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各联邦都有自己的总统,为何还要听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的?

Panny-小婧


俄罗斯联邦是由22个自治共和国、46个州、9个边疆区、4个自治区、1个自治州、3个联邦直辖市组成的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22个自治共和国的最高行政长官一般都是总统,类似于我国的省长。普京是俄罗斯联邦总统,他自然可以指挥下属的自治共和国总统,谁不听命,普京就可以解除谁的职务。联邦制国家由多个国家联合组成,这跟一般的国家由省市组成是不一样的。

俄罗斯联邦的22个自治共和国分别为:阿迪格共和国、阿尔泰共和国、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布里亚特共和国、达吉斯坦共和国、印古什共和国、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卡尔梅克共和国-哈利姆格坦格奇、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卡累利阿共和国、科米共和国、马里埃尔共和国、莫尔多瓦共和国、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北奥塞梯共和国、鞑靼斯坦共和国、图瓦共和国、乌德穆尔特共和国、哈卡斯共和国、车臣共和国、楚瓦什共和国、克里米亚共和国。

2014年3月16日,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就自身地位举行全民公投。全民公投筹备与执行委员会主席马雷舍夫17日宣布,对公投全部选票的统计结果表明,全克里米亚半岛超过96%的投票者赞成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2014年3月17日,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议会决定,克里米亚独立成为主权国家,命名为克里米亚共和国。同一天,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总统令,俄罗斯承认克里米亚共和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18日,普京批准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的条约草案并与克里米亚共和国领导人签署了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的条约。

俄罗斯联邦的22个自治共和国都有自己的国歌、国旗、总统或者总理,这些自治共和国属于俄罗斯联邦的一级行政区。俄罗斯联邦实行的是联邦民主制,以俄罗斯联邦宪法和法律为基础,根据资产阶级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又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的原则行使职能。总统是国家元首,任期6年,由人民直选产生。总统拥有相当大的行政权力,有权任命包括了总理在内的高级官员,但必须经议会批准。总统同时也是武装部队的首领以及国家安全会议的主席,并可以不经议会通过直接颁布法令。


大秦铁鹰剑士


虽然都叫总统,但此总统非彼总统也!

按理说,一个国家只要能有一个总统。但俄罗斯却很奇怪,俄罗斯曾经有好多个总统,即便是到了现在也有三个总统,除了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以外,还有鞑靼共和国总统明尼哈诺夫,以及车臣共和国总统卡德罗夫。

不过这三个总统可不是一回事儿,普京的职位是“联邦总统”,是俄罗斯国家元首。而明尼哈诺夫和卡德罗夫的职位是“共和国总统”,是地方长官,双方地位是不一样的。

(俄罗斯三总统:普京、明尼哈诺夫、卡德罗夫)

其实在2016年以前,俄罗斯可不止这仨个总统,算上普京,俄罗斯共计有22个总统。因为除了俄罗斯联邦总统以外,俄罗斯境内还有21个共和国总统。

可能很多人认为俄罗斯是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毕竟作为一个依靠武力扩张而发迹的国家,中央集权才更符合北极熊的气质。

但是早在沙俄灭亡之后,苏联时期就已经变成一个联邦制国家了,苏联的国号就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这个名字很直白的体现出苏联的联邦性质。

虽然在实质上苏联绝对是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但是起码在明面上,苏联政府为了表示自己与帝俄时代的不同,还是搞了一套联邦制政体。

截止到上世纪50年代,苏联共计确认了15个加盟共和国,分别是:

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

其中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在联合国大会中可能都有自己的席位。

在理论上这15个加盟共和国都是主权国家,有权自由退出苏维埃联盟。当然,这只是理论上。

除了这15个加盟共和国外,在这些加盟共和国内部还有许多自治共和国,但相比于加盟共和国,自治共和国的政治地位就要低很多,它们没有主权,不能随意退出联盟。

1991年苏联解体,15个加盟共和国全部独立,正式分家。俄罗斯在从苏联独立之后,仍旧选择走联邦国家路线,俄罗斯的正式国号为“俄罗斯联邦”。

目前俄罗斯由83个联邦主体,其中包括:

