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丁汝昌自杀殉国,为何死后棺材被加三道铁链,十多年不得安葬?

仔仔是不是你


在我们的认知中,丁汝昌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民族英雄,可为何会死后棺材被加三道铁链,十多年不得安葬?

道光十六年(1836年),丁汝昌出生在安徽庐江县石头镇,由于家境贫困,他早早辍学并外出放牛摆渡船,在豆腐店当学徒等以贴补家用。咸丰三年(1854年),太平军占领庐江,在灾荒中失去父母的丁汝昌参加太平军,并随太平军驻扎安庆,成为程学启的部下。

咸丰十一年(1861年),安庆被湘军围困情况危急,丁汝昌以及300余人跟随程学启投降于湘军。但是湘军将领曾国荃对他们这些降军心存芥蒂,所以每逢战争,必定让他们在前线冲锋陷阵。但是他们心里一直憋着一股气,于是以程学启和丁汝昌为首攻破太平军营,一举拿下安庆城,安庆城中昔日同僚1.6万太平军全部战死。

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国败亡,曾国藩北上督师剿捻,由李鸿章署理两江总督。而丁汝昌由于拿下安庆城被升为副将,统先锋马队3营。但在同治十三年(1874年),清政府决定裁军节饷,刘铭传拟裁去丁汝昌部马队3营。

丁汝昌致书抗议,刘铭传因其反抗命令欲杀之,丁汝昌听闻立马逃回老家巢县,这才免于一死。光绪元年(1875年),李鸿章奉命督办北洋海防事宜,需要广招贤才,他深知丁汝昌当年的才略武勇,故奏准将丁汝昌留北洋海防差遣,派充炮船督操。

光绪二十年(1893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丁汝昌率北洋舰队赴黄海与日本舰队展开了激烈的恶战。黄海海战正式开始,北洋舰队右翼总兵兼定远号管带(舰长)刘步蟾为总指挥。但在日舰炮火击毁北洋舰队定远号上的信旗装置后,北洋舰队失去了统一的战场指挥。像无头苍蝇一样在海上漂着,对日军的火热进攻毫无招架之力。

善于抓住时机的日军第一游击队则飞速扑向北洋舰队右翼的弱舰超勇号和扬威号,迅速将该二舰击沉。日本联合舰队的两个战术分队分别往左后、右后方两个相反方向驶去,对北洋舰队实施穿插和包抄的战术,使北洋舰队开始陷入腹背受敌,两面夹击的不利局势之中。

随后日军主动撤回,给了丁汝昌反思的时间。虽然中方的军舰陈旧不堪一击是一方面原因,但是更严重的问题是作为北洋舰队的提督和中方战场指挥官——丁汝昌存在战场指挥的大失误。所以清廷对丁汝昌做出了革职等惩罚。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日军在山东荣成登陆。不久之后,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伊东佑亨递送劝降书,丁汝昌却不为所动,决心死战到底,当日就对家人说:“吾身已许国”,并将劝降书上交李鸿章,以明心迹。随后丁汝昌率舰队从海上用火力支援炮台守军,但最终以失败告终。丁汝昌又组织敢死队欲将280毫米口径的克虏伯炮炸毁,然而完成任务后,敢死队全部牺牲。

丁汝昌虽率北洋舰队拼死抵抗,但由于种种原因,北洋舰队败得一塌糊涂,丁汝昌心如死灰但他依然坚决回绝日军的劝降,欲服用鸦片自杀殉国以谢罪。死后丁汝昌的手下军官牛昶昞盗用他的名义,与日方签订了《威海降约》。

海军公所旧址

至此,李鸿章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此后光绪帝下旨“籍没家产”,不许下葬丁汝昌。并下令将其棺材加三道铁链,棺材和铁链均涂着黑漆,以示戴罪。丁汝昌妻子吞金自杀,其余亲眷全部被流放。直至宣统二年(1910年),经载洵及萨镇冰等人力争,清廷为丁汝昌平反昭雪。


史之策


丁汝昌是甲午战争中很有风骨的民族英雄。甲午战争失败后,丁汝昌自杀殉国。可是他自杀后,清政府不光不让他入土为安,还在其棺木上加了三道铁链。这是怎么回事呢?

(丁汝昌画像)

自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痛定思痛,决定开展自救行动,以李鸿章、左宗棠等人为首的几位重臣,更是强烈呼吁开展洋务运动,与世界接轨。

也就在这一时期,李鸿章看到列强均以海战挑衅中国,他以长远的眼光认为,此时正是三千年大变革时期。因此,他一再上疏恳请加强海防建设。最终,得到光绪和慈禧首肯后,由他牵头,创建了北洋水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和环伺的列强对峙,必须强化武器装备,并训练出一支应战上勇武有谋略的新式水军。当然,这一切都需要钱,需要很多很多钱,这对清政府来说,无疑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有人做事,必然有人议论。当时清政府内部党派争斗非常严重。其中光绪的老师翁同龢作为“帝党”,因与李鸿章有私仇,于是,只要李鸿章有动作,他都要弹劾。不仅如此,还发动依附他的清流派集体弹劾,给李鸿章制造困难。

