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馬皇后送給劉伯溫“一梨兩棗”後劉伯溫就主動告老還鄉了?


歷朝歷代的皇后之中要說有母儀天下之風,馬皇后肯定位列前三甲,要說帝王傳奇同樣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與其他帝王想比絕對也在三甲之列。

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與漢朝開國之君劉邦差不多,乃一介布衣手持三尺劍在亂世之中南征北戰,最後登上九五之尊,成為一代開國帝王。

當然兩位開國皇帝都有一個相似之處,為了皇權穩固而處死了很多開國功臣,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功臣們自持功勞目無法度,帝王為了避免再生戰亂不得已而為之。

站在臣子的一面,對這些帝王的所做所為是寒心的,但是站在帝王的角度則是無奈之舉。正所謂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讓將軍享太平,誰對誰錯依然無法評斷。

朱元璋建立大明朝之後,處死悍將藍玉、胡惟庸、李善長等,是朱元璋殺心重也好,是這些功臣枉法也罷,我們不在敘說,其中神機妙算的劉伯溫自然也是朱元璋忌憚的功臣之一,劉伯溫也深知自己的處境。

這時的劉伯溫陷入了兩難境地,走也不是同樣留也不是,倘若一走了之必定讓朱元璋對自己懷疑,自己是否有不臣之心已經不重要,一走了之的話必死,若留也是早晚被朱元璋處死。

就在劉伯溫左右為難之際,收到了馬皇后送的禮物,一個梨兩個棗,當劉伯溫看到禮物之後,隨即明白了馬皇后用意,當即激流勇退告老還鄉。

劉伯溫為何主動告老還鄉,一切都在這梨棗之內,首先我們要知道,馬皇后作為朱元璋的枕邊人,自然知道朱元璋的性格,必定也能從朱元璋的一言一行之中判斷出朱元璋要做什麼,不到特別緊急的時候不會突然給劉伯溫送上禮物,而禮物還是區區的一梨兩棗。

再則,馬皇后素有賢后之名,從朱元璋起兵之時,馬皇后為朱元璋打理後方,並沒有其他女子的目光狹隘,各位文臣武將都比較敬重馬皇后,而馬皇后也是心地善良之人,不願看到這些功臣慘死在政治的屠刀之下。

在古以來,帝王賞賜大臣吃食都是貴重無比且數量較大,皇后賞賜臣子也不會只有區區一梨兩棗,這樣有失帝王之家的風度,對臣子有輕視之意,送上一一梨兩棗必定有玄機在其中,

劉伯溫素有大才,面對一梨兩棗自然明白了馬皇后的用意,必定馬皇后知道了一些風吹草動,不願意讓劉伯溫枉死,選擇送來一梨兩棗讓劉伯溫明白此時的處境,早早離去,免得招來殺身之禍。

劉伯溫在看到禮物之後,主動告老還鄉,事實也證明劉伯溫在馬皇后的提示之下做的是對的,不走了之肯定讓朱元璋不放心,自己也性命難保,留在朝堂之上在朱元璋心中難免留下疙瘩,按馬皇后的辦法選擇告老還鄉早點離去才是明知之舉,不然劉伯溫也不可能落個善終。


豫北老崔


其實,朱元璋自始至終沒把劉伯溫當作自己人。

劉伯溫是浙江溫州人,屬於半路加入朱元璋陣營的,當年朱元璋佔領了南京之後,聽聞劉伯溫有神機妙算的本事,就“三顧茅廬”請他做了軍師,當時的劉伯溫還是元朝的八品縣丞。


然而,半路出家的劉伯溫根本算不上朱元璋的嫡系,徐達、常遇春、李善長、郭興、郭英、湯和等這批最早跟隨老朱打江山的家鄉人,才是真正的嫡系,這些嫡系自發形成了以李善長為首的淮西集團。

朱元璋奪取了天下後,大封功臣,所封的“開國六公”均是淮西集團的人,分別是李善長、徐達、常遇春、李文忠、馮勝、鄧愈六人;所封的侯爵都是功勳卓著的武將,分別是藍玉、傅友德等二十八人。

而料事如神、神機妙算的劉伯溫僅僅被封了個伯爵,所任的職務是御史中丞。御史中丞是幹啥的?大體相當於監察部副部長,還是個副職,負責糾風工作,出力不討好,容易得罪人。


這個職位,相比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李善長差的不是一星半點啊,可見劉伯溫在朱元璋的心目中,真的沒有大家想象的那般重要。什麼神機妙算,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不過是後人戲曲杜撰的吧,劉伯溫根本沒有這麼厲害!

