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還會在銀行存錢嗎?

一個財經小白


現在對於中老年人來說,有點閒錢在銀行存款,還是第一首選。其它的理財基金股票等等,收益可能高點,但是風險也大。而且一旦家有急用,也不像存款那樣靈活取用便捷。所以說在銀行存款還是大有人在。


雨夢7172


當然會了!多餘的錢,還是會選擇存銀行的,不過存入的金額和存款的方式,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再也不會“傻傻”的將錢存在銀行卡里,每週支取零花錢了;更不會在錢包裡留存大量的現金,一有閒錢,就會存放在餘額寶裡,亦或者選擇民營銀行的智能存款!

銀行也在不斷改變,推出各種存款類產品

要知道,相比於其他理財方式,銀行存款還是比較安全的,況且還有《存款保險條例》來“兜底”的保障,50萬元以內的存款,是100%絕對有保障的!

而之前,由於銀行存款,要麼利率比較低、要麼流動性較差,因此,很多人會將零散資金存放於餘額寶、零錢通等貨幣基金當中;稍大一點金額,寧願購買定期理財產品,也不選擇去存銀行!

現如今,全國大大小小的銀行有4000多家,市場競爭十分激烈,攬儲大戰硝煙瀰漫。而隨著互聯網金融的不斷深入發展,各大銀行也在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推出各種安全係數高、流動性更強、收益更高的存款類產品!

大額資金,可選擇銀行的大額存單;零散資金,可放民營銀行的智能存款

如果資金體量比較大,比如超過20萬元,那麼銀行大額存單就是比較好的選擇,可轉讓、可提前支取、可質押貸款,三年期存款利率在3.85%~4.5%,五年期能達到5%以上,相比於很多的理財產品,也毫不遜色!即便是普通定期存款,部分中小銀行,五年期利率也能4%左右、甚至更高!因此,對於偏好於低風險的、穩健收益的投資者,銀行存款,依舊是比較好的選擇!

尤其是,現如今攬儲壓力較大的民營銀行,推出智能存款類產品,50元起投、隨存隨取、當日可計息,綜合存款利率可達到4.10%,甚至部分產品高達5.45%,十分的具有誘惑力!當然,有零散資金,肯定優先會選擇智能存款的!

總之,銀行存款,依舊還是會有很多人選擇的,除了線下到銀行櫃檯存款之外,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去線上進行存款,方便快捷,還能獲得更高的存款利率!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財經問題就請點擊關注【財經者思】,記得多多點贊哦!!!


財經者思


我從大學畢業以後,就沒怎麼在銀行存過錢,因為我認為錢是用來投資的,是用來消費的,是用來換取等價價值東西的,而不是用來存的!

說個數據你就明白了,根據2017年的中國通貨膨脹率來看,目前中國的通脹率達到了7.5%左右的水準,如果再按照4%左右的理財利息來看。每年還要面臨一個(7.5%-4%=3.5%)的貶值率!

那麼5年後,你的100萬可能只有目前83萬的購買力;

10年後,你的100萬可能只有目前70萬元的購買力;

20年後,你的100萬可能只有目前49萬元的購買力;

30年後,你的100萬可能只有目前34萬元的購買力;

50年後,你的100萬可能只有目前16.8萬元的購買力;

所以,你會發現,當你辛辛苦苦把賺來的錢放在了銀行進行存款,那麼最終的結果就是慢慢看著自己的財富縮水!!

20年前的100萬那叫做百萬富翁;但是20年後依然是100萬,那可能在北上廣深就是一個普通市民了吧。但是20年前你把100萬變現為房產,或者優質的股票,那麼如今,你的財富可能已經有幾千萬,甚至上億了吧!

所以,對於年輕人來說,千萬不要去一心想著存款,而是應該用自己的這筆啟動資金,進行多項渠道的獲利,開拓,讓自己更早的,更快的獲得財富自由,財富升值的途徑。

巴菲特曾經講過:

“我的一生中,從未遇見一位沒虧過錢的富人! 卻遇見許多從未虧掉一毛錢的窮人。 敢投資的人——才擁有成為富人的機會!不敢投資的人,雖然沒有虧過錢,但也註定不會贏。”

存款,只會讓窮人變得更加的窮困,並不會改變你的財富層次!

