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包法利夫人》:19世紀浪漫主義的終結者

西方19世紀的文學中有個流行詞“世紀病”,事實上,這種世紀病一直延續至今,那就是追求自由的個體與現實社會的矛盾,以及慾望與理性的鬥爭導致孤獨、憂鬱和厭世,這是所有浪漫主義的通病。從少年維特的煩惱到波德萊爾在慾海中的沉淪,浪漫主義作品在19世紀文壇中佔據著主要的地位。在這空氣中都瀰漫著“自由”二字的時代,卻有一部分作家痛苦卻清醒地重新觀察著現實世界,思考著人類社會進步無法逃開的兩個字——金錢,造就了現實主義作品的不斷湧現。有一部小說自問世以來就備受爭議,那就是法國作家福樓拜的現實主義小說《包法利夫人》,這部小說甚至在1875年以傷風敗俗的罪名被禁,在當時社會中掀起軒然大波,但這些都並不影響它成為一部偉大的作品。

《包法利夫人》:19世紀浪漫主義的終結者

在福樓拜的筆下,包法利夫人是個敏感、虛榮的女人,不滿丈夫的平庸和現實生活的乏味,懷揣著對浪漫愛情的幻想,飛蛾撲火奔向愛情,卻被現實重重打擊,所愛之人淺薄無情,最後為愛情債臺高築的包法利夫人吞砒霜而亡,終究被現實狠狠懲罰,害了自己也毀滅了家庭。福樓拜以冷靜客觀的筆觸,沒有對小說中人物有是非對錯的抨擊,以對人物間各種關係的精確描述,以及對人物心理尖銳的呈現,多角度帶著讀者去理解和感受。

從古至今,所有經典作品的偉大之處都在於對人性中深刻的探討,雖然不同的時代背景,不同的人文環境,但人內心對自由的追逐,對理性的約束的苦悶都是相通,放在今天社會,包法利夫人的痛苦依然比比皆是,也許,我們“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位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19世紀浪漫主義的終結者

用生命在寫作的福樓拜。

《包法利夫人》一書從誕生到走紅可謂是曲折,當福樓拜嘔心瀝血四年完成此書,誰知出版第二年就被查禁,因為這部小說涉及了通姦,書中某些情節和話語讓庸俗又假正經的拿破崙第三政府大為震驚。今天看來似乎是件不可思議的事件,一部具有偉大現實意義的作品竟被當作淫書看待,好在福樓拜提出訴訟並打贏了官司,這部小說隨即也成為暢銷書,它為福樓拜贏來了文學界崇高的聲譽,成為他最為知名的作品。

這部小說不但文體寫作上精雕細琢,並且開啟了現實主義小說的另一個時代,它與另一位偉大地現實主義作家巴爾扎克的作品有個重要區別,那就是福樓拜開始在小說中使用“我們”這樣的稱謂,而不是“第三人稱”的作者視角,這一小小改變給小說創作帶來革命性的進步。福樓拜認為:“作家在作品中應該像上帝在宇宙中一樣,到處存在,又無處可見。”這也是這位現實主義文學大師被稱為“現代小說鼻祖”的原因。

《包法利夫人》:19世紀浪漫主義的終結者

福樓拜的世界是和他創作的小說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他的一生有兩個重要的女人,一個是他只有15歲時在海灘上邂逅的,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艾麗莎·施萊辛格,他不可遏制地愛上這位大自己11歲的少婦,這也是他的初戀。在他的另一部作品《情感教育》裡的阿爾努夫人就是以艾麗莎·施萊辛格為原型,這場柏拉圖式的戀愛持續了幾十年,代表了福樓拜“整個生命中一次偉大的愛”,他們並未走到一起。另外一個是當時著名的女詩人路易絲·高萊。1846年7月,25歲的福樓拜認識了已為人妻的35歲的高萊夫人,兩人一星期後陷入熱戀,他給高萊寫了無數封情書,但當高萊的丈夫去世,她正式向福樓拜提出結婚要求時,這位作家卻果斷拒絕,理由也是十分奇特:“真的,假使我每天看到你,恐怕我愛你的熱情就會降低了。”

