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保险一年交10万,交5年,20年后给150万,是真的吗?靠谱吗?

过去就让它过去吧145


家族财富密码评论员山石:

先不说别的我们还是先根据题主给的数据来测算一下看看。一年交10万元连续交5年,20年后兑付150万元。

按照现在人民银行的存款利息计算,3年期以上的存款基准利率为2.75%,保险公司聚沙成塔那么存款利率肯定会有上浮,我们取个整数3%计算,按照复利终值表而出10万元存20年、19年、18年、17年和16年的最终金额分别为18.06万元、17.54万元、17.02万元、16.53万元、16.05万元和15.58万元,总和为100.78万元。显然如果你的理财手段只有储蓄,保险公司也只会存款的话那么确实从数字上看给你150万元是超出预期的。

但是保险公司理财手段较多,债券、股票、固定项目等等组合投资,年化收益达到8%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按照年化8%的收益来看的话,上边的数值分别为46.61万元、43.16万元、39.96万元、37万元、34.26万元总和为200.99万元,最后兑付给你150万元自己还能获利50.99万元。保险公司不仅可以兑付你的150万元又用你的钱赚了50万元。


家族财富密码


不邀自来哈哈,作为财富管理行业的观察员,保险一直是财富管理中重要的一环,除去自身的保障和杠杆特点不说,有一些保险因为有投资的属性,备受人群关注。


这个问题的回答中很多答主已经说了分红险的本质了,再回答分红险到底好不好,或者说保险公司如何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分红险,看中的未来的投资收益,所以我从投资的角度,来与大家分享。说到投资,我们就要考虑两个问题:

1. 这个投资到底划不划算,要看收益率

2. 该不该买?

先看第二个问题,题目中的分红险指的是5年共缴费50万,如果这50万是占据收入,或者占据投资额度中很大的一部分,那答案很明了,不要买,保险类产品本来就不应该超过家庭收入的20%,了解标准普尔象限图的各位都知道。

所以我们再来讨论第一个,也就是要不要买的问题,那就要看这个投资的收益率是多少。分红险这个东西,考虑到的是未来的现金流,所以我们要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即要计算这个投资的IRR。我们以题目中的案例来分析,教大家一个用Excel简单计算IRR的方法,得出结果,然后和你心中的投资收益预期相比较,你就知道要不要买了。

第一步,我们先打开Excel,第一列输入年限,第二列输入现金流:



第二步,输入“现金流”列的具体数值,花出去的钱就在前面增加一个“-”号,收进来的钱就用一个“+”号,我们看到题目,前5年每年要花10万,到最后第20年,才会返还150万,所以表格可以操作如下:



第三步,计算“收益率”,这里用一个简单的函数就可以了,不要觉得麻烦啊!真的非常简单,按照我教的输入就好了:



第四步,选择现金流范围,也就是把我们上述20年的现金流(B2到B21)圈选进来:



第五步,按回车,就可以看到你的收益率了:



第六步,为了准确收益率,我们可以在“设置单元格式”中查看小数点:



这样,我们看到这个分红险产品,20年的收益率年化为6.65%,这时候,这时候你就可以比较,目前可以挑选的投资产品中,哪些年收益率是可以超过这个,以及你自己的预期收益率是多少,来判断自己该不该投资这个分红险了。


当然,既然是20年后的收益,我们还要考虑到这20年的经济发展,以及通货膨胀的问题,否则即使20年后拿到了150万现金,也不一定是有价值的资产的哦~


以上,如果觉得我们的回答有所帮助,不要吝啬你的赞哇~如果有任何问题,欢迎在下方评论与我们一同探讨~


顾问云


一年十万,交五年就是50万,20年后给你150万,也就是15年的时间赚了100万!平均每年收益在5万(100万除以20年),那么以你50万的资产来看每年的收益率达到了10%!


看完这些数字,然后在看看目前的正常理财产品和骗子的理财产品的话,我更倾向于受骗类!首先每年10%的收益是非常高的,并且20年年年保持这样的正收益绝对是不可能的!其次20年的时间你能放心把这个交给理财吗,如果不是国有大型企业,真的不敢打着赌啊!


所以结论就是,别人看中了你的本金,而你只看中了它的利息!最后的结果一定是不美好的!我的建议不靠谱!!!