⭐點贊關注我⭐帶你瞭解更多財經和投資背後的真正邏輯。謝謝您的支持,一家之言,歡迎批評指正。

琅琊榜首張大仙


銀行存款依然是理財方式的主流,並沒有過時。不管一個人多麼富有,他的閒置資金絕對不會全部投資理財產品,多少都會留給銀行存款一杯羹。而普通工薪族就更是銀行存款的主力了。存款理財之所以一直是參與人數最多的理財方式,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第一,銀行存款保本保息,安全穩定。

如今眾多理財方式中,能夠做到保本保息的產品基本上只剩下銀行存款、國債、未到期的理財產品,銀行存款是客戶存款之初,按照銀行利率約定存入,到期後銀行無條件地給付利息與本金的理財方式。當存款本息合計不超過50萬元時,存款保險制度會在銀行出現風險時照實賠償。一般銀行不會輕易破產,建國後只有肅寧農信和海南發展銀行兩家破產的案例,說明銀行經營風險存在,但是不至於輕易垮臺,所以存款在銀行中還是安全穩定的。理財投資先看資金的安全,然後才是收益。

第二,銀行存款的門檻低,適合大眾化理財。

銀行存款門檻是最低的,活期存款沒有要求,一分錢也可以存,定期存款最低50元,智能存款也是50元的門檻,只有通知存款最低5萬元,大額存單業務認購起點20萬元。普通工薪族大多數選擇定期存款比較多,一個月攢個一兩千塊錢,大額存單是沒有可能了,理財產品大多數都在5萬元,個別門檻低至1萬元。但是大眾化理財方式總體上就是定存最合適,可選範圍也是有限的。

第三,銀行存款的產品也在日新月異地完善創新。

銀行存款很多的弊端,流動性差、利率低,只有安全性至高無上,為了完善存款產品,改變存款的一些痛點,銀行發行的大額存單、智能存款、現金管理產品應運而生,這些產品增加了存款的流動性,收益率相應地上浮,讓安全性、收益性、流動性三位一體,一應俱全,真正實現了客戶存款利益的最大化,讓客戶不拘泥於普通定期存款一種產品,存款產品上有了更多的選擇,讓客戶更願意在安全地前提下選擇比以前收益更多、流動性更強的存款產品。



相信理財產品當今充斥理財市場,五花八門,選擇範圍更廣,但是風險性比較強,理財小白和廣大普通理財投資者、億萬的工薪階層但凡手中有閒置資金的,都會選擇銀行存款,安全!穩定!比什麼都重要,我也不例外。


財富公元


實話實說,目前為止我個人確實在幾家銀行都購買了一些智能存款產品。其中就有大家比較熟悉的億聯智存產品,而且是在滿期複合利率達6.0%(目前降至5.5%)的時候購入的,這款產品全稱為億聯智存(利添利A款)。



之所以會持有這家銀行的智能存款產品,是因為去年7月以後,餘額寶等貨幣基金的七日年化收益率持續惡化,至今為止收益率基本都是在2.3%附近徘徊不前。於是我就將餘額寶裡面的資金取出來存入億聯銀行等民營銀行。


據我瞭解,去年以來買入智能存款產品的投資者並不少,除了我剛才說的億聯智存產品外,還有一些銀行甚至推出來按月付息型的定期儲蓄存款,且利率也高達4.0%以上,個別銀行的產品利率達到了5.0%以上。

因此,大家不要以老眼光看待傳統銀行的存款產品,要知道當前市場競爭之下,各大商業銀行為了緩解攬儲壓力,紛紛進行產品創新,比如說智能存款就是一種創新型的存款類金融產品,既有活期的靈活性又有定期的較高收益,且提前支取時可靠檔計息。此外,還有個人大額存單和結構性存款也都是近年來較為火爆的理財工具。



總之,在目前國內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普遍不高的情況下,尤其是在去年資管新規和理財新規相繼落地後,打破剛兌、淨值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的情況下,銀行存款利率呈現短期內小幅度上浮,在本金百分之百安全的情況下選擇銀行存款不失為較好的選擇。


東震木


我現在還是有在銀行存錢的,但是往銀行存錢的金額不大,要麼就是變成固定資產,要麼就是放一點備用閒錢放銀行的,其餘大部分資金都是去做其他理財產品了。

我個人資產分的比較零散,主要投資的分三部分,銀行大額存單是比較最高,其次就是貨幣基金,小部分資金在股市炒股,而最小一部分就是存銀行過期用來消費的。

為什麼我還會往銀行存錢呢?