如此还不算,当时翁同龢为户部尚书,负责管钱。李鸿章多次写申请,想支钱添置军舰。但翁同龢都以无钱为由拒绝了他。因此从光绪十四年起,北洋水师就再也没有添置过军舰。

(李鸿章像)

也就在这个时候,丁汝昌投奔了李鸿章,并被李鸿章任命为水师提督,也就是统帅的职务。

丁汝昌早先参加过太平军,后来又投降湘军。在李鸿章和曾国藩整合湘军和淮军,共同攻打太平天国时,丁汝昌被调到李鸿章的军队中。

丁汝昌作战勇猛,受到了李鸿章的器重。

丁汝昌是个寡言少语的人,为人实在,对李鸿章更是言听计从。因此李鸿章视他为心腹,这也是为何要把专业不对口的他,空降到北洋水师的原因。

丁汝昌深知自己的不足,到了北洋水师后,他不断学习近代海战知识。

1888年,丁汝昌奉命率邓世昌、林泰曾等人赴英国,接收新购置的“超勇”、“扬威”巡洋舰。在回国的途中,他亲自制定了航路图,可见他已经是个颇为内行的水师指挥了。

除了自身的学习,丁汝昌还操练水师,在海防建设上给予了许多建议。比如1891年,他率舰队到日本访问,发现日本海军正大肆扩张。敏感的他,意识到日本会对中国不利,于是归国后请求清政府再添置军舰,以增加水师实力,以防外患。遗憾的是,他的建议根本无人重视。

1894年7月25日,日本对中国不宣而战,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清政府在一片慌乱中,仓促应战。

丁汝昌所率领的北洋水师从开战初起,便一再收到前后矛盾的命令,一会要丁汝昌远行寻找日本舰队开战,一会又要丁汝昌必须保护大沽、山海关、威海等地,不得远离近海……

由于指挥不当,再加上各方面准备不足,导致和日本海军开战后,北洋水师节节败退,损失极为惨重。

(中日甲午战争)

见此,以翁同龢为首的清流党,更是对丁汝昌横加指责,说他“狡猾避敌”,要求撤换水师提督,并要求重惩接连战败的丁汝昌。幸得李鸿章极力为丁汝昌辩护,再加上无凭无据,光绪才以“暂免处分”让丁汝昌继续开战。

随后在黄海战役中,丁汝昌被炮火击中,但仍坚持在舱中指挥作战,鼓舞士气。此战虽说北洋水师损失惨重,但由于顽强作战,并未全败。

不过,由于李鸿章想保实力,命令他们躲入威海港内,不得继续开战。因此,中国失去了黄海制海权。

1895年1月20日,攻占旅顺、大连等地的日军在山东荣成登陆,准备夺取威海卫。

当时,日本舰队司令官伊东佑亨给丁汝昌发了一封劝降信,并在信中分析了北洋水师不管是从武器装备还是从现状考虑,都是必败无疑,劝他投降。

丁汝昌见信后,不为所动。还对家人说:“吾身已许国。”并且将劝降信转交给了本鸿章,表示不管胜败,必与之对战到底的气魄。

此后,日本海陆两军加紧与北洋水师的作战。清朝战地接连失陷,最后只剩下刘公岛做为防守阵地。

丁汝昌数次向清政府请求支援,然而都没有回音。

面对日本军队的步步紧逼,丁汝昌率领北洋水师残余兵力,和日军展开殊死搏斗。战争延续了17天之久,最终因为弹尽粮绝,又无援军支持,绝望的北洋水师选择了苟且偷生,向日本投降。

当时,在威海劳务处提调牛昶昞等几位高级将领的逼迫下,要求丁汝昌出面主持投降事宜。遭到了丁汝昌的反对,然而丁汝昌已无能为力,最终留下一封遗信给李鸿章,自尽身亡。

丁汝昌死后,朱昶昞等人借丁汝昌之名,和日本舰队司令官伊东佑亨签定了《威海降约》。自此,北洋水师覆灭。

(袁世凯剧照)

消息传到了清政府,大家顿时炸开了锅,纷纷指责丁汝昌,将战败的原因都推到了他的身上。

不明真相的光绪也勃然大怒,下旨“籍没家产,不许下葬”。

事隔15年后,也就是1910年,丁汝昌的旧友袁世凯,在查访到甲午战争的真实情况后,极力为丁汝鸣冤叫屈。再加上此时的袁世凯在朝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几乎是在他的逼迫下,清政府才承认当初确实错怪了丁汝昌,并厚葬了丁汝昌。

还有一种说法,丁汝昌不但不被安葬,棺材上还缠着三道铁链。不过,这不是清政府故意这样干的。据光绪十一年的《庐江县志》记载,这是当地人的一种风俗,其用意是起到“凉血”的作用。另外给棺材上铜箍也是他们当地的风俗,据说穷人以铁箍之,而富人以铜箍之。

(参考史料:《龙旗飘扬的舰队》)


