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霜降無雨,暖到立冬”,寒冬將至,是暖還是寒?

相對於城市街道行人匆匆,擦肩而過,從不曾打過招呼,人與人之間冷漠而遙遠。而相對農村來說,大家知根知底,見面談笑風聲。因此每到夜深人靜時,難免懷念家鄉那鄉土人情,“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平淡田園生活,也許才是生活的真諦。

俗語說:“霜降無雨,暖到立冬”,寒冬將至,是暖還是寒?

農村生活豐富而充實,最易產生的就是生活俗語,這個季節正是收紅薯和花生的時節。老農們一邊收著紅薯,一邊高興的感慨“寒露早,立冬遲,霜降收薯正當時”。

俗語說:“霜降無雨,暖到立冬”,寒冬將至,是暖還是寒?

那為什麼霜降時刻是收紅薯的最佳時節呢?老農是這樣回答的:“紅薯收穫過早,不僅產量低而且口感差,甜度不夠。而霜降後受低溫影響,紅薯的甜度增加,口感變得也就好吃了。短短的兩句,就讓人們從中得到了許多知識,實在讓人驚歎,後來在於老農的聊天中,又聽到了一句特有意思的俗語““霜降沒見雨,必定暖到冬”這又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那麼咱們就來分析分析。

俗語說:“霜降無雨,暖到立冬”,寒冬將至,是暖還是寒?

其實這句話的意思這樣的,如果霜降這一天沒有下雨的話,那麼如果之後的日子都會比較溫和,並且會持續到立冬,甚至整個冬天都是暖冬。

俗語說:“霜降無雨,暖到立冬”,寒冬將至,是暖還是寒?

可是對於廣大的農民朋友來說,暖冬雖然舒適,但是對於農作物來說並不是一個好消息。因為一旦出現暖冬的話,就會促使小麥旺長,抗寒能力降低,當然主要是不會下雪了。

老話常說“瑞雪兆豐年”,有了雪的滋潤,莊稼才能茁長的成長,我們呼吸的空氣才會清新。可是今年的霜降並沒下雨,不少人都惆悵到“哎,今年是一個暖冬”。

俗語說:“霜降無雨,暖到立冬”,寒冬將至,是暖還是寒?

其實單憑一句話,很難判定今年是不是暖冬。因為暖冬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氣溫變化的週期性,厄爾尼諾的影響,南下冷空氣偏弱等等。

而霜降沒見雨,必定暖到冬其實在筆者看來雖然有規律性,但是並不準確,因為這個時候,即不如夏季潮溼,也不像春季乾燥,早晚溫差也不像春天那樣明顯,因此下雨的幾率很小,這是規律。因此說一場雨並不能看出來今後是不是暖冬。

其實關於農村的天氣預測類類俗語多不勝數,如霜降見霜,小雪見雪,風大夜無露,天陰夜無霜。等等。那麼你聽過哪些俗語呢?不妨在評論區告訴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