因為我始終覺得銀行就是錢最好的歸屬,不管怎麼折騰錢最終都還是歸於銀行內流動。但是很多人已經養成了一種意識,錢存銀行是越存越不值錢,這句話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由於銀行利息太低,銀行普通存款利息走不過通脹率,所以越存越不值錢。

但是我沒有受到把錢存銀行越久越不值錢的影響,我反而更加註重把錢存銀行,但是不能存銀行的活期存款,還有就是普通存款,一定要存銀行的大額存單或者智能存款,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資產保值與增值。銀行大額存單還是值得存的,我選擇的是一家民營銀行,5年期的大額存單年利率是5.2%,這筆資產是我個人主要資金在裡面。因為銀行大額存單利率高,流動性強,安全性高,這是我把錢存銀行的真正原因。

其次還有一小部分資金就是閒錢,也就是每個月用來消費的,因為現在都是電子支付比較多,通常都是用微信或者支付寶,然後都要綁定一張銀行卡,而這種銀行卡就是每個月的生活開銷的錢,存在銀行活期,隨時都是可以存取的哪種,完全是為了方便生活,而不會想著這筆錢怎麼去實現保值與增值。


當然我個人資金把錢存銀行只有兩個目的,存大額存單是為了資產安全,存活期是為了方便生活。其餘還有兩部分就是餘額寶或者零錢通存一點,這些錢是用來應急的,假如遇到某些事需要急用錢的時候就從這裡拿出來急用,不然是不動這筆錢。

其餘的錢我都是轉進證券公司用來炒股了,進來炒股的資金就是為了賺到高回報。畢竟我知道股市是高風險高回報的,憑藉能力吃飯的,所以只有拿了小部分資金用來炒股。

以上這些就是我個人為什麼還把錢存銀行的分析以及原因,同時也跟大家分享了我個人理財的方式,已經這樣理財的理由,僅供大家參考。


老金財經


現在,一些朋友都表示,自己不會把錢再存銀行了,會把資金買一點銀行理財或者貨幣基金等產品。但實際上存銀行的人還是有不少,特別是中老年人。自從1979年至2018年這39年間,我國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同比增速從未跌破9%,儘管近些年分流掉了一些銀行存款,但至少銀行存款只是增速放緩至個位數,還沒有出現銀行存款零增長甚至負增長的情況。

實際上,居民把錢存銀行也是有以下幾種考慮的:首先,把錢存銀行安全性高,50萬以內沒有任何風險,銀行存款是目前居民最安全的投資方式之一。而其他理財產品收益相對較高,但是銀行理財產品2020年就要完全打破剛兌;而P2P平臺最近又集中爆雷;房地產投資風險巨大。顯然,在國內外經濟形勢不好的情況下,各種投資品都在擠泡沫、去風險之時,把錢存銀行也是一種明智的選擇,至少資產不會縮水。

再者,銀行存錢的收益率現在也未必會比理財產品差多少。智能存款是2018年開始出現了一種新型存款產品,這種存款產品兼顧收益性和流動性,收益滿期基本上獲得4%~5%之間的利率,而提前支取也基本上可以獲得3.5%~4.5%之間的利率,所以一經推出了就深受大家的歡迎。當然,還有一些儲蓄喜歡投資中小銀行,這樣也可以給出相對較高的利息。

更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存款金額超過20萬,放在銀行做定期存款還是比較划算的。因為20萬以上已經達到銀行大額存單的標準,目前大額存單的利率都是相對比較高的,大部分銀行三年期的大額存單都可以給到4.18%的利率。這個利率水平比目前貨幣基金7日年化收益要高很多(央行貨幣偏松,貨基利率在走下行通道),甚至比很多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都要高。

此外,大額存單除了與普通存款一樣的具有保本保息的功能外,大額存單提前支取還可以掛檔計息,這個相對於普通存款提前支取只能按活期利率計算要划算很多。所以目前大額存單已經成為了很多銀行吸收存款的重要利器,而那些有錢但又厭惡遭遇投資風險的客戶就會把錢放到銀行購買大額存單。

最後,還有一部分家庭,把錢存銀行是為了積蓄買房的首付款,或者要存點錢以備不時之需。他們存錢的目的,也是為了資金的安全。現在大城市都存在著高房價,而要買房付首付就必須存個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在這種情況下,人們習慣把每個月的收入存在銀行裡,等把錢積蓄到足夠付房貸首付款時,就拿出來買房。此外,還有一些家庭雖然不會像過去那樣把錢都存銀行了,但是他們還是要在銀行裡面留個幾萬元,以備發生突發事件時,應對不時之需。

