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汝州——《民国匪事录》

河南汝州——《民国匪事录》

古汝州,地处豫西南接伏牛、北望嵩萁,中间一河东流,在地理上形成了两山夹一川的槽型地势,北汝河横贯东西形成了一条天然的交通通道,襄洛古道和许洛古道在此交汇。因此交通便利物产丰富,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只要占领汝州,和平时期这里是屯兵和储藏物资的安全后方,战争时期这里又是补充兵员疏散人口的广阔天地。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豫西,土匪蜂起。趟将是豫西土匪对自己的称谓,所谓“趟”指趟水过河,也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混一日是一日的意思。“趟”字过去是左足右堂,可惜后来简化字把这个形意俱佳的字统统简化为“趟”了。土匪自己封自己为趟将,当地老百姓可没那么客气,无论你是“大将军”也好,“大都督”也罢,一律为“杆”。老汝州的白朗虽然后来打着反袁世凯的旗号,但还是个彻头彻尾的大趟将。至于白朗的那些手下,更是个个都是精光强悍的趟将。老洋人张庆十万之众过府穿县,攻城拔寨,把个河南搅了个天翻地覆,乌烟瘴气,可谓是豫西趟将的“模范带头人”

老汝州可以说是一个土匪王国国,一场天灾人祸之后马上就会出现一批大大小小的土匪,人民为了自身安全也纷纷筑寨买枪用以自保,结果搞的是民匪不分,亦民亦匪的。所以汝州说的趟将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占山为王落草为寇,另种是地主武装鱼肉乡里。

民国元年(1912年):

8月16日,汝州张统领及管带张殿兴,在汝州、宝丰交界处向刘红亮带领的数十名白朗农民起义军围攻,当场杀死起义军数名,刘红亮等被俘入狱。

民国2年(1913年):

8月,白朗起义军入临汝炉沟一带,意图大举。南方革命党人派员赴该处联络宣传,所标旗帜上书“南军大都督”字样,声称“二次革命”

11月10日,河南护军使赵倜,率军十营由洛阳开赴临汝一带,镇压白朗起义军。

民国3年(1914年):

7月3日,白朗起义军在宝丰大营东与成慎旅交战,8日转至汝州地界虎狼爬岭。义军战士因转战数年,要求回家看望者甚多,白朗无法阻止,只好允许。

7月21日,赵倜率毅军、镇嵩军万余人在鲁山、宝丰、临汝、方城等县驻扎,对白朗义军进行“清乡严洗”。

8月,拱卫军牛桂林、刘保善团包围白朗义军于三山寨内,经两昼夜激战,寨内弹尽粮绝,遂突围并撤。8月15日,行至魏庄野湖泉之间,白朗中流弹而亡。

河南汝州——《民国匪事录》

10月7日,驻宝丰毅军丁芳亭营进攻据守锯齿山之白朗余部,该部转往临汝黄山寨。

民国9年(1920年):

3月6日(农历正月十六日),伊阳西大社头目王建昭率众攻城。县长王秉璋夜上将台(旧址在汝州镇卫生院内)躲避。群众戏称“王官上将台”。

姜明玉在鳌头山拉杆,约三千众,主要下属杆首由李鸿章、赵山林、孙炎、李十义。

民国10年(1921年):

河南督军赵倜之弟赵杰的宏威军驻临汝,白天是“官军”,夜晚当“土匪”。百姓纷纷到洛阳告状。

民国11年(1922年):

7月,老洋人(名张庆)成立 “河南自治军”,自任司令,拥众千人。9月在宝丰大营一带活动,联合李鸣盛 、任应岐、张德胜等约七八千人。10月13日,攻临汝未克,掳雷凳、福斯保两牧师。

民国13年(1924年):

12月27日,陕军暂编第二师张治公部参加第二次直奉战争失败后,其彭婆留守连长蔡万胜失去供给,向临汝公安局长漫鼎甫要子弹,漫不给,蔡就勾结城内散兵头目孙殿英,里应外合,打下临汝城,得枪甚多。孙自称“河南自治军”总司令,后被憨玉昆收编为混成旅,孙殿英为旅长,住城内一个多月才撤走。

