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期降至 四大措施保障辽阳人温暖过冬 这两个号码一定要记住

近日,二三里资讯了解到,供热期降至,四大措施将保障辽阳人温暖过冬。

目前,辽阳市供暖总面积为5195.5万平方米。其中,中心城区3228.5万平方米、辽阳县490万平方米、灯塔市535万平方米、宏伟区657万平方米、弓长岭区285万平方米。

中心城区供暖工作由三家供暖企业承担,主要以沈煤红阳热电有限公司为主,在网面积3150万平方米(实供面积2490万平方米),供热能力3661万平方米,占市中心城区供暖面积的98.7%。沈煤红阳热电有限公司现有两处热源,分别为西马电厂和窦双树热源厂(备用热源)。西马电厂内安装2台1125吨热水锅炉,3台160吨热水锅炉;窦双树热源厂安装6台80吨热水锅炉,1台110吨煤粉锅炉;另外两家,一家是金域蓝山物业公司,主要采用地源热泵方式供热,供热面积14.5万平方米(实供面积10.3万平),供热能力20万平米;一家是中燃公司,主要采用燃气方式供热,供热面积64万平方米(实供面积34万平方米)。

部分老旧小区供暖不达标,形成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建筑结构问题,一般建成越早的小区,建筑能耗越高,这是老旧小区不热的重要因素。二是供暖管线老化严重,易出现跑冒滴漏。我市中心城区约有老旧管网998公里,涉及245个小区。这些管网大部分是1995年以前建设投入使用的,已经超出了设计使用年限,老化、腐蚀特别严重,运行期间泄漏事故时有发生,部分管网还常年浸泡在脏水、污泥中,管网、阀门、管件腐蚀严重,大部分阀门都不能正常开启;三是监管问题,尤其是对供暖企业的监管还不够到位,相关制度和规定落实不力,导致有的供暖企业管理不到位,管网出现问题抢修不及时,出现大面积停热,导致服务质量不到位,换热站管理机构水平参差不齐,存在供热调节不到位的问题。

为提高供暖质量,我市主要采取了以下四项措施:

(一)加大政府投入,实施“暖房子”工程。我市从2016年开始,逐年对老旧楼房施行暖房子工程。三年来,已投入1500万元,改造了85栋老旧楼房,今年,市财政已列支500万元进行暖房子改造,现正在履行程序。

(二)督促供热企业筹集资金,逐年实施老旧管网及设备升级改造。

1.对老旧小区管网逐年进行了改造更换。截至目前,共计改造老旧管网310公里,共投入资金27693万元。(其中:2010年,改造103.4公里;2011年改造29公里;2012年改造48.2公里;2013年改造15公里;2014年改造16.3公里;2015年改造33公里;2016年改造22.5公里;2017年改造15.2公里;2018年改造17公里)。

今年,计划改造13公里,投资1900万元。主要对一级管网进行了查漏,查找并修复漏点25处;换热站水暖、电气仪表检修及外网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共换热器清洗组装881台,除污器清洗组装796台,水泵检修516台,水泵更换15台,阀门检修保养15508台,更换外网及立杠阀门1140台,更换站内阀门205台,增设外网及立杠阀门220台,增设站内阀门37台。更换压力表282块,立杆改造1240米,二级管网漏点处理221处,外网管线改造10.82公里。

2.对供热系统进行了3次全面的集中改造。2010-2013年,投入8.61亿元进行供暖系统整合,对换热站设备、供热管网进行了大面积改造,对供暖系统分布变频进行技术改造,把窦双树热源厂变为调峰热源厂,形成循环合理的供暖管网布局,两个热源在必要时互相补充;进行分布变频技术改造,解决了近端热远端冷的现象,达到管网热平衡。

2014-2017年,投入资金13438.9万元,主要进行了楼宇机组改造,解决楼宇之间的热力平衡问题。

2018年,沈煤红阳热电公司投资8200万元,用于各热源锅炉及辅机检修,一级管网、换热站、小区管网维修改造。

今年,投资3247万元,对主力热源和1#、2#机组进行了检修、更换。现已经完成#2机组春季C级检修,#1机组春季D级检修,#1机组秋季C级检修和热源系统检修正在实施,计划9月25日完成#1机组C级检修,10月15日完成热源系统检修,#2机组秋季D级检修计划10月份实施,检修工期为15天,计划10月24日完成。

各县(市)区也在“夏季三修”工作中投入了2.4亿元,提高了供热能力。

(三)加大对供暖企业的监管力度,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政府高度重视供热工作。市委书记、市长对民心网上反映的供暖问题多次作出批示。

