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忠臣:論中國畫的意象和神思

成忠臣:論中國畫的意象和神思

成忠臣作品:採藥圖

論中國畫的意象和神思

成忠臣

人類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接觸最多,感受最深的是許多具體的物象,特別是這些物象的表象美,人們在描繪這些物象時,首先是力求摹仿,力求寫實,後來才逐漸地流露出個人的主觀感受, 帶有裝飾趣味的工筆重彩和變形繪畫便是畫家主觀感受的表現。但工筆重彩和變形繪畫還是沒有擺脫對具體形象地摹仿。當人們的主觀感受進一步發展,寫意藝術變誕生了。寫意畫不刻意求工, 也不求其酷肖, 而是求其“意象”,繪畫中的意象是畫家的主觀感受、 審美情趣、 感受方式與感受對象的有機融合,高度統一。

成忠臣:論中國畫的意象和神思

石濤 松泉幽居

​這種意象是物我交融、以物寫我, 以我寫物的統一體,是畫家心目中理想的物象,是抒發感情的藝術形象,這種形象來源於客觀的具體的物象,但又不同於具體的物象,既具體又抽象,既客觀又主觀, 是“外是造化,中得心源”的意中之象。意象是以意舍形、以意取形,來於自然,又歸於自然的形象。正如石濤所說: “隨筆一落,隨意一發,自成天蒙。處處通情,處處醒透,處處脫塵而生活; 自脫天地牢籠之後歸於自然矣。”也就是返璞歸真、自然天成。創造“意象”的過程,也就是選取表象、組合表象、改造表象、提煉表象、概括表象、創造新形象的過程。 石濤講: “無法之法乃為至法”,這個“無”並不是實際的虛無,而是畫家的繪畫技巧達到高度成熟,由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的狀態,是不求肖似形貌,但求其意象和神韻的狀態。

成忠臣:論中國畫的意象和神思

石濤 枇杷清藕

在中國畫論中摹仿表象著為“俗品”,摹仿技巧純熟者為“能品”,在選取改造表象時能突出表現物象的精神氣質者稱為“神品”,比“神品”高出一籌,不可多得者成為“妙品”,“妙品”之最,彷彿不費心力,體現一種“畫到熟時是生時的境界,這種境界極少見, 故成為逸品。 寫意畫中的意象所追求的目標,不是俗品和能品,最起碼,也是神品和妙品。“意象”不但在中國繪畫和畫論中具有重要價值,在西方繪畫中實質上也包含意象的思想。 特別是現代派的一些畫家,更是追求意象的表現, 抽象繪畫實質也是畫家心目中的意象。 由此可見,中西方繪畫,到了高層次,其理論實質完全是一致的。“意象”一詞又叫“興象”, “興象”就是一種“物感於心”而生出的包含人的情感、 意念、意象的感性形象。 這種“興象”,不同於自然形象,體現了藝術家的再創造,因而更概括、更集中、更生動、更感染人。

成忠臣:論中國畫的意象和神思

鷹 吳作人 紙本設色 86.5cmx45.5cm 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藏

神思和意象一樣,也是中國繪畫理論中十分重要的思想。指藝術思維活動要以想象為特徵。 陸機、 宗炳、 劉勰等人都有對神思的精闢論述。 劉勰的神思論, 主要有以下內容:

成忠臣:論中國畫的意象和神思

陸仰非

1,神思即藝術想象,可以“思接千載”、 “視通萬里” 。

2,神思不但依賴生理和心理機制,還要“氣”的支持。 因此,應保持“虛靜的心願”,“氣”才能暢達。

3,神思需要外物的撞擊, 才能產生靈感和創作衝動。“情以物遷,辭以情發”是對“神思”和靈感說的深刻論述。

4,神思活動的結果是產生審美意象。

5,神思的想象能力可以通過後天的學習而達到。“神思” 論標誌我國古代文藝美學思想發展的一個新高度。 對藝術創造也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作用。

成忠臣:論中國畫的意象和神思

石濤 千山紅樹圖

成忠臣: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央文史館書畫院研究員,國家一級美術師。在人格及道德沒落的中國藝術界,保持了正直的文人氣節。以一己之力挑戰邪惡,拉開了作品會說話的序幕,其作品被文化界大佬吳冠中、史樹青譽為最具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

成忠臣:論中國畫的意象和神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