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8~2019年國內外卒中指南、共識合集丨世界卒中日

導讀

2019年10月29日是第十四個“世界卒中日”。今年宣傳主題是"預防為主,遠離卒中”,口號為“遠離卒中,從健康生活開始”。2018~2019年期間國內外發布了很多部腦卒中指南,醫脈通匯總如下,供大家參考。

<strong>國內指南

1. 中國腦血管病一級預防指南2019

自《中國腦血管病一級預防指南2015》發佈以後,近幾年國內外一些大型人群研究結果陸續發表。基於此背景,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再次對《中國腦血管病一級預防指南2015》進行更新。於2018年下半年啟動修訂工作,組織多名臨床和流行病學專家,重點查閱了大量國內外近幾年發表的相關文獻,經過學組專家多次討論後定稿。新指南更加強調應針對腦血管病的主要危險因素積極進行早期干預。

文章鏈接:中國腦血管病一級預防指南2019發佈!

2. 中國各類主要腦血管病診斷要點2019

1996年版“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至今仍被作為我國腦血管病診斷的主要依據,然而,近年來隨著神經影像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國內外對腦血管病分類認識的不斷加深,迫切需要對我國主要腦血管病的診斷要點進行更新修訂。本文參考了腦血管病國內外相關診治指南,經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和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學組指南共識專家委員會反覆討論,修訂而成,供廣大臨床和科研工作者參考。

文章鏈接:

➤ 思維導圖:輕鬆瞭解中國11類主要腦血管病診斷要點2019

➤ 缺血性腦血管病的診斷要點發布!

3. 中國腦血管病臨床管理指南(節選版)——卒中康復管理

循證醫學證實,康復是降低卒中致殘率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卒中組織化管理模式中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現代康復理論和實踐證明,有效的康復訓練能夠減輕患者功能上的殘疾,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加速卒中的康復進程,降低潛在的護理費用,節約社會資源。卒中康復指南最重要的目的是為康復治療的實施和評價提供科學證據和基礎,規範卒中康復的治療行為,幫助醫療機構按照循證醫學支持的治療方案進行操作,提高康復療效。

http://guide.medlive.cn/guideline/19149

4. 中國腦血管病臨床管理指南(節選版)——卒中組織化管理

卒中組織化管理涵蓋了卒中的院前急救系統、卒中中心的院內急診快速診治、卒中單元和卒中門診的組織化管理、各級卒中中心之間的區域協同網絡建設,及涉及前述各個環節的卒中醫療質量評估與持續改進。

http://guide.medlive.cn/guideline/18983

5. 中國腦血管病臨床管理指南(節選版)——腦血管病高危人群管理

中國卒中學會第一屆理事會常務理事會於2017年6月做出決議,制定和推出中國卒中學會《中國腦血管病臨床管理指南》。指南定位於提供全方位的卒中臨床管理規範,主要供從事卒中防治、護理、康復的相關專業人員和社會工作者使用,也為政府部門相關機構、相關衛生事業管理人員、醫藥相關企業、衛生保健需求方和其他利益相關者提供指導意見。本文為指南中關於腦血管病高危人群管理推薦意見內容。

文章鏈接:6張流程圖+1表:輕鬆搞定腦血管病高危人群的管理

6. 中國腦血管病臨床管理指南(節選版)——缺血性腦血管病臨床管理

中國卒中學會組織國內專家,歷時二年,撰寫了《中國腦血管病臨床管理指南》,指南主要分成7個主要部分:卒中組織化管理、腦血管病高危人群管理、缺血性腦血管病臨床管理、腦出血臨床管理、SAH臨床管理、腦靜脈系統血栓形成臨床管理和卒中康復管理。以下主要為指南節選版中缺血性腦血管病臨床管理部分的內容。

文章鏈接:10張流程圖:快速瞭解缺血性腦血管病的臨床管理

7. 腦卒中水中運動治療中國循證臨床實踐指南(2019版)

為促進我國腦卒中水中運動治療循證實踐(EBP)的開展,提高水療康復質量,規範水療臨床實踐,本臨床指南參考國內外相關研究、指南、標準和文獻,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功能、殘疾和健康分類》(ICF)的框架為指導,系統總結腦卒中水中運動治療的規範化評定和治療方法。同時,以證據質量評價及推薦強度評級的GRADE 系統作為指導框架進行指南開發,嚴格評價證據質量,進行推薦意見分級,保證指南制定過程的透明性、規範性和科學性,形成具有我國特色的腦卒中水中運動治療指南。

文章鏈接:全新腦卒中水中運動治療實踐指南,17條建議助力卒中康復

8. 卒中相關睡眠障礙評估與管理中國專家共識

卒中相關睡眠障礙(SSD)是卒中後常見症狀,臨床多見卻易被忽視。研究證實,卒中患者一旦合併睡眠障礙將影響預後。而國內外尚缺乏關於SSD評估與管理的共識及指南。本共識結合文獻研究,經過專家討論提出SSD的概念,對於各種類型SSD(包括失眠、日間思睡、睡眠呼吸障礙、快速眼動睡眠期行為障礙、不寧腿綜合徵/睡眠中週期性肢體運動、晝夜節律失調性睡眠覺醒障礙)的評估及管理提出推薦意見,以期對SSD的臨床規範化處理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文章鏈接:卒中相關睡眠障礙的評估和管理,最新共識這樣建議!

