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麦文化在中国是怎么流行起来的?

鹿屿川


一颗种子的萌发

MC洪磊真实姓名赵洪磊,籍贯齐齐哈尔市,洪道势力创始人之一。

MC说的是最能带动气氛的那个人,“MC”的原义Microphone Controller,也就是“控制”的人,不仅仅是说唱歌手,一般的里的控麦工作者也叫MC,以说唱形式进行的主持。

2008年洪磊一首《2008经典人生大实话》迅速窜红网络,受到大江南北众多网友的追捧。这首大实话以、的语言,被音响商看中商机,诸多盗版音响商在大街小巷播放,MC洪磊的名字一夜之间走红齐齐哈尔以及全国红遍整个网络。他是第一个能把自己的声音传遍各大音响店,以及各种娱乐场所的网络麦手。


领头羊天佑

即使完全不接触直播的人,也难免听到过MC天佑的事迹。

李天佑,又名MC天佑,出生于辽宁省锦州市。2014年11月入住YY,开始了他网络主播的生涯。MC天佑一直号称有6000万粉丝,这些粉丝被称为“佑家军”。

十年前的一天,他开车带女孩兜风,对方放了一首歌,是他从没听过的风格。女孩告诉他,这叫喊麦。天佑说:你等我学,一个月后我指定比他喊得好。的确,天佑赶上了喊麦发展的好时候,直播行业刚刚兴起,风头正旺,看视频成为最受网友爱戴的娱乐方式,加上许多三四线城市年轻人刚刚打开网络大门,娱乐方式不多,内心渴望看到些“酷”的东西。他翻唱的《一人我饮酒醉》在网络上爆红,引来众多明星的喊麦挑战。人气飙升。他走上了微博红人节星光大道,在王思聪私人聚会上与其谈笑风生,成为湖南卫视《天天向上》开场嘉宾,与赵本山女儿连麦PK。树大也招风,2018年2月12日,传出天佑被封杀的消息,原因是他的直播传播了不良讯息,演唱内容有关于吸毒的曲子,甚至描写吸毒后的感受,诱导广大青年。

到了2018年底《焦点访谈》点名劣迹艺人,MC天佑赫然在列,从那以后这个喊麦界领头羊的声音再未出现在任何一个直播间。几天前某网红在直播间庆祝生日,邀请大哥天佑出镜,不料他出来抱拳了三秒房间就被封禁了,而他自己的直播间被已经被封到了2029年。

喊麦文化的挑战

最近喊麦神曲《惊雷》爆火,同样遭到像杨坤这样的主流大咖diss,再一次引发喊麦是否是一种值得发扬的音乐形式的讨论。支持者和反对者各说各理,然而主流的观点依然是不鼓励的。

2018年1月,广电总局发布了最严的禁令,明确规定节目中纹身艺人、嘻哈艺人、亚文化(非主流文化)、喊麦、丧文化(颓废文化)不得请用。

到现在说唱的火苗还在熊熊燃烧着,那么喊麦还有明天吗,其实很难了,喊麦虽然以自称歌手兴起,但已经发展为独立于传统意义上的说唱的风格,或者说他自创了一种新的表演形式。喊麦十分随意,流行网络,几乎没有现场表演,而且它不属于正式音乐,多为网络红人创作的情感喊麦。

它与说唱的最大不同就是没有曲调,在网上下载一些伴奏,套用一些古诗词,用伴奏带着伴奏对着麦喊。内容上没有文化内涵的音乐输出,人员上主播们受教育水平水平普遍较低,于社会带不来正能量的风向,政策上文化部门不支持,现在的直播平台也不支持,喊麦文化恐怕还是没有春天。

好了,以上就是关于喊麦的来龙去脉,如果你喜欢,就分享一下吧。


曾哥的长夏茶馆


喊麦文化在中国是怎么流行起来的?