琅琊榜首张大仙


我現在算了還是美國的保險最合算,我數學不好,負雜的不會算,只會算字面上的,當初買,是因為我要出國、買社會的不合算,說到時候只能退回個人帳號的錢,公司繳的就共籌了,公司是我家的,所以對我來說公司繳的20%和個人繳的8%,全是我自己繳的,商業保險不存在身份的問題,我繳了多少,最後最少還能都拿回來,我買保險也不是聽人家糊弄我,因為人壽保險和財產險不一樣,財產險就一年,不合適,買錯了一年後就可以換,人壽險一般繳費都在二十年左右,如果買錯不合適,退保是自己吃虧,我這人好吃的都愛吃,就不愛吃虧,所以2006年去保險公司學了三個月,給自己買了認為最保本的平安鍾愛一生(這險種現在已經停售了)他打動我的是每年繳一萬保費,保額十萬,繳二十年,然後六十歲的時候每月拿一千,保證拿二十年,如果拿了第一筆,人走了,就會把於下19年11個月的錢給身故受益人,如果在繳費期,或著錢繳完了還沒有領錢的時候身故,會將所繳的保費加保額給受益人,如果一直活著,錢可以拿到一百歲停止,在88歲那年還有額外10萬做祝壽金,所以這個保險最合算的是活著短或長,不長不短最吃虧,但本金也保證,我如果沒有意外,也是長壽的,我爺爺奶奶外公都是八九十歲才過世的,保險很多就是保意外,我這保險等於繳出去二十萬,保證能拿回二十萬,我現在美國買的保險,年繳保費6800,保額是25萬,15年繳費,等於我一共繳十萬,最少可以拿回25萬,要比中國便宜很多,因為我現在年齡比中國那時候買多了十幾歲,我給我孩子也買的這種保險,我女兒十歲,年繳保費2600,繳十年,保額25萬,等於她的2萬六,最少就可以拿到25萬,兒子8歲,年繳保費2800,繳十年,等於他2萬8,最少拿回25萬,所以真正有些閒錢的,還是買些保險好,保險不是越多越好,而是你要估算一下,你以後繳費這十年、二十年,能不能按時拿出這筆保費來,量力而買,一旦買了,不管繳費長短,退保都是自己吃虧,所以買的時候也要了解清楚,這個險種對自己合適不合適,還有一個保險好的地方就是貸款方便,成本低,還款壓力也小,這是房屋貸款不可以比較的,保單貸款可以貸款現金值的80%,我貸了十萬出來,費用是每筆貸款只要付幾元還是幾角的印花稅,三天內錢就打入你指定的銀行帳號,每半年結息一次,如果沒錢還,都不用去理它,它會把利息加本金再計算為新的貸款,重新計息,沒半年這麼一次,我大概是11年還是12年貸的,到現在就沒管過,現在貸款利息和本金已經累積到13萬了,等我離婚結束後,就叫我父母幫我把錢還掉,因為我丈夫還想分我保險的錢,這樣我只有債務,你想你房子貸款,如果有幾個月還不上錢,房子有可能給收走拍賣,很多人說投資房子暴利,這是中國人民幣不是國際貨幣,那時候外貿進來1美元,中國就要多印8元出來,錢印出來多了,沒地方去,才入房市,把房價拉起來的,是美國輸入性通脹,我家九十年代就買房,那時候還沒有取消福利分房,在2003年之前這十多年,房價都是很平穩的,所以不能用現在的房價來比例,沒有只漲不跌的,何況還是漲了那麼瘋狂,房子貸款,你還要去評估,去抵押,這些都是額外要付出的一筆錢,反正我現在就是覺得保險好,比較穩健


yoyo洛杉磯


如果是抱着发财致富的心态买保险,那么还是算了吧,趁早死了这个心思,买保险致富不现实。因为从保险公司赚到钱的人是付出了健康的代价,甚至是生命的代价。至于你说的保险年交保费10万,缴费5年,20年后可以拿到150万,到底是不真的呢?

我们先做道算数题,加入我们手里有50万,按照著名的72法则,用72除以投资回报率,就能够轻易算出本金翻番所需要的时间。假如平均年回报率为10%,7.2年本金就可以翻一翻变为100万,14.4年后变成200万元,21.6年之后变成400万元。


如此看来,20年后可以拿到150万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首先保险公司的收益能保险年回报率10%吗?因为保险除了生存金是固定的,而分红都是不确定的。其次,你又不是一次性趸缴50万,而是分为5年缴费的。看到这里,你还相信可以拿到150万吗?

