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文化:蒲剧《土炕上的女人》~山西临汾蒲剧院于2000年演出

临汾文化:蒲剧《土炕上的女人》~山西临汾蒲剧院于2000年演出

蒲剧《土炕上的女人》改编自贾平凹的小说《土炕》,由山西临汾蒲剧院于2000年演出。该剧的主人公叫杨三妞,是太行深处的一位普通农妇。她的新婚之夜是在战争时期,就在那天晚上,她和丈夫木墩救红军战士龚娟于危难之际,并抚养其女成人。几十年的人生风雨中,木墩牺牲——养女认母——文革中,接养女回“家”避难——文革后,送养女再次回城。杨三妞在一盘土炕的陪伴下承受着一次次的情感冲击,最终,平淡而平静地走完一生。在近来的现代戏中,本剧是最为出色的剧目之一。该剧结构精炼,风格朴实,表演真挚,动人心魄,蕴涵了相当高的文学和美学价值。任跟心和郭泽民两位首届梅花奖得主的表演几近完美,唱念做无一不佳。几段中心唱段激情充沛,撩人心弦。

临汾文化:蒲剧《土炕上的女人》~山西临汾蒲剧院于2000年演出
临汾文化:蒲剧《土炕上的女人》~山西临汾蒲剧院于2000年演出

蒲剧----俗称乱弹,因起源于古蒲州而得名。蒲剧主要流行于山西、陕西、河南三角地带,远及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河北等省的部分地区。蒲剧在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两个不同的艺术流源,即西路戏与南路戏。南路戏唱词较少,文辞典雅,多以情节奇巧取胜,格调文雅。西路戏则粗犷豪放,重唱功和做功,风格火爆。到本世纪30年代末以来,蒲剧艺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西路戏和南路戏的特点逐渐溶为一体,使蒲剧既有火爆激昂的一面,又有典雅细腻的一面,形成长于抒发激情和凄楚的情绪,具有豪迈奔放的特色。

临汾文化:蒲剧《土炕上的女人》~山西临汾蒲剧院于2000年演出

任跟心以在此剧中的出色表演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大奖;2002年该剧荣获第七届中国曹禺戏剧优秀剧目奖、优秀编剧奖、优秀表演奖等。

临汾文化:蒲剧《土炕上的女人》~山西临汾蒲剧院于2000年演出

2-任跟心在《土炕上的女人》饰杨三妞(青年)

临汾文化:蒲剧《土炕上的女人》~山西临汾蒲剧院于2000年演出

2-任跟心在《土炕上的女人》饰杨三妞(中年)

临汾文化:蒲剧《土炕上的女人》~山西临汾蒲剧院于2000年演出

2-任跟心在《土炕上的女人》饰杨三妞(老年)

《土炕上的女人》剧情催人泪下:杨三妞在这个土炕上她护养了红军三代人,经历了三次生离死别之痛。就在这盘土炕上,她安详地走到人生的尽头。这些对革命有功的人,过着普通人的生活,没有以功臣自居,更没有索要回报。这出戏使我感悟到,这个普通的土炕所承载的内涵是质朴、坚韧、贫贱不移的民族精神,是善良、宽容、舍己为人的传统美德,是真善美的人性。

此剧既没有任跟心拿手的椅子功,也没有郭泽民擅长的帽翅功和跑圆场,而是要挖掘人物的心灵,他们的表演既有生活的内涵,又有戏曲的程式感,做到了内情真、外形像、直观美,成为他们表演的最大突破。而任跟心尤为不易,那就是人物年龄跨度很大,要从19岁新婚演到71岁辞世,为此,她在唱腔上采用不同处理:青年时用花旦唱法,清脆活泼;中年时用青衣唱法,稳重大方;老年时用老旦唱法,苍劲宏实。

这出戏的舞台简洁、具体,台左是可以转动的窑洞窗户和土炕,台右是农村常见的石碾。没有豪华的布景,一切都是那么质朴,以剧情和人物取胜,而且这样简洁的布景有利于下乡演出。这出戏已在当地演出上百场,大受观众欢迎。

临汾文化:蒲剧《土炕上的女人》~山西临汾蒲剧院于2000年演出

郭泽民在《土炕上的女人》中饰木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