张生全精彩历史


为什么?因为满清有一堆懦弱无能又喜欢给战争惨败寻找替罪羊的脑残,他们毅然决然把黑锅甩给曾是太平天国军的丁汝昌。

丁汝昌,晚清著名将领。早年曾参加太平军,后来投降湘军,转而进攻太平军。湘军将领曾国荃对这批降军心存疑虑,每逢战斗,必令他们冲锋在前,丁汝昌作为前导,作战十分卖力,后来又改隶淮军,参与镇压太平军和捻军,逐渐成为淮军领袖李鸿章亲信。

后来,在李鸿章帮助下,丁汝昌提拔担任北洋海军提督。早年参加太平军,后又投降清军的经历,成为他的一大污点,同时也让清廷对其始终心存芥蒂,没有完全信任。

甲午战争,抗击日军,以身殉国

甲午战争爆发后,丁汝昌作为北洋海军提督,先后经历黄海大战、威海卫战役。

黄海大战中,战斗一开始,日舰就击毁了北洋水师旗舰定远号上的信旗装置,丁汝昌也被炸伤,导致整个舰队失去统一指挥,陷入一片混乱,被日舰趁机击沉,最终大败。

威海卫战役中,丁汝昌指挥舰队英勇抗击日军围攻,但因始终未得到上级明确指令,只能在港内固守待援,弹尽粮绝,外无援军的情况下,他拒绝日军劝降,服鸦片自尽。

被甩黑锅,蒙冤戴罪,不得下葬

丁汝昌英勇抗日,以身殉国,但却饱受批评,尤其是他麾下那些贪生怕死的北洋水师官兵,竟然假借他的名义向日军投降。

消息传到朝廷,清廷炸开了锅,大肆指责说丁汝昌“一贯畏怯避战”,“旅顺危急,率兵舰望风先逃”,“消极保船,贻误战机”等等,甚至说他力主投降,是失败祸首。

这些指责表面上义正辞严,实际上完全违背事实,根本就是光绪帝和一些朝廷重臣为了推卸战败责任、寻找耻辱替罪羊的举动。

《清史稿》也这样评价丁汝昌:“甲午之役,海陆军尽覆,辱莫大焉。汝昌虽有罪,而能以一死报国,尚知畏法。”

光绪帝演戏演到底,表示十分愤慨,但丁汝昌人都死了,也没办法再追究责任,于是便下诏籍没丁汝昌全部家产,子孙被迫流落异乡。

负责执行的刑部更是变本加厉,下令用三条铁链捆绑丁汝昌的棺材,而且上锁,永远不得打开,并用黑漆涂盖,以示重罪,最后又命人在丁汝昌原籍村口,以砖垒丘,将丁汝昌棺的材放置于上示众,不准下葬,不得入土为安。

一位英雄却落得如此凄凉的下场,实乃国家之悲哀,民族之悲哀。

英雄蒙尘,事有公论,沉冤昭雪

丁汝昌在甲午战争中的英勇表现有目共睹,赢得了对手日本和美国的高度评价。

参加过甲午海战的日军将领小笠原长生说:

“其他无论旅顺还是平壤,皇军所到之处立即陷落。然而据守在威海卫内刘公岛的丁汝昌,对日本陆海军的进攻则进行了英勇的抵抗。竭尽全力之后,最终自杀以救部下,这实在是战则以义战,降则以义降。……这样,于敌于我皆表现出日本固有的武士精神,我想这是绝无仅有的 ”。

《纽约时报》发表文章说:

“三名中国海军将领,北洋舰队司令丁汝昌将军、右翼总兵兼“定远”舰舰长刘步蟾将军和张将军,在目前的战争中表现出了比他们的同胞更加坚贞的爱国精神和更高尚的民族气节,他们值得中国的人民引为骄傲。……他们被日本人打败了,但他们在战败时不苟且偷生,而是在给上司留下信件后自杀殉国……他们向世人展示:在四万万中国人中,至少有三个人认为世界上还有一些别的什么东西要比自己的生命更宝贵。”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抗击日寇,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一直在中国蒙冤不得昭雪,直到15年后的宣统二年(1910年),经载洵、萨镇冰等人力争,清廷才为其平反昭雪。

由此可见,为战败和耻辱找替罪羊、让人背黑锅,是历朝历代统治者的惯用手段,多少殉国的英雄反而成为战败责任人。

有如此朝廷,满清安得不亡!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就是墙倒众人推。

丁汝昌在黄海海战中,有一定失误。主要是布阵有误,没有完整预先的阵型部署就仓促和日军交火。

同时,丁汝昌没有安排二号指挥舰。黄海海战一开始,丁汝昌的旗舰就被日军击毁了信号装置,但又没有二号指挥舰,导致北洋水师各自为战。

整个海战中,丁汝昌没有指挥舰队,当然也就谈不上具体的战术应对。

所以,指挥不力是存在的。

但,这绝非北洋水师在黄海海战打败的原因。

从根本上说,双方舰队实力相差已经很大,北洋水师即便超常发挥,获胜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

