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怎麼得了糖尿病?關於糖友們關心的問題答疑

糖尿病是一種老百姓耳熟能詳的疾病,大家平時能從很多醫療廣告或者賣藥的那裡獲取一些關於糖尿病的知識,那些內容我不做評價,在此篇文章中,本人作為一名內分泌科的醫生,從專業角度與大家詳細地談論一下糖尿病。

好好的怎麼得了糖尿病?關於糖友們關心的問題答疑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得了糖尿病?

絕大多數內科疾病都有個進展的過程,糖尿病也不例外,簡言之,糖尿病患者會經歷從“糖代謝異常”“糖尿病”這麼一個過程。具體過程很複雜,在醫學發達的今日,科學家尚未徹底搞清楚糖尿病的發病機理。

那麼如何判斷自己出現了糖代謝異常或者糖尿病呢,在未進醫院之前,如果出現以下症狀:“三多一少”,即多飲、多尿、多食和體重減輕;視力下降、皮膚瘙癢、乏力、傷口破潰不易癒合、容易感染、肢體發麻等等,要注意考慮是否得了糖尿病,但是許多患者無任何症狀,僅見於健康檢查或因各種疾病就診化驗時發現高血糖。

糖尿病的最終確診需要到醫院抽血化驗,目前國際上通用的是WHO(世界衛生組織)糖尿病專家委員會提出的診斷標準(1999):

糖尿病症狀+任意時間血漿葡萄糖≥11.1mmol/L,或者空腹血糖≥7.0mmol/L,或口服葡萄糖實驗2小時後血漿葡萄糖≥11.1mmol/L。需重複確認一次,診斷才能成立。

好好的怎麼得了糖尿病?關於糖友們關心的問題答疑

大家會想,世界那麼多人,為什麼我得了糖尿病呢?凡事有果必有因。

前面說過,糖尿病的發病原因至今未研究清楚,你也不必太過糾結,大概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糖尿病可分為兩大類:原發性糖尿病、繼發性糖尿病

一、原發性糖尿病:

一類原因不太清楚,我們稱之為原發性糖尿病,就是以目前的認識高度和技術手段還無法弄明白真正原因的稱之為“原發性”,也可以說“原發性”是醫生們給自己個臺階下的說法。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都屬於原發性糖尿病。

雖然原發性糖尿病引起的糖尿病原因和發病機制至今尚未完全搞清楚,但是目前至少可以說,引起糖尿病的基本原因有兩條:

1、遺傳因素。也就是說糖尿病是有遺傳性的,遺傳了容易得糖尿病的基因。比如1型糖尿病的遺傳的是胰島容易遭受病毒的侵害,併發生自生免疫性破壞的基因。對於2型糖尿病,一般認為此型是一種多基因遺傳病,遺傳的是容易發生肥胖、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分泌不足的基因。

好好的怎麼得了糖尿病?關於糖友們關心的問題答疑

2、糖尿病的環境因素,對防治糖尿病來說也是更值得注意的因素。誘發糖尿病的環境因素包括熱量攝入太多、活動量下降、體重超標、吸菸、熬夜以及心理壓力過大等等。

遺傳與環境這兩條因素長期共同作用,就容易使人得糖尿病。


二、繼發性糖尿病

另一類糖尿病有其特殊的原因,如胰腺疾病合成胰島素合成障礙,分泌不出來,或者是由於其他內分泌原因導致的對抗胰島素的激素分泌太多等,就是說生產胰島素的車間出問題了或者胰島素的對頭們出現的太多了。這就屬於繼發性糖尿病的範疇了。

好好的怎麼得了糖尿病?關於糖友們關心的問題答疑

什麼是1型與2型糖尿病?他們之間能不能相互轉變?

1型與2型糖尿病不是同一類疾病,它們的病因和病理改變截然不同,之間也很難相互轉變。

1型糖尿病是由於自身免疫功能紊亂,導致胰島β細胞受損而出現的胰島素分泌不足,進而出現血糖代謝紊亂的一種糖尿病,1型糖尿病絕大多數發病於青少年

2型糖尿病原名叫成人發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歲之後發病,佔糖尿病患者90%以上。2型糖尿病病友體內產生胰島素的能力並非完全喪失,有的患者體內胰島素甚至產生過多,但胰島素的作用效果卻大打折扣,因此患者體內的胰島素是一種相對缺乏。

可以肯定的說1型糖尿病是不會轉變為2型糖尿病的。

但是2型糖尿病會不會轉變為1型糖尿病呢?