喊麦是什么

喊麦是一种借直播技术兴起的,以动感的电子音乐旋律为伴奏,辅以说唱念白的娱乐形式。暂且说它是音乐的一种,因为对于喊麦的争议一直不断,我无从定义它。

喊麦在中国流行的原因

  • 新媒体的兴起

科技推动了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也正因为此兴起了这个时代特有的产物:网红。由于新媒体的兴起和发展,让大众走红的门槛降低,以前公众人物、明星走红条件和比较苛刻,由于新媒体等有别与传统媒体,网络红人的走红不需要太多条件,只要吸引人眼球有流量就可以走红,也因此推动了不少网络文化的产生。

  • 需求决定市场

关于喊麦和西方的饶舌(RAP)也一直争议不断,说白了喊麦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一种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时代背景,这也体现了人民对文化的需求。喊麦这种不需要高门槛,不同于音乐人各种音乐理论,作曲作词,各种能力都需要兼顾。因为大众对艺术的需求,这种喊麦文化产生,和专业的音乐比,它没有太多可比性,但这些都不是市场需要考虑到,市场不管是否优质,它只要有市场就能被接受,国内像天佑、牌牌琦这种出生于社会底层,文化水平低的人太多了。类似“社会摇”,“喊麦”这些“接地气”的“艺术”表现形式,因为喊麦是他们最容易接触到且学习的,不像音乐有门槛。且随着天佑,牌牌琦等人的走红、暴富,让多数人彻底认为这些东西就是潮流、高大上的东西,社会上盲目跟风的人占多数,一直现象的流行会让人疯狂追捧以及学习,甚至他们更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会像他们一样走上人生巅峰。

  • 并非都是“存在即合理”

针对于最近网络热议的杨坤老师diss“惊雷”一事,又一次让喊麦引发网友热议。惊雷词作本人发声说:音乐无好坏之分,存在即合理,并反问杨坤老师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他的作品。这一事件的热议其实也让人思考“存在即合理”这句话到底对不对,那音乐真的没有好坏之分吗?令人反转的是,主流媒体就对热议事件点名批评“惊雷”属于低俗的文化。甚至于不断发酵“姑娘跟我走”创作人指出MC六道抄袭曲子,简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对此我觉得并非存在即合理,难道犯罪案件也是存在即合理吗?并不是所有存在都是有价值的。反观西方说唱音乐,和喊麦有类似点,那喊麦要想长远发展,应该考虑的是作品的质量,而不是流量,好的音乐作品是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森屿屿


提起 90 后,营销人脑海中会浮现出许多关键词:二次元、颜控、空巢青年、鬼畜、网红……但这仍不足以概括这个复杂的群体。作为日益崛起的主力消费人群,90 后购买力强且消费心态开放,如何正确地洞察 90 后人群,就成为品牌 " 年轻化 " 转型、获取优质增量用户的前提。

90 后的兴趣更加圈层化、细分化和多元化

社交平台、直播和短视频等互动性新媒体的发展,给予年轻人更多表达自我的可能,也让他们的兴趣爱好更加圈层化、细分化和多元化,而这些特点,正好站在了传统营销 " 一刀切 " 策略的反面。

从自嘲着抵抗世界的丧文化,到 MC 天佑掀起的喊麦潮流;从全民 " 尬聊 ",到魔性的 "Freestyle",青年人群的流行文化总在不断刷新营销界认知。这些现象为什么能火,为什么能打动 90 后、95 后?近日,网易新闻推出了全新青年文化洞察项目《可以说这很青年了》,瞄准当今青年群体中各类文化现象,提供数据层面的解读。在第一期的《可以说这很青年了》报告中,网易新闻就对近期很火的 " 喊麦 " 文化进行了数据解析。

" 喊麦 " 等亚文化,是如何赢得泛 90 后青睐的?