在整个海战中,日军发射火炮数量是北洋水师20倍,怎么也赢了。

至于威海卫之战,丁汝昌退守死地,最后窝窝囊囊的全军覆没,实属丢人。但丁汝昌也是奉命行事,背后是李鸿章之流想要保存实力。当时无论湘军也好、淮军也罢,说白了都是雇佣军。这些军头拥兵自重,一旦兵没有,他们也就完了。

事实上,北洋水师覆灭以后,李鸿章就完了。他被解除了位居25年之久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职务,回家闲居。

丁汝昌能力有限,但硬骨头还是有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丁汝昌也自杀了。

丁汝昌的悲剧在于,他不过是李鸿章的一颗棋子。

丁汝昌是个陆军将领,所谓隔行如隔山,他压根不懂海军。李鸿章让他统领北洋水师,只是因为丁汝昌比较听话,可以绝对服从李鸿章的命令,打压海军福建派的力量。

让1个足球运动员去打篮球,结果可想而知。

同时,丁汝昌的一项任务,就是帮着李鸿章背黑锅。就像今天很多企业的挂名法人一样,就是倒霉时候才用的。

北洋水师败了,但李鸿章的实力很大,不能彻底将他掀翻,只能让死掉的丁汝昌背锅了。

其实,无论朝廷的哪一派都明白,北洋水师覆灭是各方面原因综合的结果,绝非某个人可以决定的。

丁汝昌死后还被黑,恰恰说明了满清灭亡的原因。丁汝昌再没能力,好歹最后还自杀了。

而满清那些大言不惭的权贵,遇到革命党都吓得尿裤子,丑态百出。

这种人来指挥丁汝昌,也是丁汝昌的悲哀。


萨沙


丁汝昌和邓世昌他们在甲午海战中先后以身殉国,在我们现在的历史课本里,他们都是了不起的民族英雄。可当时清廷却给丁汝昌的棺材加了三道铁链,十多年不得安葬。今天有书君就来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第一,丁汝昌是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替罪羊。

邓世昌牺牲的时候虽然“致远”舰毁人亡,但北洋水师的势力尚存。丁汝昌吞鸦片自尽,预示着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北洋水师是洋务运动的重要成果,筹建和日常维护耗费巨大,如今却一败涂地,这样的结果让清朝统治者无法接受。

以光绪帝为首的主战派面对慈禧为主的主和派无法交待,于是就把全部责任推给了丁汝昌。

丁汝昌以身殉国后,他手下一些贪生怕死的北洋水师官兵,假借他的名义向日军投降。清廷更是有了证据,指责丁汝昌“一贯畏怯避战”,“旅顺危急,率兵舰望风先逃”,“消极保船,贻误战机”等等,甚至说他力主投降,是失败祸首。

这些指责表面上义正辞严,实际上完全违背事实,根本就是光绪帝和一些朝廷重臣为了推卸战败责任寻找替罪羊的举动。

第二,丁汝昌是清政府腐败无能的背锅侠。

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为了其统治的苟延残喘,一味退让,签订了《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和辽东半岛,并赔偿日本巨额白银,加深了国家和百姓的苦难,引发了民间尤其是读书人对清政府的不满和愤怒,康有为率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等主张。

上书被清政府拒绝,但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康有为等以“变法图强”为号召,在北京上海等地发行报纸,宣传维新思想。严复、谭嗣同亦在其他地方宣传维新思想。

清政府为了平息这些读书人的愤怒,显示自己的威风,也是为了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又不能惩治北洋水师的CEO李鸿章,只好拿已经去世的丁汝昌做文章,以此彰显清廷的雷厉风行。说到底,丁汝昌做了清政府腐败无能的牺牲品。

第三,丁汝昌是封建制度和时代的牺牲品。

丁汝昌早年参加太平军,当太平军大势已去的时候,被迫随队归顺湘军,在湘军不被信任。不久改隶淮军,参与对太平军和捻军作战,这样的经历使得丁汝昌养成了唯命是从的性格。

李鸿章看中了丁汝昌的性格,于是调他到北洋海防差用。与同时代的邓世昌相比,他的经历造就了他不够果敢、缺乏破釜沉舟的英雄气概。但他善于学习,通过自身努力,很快掌握了水师知识,但因为他只能听命于清政府,听命于李鸿章,在战斗中没有自主权利,以致给人留下话柄。

丁汝昌眼看败局已定,选择吞食鸦片自杀,这种方式也没有邓世昌与舰廷共存亡、与官兵共生死来得壮烈。这也是后人诟病丁汝昌的话柄,甚至有人凭此推论丁汝昌平时吸食鸦片。

总之,丁汝昌自杀殉国后没有及时入土为安,反而受到身后事的侮辱,这不得不说是清政府的悲哀和无能。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清史稿》这样评价丁汝昌:“甲午之役,海陆军尽覆,辱莫大焉。汝昌虽有罪,而能以一死报国,尚知畏法。”

丁汝昌以身殉国十五年后的宣统二年(1910年),经载洵、萨镇冰等人力争,清廷为其平反昭雪。从中可以看出,历史会给每一个为中华民族尽忠尽力的子孙公正的评价。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民族英雄丁汝昌自杀殉国后,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反而受到侮辱,死后不得安宁。这件事情说起来无不令人唏嘘、感慨,国人心里满满的都是泪。丁汝昌替人背锅,怨沉十年。它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缩影,更是国家和民族的悲哀。

