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這明明是講偷情的小說,憑什麼是偉大的作品?

當今社會,很多女孩不惜裸貸、提前透支信用卡和花唄,購買自己支付不起的高檔奢侈品,來填補自己的慾望。

她們有一條人生信條:我必須用精緻的東西,來證明自己的與眾不同。

這樣的信條,讓我不由得想到了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講述了一個外省鄉村少女愛瑪,嫁給醫生夏爾·包法利後,先後兩次出軌,為了維持體面借高利貸,最後因還不起債務服毒自殺的故事。

對於包法利夫人,人們的態度卻是截然不同的。

有人抨擊愛瑪不該沉溺於小說中巴黎的場景,不該虛榮心作祟;有人同情包法利夫人生錯了時代,不能依靠自我實現理想;也有人唾棄愛瑪的兩任情人的揚長而去;更有人埋怨夏爾不懂得經營婚姻之道。

但是不論愛瑪的死是誰的錯,僅僅是侷限於小說人物情節未免太過狹隘。

我更感興趣的是,為什麼這麼一個關於偷情的故事,會被譽為“現代小說的鼻祖”?

為什麼福樓拜說自己就是包法利夫人,卻還要把愛瑪寫死呢?

這些問題,也是本篇要探索的問題。

《包法利夫人》:這明明是講偷情的小說,憑什麼是偉大的作品?

01 一石激起千層浪

其實《包法利夫人》算不上一個正能量的故事,它的故事情節也很簡單,通篇都是線性敘事,沒有太大的起伏。

既然如此,為什麼《包法利夫人》在當時還能這麼火爆呢?這其實與當時法國的社會環境有關。

1816年,波旁王朝復辟後,就廢除了大革命時代頒佈的離婚法案,直到1884年才予以恢復。再加上法國原本就有的天主教傳統,婚外戀情也成為這個時期社會狀態的一個暗流湧動的重要側面。

《包法利夫人》就是在這段時間寫的,福樓拜寫這個題材,其實恰恰集中了法國人的痛點。

在法國社會再度議論是否恢復離婚法案期間,小說家左拉曾半開玩笑地說,離婚法如果通過,法國文學就完了。這個玩笑固然當不得真,但多少也能看出作品背後的若干歷史線索。

1856年,《包法利夫人》出版後,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二年,檢察官給福樓拜安上了有傷風化、誹謗宗教的罪名。其實,檢察官舉證的“淫蕩描繪”的片段,在現在看來,不過是委婉得不能再委婉的暗示。

幸好福樓拜請來了地位顯赫、能言善辯的律師,法庭最後判福樓拜無罪。

這場官司的結果是,《包法利夫人》火了,它成了人手必備的暢銷書。同時代的批評家,更是將福樓拜的寫作比作“操作解剖刀”。

《包法利夫人》:這明明是講偷情的小說,憑什麼是偉大的作品?

02冷眼看世界

一部小說能火起來,多數是時代造勢;但一部小說能沉澱下來,一定是因為它有與眾不同地方。

對於《包法利夫人》,左拉感嘆:“這是新的藝術法典寫出來了!”

我們知道,小說是敘事的藝術,敘事方式不同, 小說就會呈現出不同的敘事風格。

而《包法利夫人》敘事之所以獨特,是因為福樓拜按照自己“客觀、精確、完美” 的創作原則來進行創作的緣故。我們在敘述視角、故事情節和語言風格上,都可以感受到福樓拜的“客觀性”。

在福樓拜之前的小說中,作者常常用一種無所不知的狀態,來模仿上帝的口吻說話;他們會隨時現身, 對作品的人物 , 主題展開評述 , 提供意見 ;同時,他們還可以居高臨下地看到任何想看到的細節 , 插足任何想要足的情境,正如上帝之於他所創造的世界那樣。

但是在福樓拜看來,小說是生活的科學形式,因此, 要運用科學的方法來觀察事物,描繪生活,剖析人生。而小說家的態度則應該同科學家的態度一樣,是客觀的。

在福樓拜給喬治·桑的信中,也表達了這一理念:“說到我對於藝術的理想,我認為就不該暴露自己 , 藝術家不該在他的作品裡露面,就像上帝不該在自然裡露面一樣!”

