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着永传的“星火”!G仔带你走进海珠古祠堂

这里有着永传的“星火”!G仔带你走进海珠古祠堂

祠堂

作为正宗的中国“国粹”

是一方方最独特的“中国印”

海珠区的祠堂

蕴涵了海珠历史文化的传统

也埋藏了深厚的人文根基

它们屹立在珠江之南

它们是海珠历史的实证

这里有着永传的“星火”!G仔带你走进海珠古祠堂

由黄埔村起步,G仔走访了龙潭村、土华村、沥滘村、赤沙村、仑头村……走进一座座祠堂,其中有志得意满的辉煌,也有多灾多难的泪水,我们从中读到太多的悲欢离合,太多的起伏升沉。让人振奋的是,海珠的先人通过祠堂留给我们的,是一部气壮山河的创业史、奋斗史。这是一种精神,一种有着浓郁广州特色的刻苦、务实、创新、乐善的精神。

这里有着永传的“星火”!G仔带你走进海珠古祠堂

百世周宗显望族

沥滘村卫氏大宗祠

这里有着永传的“星火”!G仔带你走进海珠古祠堂

来到面向珠江的卫氏大宗祠前,映入眼帘的是立于屋顶的飞檐走兽,还有高翘尾巴的屋脊鳌鱼,加上五开间的超大面阔,一种雄霸一方的感觉油然而生。门额上挂着直笃牌匾,上书“卫氏大宗祠”,这种直笃牌匾须皇帝御封才能挂上。

牌楼为四柱三楼式,仪门上的“燕子斗拱”是皇亲国戚才有资格建造的,牌楼门额上书“百世周宗”,两侧书“文章华国”“诗礼传家”,可见这里是周朝宗室之后,并继承了周代的礼乐文章,是一个有光辉历史而又有承传的族群。

这里有着永传的“星火”!G仔带你走进海珠古祠堂

这间祠堂的“镇祠之宝”—“御赐祝寿屏风”是乾隆钦命,由三朝重臣、一代名相张廷玉撰文,刑部尚书、中国古代大书法家汪由敦书写,内容是祝贺沥滘村卫氏103名老翁的寿辰。一名乡亲自豪告诉G仔,我们这一族是“五百年祖德,十三代书香”。可见沥滘人在历史上的影响力。

这里有着永传的“星火”!G仔带你走进海珠古祠堂

崇祠壮节甲午魂

邓氏宗祠

这里有着永传的“星火”!G仔带你走进海珠古祠堂

漫步在邓氏宗祠,总会发觉有一股豪气在梁栋间缭绕,这是岭南很多祠堂所罕见的。这座宗祠始建于1834年,邓世昌殉国后,由清廷颁发抚银将原祠扩建,坐北朝南,广三进,中路三间两进,头门额匾“邓氏宗祠”四个楷书大字,光绪皇帝所赐的对联“云台功首,甲午名留”,已经渲染了古烈士的英风。

这里有着永传的“星火”!G仔带你走进海珠古祠堂

邓世昌1867年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后历任建威、海东云、振威等舰管带,是晚清中国海军第一代将领中最出色的之一,组建北洋水师后,出任主力舰致远舰管带。甲午海战中,在弹药将尽之时,邓世昌欲以“致远”号之牺牲,保全军之胜利,亲自掌舵向日军“吉野”号冲去,在击伤两艘敌舰后,不幸中弹沉没。

这里有着永传的“星火”!G仔带你走进海珠古祠堂

兰桂腾芳振文昌

黄埔村梁氏宗祠

黄埔村梁氏宗祠位于黄埔村阜康里。坐北朝南,尚存头门及天井,砖、木、石结构。面街为宽敞广场,北侧青云巷。

这里有着永传的“星火”!G仔带你走进海珠古祠堂

繁华绿树簇拥的黄埔公园是梁氏宗祠的明堂,公园里有半月形的池塘,是梁氏宗祠的风水塘,水面平静如镜,取寓于“月盈则亏,水满则溢”之古训,祠堂左侧三眼古井,与天上三星映照,生生不息。

在《广州黄埔梁氏家谱》中记载,从嘉庆年间只光绪二十六年间获得官阶品味、受政府旌表的族人就有二百多名。如今的梁氏宗祠已改建成为“黄埔古村人文历史展览馆”,既展示黄埔村昔日的历史,也在期望着后辈们再创辉煌。

这里有着永传的“星火”!G仔带你走进海珠古祠堂

乐善好施美名扬

龙潭村纶生白公祠

这里有着永传的“星火”!G仔带你走进海珠古祠堂

生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的白纶生,热心善事,在广州创办一间爱育善堂,每年拨款资助广州城西的方便医院(即今市一人民医院的前身)和四庙善堂;平时对贫苦者施粥、施棉衣、施棉被、施棺木等,并热心教育事业,资助全村儿童均免费入学。

光绪十六年(1890年)湖南省发生大水灾,农田失收,造成大灾荒,白纶生捐赠一笔可观的赈灾款帮助当地灾民,事为当时两广总督部堂李某上报清廷,皇帝于光绪十七年赐以“乐善好施”四字,令两广总督于白纶生老家龙潭村建立一座四柱五楼三门式石牌坊,以示表彰。

该祠细部装修和装饰精美,琉璃瓦当滴水蓝绿交替。祠内的斗拱、柱梁、柱基均有精细的石刻、木雕、砖雕和灰雕。多种人物和动植物图像,造型生动,又加入当时我国未能生产的彩色玻璃,图案华丽,色彩鲜艳,吸收了外来先进文化的开放思想和当时的时代气息,这是一般古祠所未见。

这里有着永传的“星火”!G仔带你走进海珠古祠堂

太湖石“猛虎回头”

伍氏宗祠

这里有着永传的“星火”!G仔带你走进海珠古祠堂

清十三行总行首领伍秉鉴的伍氏家族花园遗物——太湖石“猛虎回头”

位于海珠区同福中路的伍氏宗祠成为了广州首批历史建筑推荐名单中最古老的历史建筑。当时世界首富伍秉鉴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在南华西漱珠涌一带建起规模相当的伍家花园,占地约百亩,园中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内有“大观园”、“小姐楼”、“竹丝庵”等特色建筑,而且还是广州粤剧的发源地之一。

目前虽然已不复当年的辉煌,但所保存的部分建筑,如“小姐楼”的飘台、红砂岩墙基、青砖墙身及“小姐楼”前的水井等,这些残存的历史印迹是广州岭南文化的缩影。

这里有着永传的“星火”!G仔带你走进海珠古祠堂

投稿邮箱 | haizhujun@qq.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