目的是避免主动脉的血液倒流入心脏。如果因为风湿或瓣膜钙化损伤了这扇门,不能关严了,就是关闭不全,心脏舒张时,主动脉的血液倒流入心脏,前向流动的血液就减少了,血液少了,自然对血管壁的压力就降低了,这就是舒张压下降了。

因为心脏舒张时一部分血液倒流入了心脏,这部分倒流的血液和原本就在心脏里的血液,会在心脏收缩时,一起被泵入主动脉,这时血管里的血液可就增加了,自然对血管壁的压力就升高了,这就是收缩压升高了。因此,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下降,脉压增大。


脉压差小的原因和意义

脉压减小的情况多见于年轻人。因为交感神经系统兴奋,阻力血管收缩、痉挛。因为年轻人血管弹性尚好,心脏收缩时,血管扩张可以避免收缩压升高,而心脏舒张时,血管收缩显著,而致舒张压升高,导致脉压差减小。


【关注健康,关注楠医生】


心血管楠医生


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就是脉压差。脉压差正常范围在20~60毫米汞柱之间,理想脉压差在40毫米汞柱左右。

脉压差对高血压没有明确的诊断意义。例如:

甲:150/110毫米汞柱,脉压差是40毫米汞柱。

乙:120/80毫米汞柱,脉压差也是40毫米汞柱。

甲乙脉压差都在理想范围内内。

而收缩压正常范围在90~140毫米汞柱之间,收缩压大于140毫米汞柱为高血压。舒张压在60~90毫米汞柱之间,小于60毫米汞柱为低血压。由此可知甲是明显的高血压,乙在正常血压范围内。

再如一个人高血压患者睡前服用代文血,早上8点左右测量的血压情况如下。

1.熬夜及情绪波动时血压高,脉压差为57,

在正常范围内:


2.在当天8点后服用吲达帕胺一粒,第二天早上8点测量的血压正常,脉压差是30毫米汞柱,也在正常范围内:

综上发现对比说明:脉压差的确对高血压没有直接的诊断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