2个联邦直辖市、4个自治区、46个州、9个边疆区、1个自治州、21个自治共和国

这其中的21个自治共和国是权力最大的地方政府,分别是:

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乌德穆尔特共和国、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布里亚特共和国、阿迪格共和国、阿尔泰共和国、达吉斯坦共和国、印古什共和国、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卡尔梅克共和国-哈利姆格坦格奇、图瓦共和国、哈卡斯共和国、车臣共和国、楚瓦什共和国、卡累利阿共和国、科米共和国、马里埃尔共和国、莫尔多瓦共和国、萨哈共和国、北奥塞梯共和国、鞑靼斯坦共和国


(俄罗斯境内的21个自治共和国)

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手底下的很多自治共和国也想独立,对此当时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推行绥靖政策,他尽量安抚这些自治共和国,极力避免发生冲突。

为了换取这些自治共和国放弃独立,俄中央政府答应给予这些自治共和国巨大的自治权力,允许自治共和国的元首叫总统,允许其中一些自治共和国保留军队,甚至同意自治共和国制定自己的宪法,这些自治共和国俨然成为一方诸侯。


不过即便是俄中央政府作出了巨大的妥协,可还是有一些自治共和国坚持独立,例如车臣。

由于历史原因,车臣人十分仇视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曾经担任苏军高级军官的车臣独立运动领导人杜达耶夫迅速宣布车臣独立,并自封车臣共和国首任总统。

对于车臣的独立声明,俄罗斯中央政府自然是不肯答应,但是在最初的时候叶利钦还是想和平解决车臣问题。叶利钦多次与杜达耶夫进行谈判,表示只要车臣取消独立,俄政府愿意做出妥协,给予车臣超规格的自治权力。

在此之前,俄罗斯中央政府已经和鞑靼共和国达成权力分割协议,鞑靼共和国在获得极高的自治权力后,同意放弃了独立。叶利钦希望在车臣问题上也能复制鞑靼共和国的解决方案。(叶利钦想维护俄罗斯的民族制度,他不愿意看到刚刚独立的国家陷入内战当中,但是他太纵容地方大佬了)

然而无论叶利钦如何示好,杜达耶夫都拒不接收莫斯科抛来的橄榄枝,始终表示独立之心已决。万般无奈之下,叶利钦决定武力解决车臣问题。1994年12月11日,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

第一次车臣战争打了近两年时间,最后以俄中央政府的惨败告终,俄军随即撤出车臣,车臣获得了实际上的独立。

这场战争给俄罗斯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严重损害了俄罗斯的国家形象,让国际社会大跌眼镜。面对外强中干的俄军,当时的各个自治共和国开始蠢蠢欲动,试图谋求更大的权力,完全不把莫斯科放在眼里,直到普京上台之后,俄罗斯“诸侯割据”的局面才得到逆转。

普京在担任总统后便开始进行制度改革,试图从根本上压制各自治共和国。在2000年5月,普京将全国划分为七个联邦管区(后增加至八个),其地位凌驾于其境内的所有州、自治州、自治共和国,而联邦管区的最高长官则由俄罗斯总统直接任命,这相当于矮化了自治共和国的地位,加强了莫斯科对地方的控制。

除此以外,普京还改革了中央杜马议会,将各自治共和国总统踢出杜马上院,使得地方无法插手中央决策,并且普京还要求各自治共和国的宪法不得与中央宪法相违背,否则就立刻作废。

与此同时,普京也马不停蹄的加强对军队的整顿,俄军的战斗力逐步得到恢复,并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俄军一雪前耻,击败了车臣独立武装,极大地威慑了国内的分裂势力。

在经过一系列的削藩政策之后,俄罗斯国内自治共和国的权力大衰。到2015年,普京顺势签署法律,宣布从2016年1月1日起,取消各自治共和国首脑的“总统”称谓,改称“共和国主席”。

