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電影《包法利夫人》:淺析愛瑪人生悲劇的根源

重溫電影《包法利夫人》:淺析愛瑪人生悲劇的根源

包法利夫人-愛瑪

2014版的美國電影《包法利夫人》,取材自19世紀法國著名作家福樓拜的同名長篇小說。

影片講述了一個受過貴族教育的農家女愛瑪,不滿平庸的婚姻生活,一腳踏進婚外覓情和高利貸的深淵,無法自拔,最後債臺高築,無法償還,走投無路,服毒自盡的故事。

影片採用倒敘的方式,一開場就是一個身著華服,身姿曼妙的女人,氣喘吁吁地奔跑在灑滿落葉的鄉野小路上,漸漸地她有氣無力,手捂著肚子,摔倒在潮溼的土地上,手裡還握著一個藥瓶......。

她的華麗衣著與秋天落寞的環境形成鮮明的對比,一個看似貴族身份的女人,怎麼會以這樣的方式出現在這樣的地方?不得不說影片的敘事手法,實足地吊起了觀眾的興趣。

接下來,影片的場景是修道院一群年輕姑娘晨操走姿訓練的場景,女主人公愛瑪的故事,徐徐拉開了序幕。

愛瑪在修道院裡祈禱:希望他就是我要找的那個人,讓他成為我的歸宿吧。

愛瑪離開了她已經無比厭倦的按部就班,循規蹈矩,束縛她很多年的修道院,走進了婚姻的殿堂。而她的人生悲劇也就從她踏入婚姻生活之後,開始了

重溫電影《包法利夫人》:淺析愛瑪人生悲劇的根源

修道院裡的愛瑪

那麼,造成愛瑪人生悲劇的根源都有哪些呢?

1. 成為包法利夫人的愛瑪,現實的婚姻打碎了她美好的愛情夢想

愛瑪嫁給了勤勉、敬業、正直,老實甚至些呆板的鄉村醫生查爾斯.包法利,從此愛瑪成了包法利夫人。新婚夜,丈夫居然不知道幫她解開自己無法解開的束緊腰身的衣服,更沒有她想象中對她狂熱的親吻和黏膩,有的只是本能的需求。

從小在修道院飽讀浪漫派愛情小說的愛瑪,對愛情婚姻充滿了幻想和浪漫的憧憬,可面對不解風情的丈夫,她的激情並沒有得到釋放。她渴望丈夫耳鬢廝磨的陪伴,而丈夫天不亮就起床去看他的那些病人,每天都是早出晚歸,兩個人只有晚上吃飯時,才在愛瑪的提示下聊兩句無聊的話題,空氣中充滿著沉悶。

愛瑪精心為丈夫準備的甜點並沒有讓他感到驚喜;當她饒有興致地準備給他讀關於東方世界的文章時,他卻提不起興致;當她興沖沖地跟他說要把院子改造成花園時,他則讓她趕緊回到屋裡彆著涼;當她想去參加馬奎斯侯爵的狩獵活動和舞會時,他也覺得索然無味......。

愛瑪需要的是一個上進有能力,能帶她走出小鎮去向往的大城市生活的丈夫,而查爾斯辦不到!

兩個人的興趣和愛好完全不一致,沒有共鳴,沒有相同的價值觀。她在丈夫面前,沒有眉飛色舞的侃侃而談,也從沒燦爛開懷地笑過,他們不像一對新婚的愛侶,而像相敬如賓的室友。對於丈夫與自己的格格不入,愛瑪是失望和難過的,她常常一個人望著窗戶發呆。

她對她的僕人說:“查爾斯怎麼這麼得意,他不懂我內心的煎熬,哪怕是有一次嘗試理解,他是我痛苦的根源,我寧願他打我,這樣,我就有理由恨他了。”

