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睡覺必須走著抱著?試試這些方法,拯救“一放就醒”

文|福林媽咪

很多新手媽媽都有一個困擾,寶寶必須抱著睡,一放就醒,胳膊麻了也不能撒手。

之前也看過網上一個特別扎心的動圖,寶爸哄孩子睡覺,看著孩子睡著了,想要把他放床上,但是一放就醒,來回折騰了好幾趟,寶爸困得不行了,再次摒棄凝神、小心翼翼地放下寶寶的時候,寶寶還是醒了,這時候寶爸跪在地上各種叩拜,已經崩潰了,祈求這“小祖宗”能安心睡去。

寶寶睡覺必須走著抱著?試試這些方法,拯救“一放就醒”

我微信上也有一些新手媽媽有時候會問我,我家孩子現在睡覺必須抱著,一放就醒,每天晚上都很難熬,小傢伙在懷裡睡得香,可是媽媽也好睏啊。

還有一些是必須抱著走著哄睡,一停下,往床上一放保準醒來。

其實,這是爸爸媽媽們自找的,或者是老人幫你找來的麻煩。

經常見一些爸爸媽媽或者老人,寶寶哭鬧的時候,會抱起來寶寶然後上下晃著哄,對小寶寶也確實很管用。但是隨著寶寶長大,體重越來越重,到這時候,才意識到,這搖晃簡直就是坑自己。不僅如此,還坑娃。

首先,容易對寶寶造成“搖晃綜合徵”

過於用力搖晃的話會傷害寶寶的身體,對寶寶造成腦損傷,這一點很多寶媽應該都知道。

其次,寶寶睡覺變“碎覺”

搖睡是個體力活,可寶媽又不是機器人,而且寶寶越長越重,更需要體力,但是堅持不住的時候像休息一下,可一放,寶寶就醒了,這樣寶寶睡覺的時間變成了碎片時間,一段一段的,睡眠質量差,還會影響寶寶夜晚分泌生長激素的規律。

為什麼寶寶喜歡搖晃,尤其依賴搖晃哄睡呢?

寶寶睡覺必須走著抱著?試試這些方法,拯救“一放就醒”

原因有點暖,因為寶寶“念舊”。還記得寶寶在你肚子裡的狀態嗎?你每天走動,寶寶都能感受得到。所以,寶寶記得這種晃動的感覺,這種感覺讓他們有安全感,所以他很喜歡。

喜歡歸喜歡,為什麼一放就能醒呢?

原因只有一個:內耳前庭發育不完全

醫學上的名詞,寶媽可能不知道它是何方神聖,但我們只要知道這個東西是用來維持身體平衡、幫人體獲得空間感的就好。一般內耳前庭敏感的人容易暈車。

但是如果寶寶內耳前庭刺激不足,就會尋找內耳前庭的刺激,於是就想要搖晃的感覺。這也是為什麼有的寶寶喜歡自己搖頭晃腦的原因。

那麼寶寶已經依賴搖睡了怎麼辦?

1. 避免一放就醒,放下的姿勢要正確

看過一些家長,好不容易哄睡的孩子,往床放的時候姿勢出錯,反而一下又讓內耳前庭敏感起來了。

應該讓寶寶的屁股先著床,而不是腦袋!腦袋先放的話,寶寶呈現出頭朝下的姿勢,這樣的姿勢反而會讓感知器官失衡,因此會立刻醒過來,所以,一定要注意放下寶寶時的姿勢。

寶寶睡覺必須走著抱著?試試這些方法,拯救“一放就醒”

2.用正確的方法刺激寶寶的內耳前庭

刺激它可以幫寶寶減少對搖睡的依賴,可以買個電動搖籃,現在網上有賣的。這種力度是均衡的,依次來刺激寶寶的器官。

小時候適當得到刺激,還能預防長大以後的暈車、恐高、方向感差的問題。一旦錯過了最佳時期,成人之後很難改善。

而且平時刺激一下,寶寶適應之後,在夜晚就不會那麼磨人了。

3.循序漸進,幫寶寶減少依賴

搖晃的次數減少,搖晃的頻率逐漸降低,慢慢地,孩子會不再需要搖睡,當然,這是一件需要堅持的事,不可能幾次就成功。

如果不想讓孩子養成搖睡的習慣,從一開始就培養正確的入睡習慣

一般寶寶在吃完睡前奶之後,不要直接抱睡,可以跟寶寶玩一會兒,然後讓寶寶躺著睡,而不是在你懷裡睡。長期堅持,讓他知道睡前的最後一個動作是接觸床板,有利於養成正確的習慣,寶寶就不會養成搖睡、抱睡的壞習慣了。

育兒路上,寶寶的一些不良習慣多是家長給自己挖的坑,每每出現問題了才意識到自己就是問題的製造者,“如果早些知道就好了”這是我聽到很多寶媽說的話,所以,福林媽強烈建議懷孕的那十個月就開始學習育兒知識,跟我一起在育兒知識的海洋中勇往直前吧!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孩子生下來就是孩子,可我們生下來並不是父母。從備孕到孩子成長,寶媽會遇到很多問題,加入圈子,你能向育兒專家提問,還可以和其他寶媽交流,讓我們一起來一場媽媽的自我修行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