丁汝昌,1836年出生。早年曾参加太平军驻扎安庆。1861年,安庆被湘军曾国荃部围困,太平军陷入绝境,危在旦夕。丁汝昌选择了投降清军,并作为前导参与围剿太平军。1864——1868年,随"曾剃头"曾国藩剿灭捻军,屡立战功,他用战友和同胞的鲜血染红了头顶上的顶戴花翎,官升至提督。丁汝昌以镇压太平军、捻军而起家,是农民军的叛徒和敌人,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光彩的一笔。1875年,投靠李鸿章,因其"才略勇武"得到李的赏识。在李组建北洋水师时,被委任为提督。

1894年7月25日,日本海军在朝鲜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8 月1日,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甲午中日战争爆发。9月17日,日本联合舰队在鸭绿江口大东沟以南的黄海海面,袭击清军北洋舰队,中日两国海军发生了一场激战。海战从中午开始,历时五六个小时。



在这次战役中,日军受到重创。清军虽然损失严重,但主力尚存。黄海海战后,李鸿章为保存自己的实力,下令北洋舰队"保船避战",躲进威海卫军港,不准巡海迎敌。这样,黄海制海权为日本舰队所控制,此后清军北洋舰队遭到倭寇海陆两路夹攻。



11月初,旅顺陷落。停泊在威海卫军港的北洋舰队,成为日军进攻的主要目标。1895.1.20日,日军在威海卫南边的荣成湾成山角登陆,包抄威海卫后路,日海军从海上封锁威海卫。躲在港内的北洋舰队腹背受敌。接着,日军攻占港湾两帮炮台,把大炮转向港内的北洋舰队猛轰。2月3日,日本海军向刘公岛和北洋舰队发动进攻。在外援完全断绝的情况下,清军将士在丁汝昌的指挥下英勇抗击,展开了悲壮、可歌可泣的刘公岛保卫战。最后,丁汝昌主张沉船死战,几个洋顾问勾结清军将领中的贪生怕死之辈,逼迫丁汝昌投降。丁汝昌宁死不降,服毒自尽以谢国人。外国顾问浩威盗用丁汝昌之名向日军投降。北洋舰队至此全军覆灭。




北洋水师的覆灭,在很大程度上,与李鸿章为首的主和派消极避战,保存实力有着必然的联系,李中堂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消息传出后,全国舆论一片哗然,李鸿章成为众矢之的。被慈禧老太婆倚重的李中堂,是万万不能倒下的。于是,死无对证的丁汝昌便成了绝好的背锅之人。因此出现了后面的咄咄怪事。


夕颜129783522


有关甲午战争的问题问海研会就对了。

所谓丁汝昌死后棺椁被加铁链(也有说加铜箍的),乃至长时间不下葬,其实是当地的丧葬风俗,并不具有什么惩罚之类的特殊政治意味。也就是说,这在当时的社会,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现代重修的丁汝昌墓,位于安徽无为)

棺上加铜箍的做法,是当时安徽、河南一带流行的葬俗(其他省份是否存在这种情况,待考),而且只有大户人家才有能力这么做。家境不是很富裕的家庭,往往只能采取在棺椁上描画几道金漆,代表铜箍而已。

至于棺长时间不下葬,更是中国的葬俗,叫作暂厝。原因则较为繁杂,诸如死者去世的季节不合宜;没有找到风水吉利的吉地;没有到破土的合适时间,此外也是表示子弟孝顺。建厝长的三五年不等,贫穷人家则没有这种能力,往往是去世不久就会下葬。

由此,丁汝昌棺上倘若真有铜箍,那只能说明家人在葬仪方面非常用心。至于长时间不下葬,则更显示了后人尊重丧仪,以及丁氏的家底实力。事实上,丁汝昌的遗体运回故乡之后,家属的确为寻找风水吉壤耗费了很长时间。

现代大约是20世纪80年代左右传出一种说法,把丁汝昌棺上有铜箍、多年没能下葬一事,解读成是清王朝对他的惩罚,其根本原因是现代人对于旧葬俗,乃至其他地区的葬俗不了解的缘故。又加上自我的想像,做出了过度解读。

事实上,清王朝还没有颟顸、无聊到这种程度。

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1895年2月11日夜服毒自杀,延至12日去世,数天之后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当得知这一消息后,北洋大臣李鸿章的第一反应并不是要惩罚丁汝昌,而是以死者为重,在2月17日上奏,请求清政府能够把之前因旅顺失守等事而对丁汝昌施加的摘去顶戴、革职等处分取消。对此,清政府当时所做的处理决定是,以往的处分不予取消,另外不给予抚恤:“已革提督丁汝昌,总统海军始终偾事,前经降旨拿问,获咎甚重,虽此次战败死绥,仍著毋庸议恤”。