鬱悶中的她去教堂試圖求助神父的幫助,可忙於照顧孤兒的神父並沒給與她任何的幫助。現實的婚姻讓愛瑪感覺孤獨和空虛,理想和現實的衝撞,她覺得她美好的愛情夢破滅了。

愛瑪在無比壓抑的婚姻裡痛苦地掙扎著,她想得到解脫

重溫電影《包法利夫人》:淺析愛瑪人生悲劇的根源

愛瑪和丈夫查爾斯

2. 圖慕虛榮,舉債追求物質享受

愛瑪沉浸在痛苦的婚姻中無法自拔,她的內心空虛至極。從小在修道院就被灌的淑女式教育,讓她的心目中總是心存不切實際的浪漫幻想,她嚮往上等人安逸又浮華的貴族生活,崇尚那種每天在花園散步,喝喝咖啡看看閒書,還有能經常參加各式舞會的愜意又風雅的日常。

她就是站在蘋果樹下,卻想聞到香橙花的芳香,她內心被虛無縹緲的榮華富貴充滿,當她的嚮往渺茫到無法實現時,她沉淪了。

影片從她想把院子改造成花園的想法,以及她收到參加狩獵和舞會的請柬時,她的臉上理解洋溢出難得一見的興高采烈的樣子,還有她嚮往比她居住的永威爾大的城市如恩,甚至還有更大的首都巴黎那樣的大城市,她曾勸說丈夫去那樣的城市行醫。這些情都充分彰顯了她圖慕虛榮的內心。

她不甘於這種平庸又寂寞的生活,渴望得到別人的關注,唯有有穿上華服,參加活動,被眾人投來豔羨的目光,才能激起她生活的熱情。所以當巧舌如簧,利慾薰心的奸詐商人侯瑞思蠱惑她購買漂亮的服飾時,她毫不猶豫地買下。於是,她一改往日一身沉重的藍色袍子,每次出場都在變換著顏色鮮豔,質地考究的裙裝。

她就像一個購物狂一樣,在侯瑞思的慫恿下,賒賬購物成癮,她把家裡的窗簾換成金色帶繡花的錦緞面料,床單要換成新的,把蠟臺換成鑲金的,還要鋪上顯得豪華的地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她賒賬的時候,從來沒考慮還不還得起,久而久之,消費的額度也越累越多。

她用物質上的滿足,麻木著自己空虛的靈魂

重溫電影《包法利夫人》:淺析愛瑪人生悲劇的根源

愛瑪參加馬奎斯的狩獵活動

3. 激情的渴望和對浪漫愛情的追求,讓她兩次陷入婚外覓情的陷阱

物質上的貪婪,並沒有讓愛瑪的心安分下來,她的內心始終對愛情充滿無限的嚮往,她一直想找到書籍裡理想化的愛情,她想逃離與查爾斯死氣沉沉的婚姻。

最初,愛瑪還是苦於對婚姻的忠誠和道德的約束,所以,當里昂向她表白感情以及馬奎斯的公然挑逗,她還在拒絕。可她的內心卻被激起了漣漪,她甚至有些後悔她當初的拒絕。

被她拒絕後的里昂離開了愛瑪的小鎮永威爾去了如恩,愛瑪因此感到失落。

她對她的僕人說起和里昂在一起的感覺:“我能想象到,這會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雖然,這裡的安逸平淡並不是我想要的。日子一天接著一天的挨,平淡無味,這是上帝的意願嗎?讓我的未來像一條漆黑的走廊,盡頭的門卻被嚴嚴地鎖上,無法逃脫。”

這些話道出了愛瑪心中對生活的厭倦和內心的煎熬,也窺見她想逃離的念頭。

最終,艾瑪還是難以忍受平淡到接近死亡的婚姻生活,她不顧廉恥地以還給馬奎斯送給查爾斯的雪茄為由,去見了馬奎斯,主動投進了馬奎斯的懷抱。

當激情被點燃之後,有了第一次,就會有很多次。愛瑪撕去道德的偽裝,沉迷在與馬奎斯的私情中不能自拔,一次次地約會,一次次地陶醉,甚至提出讓馬奎斯帶她逃離,當她信以為真,做好了一切出走準備時,馬奎斯一封不辭而別的信,如在她頭頂澆下來的一盆冰冷的雪水,讓她一下子垮了,身心重創的她,崩潰了,一病不起。

