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88岁老人“旋柿饼”,笑谈她打工不赚钱,看看咋回事


每年到了霜降前后的时间,山西省运城市农村就到了加工美食“柿饼”的时候,特别是稷王山区的黄土高坡丘陵地区,农民们都会在家里先给柿子削皮,当地方言叫做“旋柿饼”,这个季节农村的房前屋后到处都是农民们晾晒的橘黄色的柿子,把农村装扮的分外美丽。

10月27日中午,摄影师一行人来到万荣县和盐湖区交界的一个农村,我们在这户农家的门楼外边看到两位老人正在给柿子削皮,通过交谈我们了解到,这位白发的老奶奶姓张,今年88岁高龄了,影友问她这是给谁家干活呢?老人家笑了笑说“打工呢!”

坐在张奶奶边上的这位大妈姓陈,今年64岁,她见我们满脸的疑惑接着说自己也是打工的,但是她们打工不赚钱,已经干了2天多了,主家刚才回家看孩子了,她们继续在干着活。看到我们不太相信她们的说法,陈大姐说张奶奶是她的妗子,主家是自己的表妹家。


张奶奶干的活是将柿子蒂用剪刀弄掉,她虽然已经88岁高龄,但是身体现在很健康,手脚也很利索,干起这个小活看上去很是轻松。张奶奶对我们说自己有2儿4女6个孩子,今天这户人家是她的三女儿,孩子多了大人就受累,管了这个还要管那个,每年3女儿一家都要大量加工柿饼,孩子们都外出打工去了,女儿和女婿忙不过来,所以就把自己接来帮忙,儿女都是老人一辈子的牵挂,一生都在给孩子干着不赚钱的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打工”。

陈大姐说表妹和自己嫁在一个村子,两家离得不太远只有50米的距离,平时经常互相走动,互相帮忙,自己家里没有柿子,所以这些天就来给表妹帮忙干活,当地农村打工1小时是10元钱,自己先要帮着表妹加工完她家的柿饼,然后再去到别人家去打工,给表妹打几天工都不能要钱,因为有亲情。

现在的农村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加工柿饼的活都是农村的老人,说话间又来了3位村民也坐在那里开始“旋柿饼”,主人抱着孙子也走出了大门。这3位村民1位是主家的婆婆,另外2个是邻居,她们说吃过午饭也没有啥事,就来帮忙,大家聚在一起既能聊天还能给邻居帮点忙,一个下午的时间就会很快过去。


张奶奶的三女儿把孙子交给了陈大妈,她坐在一台电动机器前开始干活,她告诉我们说自己今年60岁了,当家的下地摘柿子去了,孩子们不在家,家里种植的2亩柿子树这几年都是他们夫妻两个在忙碌,霜降前后这几天要抓紧时间,否则柿子发软就不能削皮了,人手少干活慢,所以就把老母亲也叫来了。

3女儿家的柿子是当地一种“板柿”,个头比较大,当地山区丘陵温差也大,加工出来的柿饼软甜可口,市场销售很好,每年能卖上3万元左右,是她家一项很大的经济收入,要连续加工1周左右的时间,由于是柿饼加工比较麻烦,所以3女儿两口子很累,有亲戚邻居的帮忙他们就会轻松一些。图为3女儿的84岁婆婆在帮着倒柿子。

3女儿说老母亲身体很健康,在家里也是手脚不停喜欢干点家务活,自己把她叫来也是帮个小忙,她愿意干啥就干啥,愿意干多少趁她的劲,妈妈喜欢开玩笑,所以给你们说“打工”,其实做父母的都在给儿女们“打着不赚钱的工”,一辈子都停不下来,大家都是这样。


3女儿家的柿饼加工在当地农村就是大户,每年能产柿饼5000斤左右,现在已经加工过半,老人们坐在门前一边干活一边聊天,我们看到了浓浓的亲情和乡情,橘黄色的柿子不但装扮了美丽的乡村,也给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益,更成为他们和谐相处的纽带。【想看到更多的请点击右上角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