假如沒有劉伯溫,朱元璋照樣奪取江山,朱元璋也是這樣想的!

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後,這些能征善戰的武將成了他最為忌憚的人,憑他的領導能力和威懾力,勉強能震得住這些如狼似虎的將領,但他百年之後呢?

況且太子朱標寬厚仁慈,根本不足以對付這些虎狼猛將們,於是朱元璋寧願揹負著兔死狗烹的惡名,也要在有生之年一一拔刺,給朱標留下了一個太平、安穩、和諧的江山。

所以,後來才有了胡惟庸案、藍玉案。


朱元璋忌憚武將,而劉伯溫是文官,按理說不至於引起朱元璋的猜忌,但劉伯溫有些神神叨叨,整天搞一些封建迷信的東西,這讓朱元璋很是惱火。

事件一,1367年,劉伯溫夜觀天象,發現火星出現在二十八星宿的心宿之位,於是向朱元璋打了報告,建議朱元璋下罪己詔,面向天下做出誠懇的道歉,朱元璋一見此詔,立馬扔出去老遠,譏諷道:“真是一個腐儒啊!”

事件二,天下大旱,劉伯溫再次打了報告,認為是積壓的冤假錯案太多了,導致陰氣太重,而陽氣不足,所以必須把冤假錯案扭正了,還冤魂一個清白,如此大雨就不請自來了。

這次,劉伯溫運氣不錯,大雨真的來了,劉伯溫從此成了古代版蕭敬騰,只要天氣旱了,劉伯溫就出來求雨,但求雨這事得看老天的心情,後來一連好幾次,劉伯溫祈雨失敗了。朱元璋覺得劉伯溫很不靠譜。


事件三,李善長後來犯了錯,朱元璋準備撤掉其丞相職務,重新換人,於是就問了問監察部的意見。朱元璋問劉伯溫:“楊憲如何?”

楊憲和劉伯溫私交不錯,但劉伯溫卻極力反對,說楊憲氣量不夠;朱元璋又問汪廣洋如何?劉伯溫說氣量更窄;朱元璋又文胡惟庸如何?劉伯溫說,丞相好比一輛馬車,胡惟庸會把馬車搞翻了!

朱元璋有些生氣,譏諷道:“我看只有你最合適了!”劉伯溫回答道:“我這人嫉惡如仇,得罪了太多的人了,更不適合!”

朱元璋越發生氣,自此越發不喜劉伯溫了!


後來,胡惟庸誣告劉伯溫的老家上空有帝王之氣,引起朱元璋警覺,於是動了殺機!

馬皇后一直與劉伯溫交情不錯,不忍其遭受迫害,於是偷偷地派人送過去一個籃子,劉伯溫打開一看,裡面有三個水果,一個梨,兩顆棗。

劉伯溫立馬會意,當天晚上就寫了辭職報告,藉口身體不適,請求告老還鄉。

朱元璋覺得胡惟庸有些小題大做了,天空飄來一朵雲,就能說是帝王之氣,劉伯溫一個腐儒,能掀起什麼波浪,於是大筆一揮,同意!放劉伯溫回老家去了!

一個梨,兩顆棗,到底啥意思呢?早早離啊!


一半秋色


能言簡意賅的,就不長篇大論了。馬皇后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結髮之妻,是歷史上著名的賢后。朱元璋後期性情多疑暴戾,許多開國功臣都被誅殺,而馬皇后是心地仁慈之人,她多次設法挽救功臣。馬皇后給劉伯溫送“兩棗一梨”正是她挽救功臣的行動之一。

