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命案死者去世很久了,为什么法医解剖尸体能准确知道死亡原因?

生活有百趣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出非正常死亡现场以及检验尸体的法医,法医病理研究生毕业以来已经从事法医职业十几年了。这个问题还是我来回答了吧。



提问者提到的问题是命案死者去世很久以后,为什么法医解剖还能准确的知道死因。其实这句话有些绝对了。还有这个问题也比较大,我想到哪写到哪,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头条号。

首先说一下“去世后很久”这个前提条件,因为人死亡后不可避免会腐败,尸体所在的现场环境对尸体保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第一、命案死者尸体在冷冻环境中保存。比如死后放在冰棺中保存或者死者处在在极寒天气下(北方的冬天)。冰棺储存温度一般是-18℃,冰棺中尸体的腐败会变慢,但并不是不会腐败(尸体可能会出现脱水、皮革样化、颜色变黑等改变),但不会发生巨人观改变。对这样储存环境下的尸体进行检验,因为尸体尸表是完好的,尸表检验时经过冷冻以后死者生前的皮下出血可能会更加明显,表皮剥脱会皮革样化等,所受的外伤比如创口都会存在,解剖检验比如有骨折、脏器损伤,在目视下也很明显,解剖能够提取心血、胃内容或者肝脏可以做常规毒物检验,对于遭受暴力工具打击、机械性窒息或者中毒死亡的案子对于判定死因应该问题不大。说实话这个让我想起上海杀妻存尸冰柜的案子。

我再讲一个我出过的真实案子。死者男性,40多岁,快到年关出去要账,经常乘坐的长途车错过了,改乘另外一辆,结果到目的地时候司机让他在高速上下车,下车的地点也不一样,结果深夜伸手不见五指,他从高速桥上掉了下去。整整一个多月时间才被一个放羊的发现。尸体被发现的时候处于冷冻状态,因为面部朝下地面有雪,脸上有霉斑,解剖时候肝脏碎裂,一腹腔的血。死因也好判断高坠致肝脏破裂致失血性休克死亡。

但是比如因为疾病死亡的尸体,需要做脏器病理检验,可能会受些许影响,因为冷冻尸体检验尸体需要解冻,解冻过程也是腐败过程,脏器的组织结构可能会改变,对于死因正确判定会有影响。

第二、命案死者在一般室内现场(一般温度)。这类尸体如果死亡很长时间,分两种场景,一是室内密封较严,没有食尸性昆虫(苍蝇)破坏,二是室内密封不严,比如开着窗户,有食尸性昆虫侵入现场破坏尸体。

第一种场景,这类尸体会经历腐败巨人观过程,然后巨人观消退,成为一具外表油腻颜色灰黄色的“湿尸”或者成为一具干尸。这样条件下的尸体,尸表的外伤还是可以看到,解剖也可以看见脏器是否完整,但是对于肌肉、脏器改变还是明显的,比如有时候一些机械性窒息,比如掐颈如果没有舌骨骨折,仅有肌肉或者外表的出血,可能就会变得很不明显,对于死因的推断还是有影响的。

第二种场景,尸体会经历巨人观,然后被食尸性昆虫分解,如果尸体软组织被啃食殆尽,仅剩一堆白骨,这对于死因的判断影响就很大了。只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死者头部有骨折,可能推断为死因为颅脑损伤,可能只是给一个推断性的意见或者倾向。

还有一个就是对于疾病死亡的尸体,需要做病理检验,腐败的脏器对于死因判断影响是巨大的。所以对于需要做病理检验确定死因的尸体,越早检验越好。

第三、命案死者在室外一般环境(常温)下。这类尸体没有任何保护,被食尸性昆虫分解或者动物啃咬,可能白骨都会保存不全,这类尸体推断死因就更困难了。

第四、命案死者被埋在土中很长时间。这个也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第五……

第六……

所以,命案死亡很久的尸体,解剖能不能找到具体死因,这得看尸体的所处的环境以及尸体的具体情况。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你解疑释惑。

我是“非著名法医”,以专业视角解答相关问题,期待您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