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上台要得意自在,时节过了就要下台鞠躬,接受命运的安排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天灾人祸不断,荣枯变易无常。

该如何看待这些现象?

老子并没有给出答案,也没有对灾难进行直接的描述;

而是说了一句比较难懂的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傅佩荣:上台要得意自在,时节过了就要下台鞠躬,接受命运的安排

“仁”指偏爱,“不仁”就是完全没有偏爱,一视同仁。

“刍狗”根据庄子的说法,是指用草扎成的狗。

古代人祭祀祖先,祭桌上要放一些刍狗,等于陪伴在祖先身边;

向祖先跪拜时,刍狗也在供桌上接受祭拜;

而一旦活动结束,用草扎成的狗就被丢在地上,任人践踏,甚至被捡回去当柴烧了。

01 天地没有偏爱

老子是一个清醒的观察者。

他看到上有天,下有地,中间的万物都有自己的荣枯兴衰;

到了一定季节,就生长繁荣;到了一定时候,就枯萎死亡;最后归于幻灭。

在从生到灭的过程中,天地是没有任何偏爱的。

一朵花春天开了,夏天谢了;或者秋天开了,冬天谢了。

它不能说,不行,我四季都要开放。那别的花怎么办呢?

自然界按照自己的规则运转,不带任何感情色彩。

你在繁荣的季节,上了台面,非常得意自在;

一旦过了时节,就必须下台鞠躬,接受命运的安排。

傅佩荣:上台要得意自在,时节过了就要下台鞠躬,接受命运的安排


所以,人碰到许多自然灾害,也尽量不要怀有太复杂的情感;

不要老想着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或者老天对我不好?

有时候自然界的问题,是没有人可以想得透的。

圣人效法天地,所以对于人的世界,也让他们生生灭灭,自行兴衰。

古代帝国有兴盛衰亡四个阶段,上天不需要特别照顾谁,趋势该如何就如何,不会介入其中有所偏爱。

因为一旦有了偏心,就必须挪东墙来补西墙,最后左支右绌,反而麻烦。

这就是所谓的“天地不仁”与“圣人不仁”。

02 身为人的痛苦

人活在“不仁”的天地之间,有没有痛苦?

当然有。

如何看待这些痛苦?

老子也说过一句话: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何有患?

意思是:我所以有大祸患,是因为我拥有这个身体,如果我没有这个身体,我还有什么祸患呢?

这句话不太容易理解,一个人活着怎么可能没有身体?身体怎么会是大祸患的来源呢?

人有了身体,身体的各种状况也随之而来。

譬如,有身体就会产生无穷的欲望,要求各种物质享受。

然而这些东西的得与失,往往受制于外在条件,因而给自己带来无穷的苦恼。

所以老子说,人活得这么辛苦,到处受人约束,必须委曲求全,认真努力工作,就是为了养活这个身体;

如果没有这个身体,何必做这些事呢?

傅佩荣:上台要得意自在,时节过了就要下台鞠躬,接受命运的安排


再譬如,身体有生病的可能,生病就会觉得痛苦。

更进一步说,有身体的话就会有面子、有形象,就开始与人争名夺利。

世间的名利权位,荣誉和隐私,都是从身体来的。

没有身体的话,什么烦恼也都没有了。

03 消解痛苦的方法

当然,老子也并不是让人放弃这个身体。

好像我不要活了,我就没有灾难和苦恼了。

有些人说,我自杀是因为我看透了。

事实上,你自杀是因为你看错了。

你以为这样可以化解人生的困境,殊不知这不是化解,而是逃避和放弃,完全违反了生命的要求。

老子的意思是,人不要太在意自己的身体,不要太在意我要吃什么,喝什么,得到什么样的功名利禄;

你太在意,就必须放弃你的自主性,人格尊严就不要谈了。

光想着让自己吃饱喝足,荣华富贵,但是这难道就是人生真正的意义吗?

道家认为,人活着是为了悟“道”,而不是满足这些身体的欲望,不要让身体成为累赘。

老子的建议是,与其等待大祸降临,不如调整自己对身体的观念:

对身体要贵、要爱,目的在于提醒与警惕自己不要陷于大患。

傅佩荣:上台要得意自在,时节过了就要下台鞠躬,接受命运的安排


真正爱惜身体,就要让它避免陷入困境,这里面就包含了一种很高的修养的期望。

同时,老子也提到,过度重视保养,反而会为身体带来灾难,因为违反了健康的规则。

现在很多人得富贵病,都跟这个有关。

道家从“道”的角度来看待宇宙人生。

“道”是整体,以整体来看,人世间的各种遭遇,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世患难,都不应该太执著。

因为人生的痛苦就源于“我执”。

认为我一定要胜过别人,我一定要达成某种目标,或者我一定不要碰到什么困难。

尽量顺其自然地生活,不要太在意身体的享受;

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尽量多关怀他人,民胞物与。

这时候,你的心胸就会开阔,痛苦和烦恼自然就减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