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每天穿着运动装去单位上班,这样的人是什么心态?

单立人中1


穿什么,用什么,生活上一般正常的习惯怎么一上头条就变成了“心态”?人真的有这么多的“心态”吗?常常提这类心态问题的人又是什么“心态”?不会是“变态”吧!


用户2417381899030


我有个朋友,他在香港读的法律专业,毕业之后就留在了香港工作。本以为他从此飞黄腾达,结果他整天忙的不可开交,生活质量并没有比内地工作的同学的好。忙也就算了,但他遇到了件事,让他十分不解和心酸。

按照他的话说,他所在的小型律师事务所里的业务,90%以上的量都是他和另外一个内地来的同事包揽的。

虽说他们俩负责了公司的绝大多数业务,但薪资只是平均水平。

有一次,他生了重病。领导还特地跑来医院看他,但带来的不是水果慰问品,而是一大摞人一样高的文档文书。他们要他在医院期间不能耽误工作。

话说,他们的这个小型律师事务所不是没有其他人,还有2个律师名,一个韩国人一个日本人。这日本人和韩国人日常工作习惯是这样的:早上11点到公司,到茶水间泡一会儿咖啡,聊聊天,不一会儿到吃饭时间了,就去吃饭,吃饭完12点半就休息睡觉。下午起来继续喝咖啡闲聊看杂志,看手机......

公司业务繁多,也不见韩国人日本人过来帮忙。平时没见韩国人日本人做什么事,但事务所老板却对他们很客气。我朋友他,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还不太受待见。

这事情怎么解释?


价值

公司不是傻,特别是小型公司,他们看中的都是价值。

我朋友他的价值是,是名律师,懂得处理法律文件和大部分案件。

他要做的,是努力,是勤奋,是卖命。

韩国人和日本人的价值是,他们是这家小型事务所的门面招牌,他们需要做的,是当有国外客户上门时候或者那些很有钱的客户来的时候,接待一下,聊聊天。

他们要做的,是优雅,是从容,是体面。

替代性

虽说,我朋友在香港当律师,外人看来相当体面,也具有一定的含金量。

但在香港,这样的人太多太多,让我朋友来做这个工作,就是看中他们能拼能吃苦,不然,为什么不使用香港自己的员工,而且还能提高就业率。

相比较于普通律师。

具有外国身份的律师就相对稀缺,比较具有不可替代性。

一个人每天穿着运动服去上班,为什么?

1.他给公司提供了价值,有些价值,我们是表面看不到的

2.这样的人,公司需要他,这样的价值,只有他才能提供


以上。


程少话心理


个人觉得还是和工作环境有关系吧。

我原来在单位作秘书,上班第一天,主任就提醒我要着深色长裤,衬衣,皮鞋,因为岗位特性决定的,经常出去一些场合,正式场合还必须西装领带,正装。

再后来,转岗作党群工作,因为这种正式场合少了,衣着也就不需要那么讲究,怎么舒服怎么穿,三十多岁,运动装,更舒适,也显年轻活力,挺好。

来自国企。


他他他叔


我就是个穿运动装上班的人。

这几年因为减肥,体型瘦了以后要整体换衣服。就把所有衣服基本都是换的运动装。

首先,因为不是销售岗,没有着装要求。我在心态上没觉得穿运动装衣服有设么特别的。舒服,日常工作不影响就好了。

另外,运动装一般口袋都有拉链的,装东西不怕丢。坐车,地铁一般不太怕小偷,因此放心一些。

工作,是结果导向的!只要别穿的伤风败俗,被人指指点点看不过眼都可以,别太纠结!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是了!


9527人生随缘


大家好!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一个人每天穿着运动装去单位上班,这样的人是什么心态?这本该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当有人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好像就该想想了。运动装,顾名思义,是运动时候的服装,你上班的时候穿来干嘛?是炫耀?舒服?还是你随时都准备去运动?因此,我认为无非是有如下几种可呢。

第一,可能这个人的工作是相当清闲,可以说就是无所事事。他不用因为工作上的事跟外界打交道,每天就在办公室一张报纸一杯茶,是比较安逸,没有实质的工作内容。

第二,难道他家里除了运动服就是运动服?一般不可能,那些运动大腕也不会有这种情况。无非是向别人炫耀他是一个挺爱运动的人,是一个身体比较健康的主。我敢说,这种人大部分都是工作能力平凡,身体素质一般的那种。

第三,这种人一般来说,自视清高,往往会目空一切。不会顾全大局,一心只为自己。也许我说的有点太严重了一点,他就要有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

当然,我说的也许有点以偏概全,甚至有的过急。至于穿什么衣服去上班完全是个人的自由,别人无权干涉,除非单位有明确规定的除外。你认为呢?


