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神童給粉絲講成功學,被父母催熟的孩子,人生是幸運還是悲哀

4歲神童給粉絲講成功學,被父母催熟的孩子,人生是幸運還是悲哀

近日,網上有一則視頻引起了熱議。

剛剛4歲的曦曦,被稱為“天才”。他有很多粉絲,而這些粉絲卻都是成人,甚至有些年紀已年過半百。

前不久,曦曦開了一場粉絲見面會,內容竟然是和他的粉絲探討人生,為他們解除人生的困惑!

粉絲問:“外面競爭對手那麼多,我們該怎麼辦呢?”

曦曦答:“物競天擇,是自然法則,沒有追趕,你不會奔跑;沒有競爭,你不會成長。做大事業,你不能要求保護,受保護的孩子,永遠長不大,這樣你懂嗎?”

粉絲問:“成功的人跟失敗的人,有什麼不一樣?”

曦曦答:“成功的人找方法,失敗的人找理由。”

粉絲問:“我每天工作都覺得好累啊,為什麼你這麼有活力?”

曦曦答:“為錢做事,容易累;為理想做事,能夠耐風寒;為興趣做事,則永不倦怠。”

4歲神童給粉絲講成功學,被父母催熟的孩子,人生是幸運還是悲哀

看到一個4歲的孩子能如此成熟地說出這樣的答案,你是不是已經驚呆了。

剛4歲的孩子,滿口雞湯,如此成熟,儼然一位“成功人士”。一個毫無人生閱歷的幼兒,卻用一個小大人的樣子,為成人指點迷津,實為可笑。

4歲神童給粉絲講成功學,被父母催熟的孩子,人生是幸運還是悲哀

原來曦曦的父親號稱“記憶大師”,稱自己為“全世界第一位破解古人倒背如流記憶機密的發明人”。在父親的“精心”培訓下,曦曦就像一個機器人,粘貼複製著父親給出的標準答案,然後以“天才”的身份圈錢圈粉。

4歲神童給粉絲講成功學,被父母催熟的孩子,人生是幸運還是悲哀

這又是一個被父母催熟的孩子!

4歲神童給粉絲講成功學,被父母催熟的孩子,人生是幸運還是悲哀

還記得11歲的混血童模葉祖銘嗎?

他曾經在採訪中說“我年收入高一點八十多萬,低一點五六十萬,每個人都想富裕嘛,然後找一個好看一點的老婆,迪麗熱巴那種,你懂得。”

4歲神童給粉絲講成功學,被父母催熟的孩子,人生是幸運還是悲哀

油膩的言行舉止,輕佻而浮躁。

本該天真浪漫的孩子,卻變成了油嘴滑舌的“老油條”。這種超越年齡的成熟,讓人不寒而慄。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視頻,在北京某校的家長會上,老師讓班長向家長們彙報同學們平時的表現。小班長瞪大雙眼,一副拿腔作勢的官腔做派,滿身的做作,讓人極不舒服。

4歲神童給粉絲講成功學,被父母催熟的孩子,人生是幸運還是悲哀

我們經常看到

被父母送去在綜藝節目中抖機靈的孩子;

被父母送去穿著暴露衣服趕場走秀的孩子;

被父母帶著做直播,當網紅的孩子;

甚至在平時的生活中,也經常會看到被訓練有素,舉止言行非常成人的孩子。

這些孩子有著和年齡不符的成熟、老練,他們擅長察言觀色,圓滑而世故,小小年紀,迷戀金錢物質,迷戀做官地位。儼然一副“小大人”的模樣。

早熟的“小大人”大抵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家庭條件所迫,不得已過早承擔起生活的重擔;還有一種,就是被自己的父母的功利心催熟的。

綜藝節目《親愛的客棧》有一期的嘉賓是童星趙俊澤一家,在節目中,趙俊澤父母的行為讓人大跌眼鏡。

趙俊澤的父母鼓勵孩子多和楊紫、喬欣等演員接觸,以便日後跟著這些明星一起拍戲。甚至晚上十點半了還不讓孩子睡覺,反而悄聲授意孩子去跟老闆王珂打拳親近,強行和明星攀關係。

家長灌輸給孩子的思想,對他的人生會產生不可磨滅的決定性影響。孩子本天真,而父母卻推著孩子向奉承、勢利的一面發展。

對此,王珂毫不客氣的說:“家長鼓勵孩子努力跟阿姨拍戲,這個我覺得是價值觀的坍塌,說明社會過分看重這件事,我永遠不鼓勵孩子這麼小就拿這件事當他的職業,然後鼓勵他去融入成人的世界。”

4歲神童給粉絲講成功學,被父母催熟的孩子,人生是幸運還是悲哀

上海有一位幼兒園小朋友的簡歷走紅網絡。

年僅5歲的他能夠每週寫三篇英語日記;曾做過20多本思維書;瞭解浮力、密度、磁力和重力;四歲開始學鋼琴、三歲開始學游泳、學了四個月圍棋已達到11級。

從幼兒園小班到中班,年閱讀量從100本上升至500本,2018年前十個月閱讀的英文書目,已經有密密麻麻的五大頁了。

4歲神童給粉絲講成功學,被父母催熟的孩子,人生是幸運還是悲哀

為了打造一個天才,為了塑造一個成功的孩子,父母不惜閹割孩子的童年,毀掉孩子活潑的天性,廢除孩子童真的夢想。他們將自己的希望全部壓在孩子身上,將所有的勁兒都使在孩子的身上,恨不得孩子是一個永遠不知道休息的永動機,快速不停地運轉。

