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农博会折射「百年港城」「三水之乡」融合嬗变

东北亚农博会折射「百年港城」「三水之乡」融合嬗变

山海关外的「百年港城」辽宁省营口市,近年来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开放实践愈发丰富,吐纳天下的精神基因、抢鲜争先的开放意识在农产品交易上显现出来:10月25日,由营口市贸促会、营口市农产品协会、中国渔业协会、辽宁供销农产品交易中心(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营口市分公司联合主办的2019东北亚(营口)农副产品博览会在营口果蔬水产贸易物流中心盛装启幕。

650多家参展商、400多家采购商,这一营口历史上规模最大、展品最全、辐射地区最广的「农博会」,以「品牌平台合作发展」为主题,把展销地设在与产区「零距离」的集散枢纽,牵动东北腹地,直连东北亚广阔市场。

伴随着开放「再出发」的脚步,营口「对内放开、对外开放」平台体系全面补强。前年加入自贸区队列,去年建设东北沿海唯一综合保税区,今年营口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又成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中的「东北唯一」。

东北亚农博会折射「百年港城」「三水之乡」融合嬗变

「营口枢纽」位于「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陆海衔接处,是我国跨区域内贸集装箱多式联运和「北粮南运」核心组织枢纽,是中欧班列陆海联运无政府补贴运行的集结组织中心,是招商局集团整合辽宁港口资源建设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的核心载体。营口充分发挥「枢纽经济」先发优势,推进物流业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

本次农博会徽标以稻浪和海浪元素代表农业和渔业,其背后是营口地负海涵、农林牧渔兼优,享有水果、水稻、水产「三水之乡」长久美誉。以「圆形」表达开放性、国际性特征,营口农业正搭乘「开放快车」,将面向国内国际市场、强化产销对接和交易集散作为突破和进阶方向。

按照营口枢纽「一心、四区、多园」布局,港口将对鲅鱼圈港前物流、盖州农副产品等片区及商务商贸、电子商务、金融、旅游等园区和集聚区形成强势拉动。而在此之前,集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加工、冷链仓储配送、产品认证、电子商务金融及网络化管理于一体的多个专业市场已然风生水起。

东北亚农博会折射「百年港城」「三水之乡」融合嬗变

对外开放是催化剂,营口农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农产品出口地涉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出口额0.98亿美元,好品更好卖、丰产更丰收。对外开放是强心剂,「盖州苹果」占据俄罗斯20%市场份额,「营口海蜇」出口量占全国总量60%,「农佳嫂」的老玉米产品作为「辽宁礼物」走向世界……沿着国际化物流大通道,舌尖上的营口小特产,已经成为「丝路」上的大生意。

本次农博会,以满足东北亚地区市场需求、助推东北亚地区产业升级作为主要内容。重装推出的「国际特色农业展区」,获得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市食品联合会、日本「亚洲经济国际贸易顾问协会」、日中友好协会、韩国农协资本株式会社、韩中贸易促进协会、中国台湾安全无毒农渔业生物科技交流协会、中华两岸民族艺术文化交流协会等组织的支持,俄罗斯阿尔泰州雪兔面粉股份公司、俄罗斯阳达葵花籽油股份公司、日本农业协会旗下企业、韩国农业技术实用化集团等知名农企到营口寻觅商机。

为期三天的博览会期间,200多家营口品牌农副产品生产和销售企业、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48名驻村「第一书记」携产业扶贫、集体经济新成果,以及数百个辽宁省内省级以上、辽宁省外国家级品牌农副产品集中亮相,抱团开启升级之路和国际征程。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展区纷纷推出现场制作展示项目,日本展区的网红食品、俄罗斯展区的农作物叶花艺术画、韩国展区的辣白菜和炒年糕、中国台湾展区的手工皂,来自世界的「好手艺」赢得「叫好声」,开放姿态和潜市场活力由此可见。

营口市政府副市长高洪涛表示,本次农博会是一场现代农业发展成果展示会,也是对外合作交流会,更是营口打造高集聚、强辐射、现代化的农副产品贸易集散地和东北亚优质高效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销售高地的「显示器」和「加速器」。(王艺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