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和投資最好分開,投資類的保險我們不建議大家買

今天,我們欄目專門講大家都很關注的保險。關於保險,我這裡送“十個字”給大家:投資歸投資,保險管保險。

這個話一說出來可能就有很多做保險公司的朋友不愛聽了,因為對他們而言,推銷一個保險型的理財或者理財型的保險是他們收入很大的一部分。但是,我們覺得對於普通老百姓或者一般人,也就是都市裡的中產階級來講,最好還是要把保險和投資這兩者分開。

這樣做的話,才是對你自己的財務負責,也是對我們財經科技新知欄目與我陸新之的讀者們有承諾的一個做法。因為我們不願看到你選一些低效率的投資品種,白白損失資金和做更好投資的機會。

投資類保險收益幾乎不超過4%,常年投入真的不值當

簡單來說,我們可以看到,在各個理財品種的收益裡面,返還型的保險的投資收益回報是比較低的,而且跟一般的貨幣基金差不多,就如XX寶等等這些,長期來看大概只有2%到3%的收益,而債券基金做的好的能有5%到7%的收益。至於股票基金,只要操作水平正常的基金,也可能收益在10%以上。

保險和投資最好分開,投資類的保險我們不建議大家買

如果你用我們經常強調的定投指數基金的方式,很有可能實現12%到15%的年收益。相對來講,好多保險類的投資的分紅只有2%或3%,一般不超過4%。這個數字相對於它二三十年的長期時間來說,其實真的不是一個合理的數目,跟8%以上收益的理財產品比起來,它也實在不是一個值得投資的項目。

舉個例子,一位網友買了一款具有投資屬性的分紅保險,它每年交9000元,交20年後,他第一年分紅下來才只有100元。身邊還有一位朋友買了這一類保險,他是一次性交了4萬元,結果每年只能領到400元左右的分紅。在生活中,像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試想,你覺得買這類保險有收益嗎?不賠本估計都是幸運的了。

保險姓“保”,返還型保險和真正投資差太遠!

保險是個好東西,它能夠幫助普通人抵禦突發風險,以備不時之需。但是,我反覆提醒大家,特別是普通人或者城市裡面的中產階級,不要買保險類的理財或者理財類的保險,無論是叫投連險也好,還是分紅險和萬能險等等,其實這些大概都是一類的東西。

保險和投資最好分開,投資類的保險我們不建議大家買

為什麼呢?因為關鍵一點是保險姓保,連保監會都是這麼講的。

舉例說明,你花1000塊錢買到一個足額的保險,如,買到保額是100萬的保險,其實這是一個比較理想的方式。但是,你又一時貪婪,要想投入的資金返回的話,你可能要拿1萬塊錢才能買到保額是100萬的返還型保險。但是,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真正裡面對你保險起作用的還是那1000塊錢,而你多繳納的9000塊錢保費,保險公司會拿著這些錢去投資。

關於返還型保險:

返還型保險,俗稱含蓄型保險,即,被保險生存至約定年限後,保險公司有返還所交保費或者合同列明的保險金額。返還型保險大致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返還型健康險,若不幸罹患重疾,保險公司將給予賠償,如果到期未發生理賠,那麼保險公司將按照約定返還您的保費;第二類是返還型理財險,適合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基礎保障已經完善的人;第三類是返還型養老險,通常有保底的預定利率,且還有額外的返還利益可以獲得。

保險公司商業模式有多精明,自己賺了利潤後還好對半分你的錢

對於保險公司來講,它的商業模式其實很精明,是先收到保費,在出險理賠之前就把保費拿去投資了。而保費投資獲得的收益再跟你對半分,或者說再跟你進行一個分成處理。但無論如何保險公司會拿走相當多的一部分。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你只需要拿1000塊錢把你的基本保險買了,以防意外發生或以防各種不需要發生的風險,而剩下的9000塊錢,或者其他更多的錢,你就自己做投資,這樣才划算。

保險和投資最好分開,投資類的保險我們不建議大家買

理論上,你投資的收益還是不會太差的——當然前提是你也得有一定的基礎投資知識,或者有相信的一些投資專家,還有一些他們共同研究的投資結論,這樣的話你能在投資中獲得的回報,不會比保險公司分給你的少。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認為年輕人或者城市工作的人,最好還是要把錢留給自己進行投資,而不要交給保險公司投資。

我們都有學習能力,遲早要學會自己投資理財。實在不行也可以選擇費率更低的基金,把錢交給收費更少的專業投資者,這樣多出來的9000塊錢的回報,其實是大概率超過保險公司拿去投資之後賺錢給你的分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