秋,镇嵩军王振旅到临汝鳌头山收编姜明玉部为一个团,开赴登封中岳庙点验整训。

民国15年(1926年):

冬,张德胜旅驻临汝县城。张骄横傲慢,烟瘾甚大,每天午前不起床。后被冯玉祥改编,开往豫东。

民国16年(1927年):

6月,刘镇华的镇嵩军被冯玉祥改编,称第二集团第八方面军。刘任总指挥,万选才、姜明玉、张德胜、梅发奎任军长,全部集结在临汝一带,后开往许昌。

9月,冯、靳(云鹗)战争爆发。冯军韩复榘部(二十师)抄临汝镇阎曰仁家,阎全家逃走,家产被抄一空。

民国18年(1929年):

4月,总驾杆李长有率众里应外合攻城未克,警佐陆叔嘉守城有功受嘉奖

民国19年(1930年):

春,张治公到临汝,被冯玉祥任命为剿匪总司令。

11月,孙殿英部队驻扎临汝城内,粮草奇缺,无力供给,时值大雪,部队拆除城隍庙两廊房及东西阅楼的木料取暖

民国20年(1931年):

4月2日,省民政厅长张钫(字伯英)赴临汝等县督剿股杆。春,蒋军七十五师宋天才部驻临汝,协助第九师蒋鼎文部清剿临汝、郏县、禹县交界处之山头赵、葫芦套等杆。征集民工两万余人,把杆首李长有所居寨堡尽行拆除,并在300余名俘虏中(多数为群众)枪毙7人。

7月,赵豹子、傅钧、赵魁、王有、王根等杆在汝、郏、禹三县交界之山头赵、葫芦套、空山洞等处共700余人,凭险顽抗。经各县团队协同十一路军会剿,至7月底全部肃清。

民国21年(1932年):

3月,鳌头杆首张菊娃、王松杰等杆千余人,窜扰临汝地区。经绥靖公署转令第三师及六十四师派人剿办,至月底将张击毙,残部亦即肃清。

民国22年(1933年):

1月,杆首杨小黑、张五瑞攻陷段村、陵头等处,县指令督察队协助跟踪追击。

7月,鳌头山杆首张全礼、赵小保等杆众300余人,抢劫茹店,自由县(今伊川白沙镇)县长告急。张钫令七十六师王凌云部同临汝镇阎曰礼民团围剿,杆众踞盆窑村山顶顽抗,激战一天,杆众窜伊阳二郎庙岘山一带,因粮尽弹绝,交械乞降,被王凌云旅收编,张全礼为营长。后经阎曰礼等向张钫请求获准,将张会礼等8人枪毙于洛阳东车站。

8月,王景元在炉沟开办煤矿,日产原煤200吨,年产44000吨。

河南汝州——《民国匪事录》

秋,临汝普遍种植罂粟,美国驻临医院以每两5角钱收购,县向烟民每亩摊款2元,被河大学生李尚周和许昌私立霸陵中学校长毛瑞应告发,省令县上解烟款资助教育。临汝城防司令王景元等不承认种烟之事,刘峙来临汝将胡紫庭(绅士)、王自卓(商会会长)逮到许昌,王景元家被剿,閤家逃往天津,后将部分烟款用于修建大阅楼及钟楼后面的舞台。

民国27年(1938年):

4月18日,十字路村甲长王汝太勾结临汝镇恶霸阎阁岑的护兵王富,霸占了本村王晓岚家的60亩水浇地,并将王的父亲等8口人枪杀。

4月,县长毛汝采,只身进入“打孽团”团长连天生住处苏庄村,骗连自投罗网,为民除一大害。

5月,县长毛汝采调民团围剿盘踞杨楼之土匪宋大目,民团副团长黄万镒、刘敬轩等被捉,民团头目许子万被击毙。经同伙杨志堂从中解说,黄、刘与匪首宋大目等结拜弟兄后被放回。

秋,临汝镇阎曰礼捐资在南关创办私立豫西高中,校长王召武。

民国32年(1943年):

