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女兒上名校,她竟自己創辦了一所堪稱藤校後花園的“高考加工廠”……

說起“高考加工廠”這幾個字,很多人的腦海中第一時間浮現的是衡水中學和毛坦廠中學,他們無限壓榨學生的自由時間,一切以成績為主;

震驚的是,倡導通識教育的美國也有同樣的學校,甚至壓榨得比中國的“高考加工廠”還狠,當然大批量的學生也是錄取到了哈佛、耶魯、斯坦福這樣等級的學校。這到底是什麼樣的學校呢?

來源:北美學霸君(ID:gpamaster)

为了女儿上名校,她竟自己创办了一所堪称藤校后花园的“高考加工厂”……

提起中美教育差異,很多人第一反應都是中國是應試教育,高中階段除了成績就是成績,尤其以衡水中學和毛坦廠中學為代表的“高考加工廠”,更把應試二字推向高潮

而美國是通識教育,講求全面發展,成績並不是第一位的,你還要有豐富的課外活動。

誠然,這是比較普遍的現象。但是事實上,美國也有應試教育的學校,而且要求比中國的更嚴格。

为了女儿上名校,她竟自己创办了一所堪称藤校后花园的“高考加工厂”……

美版“衡水中學”實為“藤校後花園”

其中一個很知名的就是BASIS體系的學校,2018年U.S.News全美最好公立高中排名,BASIS體系獨佔6所。

为了女儿上名校,她竟自己创办了一所堪称藤校后花园的“高考加工厂”……

2019年被分榜後,前10保留一所,但依然是前三甲的位置。

为了女儿上名校,她竟自己创办了一所堪称藤校后花园的“高考加工厂”……

在很受美國學生歡迎的Niche排名中,BASIS Scottsdale的學術部分和大學準備部分也均達到A+級別評分:

为了女儿上名校,她竟自己创办了一所堪称藤校后花园的“高考加工厂”……

同時這所分校的學生在Niche表明自己想去就讀的大學也讓學霸君震驚不已:除了Arizona本週的大學以外,其他全部都是美國最頂尖的大學。

为了女儿上名校,她竟自己创办了一所堪称藤校后花园的“高考加工厂”……

而BASIS旗下其他分校的排名情況也不賴:

为了女儿上名校,她竟自己创办了一所堪称藤校后花园的“高考加工厂”……为了女儿上名校,她竟自己创办了一所堪称藤校后花园的“高考加工厂”……

近三年學生錄取學校數據更是震撼:哈佛14個,加州理工18個,達特茅斯16個,康奈爾34個,杜克36個,斯坦福28個,加州伯克利57個......

为了女儿上名校,她竟自己创办了一所堪称藤校后花园的“高考加工厂”……为了女儿上名校,她竟自己创办了一所堪称藤校后花园的“高考加工厂”……
为了女儿上名校,她竟自己创办了一所堪称藤校后花园的“高考加工厂”……

這到底是一所什麼神仙學校?可以產出這麼多美國頂尖學校錄取,簡直堪稱“美國藤校後花園”!

为了女儿上名校,她竟自己创办了一所堪称藤校后花园的“高考加工厂”……

探秘BASIS的前世今生找尋他們的申請秘籍

BASIS的創立起源於一位“憤怒”的母親Olga Block,因為女兒回家經常抱怨學校老師並沒有認真給學生授課,考核質量又不高,學習氛圍散漫,Olga Block覺得這樣下去自己的女兒將錯失人生學習的黃金年段。

她決定和自己的老公Michael Block用她們自己的理念自己辦學校。剛開始創辦的是Charter School,就是所謂的政府特許學校。

之後逐漸擴建分校,2014年,他們在硅谷San Jose和紐約Brooklyn成立BASIS分校,不同的是,這兩間為私立學校。

为了女儿上名校,她竟自己创办了一所堪称藤校后花园的“高考加工厂”……

一、嚴格教育,從娃娃抓起

而Block夫婦也一直謹記自己的創校目標,執行相當嚴格積極的管理和教育方式。

比如在小學階段,他們的教育方式就是:

各科有專門的老師,然後還有一個班主任老師,一直跟著班上同學上每一節課。

分快慢班,數學課節奏相當快。

每天都有作業,一般需要20-30分鐘作業時間。專業課比較早就上了,比如生物,化學,物理在五六年級就開始教。

學校抓的比較緊,老師會改作業的,而且老師不希望家長輔導學生的功課。

課後班比較豐富,每天都有一節體育課,三個20分鐘的recess

而且據說有的學校,考完試會排名,會張榜。而且還會勸退,淘汰。

为了女儿上名校,她竟自己创办了一所堪称藤校后花园的“高考加工厂”……

二、入學沒門檻,退學沒商量

看起來這麼嚴格,很多人都想,入學肯定一位難求。但實際上,他們招收新生卻好像沒有什麼門檻,並不要求學生提供標準考試成績,而是用他們自己的數學和英語考試當作入學標準,想要申請BASIS,需要向學校申請考試。

