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話說:“澇不死的黃瓜,旱不死的蔥”,真的是這樣嗎?

農村關於蔬菜種植的諺語非常多,比如:蘿蔔是根,耕地要深;蘿蔔白菜蔥,多用大糞攻;蔥怕雨淋韭怕曬;凍不死的蔥,旱不死的蒜,再比如本題所說的“澇不死的黃瓜,旱不死的蔥”,都是總結了某些蔬菜的習性,指導人們根據蔬菜的習慣科學管理蔬菜。

農村俗話說:“澇不死的黃瓜,旱不死的蔥”,真的是這樣嗎?


澇不死的黃瓜

這句諺語就是告訴人們,黃瓜是喜水的蔬菜。黃瓜中的水分佔到90%,是典型的水菜。所以,黃瓜種植中一定不能缺了水,缺水的黃瓜生長慢,還如果出現死瓤綿瓤,不脆不甜,嚴重影響黃瓜產量和質量。種過黃瓜的人都知道,到了夏天,黃瓜基本上一天一澆,要保持根系一直含水。所以,農民們總結出這句諺語,就是告訴種黃瓜的人要注意別缺了水。但是,要說黃瓜澇不死,這其實是一種誤解。黃瓜根系比較淺,通氣組織不發達,喜溼但不耐澇,季節性降雨和突發性、爆發性降雨都會影響到黃瓜生長,造成產量和品質下降。

有人誤解黃瓜澇不死,是鑑於黃瓜雨後遇晴天必須再進行澆水這一常識。其實,黃瓜雨後遇晴天,因為根系被雨水浸淫,氣溫突然升高,黃瓜瓜葉蒸騰作用受陰,陽光暴曬根部,使根系之水土加溫,會導致黃瓜植株體溫失常,葉片萎蔫,嚴重者可導致黃瓜死亡。所以,雨後如果立即晴天高溫,一般採取澇澆園的方法防止黃瓜發生病變,但這種澇澆園不能使園內積水,而是打開排水口,使水流經菜畦後立即排出去,只是為了給土壤降溫,不是為了補充水分,這一點必須明白。

農村俗話說:“澇不死的黃瓜,旱不死的蔥”,真的是這樣嗎?


旱不死的蔥

有一個成語叫旱地拔蔥,從字面意思為,乾旱的土地可以輕鬆地拔起蔥,因為蔥的根系不發達,長在地的表面,在旱地裡也很好拔,也比喻輕巧利落。大蔥耐旱力強,但不耐澇,所以菜農種蔥很少澆水,補水時多結合施肥進行。蔥怕雨淋,也是說明這個問題。因為根系不發達,所以雨水多了,蔥易倒伏,倒伏後即易爛莖,不再生長。我們知道,秋天大蔥拔出地面後,可以很長時間儲藏,也不用噴水,可見其非常耐旱。所以,我們栽植大蔥時,買來的蔥苗放幾天再栽,一點不影響成活率,都說明大蔥非常耐旱。我們栽植大蔥時,剛定植的大蔥一般不澆水,就是防備漚根造成蔥苗死亡,只要栽在略溼的土壤裡,大蔥自然會緩苗,重新煥發生機。

農村俗話說:“澇不死的黃瓜,旱不死的蔥”,真的是這樣嗎?

當然,旱不死的蔥只是說明蔥比較耐旱,不具有絕對性,萬物生長都離不開水和太陽,長期缺水,啥作物也會失去生命。農民只是用這句農諺告訴人們,大蔥種植儘量少澆水,其實旱地裡的蔥口感更好一些。

青年作家,齊東晏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