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市场变局:江苏兴化的蟹斗

大闸蟹在这个金秋突然遇冷了!

本来养得肥大健硕的大蟹像嫁不出的姑娘一样在池子里徘徊游荡——价格持续走低和礼品消费降温让它们现在既上不了天堂,也下不到厨房,只能在生长的地方懒懒地待着。

随着近年来养殖面积不断扩大、阳澄湖拒绝外蟹“洗澡”和公款消费受到限制,大闸蟹正在迎来史上最难销售季。作为全国大闸蟹的主产区,江苏兴化市大型养殖场正从暴利一步步走向亏损

大闸蟹市场变局:江苏兴化的蟹斗

↑江苏兴化市安丰镇的国蟹市场素有“中国河蟹第一市”之称,对全国螃蟹价格走向有风向标意义

为了能提前卖个好价钱,今年中秋前,兴化市部分蟹农更是把未成熟的软壳蟹卖给经销商,导致20%大闸蟹在运输途中死亡,既影响了兴化大闸蟹口碑,也给当地经销商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在外地产区的“围剿”之外,蟹农与经销商之间矛盾升级,又为今年大闸蟹销售带来一股寒流。

目击:

成熟的螃蟹滞销在池塘

“多养一天要投入1.2万元饵料

在水产行业内部人士看来,今年全国大闸蟹行情没有往年那样好是真实存在的。而在他们微信群中,则流传着江苏兴化市蟹农与经销商之间矛盾争斗的故事。

兴化市作为全国大闸蟹主产区,拥有超过80多万亩蟹塘,对全国大闸蟹价格走势影响较大。据重庆市武隆区大闸蟹养殖户樊霞介绍,今年苏北地区(主要指兴化)蟹农遇到了暴利经销商双龙合作社,这家合作社不断压低螃蟹价格,“现在蟹农是早卖早亏,迟卖迟亏。”

“蟹农为了赚钱,只能在租金、饵料、养殖面积上下功夫。”樊霞说,租金是固定的,只能选择投放劣质饵料,增大养殖密度。“本来每亩水塘只能养800只螃蟹-,现在扩大到了2000多只。

这些螃蟹如何存活呢?全靠喂药。因为生物制剂太贵了。”这样便形成了恶性循环——劣质饲料养殖出来的大闸蟹质量不合格,价格持续走低。

大闸蟹市场变局:江苏兴化的蟹斗

大闸蟹市场变局:江苏兴化的蟹斗

大闸蟹市场变局:江苏兴化的蟹斗

提到未来价格趋势,还会更严峻。“现在全国养殖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有的地区还在不断扩塘,全国各地都在养蟹,就算后面老百姓吃得起大闸蟹,也不会经常吃。”

因此,丁大俊之前曾在兴化市倡导过市场改革,即降低蟹苗、饵料成本,在周边村镇禁止扩大规模,平塘还田。但这些丝毫阻止不了扩塘养殖的趋势。

兴化市养殖螃蟹历史悠久,从2000年之后开始到处挖塘,“现在家家户户养螃蟹,兴化市已经找不到养螃蟹的地方了,当地人就到周边的山东东营、安徽、贵州等地养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