总体上依然以死者为重,既然已死,既往不咎,其最严重的处理仅仅是“毋庸议恤”,按照正常情况,官员去世,照例可以获得国家抚恤,而丁汝昌因为旅顺失守、救援不力,在1894年11月22日已经被革去了北洋海军提督职务,清政府不取消这一处分,也就自然不能按照提督规格给予抚恤。这也就是丁汝昌死后遇到的最重,也是仅有的政府罚责。并不存在什么不让下葬之类近似戏说的情况。

作为后话,1906年北洋大臣袁世凯、南洋大臣周馥、山东巡抚杨士骧联衔会奏,希望清政府能取消旅顺失守时对丁汝昌的革职处分,未获批准。到了宣统朝,1910年筹办海军大臣载洵再度上奏,认为丁汝昌当时的处境是“力竭无援”,所以“殊为可悯”,希望能取消丁汝昌历史上的处分,最终获得批示:“丁汝昌加恩开复原官原衔”,即恢复了丁汝昌的名誉和身份。


所以真实的历史上,根本不存在什么清政府将战败责任推卸给丁汝昌的情况,反而是清政府最终公开恢复了丁汝昌的名誉。

丁氏死后所真正遭遇的不堪,实际是在20世纪50年代,在挖古墓取宝、支援国家经济建设的号召下,丁汝昌夫妇合葬墓被当地乡民挖掘,遗体被焚烧。


海研会




1895年2月12日,丁汝昌在绝望中服食鸦片自尽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丁汝昌死后被清政府抄家,甚至不被允许安葬。

丁汝昌在教科书里是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但是在清朝眼里,他却是让清朝在甲午战争战败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罪人。北洋舰队在黄海海战中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等五艘军舰,清政府命令舰队退回旅顺和威海卫,丁汝昌因为奉行李鸿章“避战保船”的命令,同时舰队军心涣散思降,最终致使舰队覆没,日军成功夺得黄海制海权。

甲午战争的战败,丁汝昌当然需要负责,清政府和李鸿章的错误战略则需要负主要责任。但是,清政府能向慈禧和李鸿章问罪吗?这显然不可能,可是这事总得有人负责背锅,丁汝昌作为北洋海军提督自然“义不容辞”。



李鸿章不懂海军督办海军,丁汝昌不懂海军指挥海军。

李鸿章是踩在曾国藩的肩膀上崛起的,当然这事原是轮不到李鸿章,奈何曾国荃因贪攻破太平天国天京的功绩而不愿意练兵。李鸿章的淮军是什么兵种?是陆军,但是北洋舰队是海军。李鸿章曾向慈禧和清政府据理力争成立海军的必要性,但是李鸿章是不懂海军的,他认为欧美诸国之所以强大是因为有强盛的海军,海军之所以强盛是因为船坚利炮,因此海军最关键的便是“船坚利炮”。所以李鸿章花钱购买船和炮,然后对海军继续实行淮系陆军的管理模式,甚至海军将领亦是从陆军调任。

丁汝昌在陆军的时候是什么兵种的将领呢?丁汝昌统领的是马队三营,这说明丁汝昌是骑兵将领。后来马队三营被刘铭传裁撤,丁汝昌因为得罪刘铭传而罢职回家避难。李鸿章创办海军后,便将丁汝昌安排进了海军,李鸿章任人唯亲唯淮系,是为了牢牢掌控海军,哪管他们懂不懂海军。丁汝昌作为骑兵将领,没有系统地学过海军的军事理论便直接负责统领海军,海军的指挥模式又怎么可能与骑兵的相同?丁汝昌只是带着舰队在海上漂了漂,吓住了日本,便被说成杨威海上,丁汝昌更是因此被认为具有统帅海军的能力。



丁汝昌壮烈殉国的背后隐藏着些什么呢?

清政府不敢打,丁汝昌不会打。

在朝鲜问题日益突出的时候,在日本控制朝鲜的意图日益明显的时候,李鸿章和清政府仍然选择不“不挑衅甚至不抵抗”的策略,李鸿章主持清政府的外交事务,在战火翘起来的时候他仍然寄希望于列强介入和调和。时值慈禧60寿诞,举国之力为她贺寿,李鸿章作为“护花使者”更是无心应付甲午战争。

北洋海军是清政府最殷实的家底,清政府可舍不得用,更不敢用,生怕用了便没了,因此清朝是既无心和日本开战,更没胆量和日本开战。丁汝昌以骑兵将领的身份指挥海军,无论他牺牲的如何壮烈,也掩饰不了他不具备统帅海军的能力的事实,当然我觉得他的牺牲算不上壮烈,与致远舰的邓世昌相比,丁汝昌便显得过于软弱了。

清政府不敢打,只想着委曲求和,丁汝昌想打却又不会打,焉能不败?哀也。

丁汝昌自知即使不自尽殉国,也没办法活命。

丁汝昌已经活明白了,否则当初抗议刘铭传裁撤马队三营的时候便不会选择跑路。事实上,在丁汝昌弹尽粮绝的时候,日本军官曾劝降丁汝昌,被丁汝昌严词拒绝。如果丁汝昌投降的话会怎样?丁汝昌如果投降,然后将舰队白白送给日军的话,作为统帅,他绝对是清政府秋后算账的目标人物,肯定活不了。这意味着只要甲午战争败了,丁汝昌的结局便已经注定是死路,这时的丁汝昌需要考虑的是殉国博取死后的名声和家人的安全,还是投降继续短暂的苟活。

丁汝昌的船上为什么会有鸦片?

