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為家務瑣事而爭吵往往不是因事情本身,而是這4個原因

家庭生活,本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瑣碎日常,讓家庭溫馨和睦的關鍵永遠是——你做飯來我洗碗,你拖地來我洗衣,你抱孩子我逗樂……夫妻之間對待家務的態度,就是對待婚姻的溫度。好的婚姻就是要足夠勢均力敵,一起賺錢養家,一起幹家務活,一起慢慢變老。

然而,現在中與之相反,很多夫妻在家務的問題中常常爭論不斷。有研究表明:家務勞動已經成為夫妻在各種問題上進行鬥爭的領域,表面上看這些爭論的問話是”誰應該倒垃圾“或”洗衣服“,實際上與這些問題沒有什麼關係。

夫妻為家務瑣事而爭吵往往不是因事情本身,而是這4個原因

當一個人對伴侶的家庭事務貢獻/或執行情況失望時,這會讓她們感到沮喪,但另一方面,他們也表明了還有其他事情正在發生。事實上,情緒的強度往往與現在情況不成比例,但是,這仍然可能會更令人不安,因為很多人都非常困惑!那麼,到底怎麼回事?為什麼我們經常為家務事而爭吵?我總結了下面有四條原因。

01

過去有被忽視和背叛的經歷

許多夫婦認為伴侶對家務的態度,反映出伴侶對他們的重視程度。比如,家裡亂七八糟的東西,沒有洗過的碗碟,可能象徵著做飯的人精神上的疏離。而另外一個人會想,如果他(她)只讓我自己去打掃所有東西,那麼這個人怎麼能關心我呢?

這些感受可能與童年的經歷有關,比如一個人在童年時期經常被父母以某種方式忽視,那麼,長大後,他們會對忽視特別敏感,會感到自己被伴侶拋棄了。如果這個家庭遭遇了情感背叛,比如出軌或婚外情,那麼過錯方可能會經歷長期的情感壓抑,產生被控制感,這些也會增加夫妻為家務瑣事而爭論的概率 。

夫妻為家務瑣事而爭吵往往不是因事情本身,而是這4個原因

02

社會不平等的表現

歡迎來到男權主義社會!是的,它就在你的家中。雖然現代提倡男女平等,但大部分男性在社會中還有家庭中仍然佔主導。事實上,短期內是無法完全消除這種根深蒂固的思想,這與社會權力結構,民族文化,宗教,種族等因素有關。

例如,一位女性患者,與她認為是”女權主義者“的男性伴侶結婚後在家中,對照看孩子的觀點就有明顯不同。對男性伴侶來說,讓他帶孩子被稱為“幫忙照顧孩子”,也就是說,這是一項超出他日常常規的活動,但是,對於女性來說,照顧孩子就是她的家常便飯。這反映了在男權主義的社會中,女性通常被期望成為一位默默自我犧牲的照顧者角色。

另外,由於性別,性,膚色,殘疾,體型/等原因而受到支配或剝削經歷的人,可能對家庭責任的不對稱特別敏感。

夫妻為家務瑣事而爭吵往往不是因事情本身,而是這4個原因

03

努力獲得權力和控制。

關於家務分工的戰爭可能是殘酷的!伴侶經常會覺得對方試圖通過嘮叨,或不盡到自己的責任來控制他們。他們每個人都會迅速走到自己的角落指責對方,比如“他從不把自己的衣服收起來!”“她不停地告訴我怎麼打掃房子!”在爭論的最後,兩個人都感到很受傷、被批評和無能為力。這些會讓你覺得伴侶不太關心你幸福,而只是想贏。

另外要記住,努力獲得權力和控制,往往與前面講到的被忽視和背叛的經歷有關。

夫妻為家務瑣事而爭吵往往不是因事情本身,而是這4個原因

04

情感問題是通過家庭環境來表達的。

雖然不做家務可能看起來像是懶惰,但它可能是對方太疲勞,以及抑鬱和絕望。比如抑鬱者會想,一切都是徒勞的,那麼為什麼要花費精力去關心自己的居住空間呢?

家常常是我們內心世界的一種表達:一位諮詢的患者發現,當他沮喪時,他就停止洗澡和洗衣服,這就加強了自我厭惡的感覺。同樣,焦慮症患者在家裡也可以找到某種跡象,比如過分的整潔衣物和清潔地板,這可能是焦慮者通過組織和控制的管理,對壓力擔憂的一種回應。

夫妻為家務瑣事而爭吵往往不是因事情本身,而是這4個原因

陷入“家務”衝突時,我們該怎麼辦?

這相當簡單。雖然“簡單”,但是並不意味著容易。當你和你的伴侶發現自己在家務事上陷入衝突時,最重要的是要認識到“這個問題顯而易見的超出了範圍。”

問問你自己和你的伴侶,如果上面列出的任何一個原因可能會導致你的衝突,那麼就從這些不同的角度,審視那些看似“瑣碎”的東西,這會讓你產生更大的同情心,並增加實際改善情況的可能性。


作者: 。以上內容部分引用於國外網站,如有翻譯錯誤或侵權,請聯繫作者修改刪除。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用,請收藏好並轉發給更多的人,讓他們一起受益!

健康心理諮詢,找心理學說!心理學說:普及健康心理學,推動全民心理健康蓬勃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