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縣緊扣“三城三都”建設要求 加快建設“文旅大邑”

日前,市委常委會聽取了大邑縣“三重”工作推進情況彙報,並針對大邑縣在重點工作推進中存在的產業化龍頭項目還不多、產業能級還不高、優勢資源價值轉化還不充分等問題,提出了指導意見。

圍繞重點工作、重大項目、重要環節,大邑制定了23個工作任務80項具體事項,建立工作項目化、項目清單化和領導責任制機制,推動落地落實。以“文旅大邑”為目標,將生態人文資源價值轉化成果,變成招大引強的核心競爭力。聚焦六類500強重點企業和配套企業精準實施專業招商,引進培育龍頭項目,做大做強主導產業。

如何加快提升產業能級?

 構建文旅核心競爭優勢

加快把龍頭項目變為“實物量”

聚力構建核心競爭優勢,加快推進產業功能區建設,推動“三文”產業融合發展。立足生態人文資源稟賦,重塑產業經濟地理,塑造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優勢。安仁·中國文博文創產業功能區聘請中國城市研究院、仲量聯行高標準編制規劃,從文博產業延伸到文創產業,帶動文旅產業,最終實現文博文創文旅融合發展,大邑緊扣“三城三都”建設要求,強化文博核心IP,新增博物場館15座,建成華公館等“文博”消費體驗項目12個,博物館數量增加到71座。

西嶺雪山溫泉國際運動康養產業功能區圍繞生態價值轉換,重點發展冰雪運動、康養旅遊產業,以創建西嶺雪山—花水灣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為核心,帶動“特色鎮+川西林盤+精品民宿”加速發展,打造國際生態文化旅遊目的地。成都智能文旅裝備產業功能區著力轉型升級,借智王志綱工作室、阿特金斯等策劃團隊,聚焦文化旅遊產品與裝備,構建“文旅裝備+”產業體系,打造兼具場景漫遊與沉浸體驗功能的定製式功能區。

據介紹,目前,正在高標準建設華僑城創意文化園、四川影視學院創新創業園等文創空間載體,打造文創產業鏈。推進廖維公館遊客中心、林盤莊園等文旅項目,“文旅大邑”發展步伐加快。

培育經濟轉型升級新動能,設立10億元邑創股權投資基金,全縣進入成都市上市企業後備庫的企業30家。圍繞文旅主導產業,繪製“兩圖一表”梳理目標企業175家,新簽約引進海遊全域旅遊度假小鎮、天府熊貓主題樂園等億元以上項目29個、總投資387.58億元,正跟蹤洽談卡梅隆電影工廠、春秋旅遊等52個項目。

有了招引量的支撐,更需要加快變成“實物量”。據瞭解,大邑正在衝刺全年任務目標,加快重大項目建設。圍繞做大做強主導產業,按照世界眼光、國際標準,打造100+博物館;合景雲上旅遊度假區、中房邑朵影視城、維騰大數據等116個項目加快推進;錦繡安仁花卉博覽園、成都院壩等41個項目建成營運。霧山藍城雲岫小鎮等31個儲備項目正進行規劃設計、土地調規報徵工作。

如何充分轉化優勢資源價值?

創品牌推動文旅品質升級

加快全域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

以品牌創建推動文旅品質升級。大邑對照創建標準補短板、抓項目、提品質,推進安仁國家5A級旅遊景區、西嶺雪山—花水灣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和天府旅遊名縣“四創”聯動。

以文旅營銷創新凝聚人氣商機。目前已培育安仁雙年展、安仁論壇、文化名鎮博覽會等國際文化展會品牌,成功舉辦全國鄉村旅遊發展經驗交流現場會,承辦中國(四川)森林文化節、中國 (成都)南國冰雪節等節會50餘場次,“文旅大邑”對外宣傳力度不斷加大。

探索生態價值轉化實現路徑。借智仲量聯行等知名規劃團隊,深挖生態人文資源優勢,編制產業功能區、特色鎮、川西林盤和綠道建設規劃,重塑經濟地理,構建“一帶五區”發展新格局。

集聚國內外城市規劃、運營、管理領域專家組建“安仁智庫”,建成運行成都市社區發展治理培訓學院、空間美學研究院,建成非公企業學院,常態化為企業提供培訓。

堅持一個產業功能區就是若干新型城市社區的思路,建成東嶽花苑生活社區,高標準打造安仁紅星街國際化社區。與中國五礦集團合作,探索市場型城投模式,打造“大邑·未來生態城”。

打造全域景觀,以成都至安仁快速路、大邑至西嶺雪山等旅遊幹道為主線,美化靚化沿途生態景觀、林盤風貌、田園景緻,提升景觀品質。

在城市區域,借鑑TOD發展理念,高標準規劃建設高鐵大邑站周邊區域,利用高鐵經濟賦能,打造時尚文化消費商圈。

引進朗基產業集團投資建設董場稻鄉漁歌田園綜合體,日本著名建築設計師隈研吾設計膳食博物館,荷蘭國際管家學院等項目簽約入駐。安仁南岸美村獲評2019年中國文化旅遊產業發展論壇最佳田園綜合體獎。

依託豐富的森林資源、人文資源、川西田園風光,規劃城市山地森林公園,實施親水溼地、濱水公園等項目,建設西嶺雪山下的公園城市,彰顯“依山而居、擁江而建”城市形態、“田園牧歌、水韻鄉愁”壩區形態、“四季換景、深綠延綿”鄉村形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