劉伯溫辭歸是為了保命

馬皇后送一筐梨兩筐棗給劉伯溫自然不是平常的賞賜,馬皇后此舉是有其他用意的。

明朝開國後劉伯溫僅被封為伯爵,這是朱元璋有意為之,加上後來發生的一些事,馬皇后看出了朱元璋想殺劉伯溫的心思。

馬皇后瞭解劉伯溫的為人,知道他不是該殺之人,於是設法挽救劉伯溫,馬皇后派人給劉府送上兩筐棗和一筐梨,以此提醒劉伯溫。

劉伯溫是聰明絕頂之人,他自然明白馬皇后此舉不是簡單的賞賜,而是有深意的。

劉伯溫看到這三筐水果一下子就明白了馬皇后的用意,他知道馬皇后這是提醒自己“早早離”的意思。

歷史上像這類以物寄意的例子不在少數,清朝紀曉嵐曾經以茶葉和鹽提醒兒女親家兩淮鹽運使盧見曾朝廷要查鹽。不同的是,紀曉嵐此舉屬於通風報信,而馬皇后此舉是屬於救人。

劉伯溫從馬皇后的提醒中明白自己的處境很危險,為了避開危機,劉伯溫便主動告老還鄉,朱元璋順勢批准了劉伯溫的請求,將其賜歸。


歷史守望者


劉伯溫,這位歷史上著名的謀士。開國之後朱元璋大肆誅殺功臣,一時間鬧得是人心惶惶,劉伯溫也害怕某天皇帝就要了自己的小命。擔心總歸是擔心,可若劉伯溫不顧朱的猜忌冒然離開,皇帝便一定會懷疑他的,但若是不離開,皇帝一定會對他下手,所以,走或是不走一時之間成了兩難的問題。就在劉惶惶不可終日時,他接到了馬皇后的禮物,一梨兩棗,當他看到這個東西時,他很快就明瞭,當即激流勇退告老還鄉。為何馬皇后送來這個東西后,劉就會離開?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熟知皇帝的品性

作為皇帝的枕邊人,馬皇后可謂是熟知皇帝的性格,所以,她可以從皇帝的一言一行之中推算出皇帝的所思所想,從而判斷皇帝下一步要做什麼,會怎麼做,從而防患於未然。

所以,不到萬不得已馬皇后是不會突然造訪,更不會無緣無故的給劉送禮,因此,劉從馬皇后的禮物中推算出自己大難將至,必須遠走高飛。

馬皇后的個人魅力

作為一國的皇后,馬皇后沒有那些後宮婦人的目光狹隘,相反她是一位很有遠見的女子,在皇帝征戰期間,她一直幫助皇帝打理好後方,不僅如此,她還時刻勸諫皇帝要收斂自己的性格,不要暴躁,多疑,所以,在朝臣的心中馬皇后有著極高的地位,是一代賢后。

尤其是在開國之後,馬皇后的表現更是讓朝臣讚歎有加,除此之外,馬皇后還極其愛惜人才,所以,她勸劉快些跑必定是不忍看劉慘死於刀刃之下。

兩棗一梨本身的意思

梨顧名思義是通離開,而棗通早,兩個棗加一個梨的字面意思是早早離開,這樣的解釋也不是沒有依據的。

在古時,雖然物資匱乏,但位高權重的人基本上都能享受到豐富的資源,不論是米麵,還是說蔬菜瓜果,雖然皇宮也有賞賜,但一般來說都是很貴重的水果,而且量都比較大,不至於說是一個或者兩個,一個是為了不失皇家風度,一個是為了彰顯對於臣子的重視,所以,一般不會用梨或者棗來賞賜人,所以,更別提只拿一個梨和兩個棗這樣小家子氣的東西了。劉是跟著皇帝南征北戰數十年的老人,所以,他熟悉皇帝的脾性,而且他還是個足智多謀的人,聯想起身邊這麼多的前車之鑑,以及皇帝的所作所為,一定會造作防範。

所以,當皇后送給他這些東西時,她一定是知道了些什麼,要不然也不會有如此的舉動,離開就是保護自己。

機械工程師雷紅


因為,劉伯溫從馬皇后的禮物中推算出自己大難將至,必須早早離開。

馬皇后作為皇帝的枕邊人,熟知朱元璋的性格,所以,她能從朱元璋的一言一行之中推算出皇帝的所思所想,從而判斷皇帝下一步要做什麼,從而防患於未然。

在劉伯溫離開沒多久,胡惟庸就在朱元璋的授意下,上書說劉伯溫把墓地建在風水寶地,劉伯溫心生惶恐,趕緊回到京城,在朱元璋的眼皮子底下一直待到病重,最後才被送回到老家去世。