對於愛情,福樓拜永遠是渴望而又恐懼,所以他終身未婚,甚至表現如浪子,不時出入妓院,最後感染上了梅毒。他的父親為此感到恥辱,爾後在盧昂附近買了棟房子給他隱居寫作,這也是福樓拜一生能夠專注寫作的原因。頭腦中的精神戀愛和肉體放縱之間的矛盾,帶給福樓拜無盡的痛苦,也給了福樓拜更多的創作靈感,一個活生生的包法利夫人,一出讓人痛心的悲劇才被描繪得如此動人心魄。

《包法利夫人》:19世紀浪漫主義的終結者

福樓拜曾在不同場合宣稱:“包法利夫人,就是我!”福樓拜在寫這部作品時耗盡了心血,為追求作品的客觀冷峻,他盡力做到用詞準確,不斷修改,當寫到愛瑪遭受現實打擊選擇服毒自殺時,在愛瑪吞下砒霜這刻,福樓拜全身抽搐高喊難受,感覺自己“滿嘴砒霜的味道”,彷彿中了毒。這也是偉大藝術創作中的“高峰體驗”,作者與被創造者感同身受,互為一體,而成為文學史上的經典佳話。

福樓拜是個極其勤奮和嚴謹的作家,他在創作時會翻閱上千本相關書籍資料,力求作品的真實可靠。他的書房窗戶面臨塞納河,因為喜歡在夜裡寫作,整夜都點著有綠罩的燈,燈光長亮如同燈塔。塞納河上的漁夫與船長們都知道,在這段航路上要想不迷失方向,應該以“福樓拜先生的窗戶”為目標。儘管一生只有六部作品,但他的創作熱情卻是無人能比。

1880年5月8日,死亡突然襲擊福樓拜,他因腦溢血去世,如莫泊桑所說:“終於,這一次他倒下了,死在書桌的腳邊。文學殺了他,正如強烈的愛殺死一個情人那樣。”他是一位用生命在創作的偉大作家


《包法利夫人》:19世紀浪漫主義的終結者

愛瑪,被虛幻浪漫愛情矇蔽雙眼的女子。

一直來,我們對愛瑪的認識研究盡是虛榮、貪婪、揮霍無度、重情慾的放蕩女人,也有人則認為愛瑪從頭到尾就是個單純的女人,為追求浪漫愛情奮不顧身的可憐人,那愛瑪的悲劇源自何處?是性格的缺陷,還是時代的悲劇?

愛瑪出生於家境平凡的鄉村家庭,但自幼被父親送進修道院接受貴族式的教育。修道院壓抑的環境讓愛瑪無比苦悶,天資平庸的愛瑪,對宗教毫無興趣,福樓拜寫到此處時是語含嘲諷,說她對佈道提不起興趣,但“往往說起的比喻,類如未婚夫、丈夫、天上的情人和永久的婚姻,在靈魂深處,兜起意想不到的喜悅”。無疑,愛瑪是個淺薄而情緒多變的女孩,在修道院老姑娘的影響下,看起了充斥著浪漫主義陳腔濫調的傳奇小說,“書上無非是戀愛、情男、情女、陰暗的森林、心亂、立誓、嗚咽、眼淚與吻、月下小艇、林中夜鶯、公子勇敢如獅,溫柔如羔羊,人品無雙,永遠衣冠修整,哭起來淚如泉湧”。

少女時代的愛瑪就在灰暗的修道院裡完成了對愛情的認知教育,她最美好的幻想就是希望如同古老莊園裡腰身修長的女子,遙望一位白羽騎士,騎著一匹黑馬疾馳而來,這為她一生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包法利夫人》:19世紀浪漫主義的終結者

當愛瑪被父親從修道院領回家後,鄉村生活的單調讓她難以忍受,她答應了迷戀她的鄉村醫生查理的求婚,渴望過上不一樣的生活。但婚後丈夫的平庸無趣讓她再次墜入失望之中。直到丈夫帶她參加了侯爵安德威烈家的舞會,艾瑪遇上了子爵,儘管在慌亂眩暈中連子爵的樣子都沒有看清,只看到他的“背心敞的開開的,就像照胸脯裁成的一樣”,但這個男人滿足了愛瑪對浪漫愛情的幻想和對上流社會的渴望,直接點燃了愛瑪內心深藏的慾望,令她覺得“此次舞會,在她的生活中留下一條深淵,就像有時候,一夜之間,暴風雨把山崖沖刷出一道斷層。”雖然子爵和艾瑪沒有發生任何關係,但子爵這個愛情幻影一直延續到了愛瑪生命的盡頭,影響著愛瑪後面的兩次婚外戀情。