我们就依保险公司的所谓理财产品,更是他们的拳头产品来进一步揭秘能不能拿到150万。

以30岁为自己投保为例,年交保费10万,缴费时间为5年。

保险公司可以保证一定有的钱只有生存金,而分红是浮动收益,其分配给保单持有人的比例不低于可分配盈余的70%,这里的可分配盈余就是保险公司可以分配给分红险客户的盈余。由于分红是未来的收益,一般情况下保险业务员做的计划书都是高档分红的收益。

我们以中档分红为例,观察不同缴费时间的生存总利益的变化:

1.保单年度第3年,生存总利益是:294812元;


2.保单年度第5年,生存总利益是: 510629元;



3.保单年度第10年,生存总利益是: 444662元;



4.保单年度第20年,生存总利益是: 498524元;



5.保单年度第50年,生存总利益是: 661044元;



你还相信可以拿到150万吗?


保险点


不一定靠谱!

一年10万,5年缴费,累计保费为50万元。

20年后给150万,应该只是保险公司的宣传,这其中包括几个方面的利益:

(1)未领取的生存金+生存金产生的利息;

(2)按照保单规定可领取的满期金;

(3)现金价值及分红;

若想达到保险计划中的20年后拿到150万,有几个前提:

(1)约定的生存金从不领取,留在账户里生息;

(2)被保险人必须活到满期金领取的时间点;

(3)保单的分红在稳定的水平之上。

保险产品的分红测算一般有低、中、高三挡,其中中档的分红利率约为5%左右(不同的保险公司可能不同),某些保险计划的测算甚至是按照高档的分红利率来进行,但实际情况确实,保险公司的分红利率取决于其经营情况,是出于不稳定的状况,不排除经营情况较好的可能性,但却无法保障一定会处于中档分红利率之上。

此外,还需要考虑通货膨胀和资金成本的问题,毕竟保险产品的流动性是非常差的。

如果在这20年内有资金需求,且无法通过其他途径解决,只能动这张保单,那么只有领取生存金、退保或者保单贷款这几种方式,最后自然就达不到预期的150万。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还望指正!好读书不求甚解,尤喜武侠、推理,欢迎朋友们相互交流学习。

西天蜗牛


谁要是相信这个谁就是傻子,目前国内的保险公司预定利率除了天安人寿的是4.025%(4.025是银保监会规定的最高3.5的1.15倍,利率都是国家定死的),其他的最高也就3.5%,咱们就按天安的算,根据七二法则,4.025的复利,50万本金需要17.88年翻一翻,20年的时间里,存够50万就用了5年,那么还剩15年,15年是翻不了翻的,所以20年到期取出来也就90万左右,跟150万差了60万。可能有人会说,还有分红呢,我想说,你扯淡呢,保险公司的董事长都不知道自己公司一年能盈利多少,他能给你确定的150万吗?何况保险公司傻吗,凭什么挣了钱要分给你?看看条款里的最低保证利率是多少,自己算算就知道能取多少钱了。


在下装逼来迟了啊


分红保险一年交十万,交五年,二十年后给一百五十万,这种事情没有人敢说真假,反正我是不敢理这样的财。二十年后对不了现,你去找谁说理去?人家这个企业没有了,你去告状也不知道该告谁,这种不靠谱的事情最好不要做。现在的人都不诚实可靠,嘴上说的在好那是空头支票,真到现实算数的时候一日三变,这时候你就欲哭无泪了。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情,一般都不太可靠,谁也不想当傻子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现在好多人的财越理越少,人家说亏损了,你也不知道真假,有赢就有亏,你有理也说不清,这种好事情你敢赌一把就去做好了。


实事求是创作室小博士


有句话说得很好,宁肯相信鱼长了腿,也不要相信保险公司那张嘴,这句话是我今天发明的。


分红保险一年交10万元,交5年,20年后给150万元,跟本金相比净增2倍,看起来自然是非常划算的。如果我们仔细计算,就可以知道年收益率能达到6.15%,这在当下是一个很高的收益水平了,乍一看非常合算。


2019年保本保息的理财方式中,民营银行五年期存款利率最高,能达到5.5%左右。凡是能达到6%的,基本都很难保证本金安全。从这个角度讲,这是很不靠谱的事情,毕竟保险公司不会做亏本的生意。


