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雲日紀】人類努力了數百年,終於在這天消滅了它……

今天是天花病毒絕跡日。1977年10月25日,在非洲的索馬里發現一個天花病人,之後整整兩年中,全世界再沒有發現一個新的天花病人。197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宣佈,人類在全世界範圍內消滅了天花,於是每年的10月25日被定為人類天花絕跡日。

曾被當做殖民者的秘密武器

如今普通人早已不再聞“花”色變,但在被消滅之前,天花曾經是世界上傳染性最強的疾病之一。天花由痘類病毒中的“人天花病毒”所引起,通過吸入或直接接觸傳播。通常受感染者在接觸到病毒後第2天會出現分佈於全身的丘疹。隨後丘疹內開始充斥大量清亮或乳白色的液體,好似一粒一粒的小豆子,痘疹逐漸變為膿皰,最後在第16-20天痊癒,並在感染者全身留下終身無法消退的疤痕。事實上,能帶著疤痕度過一生已屬僥倖,天花的死亡率高達30%,在小於1歲的患者中,死亡率更是達到40%-50%。

【津雲日紀】人類努力了數百年,終於在這天消滅了它……

天花病毒

古代世界大約60%的人口受到天花的威脅,1/4的感染者會死亡。天花危害人類的歷史可能比鼠疫還要久遠,據傳在3000多年前起源於印度或埃及。從古埃及法老拉米西斯五世等人的木乃伊上,可以發現天花留下的疤痕。原來只在“舊世界”(亞洲、歐洲和非洲)流行,17、18世紀,它是西方最嚴重的傳染病,僅在18世紀的歐洲,就曾奪去了1.5億人的生命。

15世紀末,當歐洲殖民者登上新大陸後,給新大陸原住民帶去了多種從未遇到過、因而不具有任何免疫力的傳染病,其中最致命的一種就是天花

為什麼科爾特斯率領300名西班牙殖民者能夠征服有2500萬人口的阿茲臺克帝國(現墨西哥)?靠的秘密武器就是天花:阿茲臺克人俘虜的一名西班牙士兵不幸染上了天花。10年內,阿茲臺克人口減少到650萬人,倖存者也喪失了鬥志,一個強大的帝國就此消亡。另一個強大的帝國印加帝國(現秘魯及周邊國家)也因為天花流行而被皮薩羅帶著180名西班牙殖民者輕而易舉地征服。北美的殖民者則有意將天花傳給印第安人,給他們送去天花患者用過的毯子。在天花的肆虐下,幾個原先有數百萬人口的主要印第安部落減少到只剩數千人或完全滅絕。在與殖民者接觸之前,美洲原住民大約有兩三千萬人口,而到16世紀末,只剩下100萬人。

天花是如何被消滅的

自有史料記載以來,天花曾經奪走無數人的生命,但人類從未坐以待斃。天花雖然是一種死亡率高、難以治癒的疾病,但是通過種痘的方法可以防禦這種傳染病。

據史料記載,人類最早的種痘嘗試可能來自約3000年前的古印度。而在約500年前的中國明朝,“種痘”的方法就已經在民間使用。人們通過收集天花患者痘皰裡的皰液和痘皮,將其晾乾並磨成粉,隨後種在未感染過的人的鼻腔裡。不過這種將具有強烈致病活性的天花病毒接種到人體內的方法是極其危險的,有部分接種者在接種以後會出現全身的皮疹,相當於經歷了一次完整的天花病程,更有甚者會導致死亡,這也使得種痘的方法在推廣時受到了很多的限制。

是終身恐懼天花感染還是選擇危險的接種?這種兩難的選擇直到200多年前才得以改觀。

英國一位名為琴納的醫生偶然發現,接種奶牛身上的牛痘病毒可以起到預防天花的作用,而且不良反應極小,這種方法的安全性是直接接種天花病毒所無法比擬的。1796年5月14日,琴納在47歲生日這天,做了一個大膽而關鍵的試驗:用針在8歲男孩詹姆斯的手臂上劃了兩道小小的傷痕,再把擠奶少女莎拉·尼爾姆斯手臂上感染14天后的牛痘皰瘡漿液擠出一點,把這種淡黃色濃漿種在了詹姆斯手臂上劃痕的地方。後來,詹姆斯再也沒有出現任何天花病症。這意味著接種“牛痘”預防天花的設想是切實可行的。

