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大鈞日記透露西安事變細節,蔣介石的侍衛如何抵擋東北軍進攻?

1936年1月,侍從室擴大改組,錢大鈞擔任侍從室第一處主任兼侍衛長,主管總務、軍事參謀和警衛工作,“

自是凡細務,不須上聞委員長者,我皆隨時妥慎處理,夜以繼日,不辭勞瘁。委員長往來各地,我皆扈從機要。委員長與軍政長官之間,有不便面言之事,則皆由我來轉達,我也必善為報告,務使事情圓滿”。

錢大鈞日記透露西安事變細節,蔣介石的侍衛如何抵擋東北軍進攻?

錢大鈞,江蘇吳縣人,早年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

性格溫和的錢大鈞看上去十分適合這份新工作,不過據秘書汪日章現身說法,侍從室裡的侍衛長與第三組組長的職權往往難以劃分,第三組組長蔣孝先是蔣介石的堂侄,不甘心居於錢大鈞之下,警衛工作猶如兩個和尚抬水吃,總是出現不到位的情況。錢大鈞雖是蔣介石的老部下,但考慮到疏不間親,“也把警衛責任無形中推向蔣孝先,弄得兩勿管賬”。

錢大鈞日記透露西安事變細節,蔣介石的侍衛如何抵擋東北軍進攻?

1936年10月26日,蔣介石、張學良、錢大鈞(後排右)等人合影於華山南蒼龍嶺上

1936年10月,蔣介石親臨陝西,督促張學良、楊虎城加緊“圍剿”紅軍,因為事先聽聞東北軍不穩,特地將“行轅”設在距離西安三十公里的華清池。具體辦公的地方名曰“五間廳”:一號房為錢大鈞的辦公室;二號房、三號房互相打通,為蔣介石的辦公室和臥室;四號房為會議室;五號房為秘書室。緊靠五間廳的一排房子名曰“三間廳”,是蔣孝先和侍衛官、衛士的住宿地方。五間廳西端尚有幾間小廳,即為錢大鈞與侍從醫生、膳食人員的住地。

這一年的10月31日是蔣介石五十歲生日,蔣在29日提前離開臨潼,前往洛陽“避壽”。面對日軍咄咄逼人的態勢,蔣介石指示閻錫山攻擊察西偽軍,徹底粉碎其佔領綏遠的企圖。受此鼓舞,張學良幾次建議停止內戰,援綏抗日,蔣介石認為“要求帶兵抗日,而不願剿共,是其無最後五分鐘之堅定力也”。蔣放心不下陝北“剿共”戰事,決定再度進駐臨潼鎮攝。

錢大鈞日記透露西安事變細節,蔣介石的侍衛如何抵擋東北軍進攻?

蔣介石辦公、住宿的華清池五間廳


錢大鈞等人擔心安全問題,都不贊成,建議派代表居中聯絡。蔣介石顯得信心滿滿:“如果聯共抗日,共軍兵力不多,我們的實力就大大被日軍消耗,這就實際上支援了共產黨,我向東北軍、西北軍講講這些道理,他們會醒悟過來的。”

誰也未曾想到,張學良幾次苦勸未果,終於橫下一條心,聯合楊虎城發動“兵諫”。12月12日黎明,臨潼突然響起槍聲,錢大鈞日記寫得很詳細:

我於酣睡中被蔣孝先的隨從喚醒,起初以為士兵不小心走火而已,旋聞槍聲甚密,即披衣下床持槍出視,既至前面之臺階,見我便衣衛士數人正倚牆射擊,側面則已有穿戴灰布大衣黑皮領者,向委座住室又射又行,我不得而入,試圖召集第二組來助,故而即向該組奔往覓人,既至溫泉旁被火力所阻折回,我繞登臺階四五級折向左轉,此時槍彈即由我背部射入,我伏地抬頭觀察,知我衛士還在抵抗。我呼喚隨從陳坦,但階下判兵制止動作,我恐其再射,命陳坦不要過來,以免再遭槍擊而致不可救也。旋階下無人聲,我登階上指揮衛士,是時發現傷口流血不少,詢問諸衛士均不知委座身在何處,心焦急甚,而判兵已衝至,天色漸明,我等即被俘

。”

錢大鈞日記透露西安事變細節,蔣介石的侍衛如何抵擋東北軍進攻?

錢大鈞日記原件照片

事後清點統計,蔣介石的秘書、衛士合計十七人殞命華清池。

張學良的衛隊第二營營長孫銘九回憶說:“我想直奪小橋,卻被斜對面房中射出的密集子彈堵住,蔣的侍衛都是二十響連發手槍,我們只得匍匐前進。”6時許,東北軍基本控制局面,蔣的臥室卻空無一人,衣帽、假牙、斗篷一應俱全,甚至被褥還是熱的。

東北軍騎兵第六師師長白鳳翔參與指揮臨潼捉蔣行動,倒地負傷的錢大鈞彷彿看到了救星,拉住白的手說:“瑞麟,是怎麼回事?”白謊稱楊虎城部兵變,副司令派我保護委員長進城,“委員長哪裡去了?”錢大鈞如實回答:“我真不知道。”

錢大鈞日記透露西安事變細節,蔣介石的侍衛如何抵擋東北軍進攻?

養傷期間的錢大鈞


東北軍第一五師師長劉多荃聞訊趕來,安慰說:“這是請委員長停止內戰,領導抗日,錢主任受傷真是對不起,請安心療養吧!”即刻派士兵扶持到前院,乘汽車送往西安。

蔣孝先的命運就完全不同了,他在北平擔任憲兵團長時,彈壓過不少東北籍愛國學生,平時為人又比較跋扈,結果就被拉到僻靜處當場槍決,對外宣稱死於流彈。

天亮後,張學良的衛隊第二營官兵在距五間廳五百多米的驪山東麓半山腰的亂草叢中找到了蔣介石。原來蔣介石習慣早起,槍響之時已在穿衣,侍衛官竺培基、施文彪手忙腳亂護著他翻牆逃生,未料牆外下臨深溝,昏暗中不覺失足,跌得夠嗆,只好強忍疼痛向東行進。

錢大鈞日記透露西安事變細節,蔣介石的侍衛如何抵擋東北軍進攻?

蔣介石藏身的地方後來蓋了一座“兵諫亭”


孫銘九找不到人,內心萬分焦急,忽然有一士兵跑來報告說:“在後山牆下發現一隻鞋。”天色微明,衛隊營後續部隊紛紛到達,張學良電話指示,趕緊搜山,如果找不到蔣介石,一律按叛逆論罪。據衛隊第一營營長王玉瓚的說法,該營手槍排班長劉允政、翟德俊率先在距離五間廳五百多米的驪山半山腰大石頭後面發現了蔣介石。孫銘九先一步趕到,只見蔣上穿一件銅色綢袍,下穿一條白色睡褲,凍得全身發抖。

你們打死我吧……”蔣介石臉色蒼白。孫銘九說:“不打死你,叫你抗日!”

光陰如梭,西安事變已經整整過去八十個年頭,張學良、楊虎城兩位將軍以其個人的巨大犧牲,加快促成了國共之間的妥協,為進行全面抗戰奠定了政治基礎。

參考文獻:

1、《千鈞重負:錢大鈞將軍民國日記摘要》(海外版)。

2、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西安事變親歷記》,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

3、蔣中正日記(原件藏於美國史坦佛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