9月27日,县长左宗廉枪毙临汝镇恶霸阎小五于洗耳河滩。

民国33年(1944年):

春,因群众告发,临汝镇阎家作恶多端,省第二军风纪巡视团组长金汉鼎和省政府秘书刘魁到临汝逮捕了阎曰伦(阎老六)、阎瑞卿(阎老二之子)、阎金丹、白占魁(阎家掌柜)等。县长左宗廉因办案不周,被撤职抄家,县长由刘魁代理。后案转鲁山(省政府迁此),省府批准将阎瑞卿、阎金丹、白占魁枪毙。

5月初,蒋机空中堡垒一架,轰炸郑州时被击中,降落登封县马峪村。登封刘县长将7名美籍驾驶员护送到临汝县城东黄庄,由黄万镒派兵30名,由临、嵩区游击司令金宪章率领送西峡口,再由汤恩伯护送进川。

7月,日伪县政府成立,赵相臣任伪县长,董良甫伪保安科长。

9月14日拂晓,驻临汝县城日军100多人,向城东黄庄进攻,地方武装黄万镒部不及准备,仓皇撤出,逃向村北焦庄。上午8时黄部组织反击,将日军逐出黄庄,并追击到陈胡同西地。

河南汝州——《民国匪事录》

11月,日伪临汝县东北办事处在一五张村成立,伪县政府秘书余汉屏为处长,副处长韩彝秩(日伪自卫队中队长),有200余人枪,主要任务是围剿大峪抗日根据地。

12月23日,日伪保安团黄万镒部向大峪解放区进犯,遭到猛烈阻击,后急速撤退。

民国34年(1945年):

1月18日,日伪军对临汝东北大峪店、棉花窑、袁窑合击,黄万镒、焦道生等地方武装均配合敌伪进攻解放区。

2月初,登封杨香亭顽军扫荡大峪根据地,八路军一个连直捣杨的老巢大冶镇,主力部队设伏歼击,敌团长孙长海被击毙,俘敌400余人,缴获步枪100多支。

3月,为禹县日军和伪军席子猷进攻大峪,王树声司令员亲自指挥一、三支队进行反击,给敌人以迎头痛击。

3月,住登封日军经大峪店攻打焦村,根据地民兵在孟窑组织夹击,活捉日军2名,击毙3名,伤30余名。河南军区和抗日县政府召开祝捷大会,王树声司令员号召学习张全成英雄事迹。

3月15日,伪县政府保卫科情报主任李琳派情报员李方明到焦村劝说地方武装焦道生投降日军,焦不同意。3月15日(农历二月初二日),临汝、登封、郏县、禹县的日军300余人,由李方明带路攻进焦村、李楼、

5月,日伪东北办事处自卫队配合顽军大队长韩相五部800余人,对枣树庙以北解放区进行围剿。夜间被八路军摸营,摘走步枪栓很多,敌大为惊慌,急忙撤退。

6月,黄万镒和韩彝秩自卫队从金沟出发,对大峪解放区进行扫荡。沿途烧杀抢劫,伤民兵、群众30余人,群众财物被抢劫一空。

6月,曾一度和八路军联合抗战的梁小舟、梁叙臣叛变,勾结日军向大峪店一带攻击,被县独立团和区干队驱回。

7月20日,日军段子铺据点联络入主任刘金岳的伪军,配合梁小舟、梁叙臣地主武装,对熬子坪八路军供给处突然袭击,抢走白布300匹,灰布280匹,军服200多套,房屋被烧殆尽。22日,县独立团副政委率部队把二梁的老巢袁窑攻克,抄其全部家产。

9月15日,黄万镒部进攻大峪解放区。头道 河村长何学之妻马英为销毁给八路军筹粮的名单,不幸被捕,她坚贞不屈,惨遭杀害,年仅27岁。

10月4日,王树声司令员率部南下,行经石槽王、李楼一带,保安团长黄万镒、副团长罗耀远带伪军堵击大军后卫,击伤教导团副政委张思贤(后牺牲),俘战士 27名。经多次严刑审讯后,于下旬由罗耀远率伪军80余人,用牛车3辆,将27 人押解城东北张鲁庄东头枪杀。