福樓拜花了大量的篇幅描寫愛瑪婚後的煩躁和絕望,營造出一種焦灼不安的氛圍,為後面的婚外情做了充足的鋪墊。愛瑪的兩段婚外情的主角,情場老手羅道爾夫和自私的萊昂,兩者的共同之處就是當意識到與愛瑪的關係威脅到自身利益時,毫不留情地果斷捨棄,最終也將愛瑪推向死亡的深淵。

《包法利夫人》:19世紀浪漫主義的終結者

我們不難看出,愛瑪的悲劇來源於她那錯誤的少女時期的愛情認知,在三觀尚未成形,卻讀了無數文風甜膩的浪漫騎士小說,並把其“精華”融入了血液。愛瑪還真是一個不擅長讀書的女子,雖然也讀了類似雨果這樣一流作家的作品,但卻是以淺薄無知的方式將自己代入小說之中,不能真正理解小說的寓意。更何況她最熱愛的是那些三流作家的浪漫騎士風格,對愛情的不切實際的幻想讓她對男人失去基本的辨識能力,把男人的甜言蜜語、虛與委蛇當作愛情誓言,最要命的是不自量力把金錢投入到愛情中,最後被現實世界的債務擊垮。

《包法利夫人》:19世紀浪漫主義的終結者

而這些熟悉的情節放在現代社會也並不覺得違和,在今天女孩成長的環境中,依然充斥著各種披著浪漫華麗外衣的精神垃圾,瓊瑤風的無病呻吟,霸道總裁劇的腦殘狂熱,韓劇裡的灰姑娘奇遇,這些與愛瑪閱讀的浪漫騎士傳奇何其相似,在這些文字的浸潤下,愛瑪悲劇的重演也就不足為奇。

在為女權主義奮鬥追求平等自由的今天,真正女性獨立的根本是經濟和情感的雙重獨立,對自我有清醒的認知,有事業的野心和堅毅品格,不沉溺於瑪麗蘇愛情之中等待白馬王子來拯救,而是嘗試主動的去拯救自已,這才是愛瑪悲劇給我們的重要警示。

《包法利夫人》:19世紀浪漫主義的終結者

小說中寓意深刻的精巧構思。

《包法利夫人》作為一部偉大的作品,在小說結構和文字運用上都是無懈可擊的,每一處的描寫,每個人物乃至每個細微動作,都有些讓讀者意想不到的精妙,往往看到最後恍然大悟,原來命運早有安排。

在愛瑪剛結婚來到查理家中,無意中看到前包法利夫人留下的新娘花束插在花瓶中,當查理髮現愛瑪在打量時,馬上將花束拿走放到了閣樓上。愛瑪不禁想起自己的新娘花束,在恍然間自問:“我萬一死了,那花又將怎樣呢?” 然後不久,就在在他們即將離開道特時,愛瑪將自己的花束丟入火中燒燬。福樓拜對這一場景有極其生動的描寫:”她拿花扔進火裡,它燒起來,比干草還快,隨後在灰燼裡,彷彿一堆小紅樹,慢慢消毀。她望著它燃燒......好像一隻只黑蝴蝶,沿著壁爐,飄飄搖搖,最後,飛出煙囪而去。“ 在這裡,

花束的毀滅預示著愛瑪終將走向死亡的結局

《包法利夫人》:19世紀浪漫主義的終結者

愛瑪婚後有一條小獵犬,她對愛情的浪漫幻想與小獵犬有著某種關聯。當她煩悶時在原野上散步,小獵犬也隨著她一起,不時地在草地上、馬路上奔跑兜圈,而她的幻想、煩惱此刻也在腦海中無邊際的亂竄,她也禁不住地問自己:“我到底為什麼結婚?我還有沒有機會邂逅另一位男子,擁有夢幻般的浪漫愛情。“ 而在從道特去往永鎮的路上,小獵犬丟失了,這無疑預示著愛瑪在道特時的一切浪漫想象終將結束,她將要被命運安排進入一段她期待已久卻危機重重的旅程,也是她的毀滅之路。

小說中這精巧的安排無處不在,比如浪漫生活的象徵——在路上拾到的雪茄匣,子爵身上得體時尚的背心心等等,每一處描寫都會讓讀者浮想翩翩,這也是福樓拜高明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