馬奎斯的辜負,給了她深深的傷害

好了傷疤忘了疼,馬奎斯給她的傷害,並沒有阻止她再一次把身心投向之前向她示愛的里昂的懷抱。

與每個婚外男人約會,愛瑪從來不虧待自己,她總是不惜借錢為自己添置新衣裙

愛瑪欺騙丈夫以去如恩學鋼琴為名,和里昂在旅館約會,每次約會回來,她都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喜悅和甜蜜,臉上甚至都洋溢出開心的笑容,那階段,她自以為浸在愛河中,幸福又快樂。

直到她被追債時,去如恩尋求里昂幫助而遭到拒絕時,她才從自己編織的愛情夢裡醒來。

又一個男人的無情,讓當時已深處絕境的愛瑪憤懣、痛苦又絕望。

重溫電影《包法利夫人》:淺析愛瑪人生悲劇的根源

愛瑪和里昂在一起

4.天真愚蠢的性格,讓她相信婚外的男人對她是真愛

愛瑪就像一個少女一樣單純,一直執著地相信理想愛情的存在,她背叛婚姻,以為自己在追求真愛。愛瑪對兩個婚外男人的感情,都十分投入,一片赤誠,以心付給。她天真地以為男人對她的慾望,是對她的真愛。

當里昂與她散步時,她是興奮的,把從沒對丈夫談起的對修道院的看法,一股腦說給里昂聽,她說她在修道院裡的苦惱和對幸福的渴望。和里昂談的很多,里昂帶給她新鮮和活力,他送給她一張地圖,讓她十分高興,那地圖上都是她嚮往的地方,於是,她在心裡對里昂充滿了一種期待,也蠢蠢欲動著一種激情,即使,她那會兒拒絕了里昂,但她內心還是覺得里昂已經愛上了她。

自從馬奎斯向她暗送了約會的紙條之後,她一開始雖然拒絕,但,她的內心卻開始躁動不安,她以為馬奎斯真的愛上了她,比起自己那無趣的丈夫,馬奎斯才是自己理想的愛人。通過內心矛盾的鬥爭,最終她不顧一切,主動踏進了馬奎斯的大門,背叛了丈夫查爾斯。

她對馬奎斯掏心掏肺地說:“在結婚之前,我憧憬著未來的生活,就像在劇院裡的孩子,興高采烈坐在那裡等待戲劇的開演,在我少年時代,這是一種禱告,我不知道到底會發生什麼,現在當我回頭看當時的我就像個純真的囚犯,不是死刑,但被判了無期徒刑,但我卻沒意識到這項判決意味著什麼,我活的時間越長,我越清楚地感受到我全部的人生叫失望。我來這裡是因為我需要你,我不想在絕望中沉淪。”

愛瑪把馬奎斯當做是愛她的理想愛人,她天真地以為她找到了救命稻草,馬奎斯能帶她逃離婚姻的苦海。她一直都是那麼地相信馬奎斯,即使他拋棄她去了國外,而當她需要錢來還債時,她居然又一次主動上門去找馬奎斯,她愚蠢地以為馬奎斯是愛過她的,會念及舊情幫助她,能給她一萬法郎還債,當馬奎斯連站都沒站起來,坐在那傲慢地看著她脫口說出“我沒錢”時,她真的萬念俱灰了。

為了還債,兩個婚外男人她都找過了,可他們回饋她的不僅沒有絲毫的憐憫和同情,還那麼冷漠和絕情。那一刻她懊惱、悔恨、絕望,她曾深深地愛過他們,她還天真地以為他們也真的愛過她。

哪裡有真愛啊?她不過是充當了他們尋求刺激的工具,自己該有多麼愚蠢!