民国35年(1946年):

3月,三青团干事长张伯祥,授意行动组副组长蔡增珠到大峪老区李家窑教书,暗中打探八路军在时的活动情况及工作人员名单。然后,根据提供的名单,抓捕了村长焦小元,民兵队长焦其林、吕九、焦夫之,民兵焦连、秦太和、秦全德、秦壮、秦四德等人,刘窑村刘圪拒捕当场被杀。6月,吕九在县城被杀,焦小元病死狱中,秦四德出狱后病死,其余人员均用钱赎出。

民国36年(1947年):

9月28日,陈赓兵团第九纵队二十六旅七十八团攻克临汝镇,消灭土顽100多人。

10月30日,第九纵队解放观上村,击毙原日伪自卫团长王景全。

11月17日,黄昏,九纵二十六旅七十六团攻克夏店街,全歼守敌500余人。匪首平文正跳寨墙逃跑,被击毙于普照寺前。

河南汝州——《民国匪事录》

11月23日,观上村地霸宋蔚然率宋德新、王老洪、雷得成等匪徒数十人,趁解放军暂时撤离之机,大肆进行报复。在观上附近的高庙、郭庄、程湾等村抓捕解放军伤员12名,除1名被带走外,其余均被刺死于观上村外。

11月24日,临汝县人民民主政府在杨楼乡和尚庙宣布成立,县长辛国良、副县长王武烈、秘书朱洪文。县政府先后迁三间房(宝丰)、罗圈、太山庙、观上、滕店等地。

12月12日,自称西北防剿指挥部主任王宗法、临汝镇匪首王克举、李太林,纠集700余匪众,包围官庄区公所。区干队与民兵奋起还击,经8小时激战,终因寡不抵众,副区长马进才、机枪手宁保川、区干队员李老六和民兵干部家属21人被残杀,牲口、财物被抢一空。

民国37年(1948年):

1月28日晨,九纵二十六旅七十八团三营乘风雪之夜奔袭黄庄,生俘临汝县保安团长黄万镒及官兵150人。

2月18—22日,九纵二十六旅、二十七旅协同第五军分区地方武装,奉命剿灭汝河两岸反动会道门,共作战14次,先后攻克东赵落、武巡店、纸坊等据点,生擒东赵落红枪会头子董金堂、寨首李贵星等。

3月,九纵二十六旅七十八团配合地方武装将聚集在半扎的土匪头子孙洼斗及其匪众数百名全部俘获。当天召开群众大会,枪决了孙洼斗、王祥、齐海云等20余名罪大恶极的匪首。

9月上旬,县独立团在鹿台怀活捉潜匪姚夵,于陵头庙湾公审,后在姚庄处决。

河南汝州——《民国匪事录》

民国38年(1949年):

3月15日,匪首刘金岳、陈自修、陈士魁、张文献、郭老六等威胁蒙蔽群众,发动了“一、五区暴动”,涉及陵头、骑岭、庙下3个区。匪徒先后围攻一区及王堂乡、申坡乡政府,枪杀庇东乡指导员杨树德、申坡乡乡长范中光及通讯员。县独立团和一、五、七区民兵经过两天战斗,全歼匪众,俘虏72人,缴获步枪47支。

3月29日,禹县匪首侯约、李平安、王武占率300余人袭扰下焦村一带,七区区干部和县独立团当天即击垮匪众,活捉匪首王武占等30余人。

4月17日,县城北白沙沟一带,反动武装百余人袭击洼村一区区公所,经县独立团的追剿,歼匪40余人。

4月29日,六区毛庄农会主席杜套、民兵队长杜辛保与红枪会道首刘明升等人勾结,煽惑64人组织暴动,区干队和县独立团配合清剿,捕获匪首王老长、官晋等20余人。

9月底,全县反匪反霸工作结束。共活捉、击毙土匪、恶霸分子192名,向人民政府登记自首的729名,歼灭反动武装2800余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