近年來,隨著投資渠道的拓寬,投資品種的增加,銀行存款流失的越來越多,但不管怎樣,現在把錢存銀行的人還很多。這些客人們覺得財產保本很重要,銀行存款安全性高。再加上近年來各種理財產品事情頻發,央行又打破了理財產品的剛兌,民間厭惡風險的資金又回到了銀行。此外,還有一些家庭把錢存銀行,主要是積攢點錢買轎車、買大型家電、買房子(湊足首付),當然也有人覺得身邊總要存點錢,以備不時之需。所以,現在存錢的居民肯定會有,只是不會再像過去人那麼多了,年輕人群體去銀行存錢已不多見。


不執著財經


我現在依然在銀行存錢。但只是一部分的資金。

我的錢大部分都是買貨幣基金等低風險理財品種,然後還有少量的存款、實物黃金、股票等。

雖然銀行存款的收益率較低,但它的存取靈活方便性是最好的。一旦有急事,從銀行去取存款還是最方便的。而且有的時候只能用銀行存款解決問題。即便從分散投資的角度也應保持有一定比例的銀行存款。

還有一個原因,有些特殊用途的資金為了便於區分而開立一個銀行存款帳戶也是很好的選擇。比如我老丈母孃非常迷信銀行存款,她的退休金都存在銀行裡。向她推薦幾次理財產品也不採納,於是她的收入就多年來一直存在銀行裡。

還有承諾要給我妻子買東西的錢款,也大多存在一個銀行帳戶裡。這樣方便她隨時可以去購物。免得緊急情況取不出錢款來。

總體來說銀行存款在我資產中的比例正越來越小,但是依然會保持一定佔比。銀行存取的靈活方便性和安全性是它的一個優勢。


孟可的思想空間


除了銀行,你可能很難再找到哪家機構為你提供剛性兌付的存款產品。很多人拿通貨膨脹率高於銀行存款利率做理由不願意在銀行存款,可是把資金放在其他領域是有機會獲得比較高的收益,但也很有可能會血本無歸。我還是會把大部分資金存在銀行。

從家庭理財配置方案上來說

大家都知道理財是需要多方面來配置的,一部分配置存款,一部分配置股票,還有一部分配置保險等等。配置什麼產品是個人的自由。我想說的是,一個追求穩健的,適合大部分人的理財方案都是一個類似金字塔形的。
所謂金字塔形也就是大部分資金以一個產品來存,作為塔基,少部分資金以另一個產品來存,作為塔頂。想要金字塔穩固不倒,塔基部分就必須足夠大,足夠穩。想要金字塔比較高,就要塔尖足夠“尖”。
銀行存款就是最適合做塔基的產品。無論是定期存單、大額存單、銀行理財、國債等等,這些銀行產品都具有穩定的收益,以及本金的保障。股票、期貨等等這些具有高風險高收益特點的產品就適合做塔尖。
只有配置好了這些穩健的資產以後,才可以肆無忌憚的投資一些高風險的產品。即使高風險的產品表現比較差,至少大量的銀行存款還是能夠保障家庭的正常生活。試想一下,如果你大部分資金都配置到了風險較高的產品上,一旦遇到熊市,很有可能會傾家蕩產。

從投資者要求上來說

銀行產品相對來說屬於比較穩健的產品,閉著眼睛買,只要是銀行自營的產品,基本上不會出太大的問題。它對於投資者的風險偏好,理財投資知識的的要求並不高。也就是說,你是金融學博士,也可以來銀行辦理存款。你是目不識丁的農民,銀行存款也適合你。
銀行存款對投資者有更強的包容性。至少是大部分人不知道如何理財的備選方案之一。

從銀行地位上來說

銀行的物理網點絕對是所有金融機構中最多的。保險業務人員多,保險公司網點卻不多。
銀行的歷史也是各金融機構中最悠久的。現在的非銀金融機構都是從銀行內部或上下游衍生而來的。
銀行的業務也是各金融機構中與老百姓最貼合的。比如代發工資,轉賬,取現等業務幾乎是繞不開銀行這個環節的。
銀行在整個金融業中的地位是非常穩固的,國家調控離不開銀行,百姓生活也離不開銀行。

總結:

無論是對於單獨的投資者來說,還是對於一個家庭配置理財方案來說,再或者站在銀行業的金融地位來說,銀行都是繞不開的機構。你想不在銀行存錢,可也很難再找到比銀行更合適的機構。

銀行研究僧


我儘管沒在銀行存錢,還欠銀行許多錢,但不反對把錢存在銀行。

首先,一個人要想以後生活得安逸舒適幸福,就必須有存款。

其次,存錢也是比較安全的投資。把錢存銀行,不擔心虧損,而且還有利息收益。

最後,存錢也是財富累積的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