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古城墙:历史的见证者

现安顺古城墙位于塔山东路西侧安顺职院与民族饭店之间,约有二十余米残段。

安顺古城墙:历史的见证者

《大定志》云:“普定卫明建成碑记,安陆侯吴复洪武十四年十二月二十日(1382.1.4)钦依制旨于普定府选择地名阿达卜建筑城池,洪武十五年闰二月十七日完备(1382.3.4)。”《安顺府志》载:“安顺府城,原普定卫城,洪武十四年,命安陆侯吴复择地于阿达卜寨(建城事见安陆侯《建水西城碑》),十五年城成,始置卫。”

安顺古城墙:历史的见证者

其按语曰:“城甕以石,周九里三分,高二丈五尺。门四,东曰朝天,西曰怀远,南曰永安、北曰镇夷。城楼四,水关三、水楼三,月城四。成化中,移安顺州于普定卫城同治。万历三十年升安顺州为府,遂为府城。明末毁于寇。康熙九年,知府彭锡缨等捐修完固。十一年,知府胡宗虞垒石增高,重修四城门,附以铁。普定县为附廓。

安顺古城墙:历史的见证者

乾隆二十年,知县刘大宾请帑折修。三十六年,知县王玉溥请帑折修四门城楼、城门及月城门。道光十一年,提督余步云、署布政使司李文耕、分巡贵西道周廷授、知府经武济、知县刘国筠暨各厅、州、县捐廉补修城垣,拆修四门城楼、城门。十三年,知县陈熙晋捐廉补修城垣。二十七年,知府常恩捐廉补修西门月城及各废垣。”刺猬典籍中安顺古城墙建修、重修、拆修、补修、增修之记载,民国间未有维修事闻。

安顺古城墙:历史的见证者

从明洪武十四年建城始,至民国末年(1949),安顺城区发展未超过城墙范围,城墙内面积约1.7平方公里,即所谓“对城三里三”是也。

2007年5月,经安顺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该段城墙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08年12月进行维修,至2009年2月修复竣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