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起跑線!新加坡和香港式精英教育有什麼區別?

孩子能夠成龍成鳳是每一位家長的夙願,所以很多家長都把目光投到精英教育上,希望通過教育能讓孩子能走到比自己更高的階層。說到精英教育,可能會聯想到香港和新加坡。那到底兩者的精英教育有何區別呢

香港的精英教育

香港的紀錄片《沒有起跑線》,真是讓我切身體會到了什麼叫做“瘋魔”。

沒有起跑線!新加坡和香港式精英教育有什麼區別?

一天上兩所幼兒園,學兩文三語

在香港,有些父母讓孩子一天上兩個幼兒園。早上去政府發放學券的幼兒園,享受免費資源,學粵語;下午就自費去國際班,學普通話和英文。

部分家長認為:一來孩子能夠用盡政府給公民提供的福利,二來孩子還能夠學到兩文三語,儘早打好三種語言基礎更有優勢。

用培訓班塞滿孩子的空閒時間

孩子每天的時間都被塞得滿滿的,除了學校的課程和功課外,大部分家長還給孩子報了各類補習班、提高班。

因為某些興趣愛好和特長有助於孩子升學申請到更好的學校,很多家長還會讓孩子去培養所謂的“愛好”。

並且競爭也越來越大,小提琴、鋼琴八級都沒啥用了,越罕見的樂器越好,最好小學前就達到表演級。

贏在射精前,贏在子宮裡

最誇張的是一個懷二胎的媽媽,為了讓孩子趕上學校的招生時間,從排卵日就開始計算,找好最佳受孕時間,可謂是贏在射精前,贏在子宮裡.....

為了給孩子爭奪名校學位,連懷孕的時間都是掐準時間的,所謂的贏在射精前,並不無道理,只是這樣的競爭略顯病態。

香港孩子的精英教育軌跡是——

  • 選好射精時間,讓孩子出生在一至四月,一月最佳;
  • 孩子出生後的六個月甚至更早,進入嬰兒遊戲班進行學習;
  • 兩歲進入學前班,為衝刺名校做準備;
  • 兩歲八個月,參加各種幼兒園面試,進入名校幼兒園意味著贏在起跑線;
  • 上了幼兒園也不能放鬆。很多家長選擇讓孩子同時就讀兩所幼兒園,上午在全日班接受學習,全日班下午是午睡,沒有學習安排,就把孩子接出來繼續上“國際班”。全日班學好粵語,國際班學習英、普,爭取讓孩子在幼兒園階段,實現精通兩文三語(普通話、粵語、英文)。

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公

家長們也不是一開始就願意當怪獸父母,有一個父親說得好,這場集體的推娃行為,就像喪屍病毒,沒有家庭能獨善其身。

香港雖有幾百所中小學,但是優秀的資源,集中在一些名校上。

一些有名的國際學校和直資中學,每年進入美國常青藤或是英國牛津、劍橋的人數足以秒殺內地所有重點高中。

官立學校裡也有大量的名校,學生歐美名校或本地重點大學的青睞。

由於香港盛行小班教學,小學每班人數少則十多個,多則二十多個。因此家長們即便是翻山越嶺,通勤一兩個小時,也要爭奪名校資源。

沒錢沒人脈讀不了書?