财智成功曾经说过,保险公司的赚钱核心在于超低的理赔率,以及低成本使用投保人的资金。


超低的理赔率很好理解,以重疾险、意外险为主,一方面需要理赔的比例本身就低,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各种严苛的条款,把最终理赔率大大降低,从而确保保险公司利益。

至于低成本使用投保人资金,则是以高回报为诱饵,以较低或者干脆没有收益去长期使用资金,在投资市场上拿到更高回报,即使存到银行吃利差,也能轻松获得不菲的回报。


近年来互联网保险开始崛起,新的形式,新的产品不断涌现,较之传统保险产品更加透明可信。以支付宝里的全民保为例,我们可以对理财型保险做简单分析。全民保有预期收益率,也有最低收益率,预期收益率在4%左右,而最低收益率为零,但是展示时会显示预期收益。当动辄二三十年或者更久的时间,加上复利的威力,看起来投资收益非常可观,但是收益率为零或者远低于预期收益率的概率要大得多,这就是保险运营者盈利的核心。


保险万变不离其宗,通过种种条款,种种文字游戏,首先确保了自身利益,将经营风险降到最低,之后才让部分人得益,毕竟这也不赔那也不赔之后,总是要收买人心赔一点的。


就我们正在讨论的产品而言,一定也是相同的逻辑。预期最高能拿到150万元,但是实际要看保险运营情况,还有中等收益和最低收益。至于最终能拿到多少,一定是最低收益和中等收益之间,绝对不可能是150万元。安全起见,保险合同中一定不会出现保证拿到150万元的条款,是预期而非一定。


按照4%的年收益率,每年10万元交5年,然后再存15年,这样本息在20年后可以达到102万元,这是个人理财能够达到的收益。如果选择民营银行存五年期存款,按照5%的年收益率,则能达到121万元。保险公司拿着巨额资金可以到资本市场呼风唤雨,充当野蛮人,收购各类优质资产,能够轻松拿到远高于此的回报,最终却可以在0与100之间做答案,心情好给100万,心情不好给10万,收发由心,完全合法合规。


最后还是那句话,宁肯相信鱼会长腿,也不要相信保险公司那张嘴。


所谓的保本保息,也是在提供了多种选择之后,根据经营情况来给,低了好说,高了没戏。


财智成功


一点都不靠谱,还不如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呢!这种理财型(分红或万能)保险,其实就是一个“保障+理财”的产品而已,实际收益率并不高!

一年交10万,连续交5年,20年后给150万

很多人,一听到这类“说辞”,心里就在打小算盘!只不过才交50万,20年后却可以拿150万,这期间保险公司还提供保障,万一出现意外、亦或者自己生病,保险公司还额外给赔付!看似相当的划算,其实这里面有很多“套路”啊!

套路一:20年后的150万并非一次性领取,而是分20年、30年

如果说,每年交10年,连续5年,20年后一次性领取150万元,那么内部收益率为6.27%,的确是比银行理财(或存款)要高出一大截!

但要知道,保险公司每年都要扣除一定保障费用的,首年一般是保费的20%,其后每年减少5%,直至只扣5%为止。想要一次性领取150万元,内部收益率需达到8%以上才行!


试想一下,保险公司会给予投资者8%以上的收益么!绝对是不可能的,这里面有一个“套路”,150万元,并不是一次性领取的,而是分30年(或20年)分批返还的,“美其名曰”保障50年(或终身),但真实的收益率,少的可怜!

如图所示,前5年累计投入50万,到21年起每年领取5万元,连续30年,其年化收益率只需4.59%即可满足要求,是不是很“惊喜”!

套路二:预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

即便是这4.59%的收益,你也不一定能拿到!这只是预期收益而已,只做演示使用,并不代表实际的收益!

在保险合同中,会有明确的条款约定,保底收益(最低收益)一般只有2.5%左右,超过这个水平的收益,都是不确定的,保险公司不做任何的承诺!

换句话来说,保险推销员如何承诺收益、如何拍胸脯100%没问题,都是水中之月罢了!20年后,此推销员或许早就离职,到时候,没凭没证,你又找谁去说理呢!

总之,保险的套路有很多,尤其是理财型保险,我个人是比较反感的!当年,我老父亲6年前,就给晚辈买了一个缴费10年、保障终身的分红险,现在退保极其不划算,继续缴费又不甘心,只等着保单现金价值能高于所交的保费,就选择退保!实在是太坑人了!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财经问题就请点击关注【财经者思】,记得多多点赞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