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维修压屏时,干胶的作用是什么?和胶水有什么区别?

雨水98933701


你好,首先帮你分析下手机维修以来的演变史 最早做手机爆屏修复的时候是用水胶的但不是用胶水这两个有本质的区别水胶有一定的局限性,有背光的手机是不能用水胶的。还有一个不能避免的问题就是溢胶。这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干胶呢他的缺点就是机器稍微比水胶的贵了点但他的效率高是水胶的三倍而且他的技术非常容易掌握和水胶比也没什么污染,目前市场上所有手机屏幕都可以用干胶。所以虽然水胶打开了爆屏修复的开端但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的爆屏修复市场只能被干胶贴合技术所取代了


天津小潘


今天给大家科普一下供应链有关屏幕的一些制程,当然这个历史会很长,为了长话短说,我从电容屏的早期开始说,其实一开始,大家都知道的,手机嘛,是显示屏归显示屏(LCM),触摸屏归触摸屏(TP)...


1. 一开始

但是,你屏幕跟触摸屏两者要结合在一起吧,所以就需要粘合,但是最早没有那么高大上的制程,就是为了防止在LCM跟触控玻璃或是触控塑料层之间进灰,然后再稍微粘合一下这两样东西,所以就用我下图绿色的胶框(一般叫Sponge胶),或者干脆就是好一点儿的双面胶。


2. 后来呢?

因为上边说的这种方式真的很low(并不能真的防止进灰啊),而且用户维修真的太方便了,商家骗不到钱哎(开玩笑的),所以有了一种将屏幕涂整面胶跟触摸屏结合的方式,这种胶是液体的,叫做OCR胶。

液体胶不太好管控,打个比方就像洲际导弹一样,固体燃料还是要比液态的燃料好管控啊是吧,所以这种方式后面也基本被淘汰了,其实也是因为商家烦这些东西,确实不太好弄不太好管控,跟工厂的管控没法比(逃


3. 所以,再后来呢?

再后来呢,人学聪明了,其实也不完全对。

之后的话,不得不提到一款手机,就是苹果的iPhone5,这台手机有个划时代的屏幕触控设计。

就是in cell设计...


4. 什么叫in cell设计呢?

你看前边我们说触摸屏手机,虽然你用的时候在屏幕上点点点,然后显示就会相应地有反应。

但其实实际上,显示归显示,触控归触控,他们是分开的,如我上边的示意图灰色和橙色部分,其实是分开的,简单讲这个触摸屏幕啊,离了橙色部分,就只剩屏幕了,如果橙色触摸屏摔裂了,那触摸也会随之失效,妥妥的。

那么in cell设计呢?

厉害了。

in cell设计是将触摸层design到显示层了,也就是你看到一层屏幕,触摸是内置在TFT跟CF中间的ITO电极上的,简单理解就是类似一个RGB像素配一个touch电极。

5. 全贴合技术

这个时候其实就没有Touch Panel触摸屏这个东西了(即前边说的橙色层),那么最外边其实就是单纯的一块覆盖玻璃了,这时候就不叫TP层了,改叫CG,也就是Cover Glass层。

所以这个时候你会发现手机摔了话,哪怕你最外层的这个CG玻璃摔得稀碎,但是你的触摸一点事都没有,照样好用。

那这个目前被大量使用的技术就是所谓的“全贴合技术”,用了固态OCA胶充当LCM屏幕跟CG之间的粘合剂。

这种设计屏幕美观,模组叠构更薄,成本其实也会更低,可靠性更好,同时万一手机摔了OCA胶还能再缓冲一下,所以目前这是在被大量使用的一种屏幕模组贴合组装技术(同步减少了后期整机组装测试流程以及减少一些风险,真要去讲那就是很长的故事了)


这次就讲到这里,我专注于透过回答科普供应链见闻及小知识,欢迎关注,点赞,评论一波,谢谢各位!


满嘴跑装备


作用于外屏和内屏贴合,还有增强触摸功能,还有显示效果清晰。但是要看维修技术人员给你用的什么贴合胶和机器,一个技术人员的技术也要看的所以我顺便发个广告,希望不要介意啊。




青青我心


干胶用来贴合盖板透光性很不错!粘性很强!平整好!

减少眩光,减少LCD发出光的损失,增加LCD的亮度和提供高的透射率,减少能耗,增加对比度,尤其是强光照射下的对比度;面连接有更高的强度;而且表面更平整,边界,扩大可视区域!

而胶水不易平整,不均匀,以上优点基本无


首义创客之数码之家


简单说,就是让屏幕贴合呀,不然晃几下不就掉了,和胶水的区别就是胶水流动性太强,流到其他地方容易影响电路,然后粘性差的胶水粘不住,粘性好的你就再也打不开了,以后无法再更换。就这么简单,其他答案都在扯什么玩意,浪费大家时间(手动歪头)


买了个车2019


正规屏幕贴合都用的oca光学干胶,操作方便透光性好!市场也有液体胶贴合的但是不能热分离。用干胶的好处外屏玻璃坏了可以分离更换玻璃盖板。


都市修哥


OCA干胶透光性很好,压屏干胶是必备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