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停和中轉航班,原來有如此大的區別

在選擇航班的時候,嚐嚐在網站上有提示顯示“經停”和“中轉”,不知道您是否注意過呢?雖然都是在中間的某個地方停留、時間有長有短,但是這裡面的區別可是非常大的哦!

經停和中轉航班,原來有如此大的區別

關於經停航班

經停航班,一般來說主要是兩地客流量可能不是很大,需要在中間某個城市稍作停留後繼續飛行,或是補充燃油等後繼續飛行,一般經停又分為國內經停和國際經停航班。

(1)國內經停

國內經停就比較好理解,就是A到C經停B(簡單表示就是A-B-C),在經停地B的時候是否需要全體乘客下機還是隻有在B站下機的旅客需要下機,這由航班的機長根據情況來定,一般情況下帶齊手提行李全部下機並稍事休息後重新登機情況較多,服務較好的機場再登機的時候,通常會請過站旅客(計劃行程是從A到C的旅客)先行登機。

通常過站時間不會太長,30分鐘到1個小時左右,個別的因為航班調配可能在經停地停留時間較長。經停航班的優勢一般價格相對直飛便宜一些,但是飛行途中收到經停地天氣影響會比直飛的影響略大。

經停和中轉航班,原來有如此大的區別

(2)國際經停

國內部分航司會推出國際航線的經停航班,比如北京-大連-福岡、長沙-張家界-曼谷等,相當於兩個國內站和一個國際站,這樣的情況會涉及到旅客和行李在不同機場辦理出入境手續,原則上托運行李在起始和到達站辦理出入境手續、旅客在出入境前的最後一站\\第一站辦理出入境手續。

以國航CA953(北京-大連-福岡)為例,從北京出發前往福岡,在北京會給一張全程登機牌、行李託運從北京可以直掛到福岡,經停大連的時候無需取出來,在大連下飛機辦理旅客出境手續;返程的CA954則正好相反,福岡出發、經停大連時旅客辦理入境,到達北京的時候福岡上機和大連上機旅客會分別從國際到達、國內到達結束行程並提取自己的托運行李。

經停和中轉航班,原來有如此大的區別

關於中轉航班

中轉航班一般又成為“中轉聯程”,相當於把兩個行程連接起來,旅客依舊是A-C的行程,但是拆分成A-B/B-C。中轉航班的中轉時間會根據航空公司指定的最短中轉時間進行限制,以免旅客來不及進行中轉。

經停和中轉航班,原來有如此大的區別

由於中轉航班是相對獨立的兩段行程,因此如果第一段行程延誤較多可能會導致無法搭乘第二段航班,如果兩段航班是同一個公司的“聯程客票”(票號是同一個票號),一般出現這樣的問題也不用擔心,航空公司會安排後續航班的免費更改,同時航空公司為了便於旅客中轉,在機場通常還設置有中轉櫃檯、中轉快速通道等,方便旅客轉機。

經停和中轉航班,原來有如此大的區別

不知道您是否看懂中轉和經停航班的區別了呢?下次購票的時候如果看到“轉”/“停”可要選對您希望的行程方式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