一是加大督促力度。市住建局每月以8890平台提供的数据、群众投诉、供热企业供热运行等情况为依据,形成供暖简报,点评当月各供热企业的供热情况。对各县(市)区供热主管部门及供热企业的有关要求也在简报中一并下发,同时将每期供暖简报抄报市政府领导和市民心网。此项举措对供热企业起到了鞭策作用,让各供热单位汲取经验教训。上个供暖期,我市在省民心网供暖投诉满意度排名第三。

二是加强针对性整治。指导并督促供暖企业扎实开展“冬病夏治”活动,将上个供暖期重点疑难问题重新分类整理,逐户回访,分组落实,实施“包保责任制”,将用户落实到人。分项整理用户诉求信息单及音频、影像等第一手资料,为今冬供暖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形成受理—办理—反馈—跟踪—延伸服务—落实为一体的“闭环式”工作流程。

三是做实服务工作。全面拓展社会化服务工作,取消原40余部服务电话,统一管理,建立96175短号码,通过电视台、电台、报纸、网络等多渠道公示服务号码,力争用户知晓率达到100%;升级客户服务系统,由原三级部门转办(客服接件后转维修队,由维修队转各维修班组)转变为一级直办(客服接件后直接电脑派工,直达维修班组),提升服务效率。

四是切实解决诉求。开通微信等多种服务联系方式,多渠道畅通用户的申诉,提高供暖服务效率。同时,将涉及百姓投诉室内温度不达标问题,对于室内供暖设施由住户自行负责的,红阳热电公司每年免费为居民予以改造。2016-2017年供暖期入户维修57319户;2017-2018年供暖期入户维修79547户;2018-2019年供暖期入户维修76918户。

(四)健全完善制度机制,确保供暖质量进一步提升。主要是健全完善6项机制。

一是健全完善巡查检查机制。局、中心两级主管部门进一步完善供热巡查制度,在供暖期内,局每月、中心每周定期到供热单位进行检查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供热单位进行整改,防范于未然。

二是健全完善约谈问责机制。加强对供热企业的管理力度,对在取暖期发生供暖事故和问题的供热单位,由局主要领导约谈相关企业和单位领导,同时向供热单位的上级部门去函反馈,严重的将追究其责任,进行必要的处罚,并补偿消费者损失。

三是健全完善“走访排查、访民问暖”机制。在2018-2019年供热期,我局开展了“走访排查、访民问暖”专项行动,此项活动受到了社区、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和认可。从今年起,我局将该项行动形成规范化、制度化,长期开展下去。同时,进一步完善走访程序,增加走访量,针对低温区域、重复投诉区域的住户,重点入户排查。

四是健全完善供热质量综合评价机制。对供热单位的供热设施运行、维护服务以及安全管理等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并建立诚信档案,将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同时,继续以“供暖简报”的形式,以8890平台提供的数据、群众投诉、供热企业供热运行等情况为依据,点评当月我市各供热企业的供热情况。对各县(市)区供热主管部门及供热企业的有关通知要求也在简报中一并下发,同时将每期供暖简报均发至各县(市)区供热主管部门及各供热单位,抄报主管市长。

五是健全完善测温退费机制。测温退费试行办法已经过了3年的试运行,今年,要出台正式文件实施,我市这三年也都在严格执行测温退费制度。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和供热单位共测温2000余户,退热费约14.3万元。下一步我们要严格按照正式的测温退费制度,监督供热单位把测温退费制度落到实处,让百姓受益。

六是健全完善供热应急演练机制。指导供暖企业完善供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一步加强预案的演练,配备好人员和设备,在发生供热事故时,能迅速启动预案,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应急抢修工作及时高效,尽快恢复供热。同时,加大用煤储煤工作,沈煤红阳热电今冬计划用煤140万吨,目前储煤13.36万吨,受环保、场地等条件制约,红阳热电公司采用随时入厂随时消耗的管理方法,必要时可以在集团内部调配以确保燃料煤供应任务。各县(市)、区的供热储煤,进厂量已达到计划用煤的50%,余量已全部签订合同,根据生产情况随时补充。

目前,我市各项供暖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进入供暖倒计时。10月1日,城市供暖一级管网打压注水;10月5日,对供暖二级管网进行打压注水;10月28日前具备供暖条件。我市将根据天气情况,随时做好提前供暖准备,确保11月1日供热开栓率1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