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為是違建、就能隨意強拆嗎?

就因為是違建、就能隨意強拆嗎?

拆遷方為達到降低拆遷成本、加速拆遷進程的目的,在全國大拆大建的趨勢下逐漸出現了各種強迫被拆遷人簽訂拆遷協議的手段。

將房屋定性為違法建築,是這些手段中進行強拆最常用的手段之一。

即使房屋屬於違法建築,但根據法律法規,拆遷方也是要遵守合法強拆的程序的。

假如不屬於違法建築卻遭遇強拆那我們該怎麼辦?

遵行合法的強拆法律程序最少也要花上六個月多的時間。

但拆遷方並不想承擔這段不短時間內的損失。所以,非法強拆就出現了。

合法強拆法律程序:立案查處違法建築→調查程序→決定程序→送達處罰判定書→執行強拆。

1、立案查處違法建築

執法部門對於你的疑似違建房屋進行立案。

城市裡的違建由規劃局或者規劃委員會管理;或由得到省級政府的授權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主管;鄉、村莊規劃區範圍內則由鄉、鎮人民政府來主理。

2、調查程序由兩個以上的調查人員去詢問以及簽署筆錄。

筆錄包括:現場檢查筆錄、現場勘驗筆錄和調查筆錄。

3、決定程序被處罰人有知情、陳述、申辯權。

《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規定,行政機關在頒佈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繳納鉅額額罰款等處罰決定之前,應當提醒當事人有權利去要求舉行聽證;如果當事人要求聽證,行政機關應當舉行聽證且當事人不用承擔組織聽證的費用。

4、通過處罰判定書充分利用法律賦予你的權利

處罰判定書的送達從接到處罰決定書之日起,可以充分利用法律賦予你的權利:有2個月的時間去複議和6個月的時間去訴訟。

但如果你錯過行政複議或者訴訟這個程序的話,那麼政府對於你的處罰即使是錯的也變成是對的了。

5、執行強拆只有在處罰判定書發生法律效力時,才可以依法拆除違法建築。

處罰判定書發生法律效力情況有兩種:

一種是你在六個月內既不進行行政複議也不進行行政訴訟;

另一種是你在兩個月內既提起行政複議,又提起了行政訴訟,經過多次審訊後就發生法律效力了。

只有在這兩種發生法律效力的情況下才可以拆除違法建築。

總的來說即使是沒有經過審批或者無證的房屋,也不能說拆就拆的,而是要遵循嚴格的法律程序後才可以拆除。

因我國是法治社會,依法治國是根本理念。

二、以拆違代替拆遷

以拆違代拆遷是絕大數拆遷方在未與被拆遷人簽署補償協議時常用的手段。

目的是加快拆遷進程和降低拆遷成本。

因歷史原因,在中國農村裡的許多農民的房屋是沒有辦理任何手續的,拆遷方慣用沒有房產證、宅基地證、建造審批手續、規劃手續等等藉口,認定其房屋屬於違法建築進而強拆。

拆遷方用《城鄉規劃法》制約農村的房屋。城鄉規劃法的頒佈有著諸多問題。因為《城鄉規劃法》的頒佈實行是在2008年1月1日,在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則下,此法律只能制約2008年以後的房屋。

被強拆如何應對?

當老百姓遭遇強拆時儘可能把整個強拆的過程拍攝下來,及時撥打110並錄音

(技巧:這幾個關鍵詞一定要說出來:是110嗎?有不明身份的人員強拆我家房屋)。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第二條規定,人民警察的任務是維護國家安全,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護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財產,保護公共財產,預防、制止和懲治違法犯罪活動。

不管警察來不來,重要的是你要去做並且保存好錄音為以後認定是強拆做準備。並及時聯繫和聘請做徵地拆遷的專業律師團隊。

最後我們提醒廣大被拆遷人:法律法規中已經嚴格制定每一步的程序,不管你的房屋是否屬於違建,你都有權利去申辯、聽證、複議、訴訟。

只要拆遷方在中國的領土上,就必然受到中國法律制約。地方的政策並不代表法律規定,應拿起法律武器去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看完上述內容還有更多疑問,可向在線律師諮詢。

就因為是違建、就能隨意強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