重溫電影《包法利夫人》:淺析愛瑪人生悲劇的根源

經常皺著眉頭的愛瑪

5. 丈夫查爾斯無條件又不善於表達的愛和當時的社會現實,也是愛瑪人生悲劇的一個根源。

查爾斯無疑對愛瑪是深愛的,但他在婚姻愛情裡的表現是木訥的,他不會用熾烈的行為愛撫愛瑪,也不善言談,不懂得與愛瑪溝通談心,他不懂得去迎合取悅愛瑪。當他看到愛瑪辛苦為他製作的糕點時,他沒有表示出欣喜的讚美,而說習慣了吃水果;當愛瑪要給他讀講文章時,他說這些內容對他無用;當與愛瑪和里昂三人興致勃勃地玩牌時,他則早早退場去休息;當愛瑪提出要去更大的城市發展時,他說那不是他能施展開的地方。在生活的細節上,粗線條的查爾斯總是忽略,忽略年輕妻子的感受,在未來生活的安排上他倆也達不到步調一致。

他對愛瑪的行為是無條件的縱容、滿足,她置辦的服裝和家裡的佈置,他從沒過問過錢的出處,以至於債臺高築了那麼多,最後債主逼債上門時才知道內情。他對愛瑪無聲的也是無底線的愛,並沒有換來愛瑪對他的體貼和一絲一毫的愛,以致於她多次出軌,對丈夫都心無愧疚。

愛瑪,作為一個對愛情充滿著浪漫幻想的女性,她需要丈夫的甜言蜜語和柔情呵護以及激情四射,平庸無趣的查爾斯不能滿足她的心裡和情感所需時,她的心就背離了丈夫,她無法愛上她以為懦弱的丈夫,並且也絲毫不理解丈夫與人為善一心為人的行醫之道,更不體會他行醫的辛苦。當查爾斯為西博慮忒做腿部手術失敗後,在丈夫很沮喪無助的時候,她不僅不安慰丈夫,還對他大聲呵斥,讓他閉嘴。

雖然丈夫對她百依百順,從不駁斥她,但她和丈夫是同床異夢的。她厭倦死了這該死的婚姻,她一直想逃離這婚姻的枷鎖。

重溫電影《包法利夫人》:淺析愛瑪人生悲劇的根源

愛瑪望著窗外發呆

《包法利夫人》這部影片展現的是十九世紀中葉法國小鎮的生活風貌,折射出那個時代背景下貴族教育追求奢華崇尚物質的本質,那是一個等級觀念嚴重,充滿金錢銅臭味道的年代,社會上投機商人大行其道,高利貸盛行。

在那樣一個時代環境下成長起來的愛瑪,也因為從小受的教育而對金錢充滿著慾望,對貴族奢華的生活充滿了嚮往。

高利貸商人侯瑞思就是摸透了愛瑪貪圖虛榮的心理,一步步引誘愛瑪賒賬購買他手裡的奢侈品,而他則從中漁利。

愛瑪本想通過婚姻改變自己的命運而成為上等人,而現實中的愛情婚姻與理想中的樣子完全背離,她失望但又不甘心,於是,她想通過婚外覓情逃離現有的婚姻,可她卻陷入了情感的陷阱,她在婚外覓情中墮落成一個遭人唾棄的蕩婦,被兩個男人玩弄又拋棄。同時,虛榮心作祟,使她對物質的追求,慾壑難填,以至於利用高利貸購物,愚蠢的她沒想到債務越積越高,根本無力償還,最後被侯瑞思告上法庭,房產被凍結。

愛情的失敗和債主的威逼,雙重的打擊,最終把她逼上了絕路,她服下了毒藥,痛苦地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愛瑪是可恨的、可恥的、可悲的,但她也是可憐的、可嘆的

影片雖然是對當時法國社會現實的批判,但現在再看這部影片,也有現實的警示意義:婚姻不是女人的全部,女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而不能用婚姻甚至婚外覓情來改變自己的命運,違背道德的婚外覓情都沒有什麼好下場;女人不能太過於追求物質,也不能只是一味地貪圖享樂,更不能走捷徑或利用歪門邪道達到物質的極大滿足。

當愛情成為一個女人生命的全部的時候,也就是她悲劇生活的開始。

悲劇的開始往往毫無徵兆。命運伸出手來,把種子埋下,幽秘地笑著,等待開花結果的一天。種下惡種,就會收穫惡果。

重溫電影《包法利夫人》:淺析愛瑪人生悲劇的根源

愛瑪服毒自盡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