普京的做法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其中也包了括他的老领导叶利钦,叶利钦甚至谴责普京政策是俄罗斯民主的倒退。(为了收拾这些自治共和国,普京也是不容易啊,一方面要维护民主和民族自治的精神,另一方面又不能太惯着这些地方大佬,两头难啊)

不过作为一个强权人物,普京还是执意推行了这项命令。如今几乎所有的自治共和国都废除了总统称号,目前只有鞑靼共和国和车臣共和国依旧使用总统称谓。

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由于这两个自治共和国比较强势,普京也不愿意把它们逼急了,毕竟政治的终极奥义就是相互之间的妥协,因此普京暂时默认了它俩继续使用总统称谓。


千佛山车神


所谓“总统”实际的“功能定位”也就类似于咱们自治区的主席,虽然其中的车臣共和国和鞑靼共和国的自治权最大,拥有自己的军队武装,但地位也只相当于俄罗斯联邦的地方行政区划,并非主权国家,没有独立外交权限。

需要指出的是,俄联邦内部的这些“总统”管辖的范围,叫做“自治共和国”,跟前苏联时代的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等“加盟共和国”的不是一个层面上的。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过去都曾当过独立的国家,为了“共建社会主义”,同块头最大的“俄罗斯联邦”一起在红旗下,组合成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他们在联合国都有相对独立席位,名义上和苏联主体——“俄罗斯联邦”是平等关系。

咱们就拿上世纪90年代,一直不老实的车臣举个例子。

车臣属于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俄罗斯联邦内部的“自治共和国”,所以,苏联解体后,自然也归俄罗斯管。

简单说,苏联时期,哈萨克斯坦等加盟共和国跟俄罗斯联邦是毛熊和其他动物的联盟;而俄罗斯联邦和车臣自治共和国是大毛熊和小毛熊的家庭内部关系,对不?

因此,对于车臣分裂势力,跟信什么神没关系,仅从历史传承和国际准则来看,俄联邦就有充足理由维护主权的。

俄罗斯地域辽阔,民族众多(194个),所以国情比咱们这边还复杂,搞得地方区划也更繁琐一些。比较来看,俄罗斯联邦的自治共和国的行政级别相当于我国的自治区,边疆区和州(包括自治州)相当于我国的省级,直辖市和我国一样,一些州内部的民族自治区相当于我国的自治州(地级市)。俄罗斯联邦共包括22个自治共和国、9个边疆区、46个州、3个联邦直辖市、1个自治州、4个民族自治区。

这就是欧美比较通行的“一带联邦制”模式,各联邦共和国有自己的国旗国徽和国歌,有自己的行政领导,也叫“总统”,可以在联邦宪法范畴内行使一定的“自治权”,但主权属于俄罗斯联邦,不能违背俄罗斯联邦的宪法、民法和刑法,如果有抵触的条款,必须按联邦的宪法和刑执行,地方法规自然失效。

(下图,俄罗斯联邦的图瓦共和国,是清末沙俄蚕食的中国西北领土(唐奴乌梁海地区),虽然居民多为蒙古族,但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斯拉夫化”,目前在俄联邦自治共和国中算是比较乖巧稳定的)

俄罗斯现任国防部长,谢尔盖·库茹盖托维奇·绍伊古上将,就是个图瓦人(一半血统,他妈妈是俄罗斯族)

不过,俄罗斯联邦政府和美国的联邦政府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俄罗斯的国家管理制度有点类似联邦混合中央集权制,地方虽然有很大的自治权利,但联邦政府又可以直接控制和管辖权利。在一些情形下,联邦政府政令几乎可以碾压地方的政策法规。

比如以下两点:

如果各地方的最高领导人违反俄罗斯宪法和法律,俄联邦总统有权免去其职务,任命临时最高领导人;