浪子老曾


抛开单位着装规定,穿着运动装上班的人:

讲舒服。运动装穿上,轻巧,舒适,毫无束缚感。

求品质。上班路上或许是走路、跑步去的,利用这段时间既锻炼了身体,又达到了绿色出行的目的。

更自信。喜穿运动装上班,其自信一般不是靠在外衣服饰品修饰来体现的,他可能更关注无形的、软件方面的内在修养。

很随和。一个对外在十分讲究的人,可能也会关注别人的在外,喜用一种审视、严苛的标准评判事情,就像评判一件衣服美不美一样。穿着运动装上班的人,随和务实,怎么穿不是太重要,你高兴就好。

这类人既讲究,也不讲究,讲究生活品质,不太追求表面光鲜,总之,挺好的。

哈哈,我就是这样的人,运动装狂人,答完以后,感觉自己很优秀,有没有?喵~~~





星点成长


个人看法,不喜勿喷。

啥心态?谈不上心态吧?

我理解穿运动服上班其实是一种概括,也就是说,上班的时候没有穿职业装或是正装。

高大上点的说法,上班时穿职业装或是正装是对所从事工作的一种尊重。

通俗点说,干啥你得像啥。

穿运动服上班的人我觉得是受不了职业装或正装的约束,因为职业装或正装穿着比较累,特别是领子和鞋子,个别体型比较特殊的根本穿不上。还有一种从心理上,他是排斥这个工作的,他想改变,着装只是一种表现方式。所以,我觉得谈不上心态。应该只是喜欢与不喜欢的体现罢了。

受不了约束你就走,能够忍受你就留,有能力你就改变,没能力你就接受。至于穿什么?只要你自己能够承受后果,那就随意好了。

但一般有这种行为,大部分有底气或是持有无所谓的想法。还有可能就是审美观后问题了。

另外,农民种地,*无用外包装协会*等以事辛苦劳作的,运动装也好职业正装也罢,都是不合适的。

着装,符合身份只是其中一项功能,最重要的还是应该以舒服为主,所以有词曰“舒适”,既要舒服还要适合,舒在前哦。


半支烟5237


工作单位:设计院。设计院的人,80%左右一年到头基本上都是休闲装,运动装,包括总工和院长。这类衣服舒适,轻便,可以随时动身出门,可以随时下去检查工作;剩下的人基本上一年四季是西装革履,品牌衣服也板正。

穿什么衣服是个人爱好和习惯,只要干净整洁,其他人无权置喙。穿休闲服的人更在意自我,穿正装的人更在意别人眼光,如此而已。


敏行讷言5158


主要有三个心理原因:一个是客观现象和职场文化,没有什么特殊心理。一个是超然的心理原因,想怎么来就怎么来。一个也是心理原因,看开了看透了,不在乎了别人怎么看了,题主还问怎么看,人家根本不在乎你怎么看?

第一,全球职场主要分为四类职场。

一是规范职场,需要穿规定服务,比如,各类制服。二是保守职场,一般穿商务正装,比如银行人士、商务精英。三是创意职场,比如演员、模特等,要与众不同。四是随意职场,比如自由职业、程序员、文化专员等,不讲究,牛仔裤、T恤衫等,常年不换。

所以,穿运动装的人,可能是随意职场,公司没有着装要求,大家都非常随意,怎么舒服怎么来,没人在意。

第二,超然心态,成功人士的超脱心态。

马云、乔布斯、扎克伯格,等等。那些大老板,穿着很随意,人家不搞西装革履的,累。哪怕穿个老头衫、老布鞋,也没人看低人家一眼。比如,扎克伯格,一律是T恤配牛仔,带领着IT界全这个德性,完全超脱。人家的精力全部放在喜欢的事业上,人家的威望和名气,完全靠实力,与外表没有任何关系。

第三,看破红尘的人,不在乎了。

有些职场中年,提拔无望,上司不欣赏,下属不尊重,自己也不需要刷存在感了。甚至,因为自己不受重用,而带有一定的叛逆性,我就我行我素,我不在乎你们。经常有一些中年的中层,船到码头车到站,不想巴结上司,也不想讨好同事,怎么舒服怎么来,反正自己也轮不到什么重要场合。穿上运动装,上班走,下班走,中间还要做操,方便健身、这个理念也对,既然职场没有奔头,不如练一个好身体,你比别人活得长活得好,你还是赚了。


职场火锅


视单位性质而分

之前在体制内工作,很多领导和同事都喜欢穿运动装,平时没有什么大会议,没有活动安排,办公室的人都是运动装,下班之后直接运动着走路回家,所在的部门比较清闲,再加上领导好像非常喜欢运动装,而且单位不时自己搞运动比赛,所以当时天天穿运动装,非常舒服。

如果是在银行等专业性比较强的单位,也不是没有穿运动装上班的,到了单位之后再换上西装外套,但是工作中银行可没有穿运动装的,那样首先闲的不专业,试问谁愿意去问一个床运动装的大堂经理投资理财问题呢?

不同的单位对服装的要求也不同,运动装穿着舒适,如果条件允许,穿着上班你就知道多舒服了,工作中的穿着还是要考虑公司的要求和行业的标准,当然没有硬性规定,可以穿让自己舒服的衣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