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敦煌」常書鴻、常沙娜父女敦煌情

2019年5月的國際博物館日期間,“花開敦煌——常書鴻、常沙娜父女美術作品展”也在甘肅省博物館開展。

「花開敦煌」常書鴻、常沙娜父女敦煌情

常書鴻、常沙娜父女

1946年,常書鴻與15歲的女兒常沙娜在蘭州聯合舉辦莫高窟臨摹作品展,引發媒體關注。《花開敦煌》是如今時隔73年,又恰逢常沙娜先生88歲這一充滿吉祥的時刻,父女二人以作品形式,在西北這方他們奉獻一生的熱土上,第二次重聚。

我國敦煌學的奠基人之一、首任敦煌研究院長常書鴻,把自己生命中50年的時光留在敦煌大漠戈壁,從清沙築牆到修復洞窟、為敦煌保護打下堅牢的學術和管理基石,而他自己卻付出了妻離子別、放棄專業的代價,彌留之際,他讓女兒把骨灰埋葬在莫高窟,他說:“如有來生,我還做常書鴻,還要守護在莫高窟”。

常沙娜,我國著名藝術設計家、教育家,“敦煌守護神”常書鴻之女。她承載父親遺志,一生致力於敦煌藝術的保護、研究與教育。

2019年5月19日上午,我有幸在西北師範大學敦煌藝術學院常書鴻先生雕像前,見到了常沙娜先生,老人精神矍鑠,氣度優雅,我總覺得常先生像個“洋洋娃娃”。

1931年3月26日,常沙娜出生於法國里昂,因毗鄰當地一條河流“La Sane”而得名Sona,譯為中文“沙娜”。其父是著名留法畫家常書鴻,畢業於法國巴黎高等美術專科學校,留學期間成立了“中國留法藝術家學會”,身邊聚集一干當時留法的藝術學子:王臨乙、呂斯百、曾竹韶等。童年的常沙娜在巴黎藝術氛圍裡快樂成長,會說一口純正的法語。

1935年,受到《敦煌圖錄》畫冊的吸引與召喚,常書鴻舉家離開巴黎回國,並從1943年起堅守敦煌50年,紮根莫高窟臨摹敦煌壁畫,保護敦煌壁畫藝術,被譽為“敦煌守護神”。從14歲起,常沙娜跟隨父親進洞窟,臨摹大量敦煌壁畫。常書鴻要求女兒從客觀臨摹入手後以整理臨摹為準,將北魏、西魏、隋、唐、五代、宋、元各代表窟的重點壁畫全面臨一遍,並在臨摹中瞭解壁畫的歷史背景,準確把握歷代壁畫的時代風格。冷僻、寂寞的敦煌洞窟成了常沙娜的藝術天堂,給予她最豐富的藝術與精神給養。在這樣的環境裡,一位滿懷藝術熱情的“敦煌少女”茁壯成長。

正是近5年敦煌的臨摹經歷,練就了常沙娜紮實的基本畫功,1951年,常沙娜被梁思成、林徽因破格招入清華營建系工藝美術教研組當助教,並在林徽因的指點下,踏上了藝術設計與教育之路。

「花開敦煌」常書鴻、常沙娜父女敦煌情

常書鴻

“在我父親常書鴻籌辦的北京敦煌文物展覽上,我和梁思成、林徽因先生見了面,只交談了短短十幾分鍾。幾天後,他們便破格招我,去清華營建系,做助教。我當時還是三無人員,沒有學歷(留學美國未取得學位),才20歲,林先生就那麼信任的讓我去當助教,真是不可思議。”回憶起人生道路的伯樂,常沙娜不無感慨。

在林徽因的指導下,常沙娜非常巧妙地將敦煌藝術元素運用在實用設計中。她以敦煌圖案為藍本,完成了如人民大會堂建築裝飾等國家重點設計任務。同時,她向自然的生命形態攫取藝術靈感,創作了許多花卉作品,並形成了清新雋雅的個人風格。

在戰火紛飛的1936年,常書鴻告別了妻女回到了祖國,在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擔任教授。第二年,常沙娜跟隨媽媽回到了國內,開始了逃難生活,最終到達重慶安頓下來。但常書鴻始終沒有忘記敦煌,沒有忘記莫高窟。1943年,常書鴻肩負著籌備“敦煌藝術研究所”的重任,經過幾個月艱苦的長途跋涉終於到達了盼望已久的敦煌莫高窟。

常書鴻就這樣在莫高窟開始了艱苦的拓荒工作。但這期間家庭的變故給了他沉重的打擊,結婚二十年的妻子因為受不了艱苦的環境和寂寞的生活不辭而別。不久,他又收到國民政府撤銷敦煌藝術研究所的命令。放棄還是堅守,是擺在常書鴻面前的難題。然而,一想到失去保護將會重遭被盜劫的厄運,他便下決心留在敦煌。在自身經費無著落的逆境中,常書鴻靠為人畫像、變賣自己的畫作為莫高窟籌集資金。

「花開敦煌」常書鴻、常沙娜父女敦煌情

常沙娜

成年後的常沙娜雖然很少有機會和父親深談,但父親卻影響了她的一生。常書鴻曾說:“我不是佛教徒,不相信‘轉生’。不過,如果真的再一次託生為人,我將還是‘常書鴻’。”

多少年後,常沙娜說:“我十分清楚自己名字的來歷,竟然也時常感覺‘沙娜’二字隱喻著某種緣分,正是這緣分,促使我跟隨爸爸走進了茫茫沙漠,走進了神奇的敦煌石窟。”由此可見,在對敦煌石窟的愛上,父女二人無怨無悔。

至今常沙娜還留著父親1980年寫給她的話:“沙娜,不要忘記你是敦煌人,應該是把敦煌的東西滲透一下的時候了。”

如果說,常書鴻通過藝術家的視角打開世人對敦煌藝術的崇敬,那麼,常沙娜則是通過對圖案裝飾元素的解析,讓人能更簡單地認識敦煌石窟蘊含的智慧。

“老牛自知夕陽晚,不須揚鞭自奮蹄”,這是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院長、藝術設計家、教育家常沙娜最喜歡的一句話。在推廣敦煌藝術方面,至今已88歲高齡的常沙娜,依舊用最簡單的態度,最勤奮的精神,不辭辛苦,奔走向前。(張鴻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