所以我們在《包法利夫人中》能感受到,福樓拜在最大限度地減少自己在作品中的痕跡 , 不再像以往的作家,以上帝之勢凌駕於作品之上。

所以,他會用“來點水果一定會很棒”這樣的句子,來代替“愛瑪想吃水果”,這暗示著吃水果的想法是愛瑪自己形成的,而非作者本人。這種“不在場”的敘述者創造了一種客觀和超然的閱讀感受。

更重要的是,對於小說中人物,哪怕是自己非常不喜歡的人,福樓拜也絕不會直接評價。

對於羅多爾夫和萊昂這兩個拋棄愛瑪的無賴,即使福樓拜不喜歡他們,即使在愛瑪死了,他也沒有一個字的否定,這兩個人都活得好好的。要換成其他作家,那會如何呢?

這個時候,上帝死了,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

《包法利夫人》:這明明是講偷情的小說,憑什麼是偉大的作品?

《包法利夫人》電影劇照


除了敘述視角之外,在故事情節安排上,福樓拜認為小說應當是對生活的再現,那麼小說的故事性就不應該太強,因為生活本來就是平平淡淡的。

所以我們會發現,《包法利夫人》的故事情節其實相當簡單。

在絕大多數作家的作品中,故事的地位本身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巴爾扎克,他作品的故事性就非常強,而且還常常帶有浪漫主義的想象和虛構。更不用說狄更斯 , 他甚至會為了故事性而拋棄掉生活的邏輯和真實。

而《包法利夫人》呢?它呈現了愛瑪的一生,故事框架是有的,但卻沒有離奇的情節,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 沒有偶發的轉折事件,也沒有戲劇性的尖銳衝突。

它所有的只是愛瑪九年來平庸到不能再平庸的婚姻生活,當然,其中發生了兩次偷情,然而即便是偷情,也是一點刺激都沒有,沒有欲擒故縱,沒有長期勾引,也沒有浪跡天涯。

《包法利夫人》:這明明是講偷情的小說,憑什麼是偉大的作品?

《包法利夫人》電影劇照


再說語言風格,我在讀《包法利夫人》的時候,就有一種感覺:我看的不是小說,而是一副超寫實主義的油畫!

據說,福樓拜寫《包法利夫人》的時候,花了四年零四個月,每天工作12個小時,正反兩面草稿寫了1800頁,最後定稿不到500頁。

在《包法利夫人》中,無論是寫景、寫人、敘事,福樓拜都運用了非常精密的筆觸,刻畫得栩栩如生。

他寫得很慢,要求每一個細節都來自仔細的觀察或親身體驗,還要求文字具有音樂的節奏。

講個故事,有一天早上,一個客人去拜訪福樓拜。福樓拜用過早飯就上樓去工作,一直寫到中午。吃午飯時,客人問他寫了多少,福樓拜說,我寫了一個逗號。吃過午飯,福樓拜又埋頭工作了一下午。到晚飯時,客人又問下午寫了多少,福樓拜說,我把早上那個逗號刪掉了。

可以說,正是福樓拜這種高超的敘事手法,才賦予了他平板敘事以內涵。我們評價中國水墨畫會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我覺得這句話,用來評價《包法利夫人》也是合適的。

放兩段令人拍案叫絕的段落:

陽光從板縫裡射進來,細長的光線投向石板地,沿傢俱的拐角彎成折線,顫顫悠悠的照在天花板上。桌上有幾隻蒼蠅順著用過的玻璃杯往上爬,滑到杯底浸在喝剩的蘋果酒裡,嗡嗡直叫地掙扎。

她的眸子在暗處看是黑的,在亮處看是深藍的,而且彷彿有很多層次的色澤變化,愈往裡愈濃愈深,靠近表面就又淺又亮。

(光線到拐角彎成折線,還有愛瑪眼眸顏色深淺的變化,這描述!福樓拜肯定學過繪畫!)

《包法利夫人》:這明明是講偷情的小說,憑什麼是偉大的作品?