随着 MC 天佑一人饮酒醉 " 等神曲的走红," 喊麦 " 逐渐进入主流视野。有人对 " 喊麦 " 做出了这样的概括 " 县城 DJ 音乐 + 拖拉机节奏 + 大嗓门 + 东北腔 ",这种带着社会争议的音乐题材凭着简单而高强度的节奏,中二又魔性爆棚的歌词,迅速火爆于年轻人之间。

那么,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年轻人沉迷于喊麦?喊麦 MC 们都有什么让粉丝欲罢不能的 " 套路 "?网易新闻《可以说这很青年了》通过数据为他们勾勒出清晰的画像。

喊麦听众 80% 是泛 90 后男孩

喊麦听众数据报告显示,80% 的听众是 21 到 30 岁的男性,他们的普遍月收入在 2000 元 -6000 元不等,而铁粉与路人粉是这些听众之间最本质的差别。

80% 的路人粉表示被喊麦的魔性吸引

从数据来看,铁粉和路人粉都对听喊麦充满着渴望,这种渴望源于魔性的曲子,其中 80% 的路人粉和 40% 的铁粉都因此而控制不住自己想听喊麦,而对于铁粉来说,有 33% 的人认为歌词中充满着神秘的力量,击中了他们的灵魂。

讨厌 " 中庸 " 的 90 后对内容的审美往往比较极端,他们要么喜欢特别冷僻深刻的内容,要么欣赏简单粗暴的内容," 喊麦 " 就因其直抒胸臆、酣畅淋漓的特点,圈住了一大帮 90 后用户的心。

48% 铁粉深爱 MC 嗓音,47% 路人粉把 MC 当笑话

在对待喊麦的态度上,铁粉和路人粉截然不同,48% 的铁粉深爱着 MC 浑厚低沉的嗓音,他们欣赏 MC 吐露真情的说唱;而 47% 的路人粉则把 MC 当笑话看。在文化认同感上,铁粉与路人粉也有着天然的分歧,41% 的铁粉认为喊麦是东北流行文化,而 31% 的路人粉则认为喊麦就跟广场舞一样,只能算是 " 尬文化 "。

然而,即使有 31% 的路人粉认为喊麦只能算是 " 尬文化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为喊麦 MC 们贡献流量与金钱。事实上,比起审美较保守、价值观很 " 正 " 的 70 后和 80 后,90 后对亚文化保持着更加开放、调侃的心态,加之他们又是尤其热爱分享和传播内容的人群,诸如 " 喊麦 " 这样的亚文化很容易在 90 后中传播、发酵,进而对主流人群也产生影响。

50% 听众每天听喊麦 2-4 小时 60% 听众一言不合就打赏

对于铁粉来说,听喊麦是他们的一项重要娱乐方式。报告发现,50% 的听众每天听喊麦时长为 2-4 小时,而对于铁杆粉丝来讲,有超过 10% 的人每天听喊麦时长超 12 小时,可以说终日沉浸在喊麦声中不能自拔。而在喊麦打赏中,铁粉也是毫不吝啬。数据显示,60% 的听众每月打赏 500 元以下,而铁粉群体中,每月打赏超过 2000 元的人将近 20%。

玄幻、修仙、网络言情主题最受追捧

这么多的喊麦歌曲,哪种题材最受铁粉喜爱?《可以说这很青年了》数据显示,玄幻修仙小说和网络言情小说是铁粉的最爱," 惊雷天塌地陷紫金锤 " 让铁粉们欲罢不能," 与你携手我把心掏,在他怀里你撒娇 " 则让铁粉们肝肠寸断。

80% 的喊麦 MC 是男性,年龄在 18 到 27 岁之间

从中国喊麦第一人 MC 石头,到火爆网络的 MC 天佑,虽然喊麦人数越来越多,男性却始终是喊麦界的支柱,他们浑厚的嗓音更适合喊麦压低声线、声音低沉的特质,也更有气势。数据显示,80% 喊麦 MC 是男性,且年龄处于 18 到 27 岁之间。他们的装束浑身上下透着混社会的气质,在 MC 群体中,有 31% 的人留有板寸发型,53% 的人在喊麦时戴着墨镜,46% 身上有纹身,更有近 18% 的人拥有一条独一无二的金链子。