我们知道,丁汝昌是在最后时刻选择服食鸦片自尽的,但是他的船上为什么会有鸦片?船上的鸦片究竟是用于伤员的麻醉,还是用于吸食?他又为何会选择服食鸦片自尽?

鸦片确实具有麻醉作用,但是是否具备推广成军队麻醉药的可能,或者有没有必要以鸦片作为麻醉药呢?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当时确实有人用鸦片麻醉,但是鸦片作为列强腐蚀中国脊梁和敛财的工具,是暴利品,清政府真的舍得花这么多钱购买鸦片作为军队的麻醉药,同时还要面临着军队吸食鸦片成瘾的风险?我认为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船上的鸦片最有可能是用于吸食而不是当成麻醉药。此外,丁汝昌选择用鸦片自尽,而不是效仿邓世昌,不仅说明他性格上的软弱,也极有可能是因为他有毒瘾,他想死在鸦片营造的虚无的快乐中,而不是死在真实的痛苦中。

如此统帅,焉能不败?




丁汝昌既是英雄,也是懦夫。

丁汝昌本来可以选择更英雄的死法,也可以死得更有价值,但是他却选择了妥协,选择了放弃,选择了逃避,可惜可叹。

清政府需要有个人为甲午战争负责,这个人不可能是李鸿章,更不可能是慈禧,在战争没有结束的时候选择自尽的丁汝昌自然成了最好的人选。如果不是丁汝昌的责任,为什么他会“自尽谢罪”?为什么不是如邓世昌那般尽忠而死,力竭而亡?既然他选择“自尽谢罪”,便说明威海卫战败罪在负责指挥作战的将领——丁汝昌。

丁汝昌的自尽,顺势成为他为慈禧和李鸿章背锅的最好说辞,既然被清政府定义为“罪人”,丁汝昌自然只能享受罪人应该享受的待遇。


吾与吾国




答:民族英雄丁汝昌死后棺材被加三道铁链,多年不得安葬只是其家乡的一种习俗,但很多人却误以为是清廷对他死后的一种“刑罚”。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误会呢?

主要是因为丁汝昌本来就是个饱受争议的人物,他的死又充满了悲剧性。

人们争议的焦点,主要在丁汝昌的才能上。

说丁汝昌作战勇敢、尽职尽责,应该没有太多人反对。

但却有人认为,甲午海战之败,败在丁汝昌不懂海军、以外行指挥内行,且治军无方、指挥失当之上。

本来嘛,丁汝昌只是庐江北乡石嘴头村一介草民,止因洪扬事起,风云激荡,当太平军占领庐江,正为生计没有着落的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参军。

在太平军与清军的作战中,丁汝昌的军事才能得到了磨练,后来投降清军,得到了更大的重用。

清军攻陷安庆、擒杀太平天国名王陈玉成,丁汝昌居功其中,升任千总,充当开字营哨官。

也从这时候起,丁汝昌得到了李鸿章的赏识,从此结下了九死不悔的生死缘。

1875年,李鸿章奉命督办北洋海防事宜,第一个想到要使用的人就是丁汝昌,派丁汝昌参与海军组建事宜,后来从英国订购了“镇东”、“镇西”、“镇南”、“镇北”等军舰,便委任他充炮船督操。

1882年,朝鲜王朝京城爆发壬午兵变,日本政府出兵浑水摸鱼。丁汝昌率北洋水师舰船第一时间开赴半岛,迅速稳住了局势,打乱了日本人的计划。

这次行动,丁汝昌的表现堪称完美,得授天津镇总兵。

1888年12月17日,清政府北洋海军成立,丁汝昌任海军提督,驻威海卫,统领船舰25艘,官兵4000多人。

任职期间,丁汝昌致力于北洋海军和北洋海防的建设,并努力学习近代海军知识。

但朝内那些“清流之士”妒忌李鸿章势头,纷纷集中火力对李鸿章座前红人丁汝昌展开攻击。

也就是说,甲午战争之前,丁汝昌已经饱受攻讦了;在甲午战争前夕,光绪帝一度提出要将丁汝昌革职,送交刑部治罪;当甲午战争失败,朝廷上下包括光绪帝,都把战败责任推卸到丁汝昌身上,说他“一贯畏怯避战”,“率兵舰望风先逃”等等。

实际上,黄海海战中,丁汝昌非但没有“率兵舰望风先逃”,而在腿负炮伤的情况下,仍端坐在甲板上激励将士,指挥若定。

当时船上的英国人泰勒日后在其回忆录《中国纪事》中写道:“提督坐一道旁,彼伤于足,不能步立;惟坐处可见人往来,见则望之微笑并作鼓振之语。”