如果地方立法机构通过与联邦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法令,俄联邦总统可通过国家杜马解散该地立法机关。

如果再不服的话,那就直接武力解决了,打老实为止。比如,两次车臣战争和最为惨烈的格罗尼兹之战。

对于车臣叛军,普京曾放出狠话——“坐下谈不可能,对付你们的唯一办法就是武力”。

结果,在普京的铁腕政策和卡德罗夫的里应外合下,第二次车臣战争中,俄罗斯取得完胜,叛乱武装开始进入高加索山区,在俄军的绞杀下东躲西藏,在本世纪又陆续的用特工成功完成了对数个伪“总统”的暗杀行动。

车臣在官版的“总统”——卡德罗夫父子的治理下,除了恐怖分子偶尔会出来兴风作浪外,早已经归于平静。

现在的车臣总统,小卡德罗夫很会抓住一切机会表达自己对普京的忠心。他公开谦卑地说自己就是普京的一名“步兵”,每逢普京生日,小卡德罗夫都带领着车臣军民,宣誓效忠,激动的热泪盈眶。还曾在一次采访中激动地说,愿意为普京而死。处处与以普京的小迷弟身份自居。

不过,现在国际上也有些“不和谐”的声音,主要说法是“普京一死,车臣必反”。持这种观点人认为,手握兵权的小卡德罗夫总统就是车臣版的越王勾践,大唐的安禄山。个人认为,有点过分演绎了,这方面,咱们还是拭目以待吧。

车臣的经历,给另一个蠢蠢欲动,搞独立公投的鞑靼自治共和国上了生动的一课。

之后,独立啥的都不敢怎么提了,鞑靼斯坦冷静下来后,经过心平气和的谈判,拿到了中央政府的各种优惠权益和补贴,主动取消了独立公投。在俄罗斯的各种优惠政策扶植下,现在发展的相当可以,地区GDP总量在俄罗斯80多个联邦主体中排第三,仅次于首都莫斯科和直辖市圣彼得堡,而人均GDP那是排名全俄第一。跟俄罗斯联邦过的这么好,再吵吵独立,自然没什么市场。

这么看,俄联邦这22个自治共和国,除了车臣和鞑靼有军权,在税收、财政等方面享有一定特权外,其他自20个都没有自己的军队,也不具备对抗俄联邦政府的能力,所谓的“总统”,也就是老老实实的当好自己的“省长”罢了。

本人文章一律原创,拒绝他人抄袭、任意转载,如遇到类似“白鹿野史”、“坚持不懈创作的人”这种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诉到底!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俄罗斯的这些自治共和国总统,可以理解为我们这边的地级市市长,大多都是地处偏远、民族成分复杂、人口在几十万到几百万之间,莫斯科中央政府对其可谓鞭长莫及。

在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领导人开始改称苏联总统,各加盟共和国的首脑也纷纷效仿自称某某加盟共和国总统,而加盟共和国内部的自治共和国首脑也纷纷僭越自称总统,例如俄罗斯总统下面的20多个自治共和国领导人,纷纷改成总统(其实也就是地级市市长而已)。

在一片“新思维”、“自由化”的浪潮下,这些山寨总统也就成了气候。<strong>

随着苏联解体,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而他们下辖的自治共和国也自动升格为省级行政区域,都改称为共和国,共和国的领导人自称总统的底气就更足了。

而在俄罗斯,叶利钦带着俄罗斯从苏联分家之后,一味地推行“民主化”、“民族自决”,他曾经召集地方领导人说:你们能拿走多少主权就拿走多少。<strong>

结果,俄罗斯联邦境内的20多个共和国,不仅可以拥有自己的官方语言、宪法,还能一定程度上和外国政府进行外交接触,甚至拥有实质上的地方军队,例如车臣等。

那近10年的时间里,俄罗斯变得大而分散,诸多共和国的独立倾向不断升级,而车臣战争就是直接的后果。

2000年,普京就任总统,好不容易平定车臣之后,携胜利的余威,普京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削藩”运动,当然,以普京的性格,自然不愿意搞那种渐进式的改革,要搞就全国一盘棋。