著名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講過一個故事,她有個朋友,夫妻身份地位都很高,孩子也非常優秀,突然有一天,孩子跳樓自殺了。父母很困惑,不知道這是為什麼,來找李玫瑾教授詢問。

教授看了孩子的遺書後才知道,這樣一個優秀的孩子卻從來不曾體會到人生的快樂。孩子的遺書中寫到:“爸爸,媽媽,兒子太累了。到底怎麼努力,才能達到你們眼裡優秀的程度呢?

4歲神童給粉絲講成功學,被父母催熟的孩子,人生是幸運還是悲哀

蒙臺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中指出,在兒童的世界中,孩子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角度,但成人卻因無知和自私對孩子的世界展開“殖民”活動。

世界萬物都有自己發展的自然規律,就像是果實,什麼時候開花,什麼時候結果,都是有自己的規律,而你打破規律,偏要給他上藥讓他們儘早成熟,然而我們都知道,被催熟的果實遠不如自然成熟的果實香甜。

孩子也一樣,他的成長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過早地成熟,過早地接觸名利場,會造成孩子人生觀價值觀出現偏差,導致孩子的人生偏離軌道,抄近路,該經歷的沒有經歷過,孩子會逐漸進入一個失控的狀態。

被催熟的孩子,他的人生是悲哀的。因為他的人生缺失了童年的天真浪漫和快樂,缺失了應該擁有的權力和自由。被催熟的孩子,他的人生被牢牢地掌控在他人的手中,他只能做一個被牽著的空心木偶。

4歲神童給粉絲講成功學,被父母催熟的孩子,人生是幸運還是悲哀

4歲神童給粉絲講成功學,被父母催熟的孩子,人生是幸運還是悲哀

蔡康永曾講過一句話:“爸爸媽媽對小孩來講最珍貴的是什麼?是給他一個理想的環境,讓他變成他自己,而不是變成我們要他變成的人,這就是我們對他來到這個社會最好的回報。”

所以作為父母,應該學會尊重孩子,知道什麼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成長。

1、不要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

中國現代畫家豐子愷老先生極為欣賞孩子的童真,他曾說,天地間最健全者的心眼,只是孩子們的所有物。世間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們能最明確、最完全地見到。

豐子愷先生說“切勿讓孩子變成小大人,要孩子隨性而活,這才是言傳身教的本質。”

而他也是這樣做的,豐家“老六”豐一吟回憶父親說:“爸爸特別反對家長按照成人觀念去幹預孩子,他從不要求孩子做什麼,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任由我們根據興趣發展。”

4歲神童給粉絲講成功學,被父母催熟的孩子,人生是幸運還是悲哀

孩子有自己的人生,孩子喜歡畫畫,你偏要他去學鋼琴;孩子喜歡文科,你偏要他去學理科;孩子想當醫生,你偏要他去學經濟。你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你用自己的愛去綁架孩子,最終換來的只能是一個人生被扭曲,和你心懷芥蒂的孩子。

2.尊重孩子擁有不同的個性

愛因斯坦曾說“每個人都是天才。可是如果對一條魚,你評估它是看它爬樹的能力,那麼終其一生,它都會覺得自己愚蠢無比。”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是挖掘孩子出孩子的潛力和優勢,讓孩子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

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個性,都有不同的閃光點,不要用他人的標準來衡量孩子的成敗,作為父母應該挖掘孩子的優點,鼓勵孩子發揮自己的長處。當孩子的優勢變得越來越強,他的缺點自然就會變得更弱。

4歲神童給粉絲講成功學,被父母催熟的孩子,人生是幸運還是悲哀

3.鼓勵孩子學會做選擇

一個孩子能擁有選擇的權力和能力,是非常珍貴的。

不論你今天為孩子做多少事,他終有一天要獨自面對選擇。作為父母,學會放手,在生活中多給孩子做選擇的機會,不干涉孩子的選擇,並讓孩子勇於承擔選擇之後帶來的後果。

只有在這樣的過程中,孩子才能會學會獨立思考,自我定位,會學會長遠考慮,縱觀大局的能力。而父母,只要在一旁適當地給出建議和引導就好。

4歲神童給粉絲講成功學,被父母催熟的孩子,人生是幸運還是悲哀

孩子的人生從學會站立到飛速快跑是需要過程的,是一步步,踏踏實實地發展而成的。不要讓孩子剛學會站立就跑起來,否則你只會讓孩子摔得更慘,甚至永遠也無法再站立起來!

最後,和大家分享一段演員杜江寫給兒子嗯哼的話

“你不是我的希望,不是的。你是你自己的希望。我那些沒能實現的夢想還是我的,與你無關,就讓它們與你而無關吧。你何妨做一個全新的夢,那夢裡,不必有我。”

與你共勉。

4歲神童給粉絲講成功學,被父母催熟的孩子,人生是幸運還是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