嶽劍


瀚海猜測,“棗”代“早”,“梨”喻指“離”,馬皇后當初送劉伯溫“二棗一梨”實質上是用一種委婉的方式勸退劉伯溫,勸他早早離開這個是非紛爭不斷的朝廷以及如同豺狼虎豹一般的君王。




這看似是一種殘酷的勸退方式,實際上是馬皇后對於劉伯溫的一種憐憫,用一種隱形的方式來暗示提醒劉伯溫珍愛生命,遠離朝廷。當然,馬皇后肯定不是以劉伯溫的利益或者性命為最重要的事情,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她的夫君朱元璋,她以朱元璋的最大利益為基礎來展開一切事項的工作。

朱元璋生性多疑、嗜殺成性,這作為他的枕邊人——馬皇后,自然是一清二楚的,她從朱元璋對於劉伯溫的其中態度,察覺到朱元璋對劉伯溫生了疑慮心和難容心,甚至是朱元璋想對他除之而後快。

馬皇后雖然是很愛朱元璋,但是她有仁慈之心,她不能夠眼睜睜地看著朱元璋一次又一次地殺害那些有功之臣,所以她總是力所能及地儘自己最大的能力來拯救那些無辜的大臣們,將百鍊鋼化為繞指柔,如春風化雨般潤物無聲,化解朱元璋嗜殺成性的劣根以及挽回很多有功之臣的性命。唯有愛與善良能夠解救人心,解救生命。



劉伯溫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從小就是“神童”,再到中途學仕的學霸,一直都是走在天資聰穎的正道上。為朱元璋所用之後,他也是智慧囊的象徵。若是馬皇后想要細心提示一下他,自然不算是難事,也正是因為他機智過人,只需要馬皇后提點一下即可,無須有太多的語言和動作交接。

可惜的是,劉伯溫在劫難逃了。狠心如鐵的朱元璋一旦起了殺心,怎麼會輕易讓自己的“獵物”給逃走呢?正值劉伯溫生病的時候,朱元璋就想馬上趁機要了他的性命。朱元璋派胡惟庸探視劉伯溫,而胡惟庸帶了隨身的醫生到劉伯溫府上,給劉伯溫開了藥方,方離去。劉伯溫吃了那個醫生開的藥之後,病情越來越嚴重,不久之後他便與世長辭了。而仁慈的馬皇后對此痛心不已。

1382年(洪武十五年),時值五十一歲的馬皇后病重,也許是沒有強烈的求生慾望吧,她怎麼也堅持不肯服藥,朱元璋急令太醫醫治。太醫束手無策,而馬皇后對朱元璋說:“生與死,都是命運的安排,太醫又怎麼能夠讓人活命呢!如果吃藥不能見效,恐怕會因為我的緣故而降罪各位醫生吧?”朱元璋聽此,大怔,只能作罷!

馬皇后在那一年逝世了。她在臨死之前也心懷慈悲,用自己的寥寥幾語化解了一場血雨腥風的殺戮,保全了太醫上下家族的性命。而朱元璋也痛苦流淚,再也沒有立後。



總結:從這裡,瀚海並沒有把注意力集中在劉伯溫的悲慘結局,反而有點跳躍性思維,從一個看似是高屋建瓴的無聊角度想到了朱元璋與馬皇后之間的相愛以及相處之道。瀚海相信朱元璋與馬皇后之間是彼此相愛的,只是他們之間一個生性多疑,得到江山以後總是想要除掉大臣,而另一個心懷慈悲與仁愛,這兩個人就是兩個極端在一起,他們兩個恐怕是既開心又痛苦吧!

《明書·懿文皇太子紀》記載:朱元璋受重傷被陳友諒被狂追時,是馬皇后不顧安危背起朱元璋就拼命地奔跑,才讓朱元璋保住了小命。這就是前因。

而後來馬皇后去世後,他們共同的兒子朱標每次被朱元璋毒打時,朱標就故意把圖像遺落在地,朱元璋睹物思人,就會扔掉手中的鞋子、棍棒,痛哭一場。這是後果。如果一個好的前因不能夠結出來一個好的後果,那麼這一切有何意義呢?人總是囿於己見,把自己困在一張網裡,苦織一輩子,這又有什麼值得的呢?


