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張曉強: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變革需要中國力量

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在哪裡?實現從高速度發展到高質量發展的順利轉變需要具備哪些核心要素?如何擁有這些核心要素?

在“讀懂中國”廣州國際會議“世界經濟與中國經濟展望”的平行研討會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張曉強表示,中國GDP增速的放緩,不會影響中國轉向高質量發展。他認為,中國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主要貢獻者,未來將參與到國際經濟治理體系的改革之中,為世界可持續發展發揮積極重要的作用。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需要中国力量

“中國的經濟已經從過去高速增長時期轉變為高質量發展。”張曉強認為,“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面臨的資源環境等約束確實仍然是嚴峻的。所以今後發展的重點是發展動能的轉換、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如何更好地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而不是高增速。”

對於今後十年的中國發展,張曉強表示,“中國未來將更加依靠創新驅動。中國的研發投入去年達到3700億美元,已經佔到世界研發投入的近17%,科技創新對經濟發展會發揮更大的作用。我們的綠色發展正在不斷推進,我們更加關注共享發展。”

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即使今年增長6.1%,增量也會超過8000億美元,接近世界經濟增量的30%,仍然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主要貢獻者。對於全球面臨的保護主義、民粹主義以及全球治理問題,張曉強認為,“中國的發展動力,除了創新驅動以外,改革開放將釋放更多的活力。我們的營商環境在不斷優化,我們擴大進口,積極吸引外資,通過“一帶一路”建設,積極參與包括WTO改革在內的國際經濟治理體系改革,這些行動既是中國自身發展的潛力所在,也是中國為世界可持續發展要繼續發揮積極重要作用的體現。”

【記者】譚超 傅鵬

【攝影】李細華

【作者】 譚超;傅鵬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