隨著病情的進展,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β細胞大量被破壞並最終導致胰島素功能損害,發展為胰島素絕對不足。從這個角度上講,此時2型糖尿病從現象上就轉化為1型糖尿病了,也叫牙買加型糖尿病。

只要血糖高就是糖尿病嗎?什麼是血糖增高階段?

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上文已經提到,需要注意的是,血糖的檢查和血壓一樣,不是某一次就可以下定論的,發現血糖異常的朋友需要在身體狀況相對健康的情況下至少兩次檢查(建議每次都完成空腹加餐後2小時的血糖)才能確診。

因為當發熱、外傷、腹瀉等應激狀態下,血糖水平很有可能受到干擾而影響檢測結果。

血糖增高階段是指血糖已經升高,但是還沒有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血糖介於正常和糖尿病之間的一種情況,主要包括2種情況:

1、空腹血糖損害:英文縮寫為IFG,意思是指空腹血糖在6.1-7.0mmol/L;

2、餐後血糖受損:是指餐後餐後半小時、1小時血糖升高,和/或餐後2小時血糖在正常和糖尿病診斷標準之間的狀況,他們的餐後2小時的血糖在7.8-11.1mmol/L之間。

血糖增高者已不再是正常人,糖尿病的帽子就懸在他們的頭頂上,隨時都有可能掉下來,此時如果加以注意,大多數人可以不發展為糖尿病,所以說這不是糖尿病的最後關口。

可以說,處於血糖升高階段的人是我們預防糖尿病的重中之重。

好好的怎麼得了糖尿病?關於糖友們關心的問題答疑

什麼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是指血糖完全正常,但是得糖尿病得可能性較大的人群。

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包括有糖尿病家族史者,也就是父母、兄弟姐們、或其他家屬有糖尿病者,肥胖者,曾經有過高血糖或糖尿病陽性者,生過4千克(八斤)以上的巨大胎兒者。

近年來,有學者提出“代謝綜合徵”,簡單的講是包括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肥胖,如果患有代謝綜合徵,即使目前血糖不高,也很容易得糖尿病,因此有代謝綜合徵者也應該算作糖尿病高危人群。

另外,還有人把吸菸者列為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範圍,還有熬夜者、心理壓力過大者等等。高危人群是糖尿病患者的後備軍,如果不進行飲食控制、體育鍛煉、心理調節及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得糖尿病的機會要比其他人多的多。

所以說高危人群是防治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重點對象。

好好的怎麼得了糖尿病?關於糖友們關心的問題答疑

糖尿病為何被稱為終生性疾病

糖尿病目前被定義為終生性疾病得原因是醫學界尚未找到有效的方式將其徹底根除

以2型糖尿病舉例分析:

1、國人的自我保健意識淡漠是使2型糖尿病成為終生性疾病的關鍵因素。如果所有人在30歲開始便每年檢測2-3次血糖,發現糖耐量異常時便著手治療,很多時候無需服用任何藥物,只靠飲食和運動療法便可以將糖尿病扼殺在搖籃之中。

2、不科學的生活方式是又一關鍵因素。吸菸、飲酒、睡眠不規律、工作及生活壓力過大均可影響人體的內分泌系統及免疫系統,促使生產胰島素的胰島β細胞凋亡,最終造成胰島素分泌不足,疾病到了這一步便無法挽救。

3、濫用降糖藥物。不同藥物的作用機制及用藥時機均存在差異,如果盲目用藥很可能貽誤最佳治療時間,導致愈發難以治癒。

4、沒有從根本上找到2型糖尿病的發病原因及機制。


為啥現在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

造成糖尿病,特別是2型糖尿病患者數急劇增多的原因主要包括:

1、中國人的遺傳易感性較強(中國人的“體質”易得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表明,在發達國家及比較發達的國家或地區中,華人的糖尿病患病率已經達到

10%-15%,達到或超過其他人種的水平,這說明中國人不是不容易得糖尿病,而只是由於過去比較貧困,不具備糖尿病的營養條件而已。華人與我們同宗同族,遺傳特點一樣,他們的今天可能就是我們的明天。

