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去幼兒園哭成淚人?當媽的別急,3步搞定這種“假期後遺症”

7天假期之後,寶寶又不願意去幼兒園了!過去一個月當媽的使出渾身招數累計下來的“成果”可以說在今天早上已經前功盡棄了。寶寶從被你叫醒的那一刻起就開始哭哭啼啼,出門時更是各種梨花帶雨。

你安慰,寶寶無動於衷,甚至越哭越大聲;你說來媽媽抱抱,可抱完了,寶寶連腳都不肯沾地了。你站在幼兒園的門口,寶寶哭得地動山搖。那道明明向你和寶寶開著的大門,就像是一個黑洞,讓你的心情掉到了谷底。

怎麼辦?怎麼辦?怎麼辦?今天已經被孩子弄得差一點上班遲到了,明天早上還要這樣“生離死別”嗎?

寶寶去幼兒園哭成淚人?當媽的別急,3步搞定這種“假期後遺症”

來,聽我說,你的寶寶並不是獨一個。寶寶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實在是在正常不過了。這是典型的“假期後遺症”之一。

就像咱們大人,在今早去上班時,你敢說,你沒有那麼一刻,特別盼望可以找到一個完美又不扣錢的理由,讓自己再休息一天?

只不過,大人可以用理智來說服自己,可孩子不行。從被全家人圍著寵著的、想幹嘛就幹嘛,想什麼時候起就什麼時候起的“7天樂”再切回到要集體化、有制約的幼兒園生活,這是特別大的生活環境的轉變。

這種轉變,在孩子內心深處引起了特別大的壓力和不適感,並且造成了孩子的安全感波動。哭,是孩子在向你表達安全感不足;鬧,也是因為安全感的缺失。

這也就說明了為什麼你越安慰、越給孩子擁抱,孩子會越不願意去幼兒園:還是媽媽的懷抱好啊!我不要離開!

所以,面對寶寶長假之後對幼兒園的抗拒,你一定要記住:這是孩子安全感的正常波動。波動的最終結局是迴歸。理解了這一點,你的內心就會有力量。

寶寶去幼兒園哭成淚人?當媽的別急,3步搞定這種“假期後遺症”

那家長該如何回應和幫助孩子的哭鬧呢?

1.別跟著孩子一起哭。這是在延長孩子的波動過程。

2.別說太多幼兒園的優點。孩子在哭鬧時不僅聽不進去,還會覺得父母不理解自己,讓孩子內心更牴觸:我都這麼難受了,你還跟我說幼兒園好?我不聽,不聽!

3.別動搖,你意志和決心的一點點鬆動,孩子都能敏感捕捉到。相應地,他們會更變本加厲地哭鬧,以促進你改變送他們幼兒園的初心。

尤其是家裡有老人的,這種情況最常見:反正孩子有人看護,不如讓孩子在家多歇幾天?你一定要想清楚,這就相當於是在“縱容”孩子——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你總不能無限期推遲孩子上幼兒園的日期吧?推遲問題,問題並不會自行解決和消失。

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是以柔克剛,以不變應萬變。

什麼叫“以柔克剛”?柔,是平和而又堅定的力量。

無論孩子怎麼變著花樣苦鬧,你始終要保持平和與堅定。平和的是你的情緒。這樣,你自己就不會被孩子的情緒牽著走。同時,你的立場很堅定。這種堅定體現在你的動作上,也體現在你的眼神中。孩子由此能感受到,上幼兒園是必須要做的事。

寶寶去幼兒園哭成淚人?當媽的別急,3步搞定這種“假期後遺症”

什麼叫“以不變應萬變”?孩子所有的哭訴,你都用一句話回應:“好的,媽媽知道了”。

媽媽知道你不想去,媽媽知道你難過。但,回應上不再細化。全都包括在“媽媽知道了”幾個字裡。這是對孩子最及時有力的情感回應。

同時,因為足夠簡單,會在不斷重複中變得格外有力量。“媽媽知道了”。“媽媽知道了”。“媽媽知道了”。你的氣場在這樣的簡單重複中不斷變強。孩子的哭鬧會被你的場吸收、化解。

堅持了這兩點,孩子也就慢慢意識到:沒用的。幼兒園是要去的。

到了幼兒園門口,簡單交流兩句,答應孩子準時來接他,不過多停留。你放心,你轉身走開,孩子就算是哭著被老師帶進去,不出三五步,就會立馬跟小朋友們打成一片的。

寶寶去幼兒園哭成淚人?當媽的別急,3步搞定這種“假期後遺症”

環境的威力就是這樣:沒跨越時千難萬難;一旦置身其中,馬上會被影響和同化,進而適應甚至享受它。

阻礙你和孩子的,不是環境本身,而是頭腦中對環境的認知與想法。這是積極心理學倡導的方式,也是不斷被證明的寶寶在上幼兒園時各種問題的根源所在。

你的平和堅定和“媽媽知道了”的及時回應,會幫你和寶寶找到面對幼兒園的巨大力量。寶寶可以的。你也可以的。

寶寶去幼兒園哭成淚人?當媽的別急,3步搞定這種“假期後遺症”

我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也是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的媽媽,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更關注孩子的心智成長。我相信,做父母是需要終身學習和不斷修煉的。歡迎您關注我,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