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陘沒有冶河(劉育書)


井陘沒有冶河

劉育書

最近30年井陘公開出版志書多部,但個別志書將境內的主幹河——綿蔓河(綿河)改名為冶河,以致一些媒體和撰稿者紛紛仿效、採用這一說。井陘的母親怎麼改了名呢?筆者帶著疑惑,查找了《漢書》、《水經注》、《讀史方輿紀要》、《畿輔通志》、《清史稿》、《井陘縣誌》(清·雍正)、《井陘縣誌料》(民國)、《河北通志稿》(民國)、《井陘縣誌》(新)、《井陘縣水利志》、《井陘縣交通志》、《中國歷史地圖集》等古籍和志書中的有關記載,撰寫了《正名,綿蔓河》一文,先後被“井陘發佈”和“井陘文化論壇”轉發在“今日頭條”上。近日,筆者再次翻閱從上述史書中摘抄的資料,又有所思,認為綿蔓河被改名為冶河,是與《河北通志稿》的記述及《井陘水利志》的引用有關。

請先閱讀《河北通志稿》(地理志/水道)中的有關記述——

“甘陶河,縣東南五十里,一名冶河。其上源出山西平定州之綿山,郎澤發水處也。流經縣境,合於綿蔓,又東北流入平山縣境,合於滹沱河。綿水,在縣南門外,源亦出平定州,即甘陶河之支流,東流入縣境,經城南,至東二十里洪[橫]口橋,入於甘陶河。一名阜漿。東北二十五里有微水,亦流入甘陶河。”

又載“冶河,舊志即古太白渠,其上游即綿曼水。《漢書·地理志》:上艾綿曼水,東至蒲吾入滹沱水……《水經注》:綿蔓水上承桃水,又東徑(經)石峽磨河灘,穿邊城,徑(經)娘子關東五里,葦澤吳(關)、把(地)都河灘、南峪入直隸井陘縣界,又東逾鐵路而北,以下更名綿曼(蔓)河……至橫口與甘陶河會。甘陶河其上流在山西境內,名沾水,又東過樂平城東之昔陽故城,迤而北抵楊莊口,入直隸井陘縣境,更名甘陶河。又北歷徑(經)七獅村……至橫口,逾鐵路,與綿曼(蔓)水始合為冶河。冶河東北流,至微水鎮,有金珠泉……鵝毛泉入冶河,又北徑(經)威州鎮、元村……孟堡,又北入平山縣界。徑(經)西野(冶)村,又東北徑(經)賈杜村,至城北合河口,入滹沱河。”(筆者注:原書稿有不少錯別字,在此有的已標在括號內。)

第一段是說:甘陶河又名冶河,源於平定,流入井陘“合於綿蔓”,“又東北流入平山縣境,合於滹沱河”。綿河,亦源於平定,系甘陶河的支流,在橫口匯入甘陶河,(甘陶河)又名阜漿,流向東北二十五里又有微水注入甘陶河。

第二段是說:依據《漢書》、《讀史方輿紀要》記載,①冶河的上游是綿蔓水,“綿蔓水上承桃水”,在井陘更名為綿蔓河,“至橫口與甘陶河會”。 ②甘陶河上游名沾水,“至橫口,逾鐵路,與綿蔓水始合為冶河,”至微水有金珠泉、鵝毛泉注入,於平山河口入滹沱河。

這兩段其大意,即是說同源于山西平定的綿蔓河和甘陶河在井陘橫口匯合後,因甘陶河又名冶河,故橫口以下的河段仍名為冶河,直至注入滹沱河。請注意,這裡該書將甘陶河視為井陘的主幹河,而名為冶河。

筆者經探究,王樹楠的《河北通志稿》中有關綿蔓河的記述是摘錄《讀史方輿紀要》一書的,兩書都沒有說清綿蔓河與甘陶河二者誰“合於”誰,以致張冠李戴。《讀史方輿紀要》還寫有“孔穎達曰:韓信出背水陳(陣),蓋在綿蔓水上。”若依此說,韓信背水之戰的戰場在橫口以上的河段,不過是想像罷了。

井陘沒有冶河(劉育書)

《河北通志稿》(地理志/水道)摘編

井陘沒有冶河(劉育書)

《河北通志稿》(地理志/水道)摘編

讀《井陘水利志》中的有關記述——

“冶河系滹沱河最大支流,由甘陶河與綿河匯流處——北橫口起首,流經石疙瘩、南河頭、長崗,於微水接納金良河,再經羅莊、巖峰、南固底、北固底、河西、冶裡,於北防口接納小作河,繼而向北流經洛陽、北王莊之間,出境入平山境內,注入滹沱河(今入黃壁莊水庫)。