瀚海說史


劉伯溫作為朱元璋的智囊,在建立明朝的歷史進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後,為了老朱家的江山穩定找各種藉口處理有功之臣之時,劉伯溫作為有功之臣自然不可能獨善其身。劉伯溫看著朱元璋的殺伐之心越來越重,很是惶恐。

有一次馬皇后給他送了一筐水果,裡面放著“一梨兩棗”,劉伯溫一看頓時大驚失色,主動向朱元璋提出告老還鄉。為什麼馬皇后要給他送這筐水果呢?


(馬皇后劇照)

母儀天下—馬皇后

《明史》記載:高皇后從太祖備歷艱難,贊成大業,母儀天下,慈德昭彰。

馬皇后性格溫婉而雅,面對問題也能妥善處理。特別是朱元璋從窮小子一路走到即皇帝位,沒有馬皇后或許歷史上就真的記不住朱元璋。當朱元璋做皇帝后,感覺到一起打江山的功臣的威脅時夜不能寐,想要除去異己時,馬皇后都在勸他,希望朱元璋能少點殺伐之心,為了江山社稷。所以很多朱元璋要殺的人都被馬皇后通過各種方法保住的性命就比如劉伯溫。


(朱元璋與馬皇后劇照)

馬皇后經常會給跟朱元璋一起打拼天下的有功之臣送點小食,而且也不會引起別人的閒話。畢竟皇后犒勞功臣也是為了穩固江山。所以當馬皇后看到朱元璋對劉伯溫有殺心的時候,她藉著犒勞的名頭給劉伯溫送去了一筐“一梨兩棗”的水果,希望劉伯溫能看的懂什麼意思。或許很多人就在問,為什麼不直接派個親信告知呢?畢竟馬皇后還是朱元璋的老婆,她不可能明面上就直接跟朱元璋對著幹,也不符合她的性格,她只是想著能幫忙救下就好。


“一梨兩棗”到底是什麼意思?

劉伯溫自己知道,朱元璋對他不放心的原因在於,他腦子轉的太快,更能猜到朱元璋的心裡想法。在皇帝心中這是大忌!所以朱元璋想著法子想要弄掉他。只是以為劉伯溫做事滴水不漏,小心翼翼,一直沒有把柄。時間久了,總會有把柄被抓到。所以當朱元璋真的要處理他的時候,他打開馬皇后送來的水果筐,看到水果就突然之間懂得了馬皇后的意思,馬皇后這是在勸說他“早早離”,讓他趕緊離開朝廷這個是非之地,或許現在就有危險了,不得不說馬皇后的用心良苦。於是劉伯溫趕緊向朱元璋提出身體不好,想要告老還鄉,畢竟留在朱元璋身邊太危險了。

不得不說,劉伯溫因為馬皇后的善意提醒,逃脫了政治鬥爭的漩渦,但是始終還是沒能讓朱元璋徹底放心,直到劉伯溫病逝了,估計朱元璋終於能長呼一口氣了。


歷史每日說


劉伯溫一世神機妙算,他的最終歸屬歷朝歷代都有先見,兩棗一梨寓意頗深,具備感恩圖報,說明再甜蜜的關係,因為角度不同,權威不同,貢獻再大,威脅也大,告老還鄉,最終兩全其美……,


身邊的故事LE


封建制度就是要不得。把人們的聰明才智。用來猜心理一些白費心血的玩藝。不重視用來創造財富富足人生。


揚揚156319522


劉基(1311-1375)字伯溫,明朝著名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朱元璋多次稱他為“吾之子房”,在民間他與諸葛亮比肩,被視為“神”。民間還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的說法。雖然一個王朝的建立不可能單靠個體的力量,但劉伯溫對大明王朝的建立確實具有推波助瀾的作用。在抗元的戰役中,明軍多次處於被動的處境,好在劉伯溫審時度勢,出謀劃策才化險為夷。

他不僅在軍事才能上出神入化,而且在文學領域的造詣也及其高深。“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可望不可即”等金玉良言都出自他的著作。他與宋濂、高啟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更難能可貴的是他為人剛正不阿,不與小人同流合汙,不向皇上阿諛奉承,一心只求問心無愧。然而朝堂之上是容不下這等“光明磊落”的,更何況朱元璋從不相信任何人,除了馬皇后。為何當馬皇后送了劉伯溫一個“一梨兩棗”後,劉伯溫就告老還鄉呢?有何原因呢?