毕竟,此时正是剿灭车臣叛乱、军队士气旺盛、民众情绪高涨的时期,普京的支持率也特别的高,此时,他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民众都会支持的。

于是,普京把全国80多个联邦主体分成了7个联邦管区(目前为8个),这些联邦管区统辖境内各加盟共和国丶州丶自治州丶自治区丶边疆区等联邦主体。

这样,原先还在省级单位上沾沾自喜的共和国又被降格为地级市的待遇。

为了在法律上约束这些共和国,普京还制定了相应的严格法律,包括:俄罗斯联邦总统有权将违反联邦法律的地方领导就地免职,俄国家杜马(议会)有权解散那些不听中央的地方议会。

当然,到目前为止,联邦管区还不是俄罗斯宪法意义上的地方划分,俄联邦的一级单位还是86个联邦主体。

但这并不影响联邦管区对于地方共和国的约束和控制。

联邦管区最高行政长官是总统全权代表,相当于古代皇帝的钦差大臣,定点驻扎在某个联邦管区,监督各联邦主体老老实实地执行国家政策、保障中央政策的落实、并促进区域内各联邦主体的合作。

总统全权代表直接对俄联邦总统负责,向总统汇报工作。

除此之外,总统全权代表还向辖区内各联邦主体派驻观察员,以保证总统全权代表的意志和政策在各个联邦主体境内得到妥善落实,联邦主体内的大小事务,都需要经过联邦主体领导人和观察员的“共同理解”才能决定和执行。

通过总统全权代表和联邦观察员,联邦主体的日常运作实则出现了2个长官相互制衡和协调的机制,并受到总统全权代表的严格管控,即使是共和国,也沦落为一个空名而已。

为了更好地控制地方,普京还在各联邦管区派驻了一支内卫部队,以更好地促进国家政策的落实,并通过俄罗斯国家层面的石油、天然气、电力、铁路等大型国有企业,深入介入到各联邦主体的自然资源开发事务中,以此为契机,更深入地去控制地方经济。

经过多重政策的实施和多年来强有力的执行,俄罗斯境内的这些共和国,基本上被牢牢绑在了中央的战车上,经济越来越与中央联系紧密,领导人需要得到联邦总统提名才能有机会上任,普京有权随时撤换这些地方上的总统,这使得共和国想和普京叫板,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strong>


云中史记


没有任何人可以和克里姆林宫抗衡,也没有任何地方政府有实力对抗莫斯科中央。

就算是卡德罗夫家族,在车臣一带唯我独尊。但见到莫斯科中央,他照样要俯首听命。俄罗斯虽然有着一百七十多个民族,几百个行省,州,自治共和国和边疆区。但没有一个敢不听号令。

这不得不感谢普京的铁腕手段和他一手完成的俄罗斯行政改革。


(普京)

在普京推行行政改革之前,俄罗斯各地方的行政长官实际上都有自己的政治小圈子,他们中间有不少人从叶利钦时代一直坐到普京上台,对莫斯科的命令阳奉阴违。甚至于在车臣这种地方还发生了大规模的武装叛乱。

但在普京推行行政改革和宪法重建后,这种现象荡然无存。普京要求地方上废除一切与俄罗斯联邦宪法和法律不符的条规和地方法令。他还将俄罗斯各个省,州,共和国划为大大小小的联邦主体,进而组成联邦区和大区。而总统会在每个联邦区派遣自己的代表监督和传达克里姆林宫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地头蛇根本无法和莫斯科中央平起平坐。


(俄罗斯行政区划)

此外,俄罗斯虽然是一个联邦制国家,但她的中央集权能力一直很强大。莫斯科为中心的欧洲西部一直是俄罗斯最有活力的核心地带。这里是俄罗斯征服东方和西方的起点,也是俄罗斯人口,军力,财富汇集的中心。任何地方派都没有挑战莫斯科中央的实力。更何况,西伯利亚,高加索等不少地方偏僻落后,离不开莫斯科中央的财政支持,敢不听克里姆林宫号令,就只有喝西北风。