1894年,日军进攻旅顺,丁汝昌被革去尚书衔,摘去顶戴。

当旅顺陷落,丁汝昌又被革职,暂留本任。

丁汝昌丝毫不计个人得失,仍将全部精力投到威海布防上。

鉴于陆军战力欠缺,他提出了预先做好炸毁陆路海岸炮台的准备。

光绪帝得悉此事,以“通敌误国”之罪下令将丁汝昌扭送刑部治罪。

日军已经逼近威海,上面既有李鸿章竭力申辩保护,下面又有刘步蟾等将领集体通电请愿作保证,光绪帝被迫同意等战事结束后,再将丁汝昌解送刑部。

很快,万般委屈的丁汝昌就迎来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战。

日本联合舰队船坚炮利,威海卫城失守,刘公岛孤援无助,万般无奈,丁汝昌“只得一身报国,未能拖累万人”,服鸦片自杀,以谢国人。

丁汝昌的死,展示了民族气节,维护了大国尊严。

清廷所作出的最终裁定为:“已革海军提督丁汝昌,总统海军始终偾事,前经降旨拿问,获咎甚重,虽此次战败死绥,仍著毋庸议恤”。

即清廷对丁汝昌身后的态度是不赏也不罚。

民间流传光绪帝下旨“籍没家产”,“不许下葬”,丁汝昌的子孙辈被迫流落异乡等种种说法,一则是加深丁汝昌悲剧英雄色彩,二是加强对清政府好歹不分、刻薄寡恩的控诉。

后来,人们又在“不许下葬”的基础上,加上了棺材上绑捆上了三道铜箍的说法,说这是人虽然死了,仍要绑铜箍以示戴罪,不得超生。

殊不知,棺材上捆上了三道铜箍不下葬,却是庐江地方的一种习俗。

光绪十一年的《庐江县志》记当地丧葬风俗:“多惑于风水之说,有浮厝荒郊,至经年不入土者”。《庐江县志》的编纂者明确表示这是一种恶俗,要求“仁人孝子所宜戒而速改之。”

值得一提的是,湘军将领鲍超是大清功臣,死后被清廷赐谥“忠壮,他的墓穴于1958年遭盗墓者挖掘,人们惊奇地发现,其棺材上就捆有三道铁箍。所以,“捆上了三道铜箍,以示戴罪”的说法根本不能成立。

至于“丁汝昌的子孙辈被迫流落异乡”的说法更加站不住脚。查《丁氏宗谱》可知,丁汝昌的后人生活富足,衣食无忧。其中,丁汝昌有孙子丁旭山曾任陆军第五镇军需官,其次女嫁给了任山东巡抚袁世凯行营差官的施从滨的三子。


覃仕勇说史


丁汝昌,你也配称之为“民族英雄”?

如果要评价丁汝昌,只能用八个字:“丧权辱国,酒囊饭袋”。当然,甲午战争的失败,李鸿章难辞其咎,李鸿章犯举荐人才严重不当的过错,因为他举荐丁汝昌不是因为他是很有才干的将领,而是因为他是一个对自己唯唯诺诺的奴才。

丁汝昌这个人的人品怎么样呢?李鸿章李中堂的家人写了回忆录,提到了北洋舰队总司令丁汝昌。这个丁汝昌有一个特点,就是“少说话,多磕头”。给谁磕头?当然是给他李鸿章李中堂磕头。在李鸿章眼中,丁汝昌就是他李大人的私兵,而在丁汝昌丁提督眼中,李鸿章大人就是他的再造父母。李鸿章李大人一开口,丁大人就不发一辞,唯一做的事情就是点头加磕头。丁汝昌在李鸿章面前,从来没有发表过任何意见,也不敢提什么他自己的主张,或许可以说,丁汝昌原本就没有自己的主张,他唯一的主张就是:听李鸿章李大人的话,一辈子跟紧李大人,李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李大人交办的事情,那就是天大的事情。

这样一个唯唯诺诺,没有任何主张的官员,在李鸿章眼中,确是一个天大的宝贝。李鸿章认为,丁汝昌贴心,贴心的官员才是好官员。至于丁汝昌有没有真本事,在李鸿章眼中,听他李中堂的话,言听计从,一切服从李大人,就是真才干、真本事。

看看丁提督就任北洋舰队后干的事情,大搞军事上的花拳绣腿,和当年的宋徽宗宠臣高俅高太尉一个尿性。高俅搞军演,是为了让皇帝老爷开心,弄了一大堆华而不实,花里胡哨的戏法,把个军演弄成了杂耍大会。丁汝昌为了讨好李鸿章搞的军演,也纯粹是糊弄人,搞一纹丝不动的彩船,一炮下去,自然百发百中,一炮而没。问题是,真实的战场上,敌人还会纹丝不动的给你慢慢瞄准吗?丁汝昌糊弄上司,最终输掉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一条命,更是大清的国运。

甲午海战,大清国海陆军尽数覆没,主帅丁汝昌一死了之,虽然也算尽了忠,但我们不需要这样的战败后就一死了之的高官奴才和败军之将,我们需要真正有才干,能够力挽狂澜,拯救国运的英雄。

丁汝昌,你也配称“民族英雄”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