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鞍山四方台烽火台

四方台烽火台,是一处坐落于辽宁省鞍山市市区内的一处明代长城遗存,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位于鞍山市南郊的千山区,四方台水果批发市场对面南侧的一处小树林里。

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鞍山四方台烽火台

传说秦始皇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修建了万里长城。但是,由于不能提前预报敌情,万里长城也形同虚设,被敌军屡屡攻破。后来,秦国大将袁牧看到几十里外人家的炊烟,受到了启发,就在长城上加修了烽火台。烽火台里备上干柴火种,一有敌情就点火报警。烽火台修好以后,一处有情况,不消一会儿功夫,总兵就能见到信号,立刻发兵了。

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鞍山四方台烽火台

据《辽东志》和《辽阳县志》载,四方台烽火台建于1578年为古代军事通讯设施,以点烟火为信息,通报边事情报。烽火台为一座包砖台,墙内均为实土填筑,墙基为大块石堆筑。1984年获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7月24日获批鞍山市第七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年代久远,烽火台曾一度出现破损严重的情况,东墙、北墙荡然无存,南墙残留大半。

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鞍山四方台烽火台

2008年7月经修缮,烽火台遗址已经恢复旧貌。烽火台又称烽燧,俗称烽堠、烟墩、墩台。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系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是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消息。是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传递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