俄罗斯总统的权力也是不容小视的。美国总统拿他的州长没有办法,但俄罗斯的地方官绝不敢得罪普京。普京想要换人就能换人。更何况,支配财政,军队的权力都在克里姆林宫手中。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俄罗斯民族众多,但俄罗斯从前苏联时代开始就全方位普及俄语。俄语的高度普及提高了文化认同。俄语是一门神奇的语言,在俄联邦境内,你甚至连俄语方言都很难找到。
(普京)

面对一个在法律上,财政,军队,向心力上完全超过自己的中央政府,没有哪个俄罗斯地方领导人敢和普京叫板。


朱兴子


俄罗斯联邦不是松散型联邦,而是强制性联邦,俄联邦总统其实就是我们国家的省长。比如车臣联邦想要脱离俄罗斯独立,结果被揍的鼻青脸肿,遍地找牙,最后还得乖乖的在俄罗斯联邦的范畴内实现相对自治。

目前不仅仅是俄罗斯,美国也是一样一样的,美国也是一个联邦国际,如果哪一个州要闹独立,你看中央政府要不要收拾你?想当年南北分治,林肯不一样的刀兵相向,涂炭生灵?

所以每一个国家成为强国都不是偶然的,要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强国,有一个前提就是中央政府的强有力的领导力,一个国家一旦中央政府软弱了,就会发生动乱、出现分裂,那么这个国家很快就会成为二流、三流甚至末流。

苏联刚建国的时候,布尔什维克政府遭到以西方为首的十多个国家武力干预(还包括天天被老外欺负的我国北洋政府也跑去出了一把风头),结果因为苏维埃强有力的中央领导和国家凝聚力,参与干预的国家最后都灰溜溜的滚出了苏联。

二战时期,德军兵临城下,如果不是以斯大林为首的苏维埃政府的强力领导,恐怕世界上不但早就没有苏联,,甚至连俄罗斯都没有了。

到了冷战末期,苏联的钢铁洪流、核子武器、先进空军、导弹、核潜艇以及庞大的武装部队,不仅仅足以碾压欧洲,即便是欧美联合体北约,对外发言都要抬头看看苏联的脸色。

就是这么强大的苏联,因为戈尔巴乔夫的软弱无能,结果西方没有费一枪一弹就轰然倒塌了。所以,当下的俄罗斯联邦实际上只是名义联邦,他就是一个国家整体,在这样一种体制下的联邦,把你叫声总统就是抬举你,给你一点荣誉感而已,实际上,你就是中央政府领导下的一个行政单位。


金眼看世界


俄罗斯联邦不仅只有一个总统,而是总共有23个总统。除了联邦总统以外,另外还有22个自治共和国,也分别都有自己的总统。只不过,这些自治共和国,和俄罗斯的州、直辖市等,是俄罗斯联邦的次级区域,实际上相当于“省”。虽然俄罗斯各自制共和国的自主权力相对较大,但其总统能够掌握的实权,其实和一个“省长”差不了多少。

俄罗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自治共和国”,主要还是俄罗斯曾经侵略的地方实在太大了。而一些区域,至今都不是俄罗斯族人占主导的区域。因此,当地拥有俄罗斯族以外主体民族的区域,或者曾经有过建国历史的区域,也就被俄罗斯冠以“自治共和国”加以管理。俄罗斯这样的做法,除了这是俄罗斯作为联邦国家的基础之一,还有俄罗斯试图在名义上高于世界各国一阶的如意算盘。

针对这种共和国存在的状态,在沙俄时期就已经逐步开始形成了。苏联成立以后,一些主体民族比例较多,且人口基数较大的聚居区,则升级成为了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比如哈萨克斯坦等国,原本也是属于俄罗斯的,后来被苏联分割出来与俄罗斯并列,成为了苏联的加盟共和国。