为了女儿上名校,她竟自己创办了一所堪称藤校后花园的“高考加工厂”……

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學生入學後會先參加分班考試,如果得分低,則學校會告知學生及其家長,學生很可能不會成功。

如果他們堅持入學,會被安排低一個年級。

而且小學的嚴格只是開始,中學的嚴格更上一層樓。

其中中學年級的6-8年級也更加成為了試驗場地。比如其中的一個分校BASIS Scottsda,幾乎每個學生都忙得像個陀螺,雖然每天上午8點上課,下午2點半放學,但通常都要忙活到凌晨1、2點才能睡覺。

很多頂不住壓力的學生會選擇退學,退學率高達50%或更多。

最高退學率發生在八年級到九年級,那時侯學生正要升入高中,而9年級的學術要求更高,很多學生跟不上,也自然就掙扎在決定退學或被勸退的邊緣。

而留下來的高中學生需要面對的日常將是

为了女儿上名校,她竟自己创办了一所堪称藤校后花园的“高考加工厂”……

高三的課程參考如下:

为了女儿上名校,她竟自己创办了一所堪称藤校后花园的“高考加工厂”……

雖然躲過8升9,但高中的學術難度和嚴格程度都超乎想象,所以他們的不少分校都有一個問題——“十二年級現象”,就是學生數量到12年級的時候還在保持穩步下滑。

比如BASIS Oro Valley:

为了女儿上名校,她竟自己创办了一所堪称藤校后花园的“高考加工厂”……

BASIS Chandler:

为了女儿上名校,她竟自己创办了一所堪称藤校后花园的“高考加工厂”……

只有其中排名最高的BASIS Scottsdale比較正常:

为了女儿上名校,她竟自己创办了一所堪称藤校后花园的“高考加工厂”……

當然留下的孩子們表現也沒有讓學校失望:

为了女儿上名校,她竟自己创办了一所堪称藤校后花园的“高考加工厂”……

三、這裡是通往天堂的“地獄”

即使看到高分,仍阻擋不了部分前員工對學校的吐槽,比如Glassdoor(瑞士職業網站)上BASIS前任職工就提到:

“如果你對教育有什麼充滿熱情的觀點,這裡不適合你。“

“管理層就是個笑話。 這對他們來說是一門生意。他們只專注如何不擊穿底線和保持國家水準的考試成績。除此之外,完全不在意。”

为了女儿上名校,她竟自己创办了一所堪称藤校后花园的“高考加工厂”……

“他們對自己的公眾形象關注到了一個不健康的地步。作為一名教師,得不到任何支持。……設施差得可怕,東西全是壞的,從機械設備,到供電,門把手,洗手間。”

为了女儿上名校,她竟自己创办了一所堪称藤校后花园的“高考加工厂”……

這還不是最糟糕的評價。

還有人提出了教師資質問題、職場性騷擾、教師薪酬過低等問題。其中最讓大家不滿的是,學校運作過於商業化。

但不論怎麼評價,老師們都一致認可校內生源質量很好:

为了女儿上名校,她竟自己创办了一所堪称藤校后花园的“高考加工厂”……为了女儿上名校,她竟自己创办了一所堪称藤校后花园的“高考加工厂”……

美版“毛坦廠中學”誓與衡中比天高

與BASIS類似,美國還有一所類似中國“毛坦廠中學”的學校,穩坐U.S.News全美最好公立高中排名前10寶座,建校短短几年,便成為北美排名第一,全世界第二大的IBDP高中,被稱為當之無愧的美國高中裡的“常青藤”。

這所學校就是International Academy。

为了女儿上名校,她竟自己创办了一所堪称藤校后花园的“高考加工厂”……

得此殊榮,IA的學術成績究竟有多突出?

根據IA的官網公佈的信息,IA畢業生IBDP文憑的獲得率是96%,遠高於世界78%的平均水平。每年IA都能輸送百名以上學生進入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普林斯頓、斯坦福、MIT等美國排名前30的名校。(注:IA每一屆畢業生數量在350-400之間。)

與BASIS不同的是,他們的生源質量並沒有這麼突出。美國公立高中錄取學生採用多學區搖號的方式,搖號錄取率在30%左右。即便有一些慕名而來的家庭會在IA的學區租房、購房,提高自家孩子入讀IA的幾率,但事實上,IA的生源與同一學區其他公立學校並無二致。

那他們是如何做到如此突出的學術成績呢?