《包法利夫人》電影劇照

03愛瑪必須死

一個朋友去拜訪福樓拜,看見他坐在門口痛哭流涕,哭到都哭不出來了,還在哭,朋友問他出了什麼事。

他說,包法利夫人死了。朋友弄清了包法利夫人是誰後,笑著說,你可以不讓她死啊。

福樓拜說,不,她非死不可,她已經無法再活下去了,她不得不死了。說完了,又接著哭去了。

要問為什麼福樓拜會如此情緒激動,這就不得不提起福樓拜的身世。

福樓拜的父親是一名著名的外科醫生,雖然他的父親想讓福樓拜繼承父業,但福樓拜不以為意,把大量的時間花在閱讀文學和結交文人上,且對身邊散發著庸人氣息的市民人群極為鄙夷不屑。

但是,不管福樓拜願不願意,他自己就是這個市民階層的一員,他熟悉他們的言談、做派乃至身上的氣味。

他曾說“包法利夫人,就是我”,可謂百感交集,有強烈的自嘲,也有某種隱秘的、近乎血緣上的依戀。

《包法利夫人》:這明明是講偷情的小說,憑什麼是偉大的作品?

《包法利夫人》電影劇照

其實,《包法利夫人》遠不止一本偷情的小說那麼簡單,這本書真正的核心在於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的衝突,而這種現實與浪漫的衝突,在《包法利夫人》中,有著不止一處的隱喻。

第一處是名字。

女主人公叫愛瑪,這是一個浪漫的名字;但是“包法利”Bovary這個姓氏的詞根Bov-包含了“牛”的意思。

福樓拜煞費苦心選了這麼一個名字,本身就意味著想入非非的浪漫與平庸現實之間的反差。

第二處是《包法利夫人》的副標題:《外省風俗》也給予了這樣的暗示。

這部小說為我們展示了十九世紀中葉法國外省生活的工筆畫卷,那是一個單調沉悶、狹隘閉塞的世界,容不得愛瑪對虛幻幸福的追求。婦女在這個社會環境中,更是一名弱者。

福樓拜自己就說過:“就在此刻,同時在二十二個村莊中,我可憐的包法利夫人正在忍受苦難,傷心飲泣。”

因此,與其說福樓拜是在哭包法利夫人,不如說他是在哭他自己。

第三處是小說中很多情節,無不暗示了浪漫主義在現實面前的不堪一擊。

愛瑪對第一任情人羅多爾夫提出私奔,羅多爾夫想到各種花銷,還有移居國外的種種麻煩,便甩了她;

愛瑪的第二任情人萊昂,更是為了保全自己的聲譽和仕途,與她一刀兩斷。

就像羅多爾夫說的那樣,愛情會經受陣陣風寒,而金錢上的要求風力最猛,能把愛情連根拔除。

包括愛瑪去世後,深愛愛瑪的包法利先生想要遵循愛瑪的意願,為她置辦浪漫的喪禮,但別人勸他這樣的花費太大,大可不必。

《包法利夫人》:這明明是講偷情的小說,憑什麼是偉大的作品?

《包法利夫人》電影劇照

顯然,在福樓拜的藝術觀念中,浪漫和現實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分離趨勢。

浪漫是藝術,藝術與生活必然有明顯的界限,藝術看似無限接近生活真實,但其存在本身仍舊是虛構。

在福樓拜的心裡,文學與生活之間的關係,是文學可以將非文學的生活題材文學化,但反過來,將文學帶入生活,將虛假帶入生活,則必然是死路一條。

因此,愛瑪的死,不僅僅是個人的死,更是福樓拜對於日常生活浪漫化的判刑,是對於將生活和藝術的位置關係顛倒的人的判刑。

做夢的人是幸福的,人生最痛苦的,是夢醒了無路可走。愛瑪終於從浪漫主義的虛構中醒了,但是與現實絕緣的人,一旦被迫面對真相,便只有選擇死亡,所以愛瑪非死不可。

也難怪有人評價,在法蘭西小說史裡,《包法利夫人》是一個日期,他點出某些東西的結束和某些東西的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