苏联后期,戈尔巴乔夫对苏联进行改革时,将苏联改成了一个总统制国家。从此以后,总统开始出现在苏联的历史之中。与之对应的是,除了苏联以外,各加盟共和国的最高长官,也被称为总统。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继续继承了这一模式,俄罗斯其实就是一个缩小版的苏联,除了俄罗斯总统,各自制共和国的最高长官同样也是总统。只不过,俄罗斯自治共和国的总统,其掌握的实权并没有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总统那样大。

由于苏联灭亡的主因之一,就有苏联各加盟共和国总统的实权太大而造成的。因此,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吸取苏联的历史教训,并没有给予各自制共和国较大的实权。因此,在俄罗斯联邦内,各自制共和国的总统听令于联邦总统,也就很正常了。普京上台以后,一些自制共和国的总统,甚至就是普京直接任命的。


苏绽


不太准确的比方是,俄罗斯各联邦的总统相当于我们的省长(当然,比我们的省长的权力还是要大不少,有更多的自主权,但都必须要服从中央),地方听命于中央是理所当然的。

一个国家想要长治久安,平稳发展,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是必不可少的。要不然,大家各自为政,政策不同步、步调不协调,是不可能取得良好发展的。

以俄罗斯为例,中央对于地方的制约有很多方面,不怕各个联邦不听克里姆林宫的话。首先就是武力威胁,克里姆林宫完全掌握了国家层面的军事力量,足以应对地方可能发生的叛乱,地方的武装在中央面前一比就是渣渣;其次是财政,各联邦的发展还需要靠中央的财政拨款,少了这部分收入,地方政府连正常运营都举步维艰;此外各联邦的很多官员也都是克里姆林宫任命的,他们对中央还是有很强的忠诚感,一般不会主动发生叛乱。

除了以上提到的客观因素外,普京作为一名强权统治者也有一定的威慑力,让地方官员不敢造次。此外,普京当政这么多年来,积攒下超高人气,国内的支持率很高,即使各联邦的一把手想要做些什么,没有民众的支持他们也做不成什么。


小溪解局


俄罗斯联邦,历史悠久,疆域广袤,目前有22个自治共和国,46个州,9个边疆区,4个自治区,3个直辖市,1个自治州。

其中,那22个自治共和国,权利很多,而且都有自己的总统,看起来和普京有一个一样的名称。

既然名称一样,那么为何还要听普京的?

22个自治共和国,基本和俄罗斯联邦制政府有隶属关系

有些时候,“名称”仅是“名称”,并不能代表绝对的权力。

同样是总统,俄罗斯总统普京,和车臣总统小卡德罗夫,不可相提并论。因为俄罗斯联邦和22个自治共和国,基本上有着明确的隶属关系,并不仅仅是协调关系。

俄罗斯的自治共和国和前苏联当时的加盟共和国完全不同,自治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属于强联邦的关系,不得随意脱离,享受一定权利,同时要遵从联邦政府的各个政策和制度。

而苏联时期的加盟共和国和联邦属于弱联合,虽然基本服从统一协调,但可以根据“情况的巨大变化”,民主决定是不是继续在一起,比如上世纪九十年代,苏联出现问题时,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

俄罗斯的22个共和国,都属于自治共和国,想随意独立,那是不可以的,那就是分裂联邦的行为,所以,车臣共和国至今无法从俄罗斯独立出去。

(鞑靼斯坦共和国)

在22个自治共和国里,有两个共和国较为特殊,一个是克里米亚共和国(和乌克兰有些争议),这是俄罗斯的桥头堡,是加入不久的自治国;另一个是鞑靼斯坦共和国,这是一个很牛逼的自治共和国,石油资源非常丰富,人均GDP很高,国家很富裕,曾经一度想独立出去,被俄罗斯劝留了,条件就是在税收、国家政策制定上比一般的自治共和国权限更大,除了没有国防权利,其它的权限就如同一个有主权的小国,喀山是这个国家的首府。鞑靼斯坦共和国有点加盟共和国的意思。