第一輪:私立/直資小學和國際小學,只要學校通過就可以入學。有的名校競爭太激烈,連直資的幼兒園都成香餑餑,甚至50萬港幣才能得到一個面試機會。

第二輪:官津學校大部分受學區限制。好的校區,每平方米大概30萬以上;若是租房,實用80平米的租金常常不低於4萬/月,實用30多平米的租金也不低於2萬/月。

如果申請的學校中,有兄弟姐妹在該學校就讀,或父母在該小學就職,那麼這部分人就必獲錄取,名額高達30%。一些家長為了獲取這樣的名額,甚至排著隊去學校應聘校工。

第三輪:若第一二輪都不獲錄取,就參加政府組織的官津小學的隨機抽籤派位,但符合家長期望值的概率不高。


在紀錄片裡,幾個媽媽粗略統計,要供孩子讀到大學畢業,起碼需要500-800萬港幣。這樣的費用並不是所有家庭都能承受的。

說到底教育,已經變成一種產業,精英教育更是這個產業中最大的蛋糕。“精”,意味著營養、濃縮、稀缺,這些冠冕堂皇的字眼後面,最關鍵的一個字是“貴”。

當做普通人的門檻被抬得越來越高,父母的教育投資就變得越來越大。

“你不愛競爭?但競爭會找上你!”這句廣告語,搭配孩子的淚眼,簡直讓我們這些想讓孩子平平淡淡的父母,覺得自己罪孽深重。

新加坡的精英教育

新加坡,和香港一樣是彈丸之地,自然資源匱乏,卻是世界經濟強國。好多人認為,它成功的秘訣在於教育制度。

在考察學生各項能力的PISA測試中,新加坡常年霸榜。

這個小國,從建國之初就有深深的危機感。相比於周圍其他國家,新加坡唯一依仗的資源只有人口。

為了充分利用勞動力資源,政府極為重視教育。這種將教育作為國家生死存亡關鍵的理念,貫徹到了全體國民的骨髓深處。

政府的高度重視

新加坡在財政預算中,教育經費支出居於第二位,僅次於國防開支。這些錢除了用來整修基礎設施,更多用在人身上。

首先是打造優良的教師隊伍。除了待遇豐厚,還會給予教師足夠的培訓和上升空間。

相對的,教師必須專業知識過硬。據統計,新加坡基礎教育中的數學老師,有超過四分之三畢業於數學系。

除了學校的考核,學生也有投票機制,促使老師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

其次,提供給學生大量的助學金。新加坡本國公民,從小學到高中的公立學校,學雜費基本都是免費的。

而在大學,連留學生都有機會申請助學金,報銷50%-75%的費用。當然,留學生有條件(畢業後留在新加坡工作3年)。

注重綜合能力

從中學三年級開始實行選課制,豐富的課程設置給學生多樣化的選擇,沒有主次之分,促進學生髮展自己的興趣。

大部分中學生畢業時要參加新加坡劍橋O水準考試,含金量極高,可以直接申請海外英聯邦國家的初級學院或大學預備班。

另外,新加坡中小學實行“半日制”教學,學生中午放學後會參加課程輔助活動(CCA),包括體育、藝術、音樂、野外生存等,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加入不同的團體。

這些活動會經常進行交流和比賽,與升學掛鉤,旨在激發孩子們不同的興趣和能力,引導綜合能力的提升。

獨具一格的分流制度

新加坡前教育部長坦言:“我們崇尚的理念是每個人都必須接受教育,發揮全部潛能,但這並不是說,每個在新加坡出生的孩子,都要接受大學教育。”

所謂分流制度,其實就是提倡“不平等”。它基於因材施教的理念,按學生的能力、特質、性向等,將學生分流到不同的教育機構、課程或方法去接受教育。

學生完成小學課程後,將進行小六會考。按成績報讀中學時,有三種程度有別的課程:快捷、普通(學術)和普通(工藝)。

學生升讀中學後,可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改變課程。例如由普通升到快捷課程。不同課程的學生可以用不同時間完成O水準、N水準和A水準三階段,進入大學。

還有的學生依據成績和興趣特長,會被分到藝術、體育等院校,進行職業化的教育。

在這個制度下,不同能力的學生可以隨著課程有不同的公開試和升學目標,出路相對清晰。一切看起來井然有序,但新加坡學生的焦慮度,卻超過了中日韓三大學業壓力大國。

強調精英主義背後的危機

總體來看,整個社會能上大學的人仍是少數,這意味著能成為所謂精英的人也是少數,新加坡人也堅信這一點。

從小學開始,五花八門的評估、分流,實際是通過成績將優等生,差生層層隔開。學業頂尖那批人,可以進入六年直通班,有更多關注和自由空間,還可以跳過中考,直接參加A水準考試,進入大學。

而其他學生則需經歷七八年的中學教育,才有機會讀大學。

有經歷過該模式的網友表示,大部分普通班的學生,都進了技校,好一點的去了理工學院,絕大部分根本進不去高中。因為學校的課程就不是為了上高中做準備的。

一次小學考試完全決定人生走向,扼殺那些可能後期凸顯才能的孩子,這正是分流制度的殘酷。另一方面,還加劇了階級分層。有些優等生,甚至會歧視普通班的學生。

除此之外,中小學“半日制”的教學方法,大量學生為了應付可怕的分流考試,只能在放學後去補習班學習。

孩子早上出門,下午做課外活動,晚上補習,比上班族辛苦多了。在這種高強度的課業壓力下,新加坡的孩子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同時也壓力爆表。

世界第一也要改革

民眾的呼聲促使新加坡不斷改革,今年的兩大政策堪稱大刀闊斧。3月,新加坡教育部宣佈:首先,延續了近40年的中學分流制度(快慢班)將被取消。

教育部將從2024年起,在中學全面推行科目編班分流。所謂科目編班,是讓學生根據自己能力,修讀不同的科目級別。

當然,剛進入中學的學生,所修讀的科目級別取決於小六會考成績,但之後可以憑藉校內考試成績,修讀更高級別的科目。

其次,劍橋O水準(中學四年班)劍橋N水準(中學五年班)將停考。

2027年,新加坡將進行全國統一考試,成績單上會列出學生所報考的科目和級別(G1/G2/G3)。

這也是取消分流制度之後的配套措施,屆時,將會考驗新加坡改革之後的成效。

新加坡這種敢於反思,敢於改革的精神是值得我們佩服的。即使已經做到了世界第一,仍然在不斷地調整,適應世界的發展。

總地來說,香港和新加坡的精英教育是有本質的區別的。

香港所倡導的精英教育更像一種概念,形成的一種爭奪頂尖教育的風潮,只有擁有高資質、高素養的學生才更具競爭能力,偏重於優質的國際教育。

新加坡的精英教育是其公立學校的教育體系,在分流制度下,拔尖的學生獲得更多的教育資源,有更大的機會培養成世界最頂尖的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