9. 中國高齡腦卒中患者康復治療技術專家共識

建設及制訂中國高齡腦卒中康復治療技術專家共識最重要的目的是為中國高齡腦卒中康復治療的實施和評價提供一個科學的證據基礎,規範高齡腦卒中患者的康復治療行為,幫助相關醫療機構按照循證醫學支持的康復治療方案、標準及規範進行操作。中國高齡腦卒中康復治療技術專家共識能夠明晰康復技術和研究的效果,合理分配治療資源,以循證依據進一步指導臨床實踐,使高齡腦卒中患者獲得最大限度的功能改善和最大程度的自理能力,對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防止復發和減輕社會負擔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http://guide.medlive.cn/guideline/17669

10. 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

自《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4》發佈以後,缺血性腦卒中的診治方法有了新的進展。基於此背景,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組織編寫組,結合國內外相關領域進展,對指南進行更新,突出院前處理、急診評估與診斷流程、急性期靜脈溶栓、血管內取栓、影像學評估等方面的進展,以期體現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最新診治規範,指導臨床醫師工作。指南同時強調急性腦卒中的治療是一項系統工程。

文章鏈接:中國AIS診治指南2018發佈:時隔四年,推薦內容都有哪些變化?

11. 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急診診治專家共識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AIS)佔腦卒中的60%~80%。近日發表的《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急診診治專家共識》全面介紹了AIS的診斷、分型、診斷流程、急診處理、中醫中藥治療和併發症治療。

文章鏈接: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急診診治專家共識發佈

12.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急診急救中國專家共識(2018)

目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AIS)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時間窗內給予血管再通治療,包括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rt-PA)靜脈溶栓和機械取栓,救治成功率與發病時間密切相關。近日,由中國老年醫學學會急診醫學分會、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卒中學組和中國卒中學會急救醫學分會制定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急診急救中國專家共識(2018)》發表。

AIS救治可以分為3個階段:院前、急診、住院治療。該共識著重於前兩個部分的內容,以期優化我國AIS急診急救的流程、提高救治效率、改善患者預後、降低致殘率和病死率。

文章鏈接: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急診救治,最新共識這樣推薦!

13. 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早期血管內介入診療指南2018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及其腦血管病學組和神經血管介入協作組,組織相關專家在2015年《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早期血管內介入診療指南》的基礎上,結合近3年來相關的循證醫學證據和我國的實際情況,制訂了《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早期血管內介入診療指南2018》。這一指南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早期血管內介入治療的適應證和禁忌證、再通方式的選擇、治療時間窗以及圍手術期管理進行了廣泛的更新和改寫,旨在為臨床實踐給予規範性指導。

<strong>國外指南

1. 2019 SNIS共識報告:後循環大血管閉塞性卒中的血管內治療策略

2019年5月,美國神經介入外科學會(SNIS)標準和指南委員會發布了關於後循環大血管閉塞性卒中的血管內治療策略的報告,主要目的是為後循環突發大血管閉塞的診斷、治療以及血管內治療技術提供更新建議。

2. 2019 NICE指南:大於16歲人群卒中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診斷和初期管理(NG.128)

2019年5月,英國國家衛生與臨床優化研究所 (NICE)發佈了大於16歲人群卒中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診斷和初期管理指南,文章主要涵蓋了腦卒中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急性期的干預措施,並針對腦卒中和TIA的診斷以及症狀出現48小時以內的急診管理提供指導。

3. 2019 ESO/ESMINT指南:急性缺血性卒中機械血栓清除術

2019年2月,歐洲卒中組織(ESO)聯合歐洲神經微創治療學會(ESMINT)共同發佈了急性缺血性卒中機械血栓清除術指南,機械血栓清除術(MT)已經成為治療急性缺血性卒中大血管閉塞患者管理的基礎。本文主要針對急性缺血性卒中機械血栓清除術的相關問題提出指導建議。

文章推薦:急性缺血性卒中機械取栓:15個問題與指南推薦|2019ESO/ESMINT指南

4.2018 國際建議:急性缺血性卒中實踐干預標準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急性缺血性卒中干預實踐的最佳條件,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管理的最佳觀點是轉診至經驗豐富的1級中心。

http://guide.medlive.cn/guideline/16301

5. 2018 AHA/ASA指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早期管理

美國心臟協會/美國卒中協會(AHA/ASA)制定的2018年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早期管理指南(以下簡稱“本指南”)正式發佈。本指南為成年急性動脈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提供了最新最全面的建議,指南內容涉及院前護理、緊急評估、靜脈內和動脈內治療、院內管理以及卒中事件發生兩週內的二級預防措施。本指南取代了2013年以來一直使用的舊版指南,為相關醫療人員提供了全新的指導。

然而,自新版指南發佈之日起,卒中界卻掀起波瀾,對新版指南中的一些推薦提出了異議。4月18日,Stroke雜誌發表更新,對新版指南進行了一次全面的大幅度修改,原指南中1/4左右的推薦意見均被刪除。

文章鏈接:

➤ AHA/ASA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管理指南圖表解(溶栓&取栓篇)

➤ 重磅!2018年美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早期管理指南發佈

➤ 一刀砍掉1/4!美國急性缺血性卒中指南怎麼改了又改?

些臨床試驗顯示,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內治療在選定的患者中被證實是有效的。該質量改進共識聲明的修訂版主要聚焦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血管內治療的管理過程和預後,主要內容包括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血管內治療的適應證和禁忌證,質量改進。

如有遺漏,還望留言告知, 之後小編會在進行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