【津雲日紀】人類努力了數百年,終於在這天消滅了它……

琴納為兒童接種天花疫苗

1958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決定將在世界範圍內消滅天花提上議事日程,到了1979年,短短20多年,世界衛生組織即宣佈,天花已經在世界範圍內被消滅。天花病毒是人類徹底滅絕的第一種病毒,天花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種被完全消滅的人類疾病。天花病毒在自然界已不存在,只有美國和俄羅斯的實驗室還保存著活體樣本。

死灰復燃並非杞人憂天

然而,在被消滅30餘年後,上個月的一條新聞讓天花再次迴歸了公眾的視野。

當地時間2019年9月16日下午,在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地區科爾索沃,一場天然氣爆炸導致一家實驗室起火。據俄新社報道,該實驗室通常被稱為Vector,也就是俄羅斯國家病毒學和生物技術研究中心(State Research Centre of Virology and Biotechnology)。該研究中心是全球僅有的兩個儲存天花病毒的地點之一,此次爆炸是否會導致病毒洩露,也引發了人們的關注。

【津雲日紀】人類努力了數百年,終於在這天消滅了它……

發生爆炸的Vector是全球僅有的兩個存有活體天花病毒和埃博拉病毒樣本的實驗室之一

俄羅斯國家病毒學和生物技術研究中心9月17日發佈通告表示,爆炸發生在該中心五樓的一間正在進行維修的衛生檢查室,爆炸導致一名工人被三度燒傷,整棟大樓的玻璃也被炸燬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暨福利監督署指出,爆炸造成玻璃碎裂,但建築物結構未受到損害,且發生爆炸的房間內,沒有存放對生物有害物質。俄羅斯當局也表示,火災發生後,消防隊於當天將大火撲滅。

【津雲日紀】人類努力了數百年,終於在這天消滅了它……

事故發生現場

【津雲日紀】人類努力了數百年,終於在這天消滅了它……

當局表示暫時未發現有害生物原料洩露

事故的發生再次敲響了生物安全的警鐘,對於是否徹底銷燬天花病毒,科學家之間仍存在激烈討論,僵局至今仍在持續。

保留派表示,這樣做能為進一步研究天花病毒提供更多的時間。因為一旦這種病毒無意中或者人為地釋放到實驗室環境以外,研究人員可以用樣本研發最新的疫苗。

【津雲日紀】人類努力了數百年,終於在這天消滅了它……

科研人員在防護服的保護之下研究天花病毒

而反對保留的人則認為,如果貯存的天花病毒落入“錯誤之手”,將造成全球巨大的災難。換句話說,一旦有人獲得並利用天花病毒發起細菌戰,這對整個人類都是不安全的。

其實,天花死灰復燃,並非杞人憂天。實際上,就在1979年世界衛生組織宣佈天花滅絕後的兩年,1981年在非洲的索馬里就又發現了零星的天花病例。到了2003年6月,美國威斯康星州發現了40例感染猴子天花的病人,這是一種與人天花相似的疾病,其死亡率大大低於普通天花。

從非洲偶爾有天花死灰復燃,到美國出現猴天花病例,都說明人類消滅天花可能只是暫時的,這一大類病毒隨時都可能通過多種形式來感染人體。因此,美俄等發達國家堅持保留天花病毒樣本,也許是一種防患於未然的策略。

“瘟神”的挑戰無休無止,在與其的作戰中,人類也許無法獲得全盤的勝利,但是卻能夠贏得一場又一場的戰役,而人類手中最強大的武器,是科學方法和現代醫學技術。

(津雲新聞記者王彥淇 綜合科普中國、中國新聞週刊、環球時報、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