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田港與惠州港實現“兩港合一”深惠聯動提升通關效率

經濟日報記者 楊陽騰

深圳市與惠州市共同推進的“惠鹽組合港”項目日前開通,惠州港與深圳鹽田港兩個港口正式形成組合港。粗略測算,每年將有500萬噸貨物以“惠鹽組合”方式進出境,為企業降低成本總額在1000萬元以上。

據瞭解,由於航線、規模等各種因素,以往惠州地區進出口集裝箱大多需要經陸路到深圳鹽田港裝卸船,惠州地區的集裝箱從深圳出運的運費比直接從惠州出運成本要增加約一倍。

深圳海關創新監管方式,打破場所壁壘,為“惠鹽組合港”定製了“一港兩關”的監管模式,形成了以鹽田港為樞紐、惠州港為支線的“組合港”,將鹽田港的“閘口”延伸至惠州港,兩港之間以專線駁船運輸,企業將貨物交到惠州港視同交到鹽田港。

“惠鹽組合港”突破了常見組合港的形式,在功能組合、產業互補、港口合作的基礎上,實現“兩港合一”式的組合,惠州港將作為鹽田港的“門戶”和“觸手”,直接將鹽田港的輻射帶動能力向內陸延伸。此舉將有利於統籌鹽田港和惠州港的碼頭資源,有利於降低惠州、河源以及廣東東部地區、贛閩地區通過鹽田港進出口貨物的物流成本,有利於減輕鹽田道路交通壓力,在保持鹽田港國際物流主通道地位的同時,為鹽田區“物流樞紐”建設騰出空間。

據介紹,深圳海關以高度科技化、信息化的監管設備來保障新模式順利運行,深圳海關隸屬大鵬海關和惠州港海關“兩關”協同監管,專線接駁船配備衛星定位設備、視頻監控設備,開發完善調撥系統,海關通過調撥集裝箱底賬、船舶數據、行駛軌跡、視頻監控數據嚴密監管。

同時,深圳海關積極優化配套服務,鹽田港的進出口貨物,可以直接在惠州港辦理交還箱和海關通關查驗手續,充分利用惠州港場地、人力、設備資源,實現海關監管資源有效互補,“升級”通關服務體驗。

深圳海關關長陳小穎表示,“惠鹽組合港”是貫徹落實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關於“深莞惠聯動發展”要求的具體措施和戰略機遇,為大灣區港口通關一體化提供了試點經驗。海關將在“惠鹽組合港”運行過程中不斷優化作業模式,積極探索通關模式的推廣應用,充分發揮組合港效能,為大灣區港口群發展貢獻海關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