一、高壓學習,學生痛哭

正常IB六大課程體系我們都瞭解,包括語言,第二語言,數學,自然科學,藝術和社會科學,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文理程度揚長避短,選擇不修某些不擅長的課程。

但在IA卻行不通。

密歇根州有60多所IB學校,但只有IA體系下6所學校要求學生修滿IB全科。

所以儘管每天下午兩點半就放學了,但IA學生要花大量時間完成作業,參加社團活動,甚至接受課外補習。

曾有一位從IA畢業的學生透露,進入IA之前,她是一個典型的“好學生”,所有人都認為她可以完全適應IA這種以學術為導向的高壓環境。

但隨著學習曲線的陡然提升,她睡得越來越少,因為繁重的學業壓力,她經常感到頭痛,甚至因壓力過大而哭泣。雖然之前她預計到了IA在學術上具有挑戰性,但是這個程度比她想象得要高得多。

为了女儿上名校,她竟自己创办了一所堪称藤校后花园的“高考加工厂”……

二、雞血衝擊,末位淘汰

同為IB體系,如果說一般學生上的屬於“Normal模式”,那麼IA學校的IB可就是“Hard模式”了。

詢問任何一個IA的學生,他們都會告訴你,除非你在12年級結束時的6次IB考試中,每一次都獲得5分或以上(滿分為7分),否則這些努力都毫無意義,他們將無法獲得IB的學位,那意味著他們將在申請大學中喪失競爭優勢。

也有人表示,“在高中階段前三個年級結束時,當學生的成績出現C以下,學校就會與學生和其家長溝通,第二次出現C以下成績時,IA就會對其勸退。”

而且因為公立高中經費有限,IA在體育設施方面做了極大壓縮,不開設體育課,如果學生想堅持體育鍛煉,他們只能回到自己學區的普通高中進行。

有些學生沒辦法承受這樣的壓力,他們失眠、患病、在心理辦公室大哭……但其實他們的成績都還不錯。

有些人覺得這些學生犧牲了自己的睡眠以及很多東西來換取進入好大學的機會,實在得不償失。

为了女儿上名校,她竟自己创办了一所堪称藤校后花园的“高考加工厂”……

“雞血“ 教育,爭議與迷思

以上兩所學校對於美國主流教育屆是一種強烈的衝擊,也被美國教育界詬病為考試機器。

但在大量調研之後發現,這種嚴格的教育對於各個種族提高大學錄取率都是有好處的。比如Education Finance And Policy 發表的文章:證明這類No Excuses的特許學校對於提高大學錄入是好的。

为了女儿上名校,她竟自己创办了一所堪称藤校后花园的“高考加工厂”……

為此曾獲“普利策獎”的美國記者愛德華·休姆斯,花了一學年時間在加州一所公立高中惠特尼高中“蹲點”。

他在這所學校聽課、和學生聊天、採訪學生和老師們,還在這個學校教一門論文寫作課,甚至也親自參加考試。一年的體驗,讓他寫成一本書,書名叫《夢想的學校》。在長達188頁的第一章中,他用了這樣的長標題:“4是有魔力的數字:4小時睡眠,4杯拿鐵,4.0”。這本書描述了惠特尼高中的學生群像:為了得到最高的平均成績4.0,他們一天只睡4個小時,灌下4大罐拿鐵咖啡,為的就是能夠熬過一整夜。

而且從結果來看,這“雞血”的校風確實改變了大量寒門子弟的命運。絕大部分IA學生竟也表示,還是覺得在IA的歷練經歷彌足珍貴,獲益良多,利大於弊。

但具體這樣的方式對於青春期孩子的內心會否有什麼樣的創傷呢?我們還不瞭解。

为了女儿上名校,她竟自己创办了一所堪称藤校后花园的“高考加工厂”……

-end-

今天給各位小夥伴們介紹一個專門為準留學黨而生的公眾號—北美學霸君!將會有不定時的吐槽與段子,以及北美留學的實用乾貨等待大家哦!小夥伴們快去關注吧~

北美學霸君

留學路上,誰也逃不過託福、SAT和GPA的魔爪

我們將為你無限打雞血 考試乾貨、學霸技能和備考經驗都在這裡

为了女儿上名校,她竟自己创办了一所堪称藤校后花园的“高考加工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