总之,22个自治共和国,虽然都有总统,但这个总统和普京不能相提并论,都是俄罗斯联邦下的“二级总统”,说白了,就像我国各个自治区的一把手一样,就是个省长级别的领导。

不过,因为是自治共和国,除了遵从俄罗斯联邦的宪法和重要法律外,可以自行制定一些合理合规的法律规范,可以选定除俄语外的第二官方语言,可以有自己的宪法,可以民主选出共和国的总统。

22个自治共和国,都没有主权,是俄罗斯的二级“国家”

俄罗斯宪法第三条规定:自治共和国不享有主权。

所以说,这22个自治共和国,对外没有主权,是俄罗斯的“二级国家”,这有点像中国古代的“诸侯国”,权力还不如“春秋战国”的诸侯国大。

在外交上,所有国家都是一个声音,声音的掌控者就是普金。在国防上,有俄罗斯联邦政府统一管辖和调配。至于税收,各共和国那是要上缴一部分的,否则俄罗斯联邦政府如何继续?全国统一的协调如何完成?

其实,这22个共和国,加上另外的自治区、自治州、边疆区、直辖市,合起来就是俄罗斯联邦的85个联邦主体。

不管叫什么,这85个联邦主体,都有一定权利,且承担一些义务,互相之间没有隶属关系,他们有一个统一的上级“俄罗斯联邦政府”。

但,相同之外,85个联邦主体内部不一样的是,自治共和国的自治权利更多,领导人可以称呼为“总统”,只是此总统非彼总统。所有的自治共和国的总统,都要听从俄罗斯大总统普京的命令和指挥。

俄罗斯联邦有22个自治共和国,还有22个总统,这都没错,但他们必须听从普京总统的。因为,22个自治共和国是俄罗斯联邦的“二级国家”,是俄罗斯联邦的隶属单位,它们没有主权,也没有国防权利,普京就是他们的首领,是所有自治共和国总统的大总统,是绝对的家长,不听大家长的话,那怎么能行?


蓝风破晓


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到一个国际关系常识的话题。

俄罗斯的国名叫什么?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吧。

它叫俄罗斯联邦。

因此,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了解什么是联邦,

联邦是一个国际法上的国体概念。这是一些相对独立的实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组成整体的依据是联邦法律。法律明确规定联邦整体和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和权限。

各个联邦成员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行政、司法和立法体系,在本实体内拥有充分管理各种事务的自主权。联邦整体基本负责外交、军事等统一性质的活动。各个联邦成员内部的运作,整体一般不能随便干涉。

但是联邦成员没有国际法主体国家的资格,对外只能联邦整体代表。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俄罗斯其实就是各个不同联邦成员组成的一个大联邦。

联邦成员独立性比较强是俄罗斯法律规定的。

又由于俄罗斯有很多联邦成员,其中包括一些州、自治州、共和国、直辖市等,他们的一把手的称谓不同。

比如州肯定有州长,共和国有自己的总统等。但他们的权限在联邦法律上是一样的。

(右一为绍伊古)

比如,有一个靠近蒙古的俄罗斯联邦成员叫图瓦共和国。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就出生在这里。他长得就有点像蒙古族吧!

该国一把手可以称为总统,但是这个总统和作为俄罗斯联邦整体的普京总统来讲,权力完全不同,当然就差着一级。

因为图瓦共和国总统只能管理这个小共和国内部的事情,而普京则管理整个俄罗斯的事情。

他们除了职务名称一样之外,没有什么太多相同点。

说得再直白一点,做个形象的类比——

俄罗斯的这些州长和共和国的总统,就相当于美国的各个州长。美国这些州长他们权力再大,也打不过特朗普吧!

所以俄罗斯的这些地方首脑,在重大问题上,当然也要听普京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