如果要選舉我國近千年來最母儀天下的皇后,那馬皇后一定能排前三。馬皇后從小知書達理、樂善好施。與朱元璋結髮後,不僅溫柔賢惠、患難與共,還經常幫朱元璋排憂解難。即使當上皇后,她仍不忘過去,樸實無華,與人為善。她與朱元璋的感情十分深厚,她提的大部分意見朱元璋基本上都會聽。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馬皇后,朱元璋劍下的冤魂不知會多出多少。劉伯溫就是在馬皇后的“有意護佑”下得以撿回一條性命的。

首先我們要弄懂馬皇后送給劉伯溫“兩棗一梨”的意圖。棗即“早”,梨則“離”,所以馬皇后是要劉伯溫早早離去。前文我們提到劉伯溫是明朝第一大謀臣,作為剛剛建立的王朝正需要他出謀劃策,為皇帝分憂解難。而馬皇后為何卻要他早早離去?更何況馬皇后是個通情達理之人,她這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其實原因只有一個:朱元璋對劉伯溫有了殺心,而且馬皇后勸不了。前文提到朱元璋對馬皇后是十分敬愛的,既然她都求不了情,那唯一保住劉伯溫的辦法就是讓他早早離去。雖然離去的原因很簡單,但朱元璋到底為何要殺劉伯溫?畢竟他曾經那麼敬重這位謀臣,還尊稱其為“老先生”。

這要從朱元璋打天下的時候說起,從龍灣之戰到救援安豐,朱元璋想到的,劉伯溫也想到了,朱元璋沒有想到的,劉伯溫還是想到了。而且當初韓林兒被攻,劉伯溫一直勸朱元璋不要前去“救駕”,從那時起朱元璋就害怕有一天劉伯溫對他也來這麼一手。所以起初封功臣時只封劉伯溫為伯爵,而且俸祿是最低的。

另外,自古以來,朝堂都有黨派之爭,明朝也不例外。明建國初期就有淮西和浙東兩大集團,他們分別以李善長和劉伯溫為首。兩大集團一直以來針鋒相對,而劉伯溫這人說話又過於直接,很多人開始在朱元璋面前說劉伯溫的壞話。不久,朱元璋便起了疑心,於是找劉伯溫前來談話。談話中朱元璋詢問劉伯溫換掉李善長誰當宰相合適?《明史.劉基傳》中是這樣記載的:基言:“善長勳舊,能調和諸將。”太祖曰:“是數欲害君,君乃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頓首曰:“是如易柱,須得大木。若束小木為之,且立覆。”及善長罷,帝欲相楊憲。憲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憲有相才無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義理為權衡,而己無與者也,憲則不然。”帝問汪廣洋,曰:“此偏淺殆甚於憲。”又問胡惟庸,曰:“譬之駕,懼其僨轅也。”後憲、廣洋、惟庸皆敗。”帝曰:“吾之相,誠無逾先生。”基曰:“臣疾惡太甚,又不耐繁瑣,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無才,惟明主悉心求之,目前者人誠未見其可也。”

​

這次談話可謂如履薄冰,直接決定了劉伯溫的命運。朱元璋提出了五個宰相人選,有淮西集團的,有與劉伯溫關係密切的,還有劉伯溫自己。很多時候人往往是被自己打敗的。劉伯溫巧妙地回答了對其他人選的看法,但對自己的說法卻毀了他,而且是致命的。從此朱元璋與他決裂。其實如果我們是朱元璋也可能會怒然,我們可以模擬下朱元璋的心理:“我讓你當宰相是看得起你,你竟然還不當。你是看不起宰相這個職位,想坐老子的龍椅?說今沒人有資格作這個宰相,你是覺得我沒有你劉基就不行了?”劉伯溫的“直言不諱”真的很容易讓人產生這種誤解,可實際上或許他只是單純的覺得自己有當宰相的能力卻沒有當宰相的氣魄,又或許是他覺得不能讓朱元璋認為他在假裝謙虛便故意找了一個自己的缺陷來推脫。

這麼看來朱劉的矛盾由來已久,但筆者認為,劉伯溫告老還鄉除了將被殺這個客觀原因,還有他對朝堂失望的主觀原因。他一直遵從“不求盡如人意,但求問心無愧”的原則,可他發現即使問心無愧也會遭到猜測與算計,那他又何必執著於此呢?或許在馬皇后給他送棗梨的時候他就明白朱元璋不會放過任何人,歸隱山林也許是他最好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