2、經濟狀況迅速改善。原來中國人比較貧窮,多數人處於溫飽狀態,體型也比較瘦。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迅速提高,多數人可以隨意吃喝,這給糖尿病提供了物質條件。

3、老年化傾向。隨著年齡的增高,糖尿病患病率顯著上升,我國老齡化趨勢日趨嚴重,結果可想而知。

4、對糖尿病的警惕性及檢測手段的提高。現在只有說想不到的糖尿病,沒有查不出的糖尿病,甚至憑一滴血就能查出糖尿病,這也使得糖尿病的發現率有所提高。

5、不健康、不科學的生活方式。現在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正迅速提高,但自我保健意識和保健知識相對匱乏,首先是對糖尿病的知識缺乏瞭解,老百姓為無知付出代價,其次是大吃大喝、攝取熱量過多,再次是體力活動太少,“上樓坐電梯,出門就打的,整天看電視,少動多休息”,從而引起肥胖,最後是生活節奏快,長期處於緊張焦慮狀態情況比較普遍。改變不科學、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我們預防糖尿病的主要著眼點。

好好的怎麼得了糖尿病?關於糖友們關心的問題答疑

肥胖與糖尿病的關係是什麼?

有人說,肥胖對人而言,百害而無一利,這話不為過!

1、脂肪細胞上的胰島素受體數目是固定的,胖人由於脂肪細胞變得肥大,細胞體積越大,受體密度越低,結果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容易升高,就好比保齡球,本來遠處有10個球瓶並排,1個球可以擊倒10個球瓶,現在10個球瓶很分散,1個球就很難擊倒 10個球瓶。病人的胰島細胞就不得不拼命工作,多放出胰島素,久而久之,胰島累垮了,功能衰竭了,血液中胰島素水平降低,血糖就升高,甚至得了糖尿病。

2、肥胖者活動不便,體力活動往往減少,這不但造成體重進一步增加,而且活動減少本身就會使糖代謝減慢,血糖水平升高。

3、肥胖者往往同時伴有高血壓和高血脂,血液粘稠度增高,,它們都是發生糖尿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實際上,國內外多項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也已證實,超重或者肥胖者得糖尿病得機會要比體重正常人高數倍。所以,我們預防糖尿病必須從熱量控制、加強鍛鍊和避免肥胖開始。

哪些疾病可能繼發糖尿病?

繼發性糖尿病是指那些由於其他疾病造成的糖尿病。引起繼發性糖尿病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胰腺疾病:胰島素是由胰腺分泌的,胰腺發炎或胰腺切除,當然會影響胰島素的產生或分泌,進而造成糖尿病。

2、其他內分泌疾病:糖尿病是一種內分泌疾病,除了糖尿病外,還有不少內分泌疾病可以導致人體胰島素分泌受影響,或者使人體對胰島素的需求增加而導致糖尿病,比如說人腦內垂體長瘤子分泌過多的生長激素所造成的肢端肥大症,腎上腺分泌過多的腎上腺皮質激素所引起的庫欣綜合徵,或者分泌過多腎上腺的嗜鉻細胞瘤,或者胰島長了胰高血糖素瘤,分泌過多的對抗胰島素的胰高血糖素,甚至甲狀腺功能亢進,都可能給病人帶來糖尿病,所以得了這些疾病的病友更需要常常檢測一下自己的血糖。

以上知識讓大家大概瞭解糖尿病的概貌,知道體檢報告單上血糖的意義,做到早預防,早診斷,早干預,從而獲得最好的結局。

好好的怎麼得了糖尿病?關於糖友們關心的問題答疑

說了那麼多,給大家總結一下:一個人如果出生之前父母過於肥胖,出生之後好吃懶做,肥胖,高血脂等等,他就容易得糖尿病

糖尿病發病過程比較隱匿,常常不知不覺就得病了,所以體檢很重要。我覺得現在大家都有這個條件,你可以為了一頓飯去花上幾百元,為何就不能每年去體檢一次呢!幾乎所有的病,發病早期給予干預和治療,花錢少、預後好,何樂為不為呢?

出現以上不適要及時去醫院,掛內分泌科的號就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