“冶河河首至河口長37公里,境內長度33公里,總比降3.11‰,總流域面積6420平方公里,境內段流域面積399平方公里……

“冶河自河首至平山縣東冶、西冶村段的河流名稱,案載有所不同。《清一統志》載:綿河(時稱綿蔓河)過平山縣東冶與西冶之間,“因水溢逆薪橫流,金、元間取供陶冶之用,故曰冶河”。意即綿河與甘陶河匯流後仍屬綿河,自流經東、西冶村之間始稱冶河。而民國25年(1936年)王樹楠主編的《河北通志·水道篇》載,甘陶河“與綿蔓河始合為冶河”,此與今冶河河段歸屬一致。今少數專用地圖,根據民間習慣稱謂,仍稱今冶河河首至平山縣東、西冶村段為“綿蔓河”或綿河。1958年,國家規範河道干支流關係,實施分級管理,確定甘綿匯流處——北橫口至滹沱河河段為冶河,並設冶河水電站監測此河水文。”(見《井陘水利志》第一章 第一節 “河流”)

第一、二段詳細介紹了冶河的起首、終止及長度和流域。

第三段,①指出,綿蔓河流至平山縣東、西冶村改叫冶河,說明冶河河名稱的來歷;②指出《河北通志稿》記載的冶河“與今冶河河段歸屬一致”,但與民間的稱謂不同;③指出1958年,“國家規範河道干支流關係”,“確定甘綿匯流處——北橫口至滹沱河河段為冶河”。

筆者對上述三段文字的看法是這樣:第一、二段所述內容不難理解,只是將井陘境內37公里長的綿蔓河劃歸在僅4公里長的冶河名下,統稱為冶河不妥。第三段特向讀者說明作者地觀點,①綿蔓河流至平山的東、西冶村改叫冶河及名稱的原因;②《河北通志稿》對冶河的敘述、認定,“與今冶河河段歸屬一致”;③“1958年國家規範河道干支流關係,實施分級管理,確定甘綿匯流處——北橫口至滹沱河河段為冶河”。這句似乎是“佐證”,綿蔓河為何改名叫冶河。

筆者認為:對綿蔓河的介紹、解說,應該引用《井陘縣誌》(清·雍正)和《井陘縣誌料》(民國)所載的內容,尤其《井陘縣誌料》(民國)本的記述,最全面、最詳細。而“志料”的撰稿人都是井陘人,生長在綿河畔,知情知底;所撰內容有根有據,未見道聽途說。《河北通志稿》編纂於抗日戰爭時期,直至抗戰勝利仍未完成,要不然怎麼叫“志稿”不冠稱“志”呢。現流行版本即未完成的“志稿”,所刊印的書中錯別字比比皆是。而主纂王樹楠(新城人)很可能沒有來過井陘,而最明顯的是他所引用的資料都是從其他書上搬來的,非親歷目睹。至於將“國家規範河道干支流關係”,“確定甘綿匯流處——北橫口至滹沱河河段為冶河”作為“佐證”,讀者有不同的理解。我的理解是,綿蔓河與冶河同屬一個流域,同在“一條流水線上”,而冶河段位於下游,銜接滹沱河。官方設冶河管理站(處),統管冶河和綿蔓河是事半功倍的做法,並沒有表明或規定將綿蔓河改稱為冶河。舉類似的例子,石太鐵路線石家莊北至陽泉原先設有井陘工務段,統管石家莊北至陽泉間的有關作業,你能說娘子關至陽泉間的地段歸河北嗎;同樣,現井陘工務段撤銷另設陽泉工務段,改由陽泉統管這段路線的業務,你能說石家莊北至娘子關間的地段屬於山西的嗎?筆者記得在微水綿河畔建有“微水水文站”,監測綿蔓河流的流量等事項,可能至今沒有改稱“冶河水文站”吧。

近年井陘出版的主要志書中,對綿蔓河的記述內容大都由縣水利局供稿,與《井陘水利志》中的記述是一致的。作為公開出版的志書,對讀者尤其對後人是很有影響的。筆者認為井陘有關方面有必要統一口徑:井陘的主幹河名為綿蔓河,她是井陘的母親河。井陘沒有冶河。

井陘沒有冶河(劉育書)

井陘沒有冶河(劉育書)

井陘沒有冶河(劉育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