只有近 30% 的 MC 来自东北地区

在许多人眼中,喊麦 MC 大多数都是东北人,而《可以说这很青年了》却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数据显示,在喊麦 MC 人群中,只有近 30% 的 MC 来自东北地区。当然,东北汉子的血气方刚用在喊麦上可谓 " 英雄有用武之地 ",MC 最钟爱喊麦词汇中," 男人 "、" 天下 "、" 兄弟 "、" 征战 "、" 王者 " 稳居 TOP5,符合东北汉子的气质;另外报告显示,MC 日均喊麦 4 小时,要是没有一副 " 铁肺 ",还真干不了这技术活儿,在 MC 群体中,26% 的人喜欢穿黑色紧身 T 恤,来彰显他们的力量与性感。

同样是发源于小众人群,同样是跟随音乐节奏快速地说话,喊麦与 Rap 到底不一样在哪里?据资料显示,Rap 源于嘻哈,喊麦源于说唱,Rap 复杂、节奏感强,而喊麦则比较单一,更有气势。为了彻底弄懂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网易新闻《可以说这很青年了》特选取了 500 首传唱度最高的喊麦歌曲,和 1000 首热门的 Rap 歌曲,获取了 43 万歌词,通过对这些歌词进行语义分析找到了 Rap 和喊麦之间的相同点。

从歌词上来看,MC 和 Rapper 一样,都是 " 靠兄弟混社会的 ",在 43 万歌词中,以 " 兄弟 "、" 社会 " 两个词为代表的义气相关词汇出现频率稳居榜首。

在自称方面,MC 喜欢以 " 男人 " 自称,用 " 男人 "、" 女人 "、" 你男人 " 表达群体性划分;Rapper 们则更个性一点,他们喜欢以 " 老子 " 自称,以表达高人一等的感觉。

从情绪上来看,Rapper 更多是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在他们的歌词中,正面向的词汇如 " 希望 "、" 梦想 " 等,明显高于 " 失败 "、" 出卖 " 等负面向词汇。而 MC 的情绪要低落很多," 放弃 "、" 背叛 " 等词是最常出现的情绪词。当然这也能够理解,毕竟负面情绪往往比正面情绪更具有吸引力与传播力。

MC 和 Rapper 在爱情上也并不能免俗。从数据上看,MC 要比 Rapper 更关注爱情。在对 " 姑娘 " 的称呼上,喊麦 MC 最常用的词,前三名分别是 " 红颜 "、" 女人 "、" 佳人 ",而 Rapper 们则喜欢用 " 妞 "、" 妹子 "、" 妹妹 ";

对于金钱,从数据上看,Rapper 们明显对钱更着迷,在他们的歌词中," 赚钱 "、" 富有 "、" 钞票 " 等词出现频率极高,反观 MC,赚钱反而没那么重要。

如何 1 秒钟写出朗朗上口的 " 喊麦 " 歌词?

有网友发现,喊麦歌词的创作精髓很简单,那就是熟练运用 " 我、他、这、那 " 四个字,网易新闻将这些词运用到古诗词中,立刻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随着媒介渠道日渐细分和下沉,话语权不再仅仅掌控在精英人群手中。可以观察到的大趋势是,越来越多类似 " 喊麦 "" 嘻哈 " 的青年文化正在释放力量,并走进主流视野,而 90 后乃至 95 后就是这些文化传播发酵的主流力量。

对营销者而言,想要打动在信息爆炸时代成长起来的 90 后、95 后人群,不痛不痒的内容已经失去了力量,那些看似小众、边缘的内容,却有着爆发与流行的潜质,二次元、鬼畜、喊麦、嘻哈莫不如是,让我们不禁好奇,下一个火起来的青年文化,又会是什么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